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738 M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1.7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55da183d8c5c1073a656b37f18ca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题命题:永嘉中学金亮审校:桐庐中学李珍审核:淳安中学吴艳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

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开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并由此引发中韩等国抢“盐”风波,随后中盐集团进行辟谣我国食盐不受排海行为影响。下列有关该盐在人体中叙述错误的是()A.在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B.

能调节血浆渗透压C.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量摄入可导致细胞渗透失水【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作用:参与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的生命活动;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等。【详解】A、细胞内的大多数无机盐以离

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正确;B、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维持血浆正常的渗透压,B正确;C、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功能,C错误;D、过量摄入无机盐,细胞外

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溶液浓度时可导致细胞渗透失水,D正确。故选C2.2021年,元气森林乳茶因宣传“0蔗糖低脂肪”引发大众争议,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属于还原糖B.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C.“0蔗糖”代表无糖D.蔗糖水解得到两分子葡萄糖【答案】B【解析】【分

析】两个单糖通过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糖。【详解】A、蔗糖是非还原糖,A错误;B、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因此分子式为C12H22O11,B正确;C、“0蔗糖”代表无蔗糖而不是无糖,

C错误;D、蔗糖水解得到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D错误。故选B。3.甘氨酰丙氨酸可参与形成胶原蛋白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下图为甘氨酰丙氨酸的形成过程,有关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氧来自羧基B.反应的场所为核糖

体C.该反应属于脱水缩合反应D.甘氨酰丙氨酸属于多肽【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详解】A、羧基脱去-OH,氨基脱去-H形成H2O

,故水中的氧来自羧基,A正确;B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场所为核糖体,BC正确;D、甘氨酰丙氨酸属于二肽,D错误。故选D。4.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皮下脂肪厚达2-3厘米,这使它在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下列有关脂肪的

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相同B.脂肪是企鹅的主要储能物质C.脂肪中H比例比糖类高D.脂肪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答案】A【解析】【分析】脂肪和糖类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但脂肪中C和H的比例比同等质量的糖类高,相同质量的脂

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能物质。【详解】A、脂肪的组成元素时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时C、H、O、N、P,二者元素组成不同,A错误;B、与等质量糖类相比,脂肪的组成元素中,氢多

氧少,所以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大,储能更多,是企鹅的主要储能物质,B正确;C、脂肪中C和H比例比同等质量的糖类高,C正确;D、脂肪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一分子的脂肪水解可产生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D正确。故选A。5.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给豚鼠胰腺细胞注射3

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相应的细胞结构中,最后出现在分泌物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被运至高尔基体及细胞的其他部位B.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会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D.核糖体与内质网的

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蛋白质是在

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B、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B正确;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会导致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C错误;D、核糖体没有膜,其与内质网的结合不是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

性,D错误。故选B。的6.某同学欲获取纯净细胞膜,可选取哺乳动物下列哪种细胞作为材料()A.横纹肌细胞B.神经细胞C.小肠绒毛细胞D.成熟红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

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详解】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适宜材料,D正确。故选D。7.研究发现囊

泡和靶膜(与囊泡结合的膜)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关于与上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囊泡运输的物质可能是蛋白质、脂质、糖类B.囊泡和靶膜的特异性结合可实现靶膜成分的更新C.生物膜之间利用囊泡运输物质不需

要消耗能量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

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囊泡运输是细胞中蛋白质、脂质、糖类等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A正确;B、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从而实现靶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C、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

耗能量,C错误;D、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D正确。故选C。8.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⑤表示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存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可

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B.④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膜中,可调节质膜的流动性C.①⑤分布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可进行胞内、胞间通讯D.③在细胞膜中呈对称分布,可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分析】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为糖蛋白,

⑤为糖脂,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②为蛋白质,贯穿与磷脂双分子层,③为磷脂,④为胆固醇。【详解】A、②为蛋白质,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在磷脂双分子层外侧为亲水部分,在磷脂双分子层内侧为疏水部分,转运蛋白就属于该类型的蛋白质,可控制某些物质

进出细胞,A正确;B、④为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温度较低时增强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高时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植物细胞膜中不存在,B错误;C、①为糖蛋白,⑤为糖脂,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错误;

D、③为磷脂,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因此磷脂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D错误。故选A。9.细胞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丝构成。微丝分布在细胞膜内侧,与细胞分裂、运动等有关;微管可以固定膜

性细胞器,作为某些物质运输的轨道。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形虫摄食依赖于细胞骨架B.细胞质内的纤维素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C.微丝在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起作用D.微管可以构成中心体和纺锤体【答案】B【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在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中有重要作用,变形虫摄食

