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27.745 KB
  • 2024-10-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327.74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a69776d8ab8d9bdac95e42870044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级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网上阅卷,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一、本部

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思想主张思想内涵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重视以人为本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知强调要尊崇自然,A项正

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家国情怀,而不是以人为本,排除B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强调贤能者重要性,并不是爱国,排除C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人的道德意志,

并不是天下为公,排除D项。故选A项。2.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这一变化表明()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C.民族

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中国近海”变为“欧美等外国”,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国人的认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危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末新政的影响;材

料未涉及政权的更迭,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华民族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常常十分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除了从容地享受已有的一切,对与现实生活无直接关系的事物多不理会,更不会向往那虚无飘缈的宗教境界。这一文化特色形成的根源在于中国()A.传统儒学的封闭B.农耕文明的影响C.政治体制的束缚

D.宗教意识的淡薄【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华民族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常常十分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除了从容地享受已有的一切”,可以看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儒学的封闭性,排除A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源是经济不是政治,排除C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还是由经济来决定,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

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

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可得出该学者强调社会的正义公平,这是理性的体现,D项正确;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但却滑泛滥,排除AB项;根据“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可得出也重视现实的幸福,排除C项。故选D项。5.学者许倬云认为

:“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的中原;中古以后的欧洲是欧洲的西方;近古是大西洋的西方;近代是世界的西方。”这意在说明,欧洲文化()A.形成的原因B.领先于世界C.形成与发展D.多元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

解】依据材料“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的中原;中古以后的欧洲是欧洲的西方;近古是大西洋的西方;近代是世界的西方”可以看出强调的是欧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欧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非形成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欧洲文化领先于世界,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

是欧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没有反映出其多元化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6.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

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A.他人记载仅照亮了印度的文学艺术B.整个印度中世纪史是由中国求法僧记载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

浓郁的宗教色彩D.古代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可分析出古代印度文

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C项正确;他人记载仅照亮了印度的文学艺术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而非都是由中国求法僧记载,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古代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7.十字

军东征以后,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希船学术著作,进而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这形成阿拉伯文化西传的热湖。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文化A.民族特色十分明显B.是希腊文明的源头C.影响欧洲思想解放D.贯通了东西方

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字军东征将来自的东方文化尤其是阿拉伯文明的文化带回了欧洲,并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复兴,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古代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排除A项;古代阿拉伯翻译并保存了古希腊学

术著作,并非古代阿拉伯文化影响古希腊文明,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古代阿拉伯文化贯通东西方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8.有学者认为希腊文化为拜占庭提供了文化思维的基础和范畴罗马人为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基督教为这

一文化提供了思维的框架和方向;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的东方民族为这一文化提供了科学和哲学的因素。该学者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A.多元起源,被此借鉴B.开放包容,创新发展C.推陈出新,影响深远D.东西汇流,独具一格【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不同国家

地区的文化充实了拜占庭文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拜占庭文化起源,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其它地区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没有创新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新”,排除C项。故选D项。9.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前30年)重视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修建有许

多公共花园、剧场、神庙、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亚历山大里亚城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主要反映了托勒密埃及()A.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B.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C.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界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西移【答案】A【解析】【详

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托勒密埃及为亚历山大的部下建立,十分注重对希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均彰显了希腊特色,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而是托勒密埃及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托勒密埃及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

界,排除C项;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不是西移,排除D项。故选A项。10.恩格斯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它原则上承

认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A.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B.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C.受到欧洲人民的欢迎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他把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它原则上承认平等”,可以看出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

法国的革命思想,促进了欧洲政治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摧毁了”表述错误,排除A项;战争的作用是双重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人民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1.16世纪,随着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病菌传入美洲,墨西哥地区土著居民从2500万锐减至75万。这给印第安人造成

极大的心理冲击,他们不再相信本地神灵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这()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拓展殖民空间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C.充分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D.导致印第安文明彻底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16世纪西欧人将天花带入美洲,不仅使得土著

居民数量减少,在心理上也造成了冲击,这些都属于欧洲的殖民手段,加速了欧洲对美洲的征服进程,A项正确;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而非材料中的疾病,客观上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殖民主义的罪恶包括屠杀当地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掠夺财富、罪恶的奴隶贸易,与材料中“天花、麻疹、

白喉、水痘等病菌”不符,排除C项;“彻底消亡”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

上()A加强了文化交流B.推动了民族迁徙C.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可知蒙古西征客观上打击了教会势力的经济基础,削弱了教会的思想控制,

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蒙古西征对教皇思想统治的影响,没有促进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对欧洲思想变革方面的影响,而不是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排除B项;蒙古西征发生于13、14世纪,而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

,主要是由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C项。1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政府鼓励非洲属民参战,并去杀死德国“白人”殖民者。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B.加速了凡尔赛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D.构筑了欧洲集体安全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可得出一战使非洲属民的民

