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23)页,274.47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7455a1f71be93a028fbc2a3c4739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和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份学期调研(语文)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45分)一、(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一株小草造福世界,中国之蒿举世瞩目。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成功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对付疟疾可以______。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
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抗疟道路上最大的技术挑战。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
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_________;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所以,在中国基本消灭疟疾的情况下,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带领团队继续攻关,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新突破
,提出了______“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另外,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于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不知所措停滞针对B.一劳永逸束手无策停滞应对C.一蹴而就
束手无策停止针对D.一劳永逸不知所措停止应对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一旦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B.在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一旦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C.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D
.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才能降低B.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就能降低C.才
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D.就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
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
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本题中,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语境想表达的是青蒿素虽然成功治愈
了无数疟疾者,但并不是以后就不再费事了,疟原虫产生抗药性后还得多次寻找方法,所以应选“一劳永逸”。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没有一点办法,形容处于一筹莫展的困境,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不知所措:不知道怎
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束手无策”比“不知所措”更能体现已到绝境毫无办法的情境,选“束手无策”契合语境。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停止:不再进行。结合语境,应选“停滞”。针对:对准。应对
:答对;采取措施、对策以应付出现的情况。语境中强调的是为了应付这一问题而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应选“应对”。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
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
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改为“在……新闻发布会上”,据此可排除A;二是语序不当,“一旦”应放在“疟原虫”前面,据此排除CD。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
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根据括号前的句子“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一句可知,所要补出的句子应包括关联词“才”故排除BD;根据上句“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深知”可
知此处主语应是“中国科学家们”,故排除A。故选C。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几个弟子各述其志,其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B.《雷雨》中的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幼稚无知的侍女成长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女人。C.《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都是从对方切身利益出发,而郑伯的劝说更迂回曲折,烛之武的劝说更直截了当。D.元杂剧是一种把诗歌、
音乐、舞蹈、表演、念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的戏曲艺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在“用理性的语言”。曾皙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穿上夹衣,与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去
春游,在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土迎风乘凉,兴尽时唱着歌回来。用的是形象的语言。B.错在“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女人”。该项中说鲁侍萍“有觉悟的女人”,把这一人物形象拔高了。C.错在“郑伯的劝说更迂回曲折,烛之武的劝说更直截了当”。正确的是郑伯的劝说直截了当,烛之武的劝说迂回曲折。故选D。5.
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①音乐室: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②科技馆: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③书画室: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④档案室: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⑤实验室: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A.①②④B.①③④C.①
③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阳春白雪”“流水高山”都是乐曲名,由此可知①恰当。由“古今往事”“人类社会之兴衰”可知,②应描写的是阅览室,而不是科技馆。有“山水”,符合画的特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
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据此可知③恰当。“纳百川”说明容纳的内容多,“千古之典”说明知识丰富,故④应是描写的是阅览室。“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符合实验室的特点,故⑤正确。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林黛玉的才情历来被人称道,下列选项中
的诗或诗句不是出于黛玉的一项是()A.《桃花行》B.《秋窗风雨夕》C.他年葬侬知是谁D.寒塘渡鹤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A.《桃花行》见于《红楼梦》第70回,是林黛玉的一首歌行体长诗,是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夭亡的象征性的自我真实写照。B.
