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481.868 KB
  • 2024-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docx,共(8)页,481.86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142b4181f7563293f563dd876edb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二化学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常温下,某地土壤的pH约为8,则土壤中的c(OH-)最接近于多少mol/LA.1×10-5B.1×10-6C.1×10-

8D.1×10-92.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B.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2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C.用50mL0.55mol/L的N

aOH溶液与60mL0.50mol/L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大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减小实验误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过滤方法提纯胶体B.1molCH4和2molO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

的燃烧热C.1molO2在任何反应中完全反应时,都将得到4mole-D.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lO-+H2OHClO+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kPa,1molCH4(g)和2molCH4(g)的燃烧热相等B.1mol浓硫酸

与1mol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H越大,说明反应热量变化越大5.肌肉中大量肌红蛋白Mb可以结合O2形成MbO2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反应:Mb(aq)+O

2(g)MbO2(aq)ΔH,该过程可自发进行。温度为T时,平衡常数K=22cMbOcMb?pO()()()=2.0kPa-1(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ΔH<0B.提高p(O2),K值变大C.提高氧

气浓度,有利于Mb(aq)的转化D.当n(MbO2)/n(Mb)=4.0时,吸入的空气中p(O2)=21kPa,该反应正向进行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S(s)+O2(g)=SO2

(g)△HB.C(s)+12O2(g)=CO(g)△HC.H2(g)+12O2(g)=H2O(g)△HD.2H2(g)+O2(g)=2H2O(g)△H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水,再加入少量的盐酸C.向MgCl2溶液中加入Mg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D.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两溶液的pH:醋酸>盐

酸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气体生成说明生成了S和H2SB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C常温下

,测得0.1mol/LNaA溶液的pH大于0.1mol/LNa2CO3溶液的pH酸性:HA<H2CO3D向CuS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nSO4溶液可生成浅红色沉淀(MnS为浅红色)说明Ksp(MnS)<Ksp(CuS)A.AB.BC.

CD.D9.我国科学家首次探索的碱性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KOH溶液的浓度增大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42e=ZnOHZn4OH−−−+−C

.充电时,铜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D.充电时,当阴极质量净增26g时,理论上转移0.8mol电子10.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②标准状况下,

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a22.4NA③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则阳极质量减少64g④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⑤常温下,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

的电子数为0.1NA⑥1L2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Fe3+数为2NA⑦2L1mol·L-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NAA.①④B.②⑥C.③④⑤D.②⑤11.下列有关实验及其分析叙述正确的

是A.向2.0mL浓度均为0.lmol⋅L-l的KC1、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lmo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适量的H2O

2,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1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不消失D.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也无沉淀产生12.已知:pH=-lg

c(H+),pOH=-lgc(OH-)。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pOH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与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B.B点和D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滴加NaOH溶液

改为滴加氨水溶液,该图曲线不变D.升高温度,滴定过程中pOH+pH>1413.溶液A中可能含有K+、Na+、Fe3+、Al3+、2-3CO、-3NO、Cl-、2-4SO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均相同,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

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Fe3+和Al3+不能同时存在B.要确定溶液A中是否存在Na+或K+中的一种,只能通过焰色反应C.沉淀乙中一定含有BaCO3和BaSO4D.溶液A可能是由AlCl3、NaNO3、Al2(SO4)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14.已知H2C2

O4是一种二元弱酸。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2O4溶液的性质。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测得10mL0.1mol·L-1NaHC2O4溶液的pH约为5.5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过量0.1mol·L-1NaHC2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色3向0.1mol·L-1NaHC2O4溶

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Ba(OH)2溶液,溶液变浑浊4向10mL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少量0.1mol·L-1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实验1推测:Kw<Ka1(H2C2O4)×Ka2(H2C2O4

)B.实验2说明:NaHC2O4溶液具有漂白性C.依据实验3推测:Ksp(BaC2O4)>2.5×10-3D.实验4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c(H2C2O4)+c(HC2O4−)+(C2O24−)二、非选

