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900.9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c75b57861d962bc9b6a9093bd22f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地理半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子午岭是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森林覆盖率64.79%,森林总蓄积1600多万m3,对于维系陇东乃至陕西、宁夏毗邻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雨量、
调节气候,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子午岭森林为我国西北地区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①供给服务②调节服务③支撑服务④文化服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子午岭地
区的森林资源()A.以针叶林为主B.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高C.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木材D.动植物资源丰富3.地方政府决定改扩建林区防火道路,这对该林区带来的影响有()A.道路沿线森林面积锐减B.基本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C.对林区野生动物影响小D.易引发水土流失
【答案】1B2.D3.C【解析】【分析】【1题详解】自然环境服务又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自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森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能保持水土、涵养
水源、增加雨量、调节气候、提供的主要服务有②调节服务③支撑服务;②③正确。根据材料,子午岭主要提供调节、支撑服务,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不是子午岭森林主要提供的服务,①④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该地地处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A错误。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不高,B错误。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以营造生态林为主,C错误。该地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对西北自然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动植
物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3题详解】.扩建防火通道,道路沿线森林面积会适当减少,但变化不大,A错误。不可能杜绝林火的发生,B错误。扩建道路,对野生动物影响少,C正确。道路的扩建,影响的区域面积不大,对水土流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考查对材料信
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并结合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安市南部的富县境内,西靠子午岭主脊,北临毛乌素沙漠边缘,南界渭北大平原,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的腹地、黄河流域水
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总面积40621公顷,森林覆盖率88.3%。保护区处于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西端,形成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既缓解了西北季风的入侵,又阻挡了风沙南移。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是黄土高原稀有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植被
属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的北部西段,是森林草原向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
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5.针对“
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务工,几年后
待杨树成材后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中劳动投入少,还可以兼顾务工(且以务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正确,AB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贴,D错。故选C。【5题详
解】根据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使得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农地流转,可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耕
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的现象,并非当地耕地不足(所以无加大开荒力度的必要),也不是当地木材不足或粮食缺口,ABC错误,故选D。沙产业,是指在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沙区光、热、水、土、气、生、风、景观等独特资源,适度有序发展特色林草沙产业。阿拉善
高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该区域大力推进沙产业建设。下图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沙产业发展的环境背景中,不包括()A.脆弱的生态环境B.丰富的矿产资源C.稀缺的淡水资源D.辽阔的土地资源7.要“用沙”先“治沙”,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严禁一切开发活动B.实施跨流域调水C.引种青藏高寒树种D.营造草方格沙障8.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水泥建材产业B.沙漠生态旅游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答案】6.B7.D8.A【解析】【6题详解】材料“沙产业,是指在
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沙区光、热、水、土、气、生、风、景观等独特资源”中涉及土地、淡水等资源,但未涉及矿产资源;分析材料可知,沙产业主要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因此,ACD不符合题目要求,B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7题详解】“严禁一切开发活动”不
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A错误;“治沙”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蒸发和下渗严重,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不合理,B错误;“治沙”地区气候干旱,应引种耐旱品种,而不是青藏高寒树种,C错误;草方格沙障能防风固沙并截留水分
,是“治沙”的合理措施,D正确。故选D。【8题详解】该地可以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和气候条件,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和沙生中药材产业;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基础落后,地广人稀,不适合发展水泥建材产业;该地区气候干旱
,光照充足,丰富的太阳能利于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故选A。【点睛】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
400毫米和1200毫米,有22条河流汇入,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据记载,岱海面积曾达到200平方千米,如今仅为78平方千米。监测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岱海降水量并无明显减少趋势,蒸发量则略有下降,蒸发量与降水量
的差值趋于减小。读岱海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20世纪50年代以来,岱海蒸发量略有下降原因可能是A.流域内灌溉面积的增加B.岱海湖泊面积的减小C.冬季趋于寒冷而漫长D.植被覆盖率的逐年提高10.岱海面积不断萎缩,主要是因为流域内A.上游筑坝建水库,发展水产养殖
业B.入湖河流弯曲改道,洪水宣泄不畅C.入湖泥沙增多,淤高阻塞湖泊D.拦截入湖河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11.防止岱海面积萎缩的有效措施是A.拆除水库大坝,修复生态环境B.裁弯取直河道,减少泥沙淤积C.开源节流并举,增加
入湖径流D.禁止污水排放,改善湖泊水质的【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岱海蒸发量略有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岱海湖泊面积的减小,导致水体蒸发量下降,B对。流域内灌溉面积的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是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A错。气候没有明显变化,C错。湖