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B、细胞质内的蛋白质纤维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B错误;C、由蛋白质构成的微丝、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在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起作用,C正确;D、中心体和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等结构都是由微管的,D正确

。故选B。10.细胞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下列细胞器与对应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B.内质网具有解毒作用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D.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为: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具有单层膜,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

细胞壁形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内含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

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A正确;B、滑面内质网具有解毒功能,如肝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中含有一些酶,用以清除脂溶性的废物和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B正确;C、蓝细菌(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含有叶绿体,

C错误;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D正确。故选C。11.某研究小组将黑藻植物叶肉细胞破碎后,利用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不同的细胞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叶肉细胞

置于蒸馏水中可获得细胞匀浆B.分离出P1、P2、P3、P4的转速依次减小C.P2、P3均与能量转换有关且其基质中含有的酶种类相同D.S1和P2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P1中

包括细胞壁和细胞核,P2是叶绿体,P3是线粒体,P4是核糖体。【详解】A、由于叶肉细胞含有细胞壁,不能吸水涨破,故不能将叶肉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获得细胞匀浆,A错误;B、差速离心法是利用细胞器的密度不同而分

离各种细胞器,分离出P1、P2、P3、P4的转速依次增大,B错误;C、P2是叶绿体,P3是线粒体,两者均与能量转换有关,但酶具有专一性,故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的酶种类不同,C错误;D、P2是椭球形、球形颗粒,且光照有氧气产生,表示叶绿体,叶绿体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此外其上一步的S1也含有叶

绿体,故S1和P2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D正确。故选D。12.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细胞生物,它大量存在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中。下列关于支原

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勤通风、勤洗手和科学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

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也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错误;C、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D、勤通风、勤洗手和科学佩戴口罩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手段,D正确。故选D。13.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

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能够将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B.②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色C.③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其数量和大小与代谢强度有关D.④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

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表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表示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表示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表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①是双层核膜,把

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B、②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错误;C、③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仁的越大,C正确;D、④是核孔,RNA、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该结

构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C。资料1: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活化的荧光素分子接受ATP水解为AMP和PPi(焦磷酸,由2分子磷酸构成)释放的能量后,再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发出荧光。资料2:氨基酸在合成蛋白质前需要活化,即氨基酸与AT

P水解产生的AMP结合,形成氨酰-AMP。活化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有关AMP的叙述错误的是()A.AMP是DNA的基本单位之一B.AMP不含高能磷酸键C.AMP比ADP少一个磷酸基

团D.AMP水解可产生1分子腺苷和1分子磷酸15.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氨基酸活化过程中有肽键的形成C.增加AMP的含量,萤火虫发光强度会变强D.形成一分子二肽至少要消耗2分子ATP【答案】14.A15.D【解析】【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

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14题详解】A、AM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

核糖、一分子磷酸,它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错误;B、AMP是ATP断裂2个高能磷酸键形成的,因此不含高能磷酸键,B正确;C、ADP是ATP丢失一个磷酸基团形成的,AMP是ATP丢失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的

,因此AMP比ADP少一个磷酸基团,C正确;D、AM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D正确。故选A。【15题详解】A、图示过程的2个反应所需的酶不相同,不是可逆反应,A错误;B、肽键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

的,B错误;C、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活化的荧光素分子接受ATP水解为AMP和PPi(焦磷酸,由2分子磷酸构成)释放的能量后,再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发出荧光,增加AMP的含量不会使萤火虫发光强度会变强,C错误;D、形成一分子二肽需要2个氨基酸脱

水缩合,在脱水缩合之前氨基酸要活化,因此至少要消耗2分子ATP,D正确。故选D。16.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常用装置,实验前膀胱膜两侧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零液面),达到平衡状态时膀胱膜两侧液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前膀胱膜两侧溶液浓度差小于平衡状态后膀胱膜两侧溶液的

浓度差B.达到平衡状态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和外界浓度相等C.达到平衡状态时,水分子不再出入膀胱膜的两侧D.达到平衡状态时,从漏斗中吸走部分蔗糖溶液,则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H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1、渗透

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2、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膜

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详解】A、实验开始后,水分子因渗透作用进入漏斗内,使蔗糖溶液的浓度下降,实验前膀胱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大于达到平衡状态后膀胱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A错误;B、达到平衡状态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外界是水),B错误;C、达