《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C.“他年葬侬知是谁”出自《葬花吟》,又称《葬花词》,《葬花吟
》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D.“寒塘渡鹤影”一句出自《红楼梦》七十六回史湘云所作的诗句,以“鹤影”隐湘云将来孤居形
景恰好,作者曾描写她长得“鹤势螂形”。且本句意境清奇,以一个渡字写出了鹤的飘逸以及环境的冷清。故选D。7.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雨村判案B.元妃省亲C.探春理家D
.香菱学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中心主旨及关键情节的能力。A.“雨村判案”故事梗概: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
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就多赔了点银子给冯家,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借此拉拢薛家。“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
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体现了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四大家族”构成的权利结构也是由内到外一层层递减,内圈紧密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外圈薄弱的毫无关系的贾雨村也能借此与他们攀上关系,着充分体现了
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差序格局”。B.“元妃省亲”故事梗概:元妃省亲时先看到大观园,暗叹过于奢华。后来与贾母等人相遇,都哭了一场。接着见了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姨妈,又见了贾宝玉,然后看了匾额,她着各人选一首题诗,薛、林二人得到赞誉。宝玉独作四首,薛宝钗看见他
用了“绿玉春犹卷”这一句,提醒他元妃不喜欢“绿玉”一词,叫宝玉改成了“绿蜡”。宝玉作了三首,正在冥思苦想,黛玉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就帮他作了一首,让宝玉抄袭。其实黛玉本想今夜大展奇才压倒众人的,但元妃只命一人作一首诗,她只好作罢。结果元妃看了,喜之不尽。说最后一首为上。把山庄名
改成了“稻香村”。之后再听了几出戏,也就散了。“元妃省亲”发生在贾家内部,是一种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体现了“差序格局”。C.“探春理家”故事梗概:探春理家一回实际上是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三个人共同管理荣国府。王夫人就叫贾探春出来帮助管理,然后又请上了薛
宝钗。探春先拿自己母亲开到,狠狠驳回了她要破坏祖宗旧例的野心;接着,她又把目光瞄准了凤丫头和贾宝玉,把前者的面子驳得分毫不剩,把后者不该花的钱一刀给裁得干干净净;最后,她又不惜得罪贾府内外众多的买办,把他们平日能搜刮得到的脂粉钱给夺了回来。这种
种举措下来,虽说没能节省多少银子,但却杀倒了很多人的威势,“探春理家”发生在亲属关系之中,以“探春”为中心结成网络,取得了初步成效,体现了“差序格局”。D.“香菱学诗”故事梗概:香菱学诗可以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写黛玉知道香菱读诗。第二部分主要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练写写诗的过程。这一部分按香菱写诗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就是写作第一稿的过程,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写成的,遭到了宝钗的否定,得到了黛玉的中肯评
价。第二层亦即第二稿是在如痴如醉的苦思下完成,被宝钗评价为偏题,林黛玉则评价为只有景色,缺少人的灵性。第三层就是写香菱在阶前竹下“挖心搜胆”终于在梦中偶得,写诗获得成功。“香菱学诗”中,香菱本来与宝钗的亲属关系更近,但宝钗不愿意指导她,反而是与她关系较远的黛玉
愿意做指导,所以这则故事中没有体现“差序格局”。故选D。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运用5G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新型关系。以往用户只能依靠打电话或是登门询问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想要的文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有一些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
户可以通过网站检索查找该图书馆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文献。若围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无疑将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建设网络书籍信息查阅系统,及时更新馆藏书籍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查阅渠道,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查阅到自己想要的馆藏文献;同时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为用户
提供的服务形式也会大大丰富,如图书馆可以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实现自我发展。运用5G技术也能够改善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方便馆员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首先,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在5G时代,馆员必须积极进行
心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其次,5G技术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结合5G技术支持下的云计算或者大数据平台中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阅读情况的分析,面对不同用户,馆员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相关书籍或者检索某类型信息,进而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服务需
求。(取材于王辉《5G时代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研究》)材料二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单位时间使用:人数)(取材于新疆农业大学白克尔吾马尔《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材料三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应该积极调整服务模式,重视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利用。图书馆员应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
和工具使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原有的向导式和指南式的用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变,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更智慧的学科分析与知识服务,并进一步扩大用户服务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获得用户