泊面积减小,植被覆盖率降低,D错。故选B。【10题详解】岱海面积不断萎缩,主要是因为流域内拦截入湖河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D对。上游筑坝建水库,调节径流量季节变化,不会使水量减少,A错。入湖河流弯曲改道,不可能不断改道,不
是湖泊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B错。入湖泥沙增多,淤高阻塞湖泊,湖泊变浅,水域面积会增大,C错。故选D。【11题详解】防止岱海面积萎缩的有效措施是开源节流并举,增加入湖径流,C对。面积减小与修建水库大坝关系不大,A错。泥沙
淤积不是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B错。污水排放,影响湖泊水质,不会导致面积减小,D错。故选C。【点睛】岱海蒸发量略有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岱海湖泊面积的减小,导致水体蒸发量下降。岱海面积不断萎缩,主要是因为流域内拦截入
湖河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防止岱海面积萎缩的有效措施是开源节流并举,增加入湖径流。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德国核电站
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B.水源C.政策D.市场13.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理由是()A.科技水平较高B.市场需求萎缩C.第三产业发达D.煤炭资源丰富14.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
源保障有效措施可能是()A.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B.提高进口能源比重C.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D.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答案】12.B13.A14.B【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德国核电站主要位于河流和沿海附近,说明核电站选址主要与水源有关。因核电
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热量,大约每秒钟需要十一至十二立方米流量的冷却水降温,冷却水往往被视作是核电站正常运转的“血液”,B对;德国的核电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高科技工业园区,核电并没有围绕南部分布,说明技术不是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A错;国家
政策会影响核电的区位选择,但不是主要因素,C错;读图可知,鲁尔区附近建设了些核电站,而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说明影响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不是市场,D错。故选B。【13题详解】根据材料“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
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说明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第二产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日益短缺的常规能源,促使德国发展再生能源技术,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和传统化石能源,A对,B、C错;德国虽有丰
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枯竭,且发展火电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利于环保还会增加碳排放成本,D错。故选A。【14题详解】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短、中、长期的节能减排计划。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不但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烧煤需要买碳排放
许可,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引起民众不满,A错;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能源需求量很大,根据材料德国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如果德国弃核后,将面临能源危机,而北欧有丰富的水能,南欧有丰富的太阳能,德国可以从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进口能源,这是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B对;德国传
统产业所占比例大,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虽保护了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错;水电站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且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德国水能资源不太丰富,需抽水蓄能,D错。故选B。【点睛】核能发电弊:1、
核废料处理需严谨,核废料放出的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电离和激发作用,对生物体会引起辐射损伤;2、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3、核裂变必须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一旦失去控制,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的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
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
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16.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17.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③缓解我国对马
六甲海峡的依赖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答案】15.C16.A17.D【解析】【15题详解】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
,C正确。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D错误。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AB错误。故选C。【16题详解】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遇到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正确。植被茂密,虫蛇出没对管道建
设影响小,B错误。没有荒漠分布,水源充足,C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的不是自然障碍,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正确。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
大,①错误。没有输送到北方,不能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②错误。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④正确。能够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微型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进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如图为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18.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区有()A.陕川浙B.冀渝闽C.黔新吉D.皖赣桂19.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
的原因,最可能是()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京)、陕西(陕
)、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C正确;新疆荒漠化土地、沙漠面积广布,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小,A错误;现
有耕地的利用率较高,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低不是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D错误。故选C。【点睛】耕地“占补平衡”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用地与
耕地的结构调整,是制止耕地非农化的重要措施。2006年8月,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毒污泥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造成10万余人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该事件引发民众示威和骚乱,科特迪瓦政府承诺对
受害者作出赔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0.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毒污泥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主要是为了()A.毒害科特迪瓦居民B.加强国际合作C.降低污染物处理费用D.节能减排21.有毒工业垃圾跨境转移的途径主要是()A.洋流输送B.