到平衡状态时,出入膀胱膜的水分子量达到相等,C错误;D、达到平衡状态后膀胱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变小,若达到平衡状态后从漏斗中吸走部分蔗糖溶液,则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ℎ减小,D正确。故选D。的17.如图为最适温度、最适pH

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A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提高温度,反应速率会降低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D.若在C点提高pH,反应速

率会加快【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AB段反应速率随反应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所以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点以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所以限制B点的原因是酶的浓度。【详解】A、结合

图示可知,A点时限制反应速度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故若在A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A错误;B、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所以再提高反应温度,酶的活性会降低,反应速率会减慢,B正确;C、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C点增加反应物

浓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如图为最适pH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图,若在C点提高pH,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D错误。故选B。18.液泡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膜上H+―ATP酶能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H+泵入液泡或泵出细胞

,以维持胞质pH相对平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的pH小于液泡中的pHB.H+运出细胞和H+运进细胞都需要转运蛋白,两者运输方式不同C.H+-ATP酶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形变,该形变不消耗能量D.温度和氧气浓度都不影响H+-ATP酶运输H+的速率【答案】B【解析】【分

析】题图分析: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H+泵出细胞外,也能将H+泵入液泡中,说明H+出细胞和H+进液泡均为主动运输。同时,H+也会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H+出细胞和H

+进液泡均为主动运输,说明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H+浓度最小,即pH最大,A错误;B、H+运出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和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H+运进细胞是协助扩散,两者的运输方式不同,B正确;C、H+-ATP酶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形变,该

形变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H+-ATP酶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参与,则影响有温度(影响酶活性)、O2浓度(影响细胞有氧呼吸)和载体数量等,D错误。故选B。19.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H5.06.07.08.0收集到气体体积(mL)0.5min6.57.68.38.01min9.511.312.311.6A.过氧化氢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血细胞中浓度高B.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溶液混合后再添加pH缓冲液C.

实验过程中各组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和活性要保持相同D.由表中数据可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7.0~8.0之间【答案】A【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

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详解】A、过氧化氢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血细胞中浓度高,A正确;B、实验步骤设计中应该先将过氧化氢酶溶液调节pH,再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B错误;C、酶的含量属于无关变量,应该相同而且适

宜,但酶的活性属于因变量,各组酶活性不同,C错误;D、表中数据可说明与pH6.0相比,pH8.0时收集到气体体积稍微多一点,但都没有pH为8时收集得多,因而可推测,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6.0~8.0之间,D错误。故选A。20.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中国游泳队以2

8金21银9铜的成绩完美收官。游泳运动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适量的游泳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维持健康和增强体质。关于游泳运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细胞主要通过需氧呼吸提供能量B.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肌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全部来自于线粒体D.

肌肉细胞所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包括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产物依次是丙酮酸和[H]、CO2和[H]、H2O,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

体内膜;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完全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能量释放,厌氧呼吸仅第一阶段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详解】A、跑步需

要消耗较多的能量,需氧呼吸可以合成更多的ATP,肌肉细胞主要通过需氧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B、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少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错误;C、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不产生CO2,故肌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全部来自于线粒体,C正确;D、肌肉

细胞只有进行有氧呼吸时才释放CO2,故肌肉细胞所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D正确。故选B。21.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前对黑藻进行预处理便于对叶绿体进行观察和计数B.实验中选取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有利于徒手切片C.制片时在载玻

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可使小叶片展平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D.观察时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更快速、清晰地观察叶绿体形态【答案】C【解析】【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

。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A、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只是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A错误;B、观察叶

绿体,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的幼嫩叶片直接制成临时装片,不需要切片,B错误;C、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可使小叶片展平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C正确;D、显微镜观察时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先低倍镜观察,不允许直接高倍镜观察,D错误。故选C。22.用某种

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甲、乙两种酶的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前后蛋白酶的自身性质发生改变B.甲酶活性不变的原因是蛋白酶使其失活C.蛋白酶处理乙酶的反应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蛋白酶处理乙酶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

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分析题图,用某种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后,甲酶的活性不变,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甲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详解】A、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错误;B、甲酶在蛋白酶处理

后酶的活性不变,说明甲酶能够抵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B错误;C、乙酶在蛋白酶处理后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但是蛋白酶本身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也会出现紫色反应,所以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D、乙酶被蛋白酶处理后活性

降低,说明蛋白酶能改变乙酶的分子结构,D正确。故选D。23.2023年3月22日,石药集团公告集团mRNA新冠疫苗(疫苗本质是RNA)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这是第一款中国企

