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334 M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9)页,1.33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94ed302ea514bddcf9a88e2776aaa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高二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两单摆在不同的驱动力作用下其振幅A随驱动力频率f变化的图象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振动时的频率与固有

频率有关,振幅与固有频率无关B.若两单摆放在同一地点,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C.若两单摆摆长相同放在不同的地点,则甲、乙两单摆所处两地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4:1D.周期为2s的单摆叫做秒摆,在地面附近,秒摆的摆长约为2m

【答案】B【解析】【详解】A.做受迫振动的物体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与物体固有频率无关,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发生共振,选项A错误;BC.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单摆的固有频率之比为1:2,则由12lTfg==可知,22

4glf=,则若两单摆放在同一地点,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若两单摆摆长相同放在不同的地点,则甲、乙两单摆所处两地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4,选项B正确,C错误;D.周期为2s的单摆叫做秒摆,在地面附近,秒摆的摆长约为221m4gTl=选项D错误;故选B。

2.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两种状态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①状

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答案】A【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中等速率大的氧气分子数所占的比例大,即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A正确。B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从而使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则两种状态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等,故BC错误;D.由

图可知,②中速率大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②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故②对应的温度较高,故D错误。故选A。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乙的形状,

则说明云母为非晶体C.丙图中分子间距离为0r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小D.丁图中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运动,微粒的位置是在不同时刻记录的,但是运动位置连线不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故选项A错误;B.由于云母片蜂蜡层的熔化成各向异性,只有单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因此可知云母为晶体,故选项B错误;C.图中分子间距离为0r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势能最小,故选项C正确;D.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利用了液体表面张力,并没有浸没水中,因此不受浮力,故选项D错误。故选C。4

.下列四种情形中,与其余三种所涉及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牛顿环、增透膜和检查平面的平整度都是光的干涉现象;而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则此现象与其它三种涉及到的光学原理不同。故选C。5.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C变到状

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在此过程中()A.由A到B,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由B到C,气体对外做功,放出热量C.由C到D,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少D.由A到D,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答案】D【解析】

【详解】A.由A到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由B到C,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即0U=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则0W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0UQW=+=即0Q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错误;C

.由C到D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CDCDPPTT=又CDTT则CDpp即由C到D,气体压强减小;由C到D,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错误;D.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说明状态A和状态D压强相等,状态D温度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所以D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A状态少,故D正确。故选D。6.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些物理学家对某些物理现象的研究直接促进了“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关于以下4幅图中涉及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图1是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为了解释此实验

规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概念B.强激光的出现使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这已被实验证实.如图2所示,若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不偏转;则换用波长也为的强激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

可能偏转C.如图3所示,一个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以放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D.图4为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在电场中偏转情况,其中③线代表的β射线【答案】B【解析】【详解】A.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普朗克为了解释此实验规律,首次

提出了“能量子”概念,故A错误;B.强激光的出现使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若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不偏转;则换用波长也为的强激光照射锌板,能吸收多个光子,从而可能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可能偏转,故B正确;C.一个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

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即n=5能级到n=4能级,n=4能级到n=3能级,n=3能级到n=2能级,n=2能级到n=1能级,故C错误;D.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在电场中偏转情况,其中

①线带负电,则其代表的射线,故D错误.7.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v=20m/s。为了接收这列波,在x=200m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30m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2sB.

x=40m处的质点在t=1s时位移最大C.接收器在t=8.5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大于1Hz【答案】C【解析】【详解】A.此图为波动图象,即波长为20m,由于波速为2

0m/s;所以周期为1s,所以A错误;B.经过0.5s,机械波能够传达到40m处的质点,此刻经过0.5s后回到平衡位置,所以B错误;C.从30m处传到200m处,需要时间20030s8.5s20t−==C正确;D.根据多普勒效应,若相互远离则接收到频率变小,所以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结合图像类问题考察对机械波的理解,另外还结合了多普勒效应,要求学生至少知道多普勒效应的结论。8.如图所示,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了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此后A将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线剪断瞬间A的加速度为0B.A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弹力为mgC.A运动到最高点时,A的加速度为gD.A振动的振幅为2mgk【答案】C【解析】【详解】轻弹簧悬挂质量均为m

