【文档说明】【精准解析】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doc,共(26)页,47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1861dad3e5dc13a40cde345d8f84e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A.告诉人们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细胞
学说”的内容和意义可逐项判断。【详解】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证明了生物的统一性,即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故选:B。2.高等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如下,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结构,②代表溶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小泡C.③在物质转运中膜组成成分得到更新D.④由一系列双层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①细胞核、②囊泡、③高尔基体、④内质网。
【详解】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②囊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小泡,可以参与物质的运输,B正确;③内质网在物质转运中膜组成成分得到更新(形成囊泡及与囊泡融合),C正确;④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D错
误。故选D。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C3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①光反应仍在进行,形成[H]和ATP②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
和ATP③暗反应仍进行,CO2和C5结合,继续形成C3④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C3不能形成葡萄糖,积累了许多的C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需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才行。
【详解】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一旦停止光照就不能形成ATP和[H],但暗反应(不需要光照)的二氧化碳固定照常进行合成C3;同时,由于ATP、[H]的减少,C3的还原去路受阻,所以导致C3的含量突然上升。故选B。4.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A.CO2
B.乳酸C.丙酮酸D.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B、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乳酸,B错误;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够产生丙酮酸,C正确;D、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D正确。故选B。5.人体的某种
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和764B.4和4C.762和762D.760和76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知,IgG由4条肽链构成,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
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故选B.6.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
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各染色单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
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在培养液中能进行有丝分裂,分裂间期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图中两条染色
单体中的DNA都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b图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是两条链都含BrdU;c图中上面两个细胞的染色体中的DNA情况与b图相同,下
面两个细胞的染色体中的DNA均是两条链都含BrdU。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体上的8个染色单体中,A错误;B、b图细胞经过两次复制,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
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B正确;C、c图细胞经过三次复制,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每条染色单体的DNA都含BrdU,C错误;D、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仍有2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D错误。故选B。7.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
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
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药物分子被包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抗体与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依靠膜的流动性原理,诱发癌细胞膜与磷脂微球体融合,因此生物大分子是通过内吞的方式进
入细胞内的.故选A.8.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的B.溶酶体分解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自身细胞所利用C.溶酶体只能分解病原体,不能分解自身细胞结构D.职业病——硅
肺的形成与溶酶体缺乏某种酶有关【答案】C【解析】【详解】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的,A正确;B、溶酶体分解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自身细胞所利用,B正确;C、溶酶体能分解病原体,也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错误;D
、职业病——硅肺的形成与溶酶体缺乏某种酶有关,D正确。故选C。9.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
A片段A.⑤①③B.⑥②⑤C.⑤①②D.⑥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据此分析。【详解】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⑥正确;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②
正确;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tRNA一端上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即⑤正确;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⑥②⑤,B正确。10.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
失在着丝点分裂时。【详解】①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
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⑤正确;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⑥错误。故选A。11.下面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蛋白
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SH+-SH→-S-S-+2H),则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A.nB.n+1C.n+2D.n-2【答案】C【解析】【分析】1.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
子数=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链状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链状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链状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链状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
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2.分析题图:题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分析可知该蛋白质由三条多肽链组成,其中一条为环状肽,两条为链状肽,这3条肽链之间通过两个二硫键“-S-S-”连接。
【详解】据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和一个环肽。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氨基酸数+1,环肽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等于氨基酸数,则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2。C正确。故选C。12.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
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A.(2n-1)MB.M(1/2q-1)C.(2n-1)M(1-2q)/2qD.(2n-1)M/2nq【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
(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根据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可推测出该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M/q-2M
)÷2=(1-2q)M/2q;由于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n-1)×(1-2q)M/2q=(2n-1)M(1-2q)/2q,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右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植物叶面积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生理过程和森林合理采伐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8B.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4C.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D.蒸腾作用失水量,2【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