业自主研发并授权使用的新冠mRNA疫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RNA疫苗是一种核糖核苷酸B.细胞中的RNA是遗传物质C.该疫苗中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D.细胞中的有些RNA可具有催化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

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区;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

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详解】A、mRNA疫苗本质是RNA,故是一种核糖核酸,A错误;B、细胞中的DNA才是遗传物质,B错误;C、该疫苗为RNA,特有的碱基为尿嘧啶,C错误;D、有些酶化学本质是RNA,故

细胞中的有些RNA可具有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D。24.下列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的现象属于渗透B.海水鱼的鳃将盐从浓度较低的体内排到浓度较高的体外属于主动转运C.植物根从胞内释放CO2的过程属于易化扩散D.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分泌到胞外不需要能量

的供应【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简单)扩散、协助(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

量。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A、渗透作用是水等溶剂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扩散到高浓度一侧的现象,A错误;B、海水鱼的鳃将盐从浓度较低的体内排到

浓度较高的体外属于主动转运,B正确;C、植物根从胞内释放CO2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D、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分泌到胞外属于胞吐,需要能量的供应,D错误。故选B。25.某兴趣小组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A.实验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鉴别酒精B.酵母菌在进行厌氧呼吸时,葡萄糖被[H]还原为乙醇C.B瓶和D瓶中的酵母菌在进行不同细胞呼吸时都可以在细胞溶胶中产生ATPD.若改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进行以上实验,可以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图甲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图乙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装置。【详解】A、实验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鉴别二氧化碳,A错误;B、酵母菌在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被[H]还原为乙醇,B错误;C、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都可以在细胞溶胶中产生ATP,C正确;D

、乳酸菌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没有二氧化碳产生,故不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D错误。故选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下图为细胞中某些常见有机物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字母代表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蓝细菌中的遗传物质,则A是____

,初步水解后形成____种核苷酸。(2)若C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C为____和果胶,前者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3)在鉴定油脂的实验中,用____试剂进行染色,静置2~3min后去除多余染液,再滴加50%酒精,其目的是

____,制成临时装片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____颗粒。(4)B具有催化、运输氧气、抵抗病菌等作用,则B为____,B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若b是构成B的基本单位,则b的结构通式为____;【答案

】(1)①.DNA②.4(2)①.纤维素②.葡萄糖(3)①.苏丹Ⅲ②.去除浮色/洗去多余的染料③.橙黄色(4)①.蛋白质②.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③.【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由C、H、O、N和P组成,则

为核酸、ATP、ADP或磷脂等;B由C、H、O、N组成,则可能为蛋白质等;C由C、H、O,则为糖类(油脂也有)。【小问1详解】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后形成4种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植物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葡萄糖)。【小问3详解】油脂鉴定的实验中,用苏丹Ⅲ试剂进行染色,静置2~3min后去除多余染液,再滴加50%酒精,其目的是去除浮色,制成临时装片

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橙黄色颗粒。【小问4详解】蛋白质B具有催化、运输氧气、抵抗病菌等作用,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即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基

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27.图1中甲、乙分别为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序号为细胞器。图2为动物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N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

___(填序号),其物质组成是____。(2)若甲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③和____(填序号)。判断乙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的理由____。(3)若胰蛋白酶由乙细胞分泌,其合成后需经____

(填序号)加工,再分泌到胞外。像这样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主要有三类,除了分泌蛋白外,还有____、溶酶体中的____。(4)图2中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填字母)。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答案

】(1)①.④②.蛋白质和rRNA(2)①.②②.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①.⑦⑤②.膜蛋白③.水解酶(4)①.D②.M③.糖蛋白的糖链分布在质膜外侧【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图1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液泡

,④是核糖体,⑤是高尔基体,⑥是中心体,⑦内质网;图2中,A是磷脂分子,B是蛋白质,C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小问1详解】众多细胞器中,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小问2详解】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

细胞和幼嫩的茎,根尖根生区细胞可以连续分裂,是未成熟的细胞,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乙细胞没有细胞壁,另外也没有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器,所以是动物细胞。【小问3详解】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加工、运输经过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

尔基体、细胞膜,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功能。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类似,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还有膜蛋白、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小问4】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功能密切联系;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可以作为区分细

胞膜内外侧的依据。28.下图1表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物质,a~e表示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B表示____,它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А所代表蛋白质的____,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除了图中所示物质外应还有____。(2)新生儿能吸收母乳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进入新生儿细胞的方式是____(填a~e序号),该过程的实现依赖细胞膜的____。(3)O2通过细胞膜