择题15.某废合金的主要成分为Sn、Cu、Pb、Fe,一种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sp251.PbC1l60K−=,()sp481.PbS1O60K−=,()27.8sp52SnOH1.010K−=。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浸出”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

主要有4Sn+、2Cu+、;浸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氯化没出”时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2)写出“还原”中Fe与4Sn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常温下,为使2Sn+完全沉淀,“调pH”时应使

溶液pH不低于(结果保留1位小数)。(4)“氧化”时为检验2Fe+是否已被充分氧化,可取样滴加(填化学式)溶液。(5)写出“沉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6)()3FeOH受热后可制得物质A,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16.(1)已知:25℃、101kPa时,C(s)+1/2O2(g)

=CO(g)ΔH1=-110.5kJ/molC(s)+O2(g)=CO2(g)ΔH2=-393.5kJ/mol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碳的燃烧热是:(填“ΔH1”或“ΔH2”);②CO(g)+1/2O2(g)=CO2(g)ΔH=kJ/mo

l。(2)在25℃时,将0.2molN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56.9kJ/mol。5秒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试回答下列问题:①5秒内,v(NO2)=mol/(L·s);②若将该容器置

于冰水中,气体颜色将(填“变深”“变浅”或“不变”);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3)NaHSO3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HSO3-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平衡:HSO3-⇌H++SO32-Ka2HSO3-+H2O⇌H2SO3+OH-Kh2已知25℃时,Ka2>Kh2,则0.1mol/LNaH

SO3溶液:①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②溶液中c(Na+)c(HSO3-)(填“>”“<”或“=”)。(4)将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右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①几分钟后,可观察到导管中

的水柱;A.升高B.降低②水柱变化的原因是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中的;A.析氢腐蚀B.吸氧腐蚀③该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17.科学家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制备甲烷和异丙醇等燃料。(1)利用一种新型高效二元铜铁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2CO、2H转化为4CH。①目前测定晶体结构可靠的科学

方法是。一种铜铁催化剂的晶胞如图所示,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晶胞中与一个Fe原子相紧邻的Cu原子有个。②在光照和铜铁催化剂条件下,基态碳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下列3种不同状态的碳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能量状态最高的是(填字母)。a.b.c.(2)某光电催化反应器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

理模拟光合作用由2CO制异丙醇。①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则Ti、O原子之间通过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②Pt电极表面生成异丙醇的电极反应式为,此电极反应需选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其目的是。

18.为探究锌和FeCl3溶液的反应,室温下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配置1000mL1mol/L的FeCl3溶液,pH约为0.70,即c(H+)=0.2mol·L−1。①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平衡的因素有(答两点)。②取10mL1mol/L的FeCl3溶液加

水稀释,盐的水解程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锌粉的反应。向500mLFeCl3溶液中加入65g锌粉,实现现象记录如下:i.实验前期,溶液的pH逐渐增大,锌粉表面未发现气泡;ⅱ.随着反应的进行,观察到瓶底产生红褐色沉淀,

同时出现少量气泡;ⅲ.1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ⅳ.……①经实验确认“实验前期”溶液中有Fe2+生成,确认有Fe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前期溶液pH增大的原因。②查阅资料发现:Fe(OH)3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为2.810-39,请写出Fe(OH)3的

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试从Ksp-Q关系角度结合具体数值分析反应开始c(H+)=0.2mol·L−1时,没有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③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中气泡变化的原因。(3)锌和FeCl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的测定。用cmol·L-1AgNO3标

准溶液滴定反应后溶液中的Cl-,采用K2CrO4为指示剂,利用Ag+与CrO2-4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实现操作如下:i.以醋酸纤维滤膜过滤掉水样中的悬浮物,调节水样pH在6.5~10.5;ⅱ.取10.00mL水样,加入K2C

rO4溶液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VmL。①滴定时,AgNO3标准溶液应加到(填玻璃仪器名称)中。②锌和FeCl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为(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mol·L-1③已知:Cr2O2-7(黄色)+H2O2H

++2CrO2-4(橙色),解释滴定时调节水样pH在6.5~10.5的原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90171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