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了一战后民族很独立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A项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材料中的内容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无关,也与欧洲集体安全体制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14.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

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

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15.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

育和工作,成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这表明A.跨国公司孕育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B.知识经济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C.经济全球化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D.科技创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

升级”,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可见经济的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跨国公司,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知识经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排除D项。故选C项。16.春秋时期,“言

仁必及人”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思潮,“仁”与“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成为独立的思想B.研究“人”成为独立学科C.各流派把仁作为研究的基础D.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得以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强调“仁”的儒家学说兴起,“仁

者爱人”等思想把“仁”与“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得以提高,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儒家思想成为独立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当时研究“人”成为独立学科,排除B项;各流派把仁作为研究的基础的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7.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这表明新加坡()A.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

的残余B.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C.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D.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家庭的凝聚力”“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体现了儒家文化,李光耀主张“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

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体现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殖民主义,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改造儒家文化,排除C项;材料未

涉及社会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8.导致图1、图2变化主要因素是()的A.国家海权意识增强B.指南针的广泛应用C.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D.朝贡贸易体系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力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由陆上看视频转移

到海上,这反映出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以及南宋政治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AB项都只是次要原因,排除AB项;D项是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C项。19.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在远古时期,希腊人在诸神的支持下,凭借智慧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19世纪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古特洛伊城的遗址及其在公元前12世

纪遭受战争的遗迹。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古希腊人擅长用理性思维认识世界B.《荷马史诗》有一定的事实为基础C.一切历史真相唯有通过考古来验证D.《荷马史诗》是口述历史典型代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在远古时期……在公元

前12世纪遭受战争的遗迹”,可以看出通过之后的考古发掘,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荷马史诗》有一定的事实基础,B项正确;仅从一场战争,不能得出古希腊人的整体状况,排除A项;历史真相可以通过考古验证,也可通过文献史料来验证,排除C项;从材

料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体裁,排除D项。故选B项。20.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年份1849185018521854输出人数3234471843425063据此推知()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

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C;题干中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劳工数量并不能反映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故可排除A

;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未反映出是否能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故可排除B;《南京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排除D。21.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

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答案】C【解析】【详解】从“高贵的野蛮

人”和“邪恶的野蛮人”到“生态印第安人”可以看出,基于长期对印第安人的偏见,使其对印第安人的集训一直停留在原始的生态的状态,即认为他们一直没有进入到近代文明的状态,C项正确;材料与文化冲突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20世纪以来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偏见,而并不是污蔑,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对印第安人的认识

并不客观,排除D项。故选C项。22.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发展,逐渐成熟,并-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南方开发B.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C.聚族而居,族产共享D.传统儒家思想的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

知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得到开发,人口增加促进了福建土楼产生,A项正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聚族而居,族产共享是福建土楼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C项;儒家思想不是福建土楼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3.17-

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

)A.西学东渐的趋势B.全球贸易网形成C.商品的文化价值D.殖民扩张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商品在欧洲掀起了“中国风”,说明商品经济交流带动文化传播,体现了商品的文化价值,C项正确;材料强调

中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与全球贸易网无关,排除B项;当时中国并未受到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4.如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A.开通

了海上丝绸之路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C.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D.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可得出,空格处的时间正好是宋代,这一时期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B项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之

前已经开通,排除A项;当时还没有新航路的开辟,美洲还没有被发现,排除C项;D项在汉代之后就有,而不是在宋代,排除D项。故选B项。25.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

立隔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

方式之一C.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流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可得出,齐世荣强调的是和平交往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

料强调和平交往,而不是帝国扩张,排除A项;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作者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文明交流的方式,而不是新航路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26.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古墓中,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甚至出土了带有凤凰图案的中国刺绣;大约同一

时期的希腊古典著作称中国为“赛里丝”(丝国)。据此可知()A.中国丝织技术开始西传B.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C.中国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D.汉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4世纪前后(汉代之前),在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古墓中发现中国丝绸残片

,同时,在希腊古典著作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明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B项正确;中国丝绸西传不等于丝织技术西传,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当时中国与欧洲存在直接联系,排除C项;公元前4世纪前后尚在汉代之前,排除D项。故选B项。27.民族自决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A.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C.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

分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可知,波兰独立后,波兰国内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存

在很多其他民族的人,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战胜国声称自己是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利益的需要来实行这一原则,一些国家,如果捷克、奥地利、南斯拉夫等则是按照战胜国的利益重新划分,从而产生了材料所述现象,说明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分,

C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自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但“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波兰的独立正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B项错误;波兰获得民族独立,说明波兰已经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不能体现殖民统治,D项错误。28.19世纪60

年代后,反洋教运动迅速发展,共计400多起,遍及全国各地。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清廷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列强对华的文化侵