的方式为____(填a~e序号),该运输方式符合图2中____(甲或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4)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结合会改变载体蛋白的____结构。若图1细胞膜是人体白细胞的一部分,将该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填a~e序号)的运输方式会受到影响,其受影响

的原因是____。【答案】(1)①.磷脂②.种类和数量③.胆固醇(2)①.e②.流动性(3)①.d②.甲(4)①.空间/三维②.a、c、e③.主动转运和胞吞均需要消耗能量,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

运输受影响【解析】【分析】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

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2、题图分析,图1中a和c为主动运输、b为协助扩散、d为自由扩散、e为胞吞;图2中甲可表示自由扩散的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乙表示主动运输转运物质的相关曲线。【小问1详解】图1中

,B表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А所代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除了图中所示物质外应还有胆固醇。【小问2详解】抗体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新生儿细胞的方式是e胞吞;胞吞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小问3详解】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

扩散,因此,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O2进入线粒体膜的方式为d自由扩散,该运输方式符合图2中甲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即表现为随着物质浓度的上升,物质运输的速率逐渐上升。【小问4详解】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结合会改变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若图1细胞膜是人体白细

胞的一部分,将该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则图中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a和c)和胞吞(e)的运输方式会受到影响,其受影响的原因是主动转运和胞吞均需要消耗能量,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运输受影响。【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物质的跨膜运

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29.下图为人体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物质(A为生物大分子),数字表示代谢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淀粉,则①过程属于____反应(填“水解”、“氧化”或“还原

”),发生在____(填“细胞内”或“细胞外”)。(2)图中能代表需氧呼吸过程的有____(填图中数字),能量释放最多的过程是____(填图中数字)。物质D产生的场所是____,它是____的载体,能将O2还原为H2O。(3)ATP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____能源物质。⑤过程的发生场

所是____,该过程____(填“会”或“不会”)形成ATP。(4)若用14C对物质B进行标记,则图中除了丙酮酸外,还含有14C的物质有____(填图中图中的字母)。【答案】(1)①.水解②.细胞外(2)①.②③④②.④③.细胞溶

胶和线粒体基质④.氢(3)①.直接②.细胞溶胶③.不会(4)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溶胶,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产生乳酸,不产生能量。【小问1详解】A是淀粉,B是葡萄糖,A水解产生B,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葡萄糖,淀粉酶是分泌蛋

白,因此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外。【小问2详解】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为释放少量能量,是图中的②;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

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是图中的③;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是图中的④。能量释放最多的过程是第三阶段即④,物质D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其产生的产生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基质,它是氢的载体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小问3详解】ATP是直接供能物质,⑤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细胞溶胶,该过程不产生能量。【小问4详解】若用14C对物质葡萄糖进行标记,则产生的丙酮酸、二氧化碳、乳酸中的C都来自于葡萄糖。30.小麦的穗发芽率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发现某地引种

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试管、蒸馏水、缓冲液、淀粉溶液等。(1)实验步骤:①分别将红、白粒小麦种子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②

取多支试管,分成A、B、C三组,在实验组A组中放入0.5ml红粒小麦提取液,在B组中放入0.5ml____,在C组中加入0.5ml____。③分别在三组中加入1ml缓冲液和1ml淀粉溶液,室温下反应适宜时间后终止酶促反应,加适量____显色。④观察颜色变化并做记录。(2)该实验的自变

量为____;步骤③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步骤③中显色结果呈____色。(3)步骤③中各组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同时终止酶促反应的目的是____。下图为反应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步骤③中终止酶促反应的时间应该选择____(填“M”或“N”或“P”)。(4)实验

结果:组别ABC显色结果+++++++++(用“+”表示颜色深浅,其数目越多表示颜色越深。)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组别是____(填字母);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高/低)。【答案】30.①.白粒小麦提取液②.蒸馏水③.碘液/碘—碘化钾溶液3

1.①.加入提取液种类②.调节pH③.蓝32.①.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②.M33.①.A②.低【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

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小问1详解】该实验是以白色小麦和红色小麦进行对比,所以步骤①中B加入0.5mL白粒小麦提取液,C加入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三支试管各加入1mL

pH缓冲液,再各加1mL淀粉溶液,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加碘液显色。【小问2详解】该实验自变量是加入提取液种类,因变量是加入碘液后显现的颜色。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淀粉遇碘变蓝,显色结果为蓝色。【小问3详解】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其他如温度、反

应时间为无关变量,保持无关变量一致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为保证最后的结果,显色最容易区分,应选择M终止。【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