的A、B两物体,平衡后弹簧处于拉长状态,弹簧的拉力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的和,即2Fmg=则弹簧的伸长量为12mgxk=剪断A、B间的连线,A将做简谐运动。若只有一个物体,则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112mgxxk==所以剪断A、

B间的连线,A将在弹簧形变量2mgk到0之间做振幅为mgk的简谐运动。AC.细线剪断瞬间A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2Fmgmgmgagmm−−===方向向上。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A运动的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也

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C正确;BD.由开始的分析可知,物体A在弹簧形变量2mgk到0之间做振幅为mgk的简谐运动,在最高点时A的重力提供加速度,故弹簧的弹力为0。故B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9.如图甲所示,在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且把由P流向Q的方向规定为电流i的正方向,则()A.0.5s至1s时间内,电容器C在放电B.0.5s至1s时间内,电容器C

的上极板带正电C.1s至1.5s时间内,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D.1s至1.5s时间内,电场能正在转变成磁场能【答案】CD【解析】【详解】AB.0.5s至1s时间内,振荡电流是充电电流,充电电流是由

负极板向正极板,故上极板带负电,故AB错误;CD.1s至1.5s时间内,振荡电流是放电电流,放电电流是由正极板流向负极板,由于电流为负值,所以由Q流向P,在外电路,电流从高电势流向低,所以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成磁场能,故CD正确;故选CD。10.一束复色光射

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分为a、b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B.若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大C.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abxx>D.a、b两束光分别照射到同

种金属上,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Ua>Ub【答案】AD【解析】【详解】A.由公式sinsininr=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由公式cvn=可知,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

播速度,故A正确;B.由公式1sinCn=可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则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小,故B错误;C.由于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由公式c=可知,a光的

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由公式lxd=可知,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abxx,故C错误;D.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kmax0EhW=−和kmaxeUE=可得0eUhW=−则abUU故D正确。故选AD。11.基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由甲图可知,黑

体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B.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高于b光光子的频率C.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7.6天就有14发生衰变D.由丁图可知,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量大,这些核最稳定【答案】AD【解析】

【分析】考查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核衰变、比结合能。【详解】A.由甲图观察可知黑体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正确.B.由乙图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低于于b光光子的频率,故B错误.C.由丙图可知,该种元素的原子核每经过7

.6天就有34发生衰变,故C错误.D.由丁图可知,质量数为40的原子的比结合能最大,即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量大,这些核最稳定,故D正确.故选AD。12.在研究A物体材料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两面平行的玻璃板B,B与A的上表面平行

,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厚度均匀的空气薄膜.现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玻璃板B,同时给A缓慢加热,在B的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1t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2t时,亮度再一次增到最亮,则()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B下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暗时,B

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减弱C.温度从1t升至2t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4D.温度从1t升至2t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2【答案】BD【解析】【详解】AB.出现最亮时,是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

反射光发生干涉,叠加后加强,故A错误,B正确;CD.温度从t1升到t2的过程中,亮度由最亮又变到最亮,当路程差(即薄膜厚度的2倍)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知路程差减小,则A的高度增加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3.沿x轴传

播的两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波形向右传播,虚线波形向左传播,两列波的周期都是0.8s,在两列相遇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x=2m处的质点此时位移为+2m,振动速度为零B.x=3m处的质点此时振动方向向上,再经过0.1s位移到达+4cmC.x=3m处的质点此时位移

为+22cm,再经过0.3s该质点速度向下最大D.x=5m处的质点为振动减弱的点,无论何时位移和速度都为零【答案】BCD【解析】【详解】A.x=2m处的质点此时位移为两列波在该处的位移矢量和,为+2m;振动速度为两列波在该处的速度矢量和,实线波在该点的速度为零,虚线波在该处的

速度最快,合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由微平移法可知,两列波在x=3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均向上,故此时振动方向向上,并且两列波再过0.1s,两列波的波峰在此处相遇,位移为两列波的波峰的两倍,故B正确;C.实

线波在x=3m处的质点此时位移为sin()cm2sin(2.50.3)cm2cmyAt===易得虚线波在该处的位移也为y,x=3m处的质点此时位移为+22cm,再经过0.3s该质点速度向下最大两列波在x=3m处均处于平衡位置