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向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态势。大数据技术出现前,不全面、不细致的数据无法使图书馆获得用户的准确资源需求。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
用户与资源之间的联系,寻找用户行为规律,精确分析不同环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隐性需求,融合推荐、可视化等技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资源,让资源精准配送到每一位用户。后信息时代下读者资源需求的多样化、
个性化、特色化特点以及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无时空与地域限制的特点,都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对用户使用轨迹、用户偏好,用户社交关系捕捉到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甚至用户情感等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提取进而挖掘有价值的用户需求。大数据时代,图书馆
应以数据驱动服务和发展,以用户需求指导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独立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迅速、准确
、全面地提供给用户。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为图书馆带来一场变革,建设全新的开放、互联的智慧型图书馆。(取材于高雅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8.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图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将使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进步缩小。B
.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C.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不平衡,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D.在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中,“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利用率不到“中国知网”的30%。9.根据以上
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各高校中,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方便了学生的检索、借阅,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B.5G时代的到来,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C.图书馆与教育融合,可以使用户在线上接受远程教育,
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D.运用5G技术,可改善图书馆与用户、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10.下列做法不符合“智慧图书馆”特点的一项是()A.图书馆给老人提供纸质的借书卡片,方便查询,实现借阅。B.学生如果借阅
某一图书馆的图书失败,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查询其他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以实现成功借阅。C.馆员利用智能书车(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进行高效率归架。D.民众通过图书馆相关公众号或者客户端实现网站检索,借阅【答案】8.C9.D10.A【解析】【分析】【8题详解】本
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错误,从材料二《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可以看出,“中国知网”单位时间使用人数为115,“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单位时间使用人数为5
3,所以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中国知网”而不是“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错误,曲解文意,由文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
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可知,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B.“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错误,材料一第三段“馆员必须积极进
行心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可知,应是“必须”而不是“尽最大努力”;C.“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说“图书馆可以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实现自我
发展”,但并未提及“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提供纸质借书卡片”属于传统图书馆做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授徽州推
官。居安自请试民事,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知兴化军。既至,条奏便民事。通商贾以损米价,诛剧盗以去民害。召为秘书丞。转对,言:“但当严仿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迁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权考功郎官。劾外戚郭倪、郭僕
,窜岭表,天下快.之。知太平州。时边患甫定,岁俭.,汰去军群聚寇攘,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置狱金陵,居安以书抵当权辩其冤,或谓“佑自诬服,得无嫌于党逆乎?”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初,盗起郴黑风峒,罗世传为之倡,势张甚。湖
南所在发兵扼要冲,义丁①表里应援,贼乏食,少.懈,主兵者稍坚持之,则就禽矣。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贼喜,谋益逞。贼阴治械,外送款,身受官峒中,不至公府。义丁皆恚曰:“作贼者得官,我辈捐躯坏产业,何所得!”于是五合六聚,并起为贼矣。放兵
四劫,江西列城皆震。朝廷调江、鄂之兵屯衡、赣,而命龙泉守军吉守节制焉。吉守率师往,几为贼困,池兵来援失利。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贼始惧,走韶州,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群盗次第平。居安之.在军中也,赏厚
