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答案.docx,共(5)页,44.20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f0d41af50fe77b560b52374a974d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二地理答案(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1.C2.B3.C4.B5.A6.C7.B8.A9.B10.A11.A12.C13.B14.A15.C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北
半球,12月份昼长小于11月份,则该镜面的旋转角度11月较大;12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11月份,根据光线反射原理,则镜子于地面的夹角12月份较大,11月份较小。排除ABD。故选C。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该地自11月中旬开始没有阳光,则根据太阳直
射点移动规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的终止日期与起始日期应关于12月22日对称。故得不到太阳光照射的终止时间月为2月初,可算出一年当中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大约为3个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3.③处上下岩层时代顺序不连续,说明岩层的沉积不连续,并且该面与岩层不是平行的,说明下
方岩层经历了褶皱运动,完后经历了侵蚀作用,然后侵蚀面下沉,接受沉积,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4.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0—P岩层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经过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构造;然后发生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发生断层,导致岩层断裂;最后发生沉积作用,J、K岩层沉积,志留纪和奥陶纪的岩
层被覆盖,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5.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平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P层在①②断层
中间部分较两侧岩层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A正确;侵蚀差异不是导致两侧岩层较宽的原因,B错误;岩层与两侧岩性没有差异,C错误;沉积条件是形成岩层的条件,不是导致岩层宽度差异的原
因,D错误。所以选A。6.据图分析可知,锢囚锋近地面锋线箭头向西,说明锋面向西移动,Ⅱ气流推动锋面向西移动,C正确;可以确定该锢囚锋内Ⅱ气流势力最强,为最冷气流,I气流势力较强,为较冷气流。Ⅲ气流由低纬度而来,势力最弱,为暖气流,AB错误;Ⅱ气流经过了青海
湖且湖面未封冻,水汽含量多于I气流,D错误。故选C。7.Ⅱ气流经过祁连山东北的河西走廊,地势较低平,阻挡作用弱,且沿着河流谷地倒灌进入青海东部时形成狭管效应,使得气流势力增强;I气流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势力较
弱,B正确;昼夜温差对冷气团势力强弱影响不大,A错误;Ⅱ气流途经青海湖,大湖效应会使冷气团增温增湿,减弱Ⅱ气流势力,C错误;根据材料所述“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可以判断,东、西两路气团由
一个冷气团分裂而成,与风源地距离相同,D错误。故选B。8.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流石滩位于雪线之下的7月份3℃等温线内,且植被稀疏,多碎石,最可能出现在疏草寒漠带,A正确;不会出现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灌丛草甸带,BCD错误。所以选A。9.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流石滩分布地区,植被稀疏,
植被之间相距较远,植被单个生长演化,水平交流难度大,使得每个植被演化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方向,出现新物种的概率高,B正确;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与物种基因交流有关,与植被生长季长短、降水量大小无关,AC错误;流石滩分布地区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并不明显,D错误。
所以选B。10.据材料可知,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第一天时,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A正确;两分日北京昼夜等长,B错误;直射点在北半球即3月21
日后-9月23日前,北京昼长夜短,C错误;北京不在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D错误。故选A。11.根据材料可知,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围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儿梅花,右图中的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20瓣,说
明已过冬至20天,此时是1月上旬前后,地球公转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次年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
B错误;北半球冬至时,北京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C错误;此时北京仍处于冬季,D错误。故选A。12.根据材料可知,数九期间指的是冬至日算起的81天,此时北京仍然是冬季,天气寒冷,网购量明显增多的商品可能是羽绒服、电热毯、电暖扇等防寒用品,①⑤错误,②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
C。13.由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托木尔峰位于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附近;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在托木尔峰的山麓地带形成山地荒漠带;由图可知,甲自然带为托木尔峰的山麓地带,因此甲自然带对应的是山地荒漠带;随
着山体海拔的升高,降水逐渐增多,随后依次出现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即乙、丙自然带分别是山地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由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纬度较低,获得热量较多,基带气温较高;托木尔峰位于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
境线附近,纬度较高,获得热量较少,基带气温较低,根据所学知识,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故而托木尔峰南坡冰雪带下限远低于南迦巴瓦峰南坡,因此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降水量越多,冰雪带下限越低,南迦巴瓦峰南坡属于迎风坡,降水较多,而托木尔峰南坡则为背风坡,降水稀少,因而托
木尔峰南坡冰雪带下限应高于南迦巴瓦峰南坡,与题意不符合,因此B项错误。植被对山地的冰雪带下限影响较小,因此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坡度越陡,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冰雪带下限偏高,而题中信息无法判断托木尔峰的坡度情
况,因此D项错误。故选A。15.由材料和图可知,托木尔峰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使得托木尔峰南坡的基带为山地荒漠带,而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先增多后减少,形成了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高山草甸带等,导致其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排列顺序
部相似;而南迦巴瓦峰南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距海较近,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的影响大,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使得其迦巴瓦峰南坡基带形成了半常绿雨林带,并由此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的陆地自然带变化相似,综
上所述,与托木尔峰南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南坡位于湿润地区,水分随着海拔的升高组合多样,才能形成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排列顺序较为相似的垂直自然带,因此C项正确。人类活动对垂直自然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B项错误。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不是造成南迦巴瓦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排列顺序较为相
似的主要原因,因此AD错误。故选C。16.(1)支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携带大量泥沙;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与支流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且河口处受水库的顶托作用强,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
拦门沙。(2)淤积强度与入汇角度呈正相关。入汇角度小于90°,支流流向与库区流向大致相同,顶托作用弱,淤积强度小;入汇角度大于90°,支流流向与库区流向大致相反,顶托作用强,流速慢,泥沙淤积强度大。(3)左岸
淤积总量大于右岸。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库区左岸流速更慢,淤积作用更强;左岸支流河床更宽,径流量更大,携带泥沙量更大;左岸淤积计算总河长数值更大。17.(1)古代船只无动力,远洋航行对风力依赖大;(图示海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12月盛行西北风,4月盛行东南风,整个航程顺风顺水;12月
至次年4月,(图示海域)海水温度高,海参“夏眠”易于捕捞。(2)海参易腐烂变质,加工成干海参利于长时间储存;(相比活海参)干海参体积小,可节约船只装载空间;通过加工,提高海参的经济价值。(3)海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适宜捕捞海参的时间短,(海参产量较少);捕捞、(远程)运输成本高。
18.(1)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极地东风(东南风);极地东风吹拂海面,海水沿南极海岸自东向西流,形成南极沿岸流。(2)西风漂流和南极沿岸流流向相反,两股洋流相遇发生海水搅动;南极沿岸流受极地东风的影
响,为离岸流、上升流,海水搅动和深层海水上泛,将深海中的营养物质带到浅海水层,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丰富的饵料;该海域纬度高,西风漂流阻隔了暖海水的进入,加之冷海水上升、海冰融化、干冷的极地东风等因素的影响
,该海域海水温度低,盐度低,有利于磷虾的生存、繁殖。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