略也不断加深,所以反洋教运动的迅速发展实际上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反对外来侵略的表现,B项正确;中国人民之所以反洋教,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不断深重,并不是因为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和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排除AC项

;太平天国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走向衰亡,且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在南方,而反洋教运动则不仅仅局限于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29.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工种会在低温下熔化,却可以在被挤压时保持足够硬度的特殊金属合金,

并用翻砂铸模法制作字母活字字模,且每一个单字都可以压缩。他做成的木质印刷机可用远远超过任何雕版印刷机的速度来印刷书籍,且最终成品的品质斐然。他的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A项正确;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书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图书馆,排除D项。故选A项。30.2019年4

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尖塔倒塌、屋项焚毁,玫瑰花窗也被破坏,所幸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按照法国政府计划,修复工程将于2024年完成,届时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开放。同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这说明世界遗产保护()A.是一个民族历史文

化长期积淀B.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D.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再认再现能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重要标志,加强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B项正确;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排除A项;C项说法“根本动力”应该是生产力,此说法错误,排除C项;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非文化遗产的保护,D项是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与文化遗产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大题,共40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1.经世致用是指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魏源的“经世致

用”是指“道存乎实用……时务莫切于当代。”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1897年,梁启超提出:“居今日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

理公法之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

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摘编自《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变化。【答案】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林魏

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康梁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

法图强。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变化,体现了救亡图存背景下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经世致用”指的是指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结合题干的时间限制。关于经世致用的阐释可从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戊戌变法

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1630年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陌生饮品。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

嫁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当时,每磅茶叶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

饮料的主要场所。19世纪初英国人饮茶习惯开始流行开来,人们也开始理性消费茶叶。《女士与绅士的茶桌》(1818年)一书中介绍了饮茶:在晚餐之后喝茶,会帮助消化,并且消除因为肚子饱胀而带来的不舒服。19世纪中期早餐茶习俗开始形成,人

们在早饭时开始用红茶取代了酒和咖啡。而英国人最为看重的下午茶习俗也在同期形成。——据雷伍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及其影响》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

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阐述:英国茶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其发展程度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17世纪,茶叶进入英国,饮茶风尚先是带入皇家,继而在上流社会刮起“

饮茶风”。的18世纪,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及其海外市场的扩大,其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开展,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倾销商品和掠取原料,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茶叶更是大量

进入英国,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开始流行开来,茶叶消费也受到理性看待,并且各种茶风俗开始形成。总之,近代英国茶文化内容不断趋于丰富,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解析】【详解】论题:结合材料的时间以及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再结合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得出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阐述:根据“1630年-19世纪中期”可得出英国茶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发展程度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得出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

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17世纪,茶叶进入英国,饮茶风尚先是带入皇家,继而在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18世纪,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及其海外市场的扩大,其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

。根据所学,结合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可得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倾销商品和掠取原料,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茶叶更是大量进入英国,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开始流行开来,茶叶消费也受到理性看待,并且各种茶风俗开始形成。再最后总结分析,可得出近代英国茶文

化内容不断趋于丰富,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3.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0世纪中期,基辅罗斯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进行贸易,在政治和经济上,基铺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一些新词汇也进入到饿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

十字架、修道士、哲学、逻辑性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的与游牧生活有关,如长杝、托运队,有的与国家架构、贸易相关,如国库、商队、可汗。17世纪末18世纪初,

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亲自前往西欧学习,随之而来的词汇包括司令部、港口、船舱、帮等。18、19世纪,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法语成为国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大量法语词汇独进了俄语中。其中有的属于生活领域,如长沙

发、衣帽间;有的属于艺术领域,如演员、芭蕾还有政治、法律及军事名词,如行政区、议会、仲裁、侵犯版权、军队。——摘编自王晓华《语外来词的多维度研究》等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俄语在吸收外来词上表现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特点:与不同国家的交往促进了外来词的传入;俄国向西方国家

学习促进了外来词汇融入俄语中。原因:俄语外来词主要源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军事间的冲突;语言的发展和革新是外来词发展的根本动力;俄国向西方国家学习。【解析】【分析】【详解】特点:根据“基铺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一些新词汇也进入到饿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一些来自蒙古突语系的词

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得出与不同国家的交往促进了外来词的传入;根据“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亲自前往西欧学习”“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大量法语词汇独进了俄语中”,概括得出俄国向西方国家学习促进了外来词汇融入俄语中。原因:根据“基铺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一

些新词汇也进入到饿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一些来自蒙古突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得出俄语外来词主要源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军事间的冲突;根据“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

,亲自前往西欧学习”“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大量法语词汇独进了俄语中”,概括得出俄国向西方国家学习;还可从语言的发展和革新是外来词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回答。【点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

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406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