罚明,将吏尽力,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江西人祠而祝之,刻石纪功。徙镇襄阳,以言者罢,闲居十有一年。嘉定十五年,迁工部侍郎。时方受宝②,中朝皆动色相贺。入对,首言:“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言极切至。居安以书生,于兵事不学而能,必诛寇,非苟然者。卒,累赠
少保。(选自《宋史·王居安传》,有删改)[注]①义丁,官府派遭的兵。②时方受宝,指当时皇帝的玉玺失而复得。宝,指皇帝的玉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窜岭表,天下快.之快:以……为痛快B.时边患甫定,岁
俭.俭:节俭C.贼乏食,少.懈少:略,稍微D.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蹙:窘迫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②良乃.入,具告沛公B.①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①居安之
.在军中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D.①徙镇襄阳,以.言者罢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B.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
庙算之/上也C.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D.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的一组是①既至,条奏便民事②劾外戚郭倪、郭僕③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
事时④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⑤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⑥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A③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⑥D.①②⑤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居安任江东提刑司干官时,遇到不可行的事情,面对无人敢触犯的提刑使王厚之,他当面力争,一点也不
屈服。B.王居安任太平知州期间,将副刘佑含冤入狱,他给当权的人写信为刘佑辩白,虽然遭人嫌疑,他也不为所动。C.黑风峒的盗贼因为某些官员的错误做法而得到官府的任命,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听说后,一怒之下也三五成群地起兵做贼了。D.王居安统帅官兵依次平定了众盗贼,江西人
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的功劳,他却因此被贬到襄阳,在那闲居了十一年。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2)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3)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
间道说贼,馈盐与粮。17.根据文言文阅读材料,概括王居安的形象特点。【答案】11.B12.B13.C14.A15.D16.(1)王居安说:“郡里有无辜的人死去,还要郡守干什么?”(2)现在土地和玉玺回
归了,为什么不想想当时失去的原因呢?(3)正好江西统帅想用买通贼兵投降(的方法)来邀功,派人从小道(秘密地)去游说贼兵,赠给他们食盐和粮食。.17.坚持正义不屈服;敢于为自己的手下遭遇不公而声讨;擅于带兵打仗,治理军队,治军严明;敢于直言进谏。【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项,“时边患甫定,岁俭”是说“当时边境危急刚平定,年成不好”,俭:歉收,不丰足。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
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A项,“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是说“于是被任命为江东提刑司干官”,“良乃入,具告沛公”是说“张良于是进来,把事情都告诉了刘邦
”。两个“乃”都是“副词,于是、就”;B项,“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是说“将副刘佑被仇家告密到朝廷”,“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说“谁为大王您出的这个计策呢”。两个“为”分别是“介词,被”和“介词,替、给”;C项,“居安之在军中也”是说“王居安在军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说“从师
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两个“之”都是“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徙镇襄阳,以言者罢”是说“改为镇守襄阳,因为谏官弹劾罢官”,“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是说“况且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违背了强大的秦国的意愿”。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
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
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但当严饬守备”,是说“只应当严格加强守备”,“严饬”和“守备”是动宾关系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和D项;“此庙算之上也”是说“这是朝廷制定克敌的上策”,“此……也”是判断句。可以排除A项。此句的完整翻
译是“只应当严格加强守备,增加兵力占据险要之地来等待敌人,这是朝廷制定克敌的上策”。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①“既至,条奏便民事”和②
“劾外戚郭倪、郭僕”都和王居安“擅长兵事”无关,④“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是从侧面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不是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
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他却因此被贬到襄阳”错误,原文是说“徙镇襄阳,以言者罢,闲居十有一年”,即他是“因为谏官弹劾罢官,家居赋闲十一年”。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无辜”应理解为“无辜的人”
;“奚以……为”应理解为“哪里用得着……”。第二句中,“盍”相当于“何不”“为什么不”;“所以”应理解为“……的原因”。第三句中,“会”应理解为“正好、恰逢”;“以……为”应理解为“把……作为”;“间道”应理解为“抄小路”;“说”应理解为
“游说”;“馈”,应理解为“赠予、赠给”。【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要到文本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从“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
,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可知,王居安坚持正义不屈服;从“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置狱金陵,居安以书抵当权辩其冤,或谓‘佑自诬服,得无嫌于党逆乎?’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可知,王