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综合考查的题目中,一定要牢牢用好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一关系式。【详解】光合作用中积累的干物质是净光合作用的结果,而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以阴影部
分所表示的含义是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当叶面积指数为6时,植物积累的干物质最多,所以在森林砍伐过程中应将叶面积指数控制在6左右。C正确。故选C。14.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
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
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C.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D.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详解】A、Ⅲ-2的基因型是XhY,Ⅲ-3的基因型是1/2XHXH、1/2XHX
h,所以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也可能是Ⅲ-3个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X没有分开,A错误;B、此家族中,III-3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Ⅳ-l的基因型是XHXh,B错误;C、IV-1的基因型
是XHXh,如果她和正常男子结婚,即XHXh与XHY,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XhY)的概率是1/4,C正确;D、若III-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8,D错误。故选C。15.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图中①
~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
25%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定向改变种群
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由题图曲线可以知道①种群A基因频率变化速度最快,进化速度快,其次是种群②、种群③。【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A正确;由题图知,②在125代时A的基因
频率是75%,a的基因频率是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6.25%,故B错误;150代后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可能形成新物种,因此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种群数量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
大,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本题答案为B。16.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是()A.是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
的结果,因此与遗传性无关B.能降低细胞吸胀吸水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C.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的结果,因此不属于应激性反应D.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
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详解】A、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可溶
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降低,而不是提高,A错误;B、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大分子有机物含量降低,从而降低细胞吸胀吸水能力,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B错误;C、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面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变化,属于应激性反应,C错误;D、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
等含量有明显提高,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D正确。故选:D17.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OWNZ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
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A.(Y+12)个B.(W-13)/2个C.(W-13)个D.(Z+12)个【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
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氨基酸由肽键连接形成肽链,肽链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详解】由题意知,该化合物是由1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了12-1=11分子水。由分子式可知,构成该化合物的
5种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的R基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假设该化合物中的天冬氨酸数是b,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则有关系式:4b+2×(12-b)-11=W,解得b=个。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并应用元素守
恒进行推理、计算的能力。18.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F2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
计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答案】D【解析】【详解】这里有两性状,第一对是灰种皮和白种皮,第二对是黄子叶和绿子叶。杂合体F1就是灰种皮(GG)和白种皮(gg)杂交得到的F1代灰种皮(Gg)。或黄
子叶(YY)和绿子叶(yy)杂交得到的黄子叶(Yy)。种皮和果皮是属于母体的一部分。谁结的果实就属于谁。子叶是受精卵发育来的,谁结的属于谁的下一代。所以,对种皮来说,F2结的种子,种皮才属于F2。所以来自F2结的。对子叶来说,F1结的种子
中子叶属于F2,所以,来自F1结的。所以D选项正确。19.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30%B.26%C.36%D.35%【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体是指由
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则其中Ab配子的比例为1/10、aB配子的比例为1/5、AB配子的比例为3/10、ab配子的比例为2/5。【详解】由以上
分析可知,该生物能产生4种配子,且Ab占1/10、aB占1/5、AB占3/10、ab占2/5。只有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才能形成纯合子,所以该生物进行自交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1/10×1/10+1/5×1/5+3/10×3/10+2/5×2/5=3/10,即30%。故选A。20.下列是教
材相关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花生子叶组织中脂肪的检测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⑤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除⑤外,以上实验均需使用
高倍镜观察B.实验⑤中,采用纸层析法提取色素C.实验③④⑥需要使用盐酸D.以上实验都需要进行染色处理【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高中教材的相关实验,先分析涉及的教材实验的名称,梳理相关实验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1、用花生种子匀浆
检测脂肪的不需要使用显微镜.通过制作花生子叶切片检测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盐酸的
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3、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详解】A、①花生子叶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B、实验⑤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
液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B错误;C、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盐酸和酒精进行解离,④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需要用盐酸和酒精进行解离,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用盐酸进行水解,C正确;D、⑤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不需要染色处理,D错误。故选C。二、判断题21.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答案】×【解析】【详解】只有活细胞有大液泡的在适宜的浓度下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22.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
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如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等模型;3、数学
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详解】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故该说法是错误的。2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答案】正确【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
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正确。24.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部分、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及信息传递有关。【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的体现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正确。25.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联系、干扰。()【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如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