大气输送C.非法贸易D.人员往来传染病毒22.当地大量居民呼吸障碍的原因最可能是()A.呼吸了毒污泥散发的有毒气体B.饮用了毒污泥污染的水源C.食用了毒污泥污染土壤上的农产品D.民众示威等聚集活动导致疾病流行【答案】20
.C21.C22.A【解析】【20题详解】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处理废弃物成本高,而把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利的一种方式,既避免了对本国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处理污染物的成本,C正确;毒害科特迪瓦居民、加强国际合作、节能减排均不是其目的,AB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荷兰托
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毒污泥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属于非法贸易,C正确、AB错误;有毒工业垃圾不属于病毒传染,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毒污泥造成10万余人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A正确;水源和土壤中的有
害污染不能影响呼吸系统,BC错误;呼吸障碍不是由于流行性疾病导致的,D错误。故选A。【点睛】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
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还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按废物的不同特性分类收集运输和贮存,然后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处置,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变废
为宝。发达国家将固体废弃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是多年惯例,但近年来,对“洋垃圾”说不,成为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的“垃圾殖民地”,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别国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2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固体废弃物的实质是()A.资源输出B.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24.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进口“洋垃圾”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①“洋垃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只是占用大量土地②“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③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④经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
全隐患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5.下列有关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物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很多发展中国家环境自净能力强,可以自然分解更多的垃
圾C.污染物跨国转移会给输入国带来环境污染D.发展中国家可获得巨额经济赔偿,促进经济发展【答案】23.D24.D25.C【解析】【23题详解】发达国家将固体废弃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还可
减轻垃圾对本国的环境污染,这是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D正确;输出的是废弃物不是资源,AC错误;更不是经济援助,B错误;故选D。【24题详解】“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污染大气、地下水、土壤
等,会加大环境压力,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经加工再销售的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②③④正确;“洋垃圾”除了会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危害土壤中的微生物、污染土壤等,①错误。综上可知,ABC错误,D项正确;故选D。【25题详
解】对于自然环境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少量污染物也会引起环境问题,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环境自净能力减弱,再接收国外的垃圾,会进一步加剧本国环境污染,B项错误;污染物具有污染环境的特性,污
染物跨国转移会给输入国带来环境污染,C项正确;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监控漏洞转移垃圾,发展中国家没有获得巨额经济补偿,且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保护,D项错误。故选C。【点睛】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的自然原
因,实际上是分析污染物转移的载体,主要包括盛行风、洋流、水循环等。(1)盛行风:全球性的盛行风主要包括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信风;季风气候区的盛行风是冬季风、夏季风。(2)洋流:海洋中的污染物随洋流漂浮、扩
散,分析扩散方向,关键是抓住洋流等分布规律,即北半球中高纬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洋流圈、南半球中低纬洋流圈、印度洋季风洋流圈。(3)水循环: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方式,实现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26.耕地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
刻的影响,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下图为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河南省水田的空间分布特征。表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结果(单位:km2)城乡工矿居民用
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合计4060.241373.12-1781.36173.67-28.793796.88注:表中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出,负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入。(2)描述2000~2013
年河南省耕地的变化,并说明原因。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意在统筹粮食主产区发展和粮食安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粮食综合保障能力。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但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正在推进由“中原粮仓”到“主食厨房”的转变。(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简述河南省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淮河流域(或:东南部)的面积较大。(2)变化:部分耕地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和林地及水
域;部分草地和未利用的土地转化为耕地;总体看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原因:城市发展,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湿;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草地。(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或:挖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产业附加值;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完善粮食市场的营销体
系。【解析】【分析】本题以河南省土地利用状况为材料,主要涉及河南水田分布、耕地变化以及应对粮食安全的措施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表格信息提取能力,区域分析以及地理知识提取整合表达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读图可知,河南省水田面积小,主
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和东南部的淮河沿岸;淮河流域的水田面积高于黄河流域沿岸的水田面积。(2)读表格信息可知,耕地转出的有:部分耕地转化成了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部分耕地转化成了林地,部分耕地转化成了水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工矿居民用地占用大量耕地;退耕还林还水域,改
善生态环境。耕地转入的有: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化成耕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人们开垦草地和未利用的土地,使耕地面积有无所增加。(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简述河南省可采取的措施:延长产业链,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提高产
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粮食储备机制,提高粮食安全性;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良种,发展粮食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善粮食市场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