且向下振动,合速度最大,故C正确;D.两列波在x=5m处的质点相遇时,位移、速度总是等大反向,为振动减弱的点,无论何时位移和速度都为零,故D正确。故选BCD。三、实验题(本答题共2小题,共15分)14.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

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

度h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__________.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____;③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m;当地g

=___________m/s2【答案】(1).BD(2).a(3).0.3(4).9.86【解析】【详解】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2lhTg+=,解得22244hTlgg=+.①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毫米刻度尺;②根据函数关系可知,真正的图像应该是a;③由

图象可知241.240.3g==,241.2hg=,解得g=9.86m/s2,h=0.3m.15.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

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P1、P2点的入射光线。(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

___________(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_________(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n=________.(4)为了保证在弧面CD得到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AB的入射角应适当_______

_(填“小一些”“无所谓”或“大一些”)(5)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sinisin(4).小一些(5).1.5【解析】【详解】

(1)[1]连接P3、P4与CD交于一点,此交点即为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的位置,由于P1、P2的连线与AB的交点即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位置,连接两交点即可作出玻璃砖中的光路,如图所示。(2)[2]如图(3)[3]由折

射定律可得sininsin=(4)[4]为了保证能在弧面CD上有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AB上的入射角应适当小一些,才不会使光线在CD面上发生全反射(5)[5]图象的斜率k=sinisin=n,由题图乙可知斜率为1.5,即该玻璃的折射率为1.

5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16.由两种不同透明介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甲和乙,并排放在一起刚好构成一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棱镜,甲的折射率为11.5n=,一细光束由AB边的中点O斜射入棱镜甲,已知入射光线在AB边的入射角的正弦值为si

n0.75i=,经折射后该光束刚好在棱镜乙的AC边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C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8310m/sc=,AB边的长度为6cml=,求该细光束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答案】103.7510s-【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细光束在棱镜甲中的传播速度为8

11210m/scvn==光路图如图所示设该细光束在AB边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可得1sinsinin=得到30=由几何关系可知,细光束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与AB边的夹角为903060−=故折射光与底边BC平行,光线进入棱镜乙时

传播方向不变。因光线刚好在AC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知识得到,光线在AC边的入射角为903060−=即临界角为30C=设棱镜乙的折射率为2n,则有21sinCn=得到22n=则该细光束在棱镜乙中的传播速度为8221.510m/sc

vn==由几何关系可知1.5cm4lOE==,1.5cm4lEF==,3cm2lFD==则该光束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10123.7510sOEEFFDtvv−+=+=17.在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

静止的21084Po核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42He核后变成Pb的同位素粒子.已知21084Po原子核质量为209.98287u,Pb的同位素粒子的质量为205.9746u,42He原子核的质量为4.00260u,1u相当于931.5MeV.求:(普朗克常量346.6310h−=Js

,1eV191.610−=J,真空中光速8310c=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请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2)若释放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求电磁波的波长;(3)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求P

b的同位素粒子和42He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答案】(1)210206484822PoPbHe→+,5.28E=MeV;(2)132.3510−=m;(3)141PbHerr=【解析】【详解】(1)根据

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方程为210206484822PoPbHe→+该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0.00567PoPbHemmmmu=−−=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释放的能量为25.28Emc==Me

V(2)若释放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光子能量为cEhvh==代入数据得:132.3510−=m(3)该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0HeHePbPbmvmv−=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qvBmr=Pb的同位素粒子和42He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

比为141PbHerr=18.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

,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3)再缓慢

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答案】(1)2V,2p0;(2)上升直到B的顶部;(3)1.6p0【解析】【详解】(1)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

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对B有011pVpV=对于A有011(3)(2)pVpVV=−联立式得12VV=,102pp=(2)刚打开K3时,活塞上方气体压强变为大气压强,则活塞下方气体压强大,活塞将上升。设活塞运动

到顶部之前重新稳定,令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22VV)。由玻意耳定律得002(3)pVpV=得232VVV=则打开K3后活塞上会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3)活塞上升到B的顶部,令气缸内的

气体压强为2p,由玻意耳定律得20(3)2pVpV=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K升高到T2=320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3212ppTT=联立可得p3=1.6p0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347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