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线粒体功能,据此答题。【详解】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之间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各种细胞器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错误。26.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结核杆菌的染色质。()
【答案】错误【解析】【分析】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详解】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错误。27.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详解】所有细胞都有细
胞膜,而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以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故上述说法是正确的。28.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常以自由扩
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则是主动运输。同一物质分子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详解】同一物质分子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
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则为主动运输,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29.磷脂是所有细胞膜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
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磷脂是所有细胞膜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正确。30.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答案】错误【解析】【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详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产生新性状,错误。三、填空题31.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
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若该群体
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这是________的结果。实验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
;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①R、r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________种基因型。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
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___。【答案】(1).灰色(2).性状分离(3).2/3(4).18%(5)
.下降(6).自然选择(7).X(8).BBXrY(9).4(10).8或者6(11).1/32【解析】【分析】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且F1是杂合子Bb,则亲本是B
B和bb,据此分析答题。【详解】(1)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蝇体色性状中,灰身为显性性状,F1灰身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基因型为BB、Bb,杂合子占2/3。②根据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
100只黑身果蝇可知bb=100/10000,所以b的频率为1/10,B的频率为9/10,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淘汰,所以灰身果蝇的比例
会下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①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bb)与灰身雄蝇丁(BB)杂交,F1全为灰身(Bb),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R、
r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F2中灰身雄蝇共有2×2=4种。②雌蝇丙(bbXRXR)的一个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
后,Ⅰ号染色体变成一条,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中,一个细胞中有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中无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子一代雄蝇中1/2BbXRY正常,产生1/8bY精子,1/2BbXRY异
常(含有7条染色体),b与XR连锁,子一代雌果蝇中BbXRXr正常,产生1/8bXr卵细胞,1/2BbXRXr异常(含有7条染色体),b和XR连锁,因此后代中深黑色比例是bbXrY=1/8×1/8=1/64,只有雄性是深黑色,在雄性个
体中的比例是1/32。【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要求学生掌握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杂交过程。四、解答题32.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
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
____。(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这个
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答案】(1).相对(2).显(3).Aa、aa(4).两(5).AA(6).1/4(7).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8).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9).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
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解析】【分析】分析实验1:果蝇S(腹部有长刚毛)×野生型个体(腹部有短刚毛)→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1:1,属于测交类型。分析实验2:腹部有长刚毛的个
体×→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均为杂合子。【详解】(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故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
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长刚毛是显性性状。实验1属于测交类型,则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2)实验2结果显示: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
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1/3AA、2/3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则图中③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是1/4。(3)根据题干信息“
果蝇③和果蝇S的基因型差异”可推知:③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说明基因的模板链变短,那么相关基因发生的改变很可能是DNA中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
失)。(5)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即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情况,所以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
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结合题中提示推断原因,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3.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
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1)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
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_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造成的。(2)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
个体不能成活)。(3)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低温抑制(细胞)纺锤体
形成(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3).雌性(4).雄性(5).100%【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二倍体鱼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是一个,若获得纯合二倍体,图中方法一是,可以用低温处理卵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方法二是低温抑制极体排除,两个极体进行融合,形成二倍
体,本题是变异与育种,先分析题图,对两种育种方法进行梳理,然后结合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解答。【详解】(1)由题意可知,二倍体鱼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是一个,若获得纯合二倍体,图中方法一是用低温处理卵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方法二是低温抑制极体排出,
形成二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所以这种方法形成的二倍体往往是杂合二倍体.(2)若鱼的性别决定是XY型,雌鱼产生的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加倍后为XX全是雌性;若鱼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雌鱼产生的卵细胞的性染
色体是Z或者W,加倍后是ZZ或者WW,由于WW不能成活,所以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全为雄性。(3)由题意可知,这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的基因型是aabb,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繁殖后代的基因型全是aabb,表现为龙眼,即子代出现龙
眼的个体概率是100%。【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育种,根据后代性别比例判断性别决定的类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应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遗传变异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实验探究题34.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回答:实验操作分组甲组乙组丙组①向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1mL②向试管中加入可溶性的淀粉溶液2mL2mL2mL③控制温度0℃37℃60℃④将唾液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荡后分别保温5min⑤向试管中滴加碘液1滴1滴1滴⑥观察实验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同学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__支试管。(2)若实验结束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保温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1)6(2)蓝色褪去酶在低温时活性低,在适宜温度下活性升高(低温抑制酶的活性/由0℃—37℃,酶的活性升高)(3)在37℃左右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实验,其他条件不变(4)不科学/否高温促进H2O2的分解【解析】【分析】1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分析表格:本实验是以淀粉酶和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
是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是否被分解),通过各组滴加碘液后是否变蓝来体现;乙组中的淀粉酶所处的温度适宜可将淀粉催化水解,甲组中的淀粉酶因温度低其活性受到抑制而不能将淀粉催化水解,丙组中的淀粉酶因温度过高而失活不能将淀粉催化水解,所以最后滴加碘液后乙组不变蓝色,甲组和丙组均变
蓝色【详解】(1)分析实验可知,每组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的淀粉溶液在混合前应分别加入两支不同的试管中,加热到指定温度后才能混合,以保证酶促反应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该实验共份三组,所以至少需要6支试管。(2)甲组
本来的实验温度为0℃,酶在低温时活性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酶的活性升高,保温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3)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应在37℃左右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实验,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4)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由于高温也能促进H2O2的分解,无法确定反应速率是仅受酶活性的影响还是温度直接影响了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实验设计不科学。【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设计实验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35.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
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除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②加pH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
mL)111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pH缓冲液起到控制pH的作用(1)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淀粉酶活性_____(高/低),小
麦的穗发芽率高。(2)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设置对照管的目的是通过对照_____。【答案】(1).高(2).0.5mL蒸馏水(3).排除除提取液以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
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据此答题。【详解】(1)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淀粉
剩余越多,淀粉被分解得越少,酶活性越低。而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且红粒管中淀粉剩余多,酶活性低,故淀粉酶活性越低,小麦的穗发芽率低,反之,淀粉酶活性越高,小麦的穗发芽率越高。(2)实验的单一变量
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设置对照管的目的是排除除提取液以外其他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点睛】注意分析实验时要抓住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的自变量和因
变量,进而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拟定实验思路、完善实验步骤、最后预测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六、综合题36.下图甲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图乙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放大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所示过程可发
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____期,该过程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___。(2)图甲中的解旋酶作用于乙图中的_________(用序号表示)。(3)图乙中1的中文名称是____,图中的4、5、6构成物质
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在一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7的各组成成分与RNA比较,一定不同的物质的标号是________。【答案】(1).间期(2).半保留复制(3).8(4).胞嘧啶(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6).2(7).4和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
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首先需要解旋酶将DNA双螺旋打开,为复制提供模板;然后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子链,该过程还需要ATP提供能量;子链与母链再螺旋化形成子代DNA分子。【详解】(1)甲图所
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可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2)甲图中的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使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图乙中的8为氢键,因此图甲中的解旋酶作用于乙图中的8。(3)图乙中1的中文名称
是胞嘧啶,图中的4、5、6构成物质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该DNA分子片段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DNA与RNA比较,两者不同的有五碳糖的种类和部分碱基,故图中4和5一定不同。【点睛】熟悉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和特点以及DNA的复制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基础。37.图甲、
乙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请据图分析:(1)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_______;结构⑨为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图示细胞中,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
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_细胞。(3)某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未在甲、乙两图中标出,该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
___。(4)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_。(5)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_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___________上正在合成的
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_____在细胞内的位置。分泌蛋白在合成和加工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线粒体(2)
.高尔基体(3).⑧⑩(4).某些低等植物(5).溶酶体(6).内质网和高尔基体(7).氨基酸(8).⑤核糖体(9).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10).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和图示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据此明辨图中数字
所示结构名称,围绕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等相关知识,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①]线粒体,结构⑨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图示细胞中,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是[⑧]液泡、[⑩]叶绿体。③所示的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4)消化酶为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内质网的加工与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才能分泌到细胞外
。可见,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5)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欲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⑤]核糖体上正在合成
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分泌蛋白在合成和加工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