居安敢于为自己的手下遭遇不公而声讨;从“居安之在军中也,赏厚罚明,将吏尽力,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可知,王居安擅于带兵打仗,治理军队,治军严明;从“时方受宝,中朝皆动色相贺。入对,首言:‘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言
极切至”可知,王居安敢于直言进谏。【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
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
淳熙十四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徽州推官。王居安自己请求试任民事官,于是被任命为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锋芒毕露,没有人敢触犯,王居安遇到有不可行的事,当面力争一点也不屈服。任兴化知军。到任后,逐条上奏便利民众的事。让商人流通以便降低米价,诛杀大盗为民除害。召入朝廷做秘书丞。轮流应对时
说:“只应当严格加强守备,增加兵力占据险要之地来等待敌人,这是朝廷制定克敌的上策。”升任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任代理考功郎官。弹劾外戚郭倪、郭僕,判处流放岭南以外,天下人对此感到高兴。任太平州知州。当时边境危急刚平定,年成不好,淘汰的军士聚众抢掠,王居安恩威并施,(州内)安定
就像没有事的时候一样。将副刘佑被仇家告密到朝廷,拘捕在金陵狱中,王居安写信给当权的人辩白刘佑是冤枉的,有人说:“刘佑自己认罪了,(你这样做)恐怕有袒护邪恶的嫌疑吧?”王居安说:“郡里有无辜的人死去,还要
郡守干什么?”(后来)事情果然弄清楚了。当初,郴州黑风峒盗贼兴起,罗世传是倡导人,势头十分嚣张。湖南官府派兵控制了交通要道,义兵里外响应支援,贼兵缺乏粮食,稍微懈怠,指挥官兵的人(只要)稍微坚持,这些贼人就会被抓获。正好江西统帅想用买通贼兵
投降(的方法)来邀功,派人从小道(秘密地)去游说贼兵,赠给他们食盐和粮食。贼人高兴,要求更加过分。贼兵暗地里打造兵器,表面上表示服从,他们在峒中接受官职,不到官府中去。义兵都愤怒地说:“做贼的人得到官职,我们这些人拼性
命耽误家业,得到什么!”于是三五成群地聚合,都起兵做贼了。反叛的贼军放纵士兵四处抢劫,江西各城都震动。朝廷调江、鄂一带的驻军屯守衡、赣,而命令龙泉守军吉守牵制贼兵。吉州太守率部队前往,几乎被贼兵困住,池州军队来救援也失利。朝廷担忧这件事,就任命王居安做统帅。王居安在
黄山督战,战胜了贼人,贼兵开始害怕,逃往韶州,被摧锋军打败,势力日益窘迫。众盗贼依次被平定。王居安在军中,奖赏优厚处罚严明,将官们都很卖力,始终采用以贼兵打贼兵的办法,所以士兵百姓没有受伤的。江西人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
的功劳。改为镇守襄阳,因为谏官弹劾罢官,家居赋闲十一年。嘉定十五年,任工部侍郎。当时皇帝刚刚接受玉玺,朝廷上下都喜形于色互相庆贺。王居安入朝奏对,首先说:“君主害怕没有困难却不怕困难多,现在土地和玉玺回归了,为什么不想想当时失去的原因呢?”言
语极为切当。王居安作为书生,对于军事虽没有学习过却有才能,能够平定盗贼,不是偶然的。去世后,赠官少保。第II卷(共55分)四、(25分)诗歌鉴赏(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
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
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19.简析颈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20.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8.D19.①运用虚实结合,由眼前边
镇欢庆新年,想到京城燎火彻夜的景象;②视听结合,“戍歌连夜动”是听觉,“燎火彻明开”是视觉。写出无论是边镇还是京城都欢庆新年。20.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
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能力。D.“为自己上寿”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颈
联“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意思是“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1)虚实结合。诗人身在边镇,心却在京城,耳听着戍卒唱出的通宵不绝的歌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的彻夜不息的燎火。“边镇戍歌连夜动
”实写,“京城燎火彻明开”是诗人的想象,为虚写,虚实结合;(2)视听结合。“戍歌连夜动”“燎火彻明开”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新年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新春的喜庆,心系朝廷的心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1)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同,时光荏苒,
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喜中寓悲;颔联,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2)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21
.名句默写。(1)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4)《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因之以饥馑②.归帆去棹残阳里③.吴楚东南坼④.浴乎沂⑤.风乎舞雩⑥.咏而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馑、棹、坼、沂、雩。五、(22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草原上的马鞍艾平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黢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錾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当暴风雪肆
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五十年前,我哥哥巴特尔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他那驯马的本领,已经像一首诗那样传遍了草原。他牧放的马,跑起来比苍鹰飞得快
;他调教的马,懂得岔开四条腿,用身子给主人挡风雨;他饲养的马,蹄子就像成吉思汗抛出的石块,踢死过一头凶猛的狼王。好马需要好鞍,我哥哥也是一样。有一次,我哥哥巴特尔的马蹄踏过幽幽的山谷,一副隐于枯草中的旧鞍鞯,显现在他的眼
前。这片草原历史上是鲜卑先祖迁徙的驿站,是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岁月像鸿雁那样飞远了,天上没有痕迹;骏马的躯体慢慢融化成泥土,大地保留着这静默的马鞍。哥哥慢慢拿起那架鞍子
,鞍桥、鞍座和残存的鞘皮,瞬间噗簌簌地散落成粉末,他手里剩下的,只有几根景泰蓝,那原本是鞍子的镶边,此刻,筋骨一般勾勒出鞍子的轮廓。虽然是风雨剥蚀,那景泰蓝锈而不腐,上面古老的缠枝花叶竟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不知问了多少人,我
哥哥才知道在草原的更深处,有一位叫达拉嘎的老人能修复古老的马鞍。当他把马鞍的骨架放到老人面前时,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半年后,当达拉嘎把修复好的马鞍拿到我哥哥巴特尔面前的时候,我哥哥感到眼前陡然一亮,心里热血沸腾,一种纵马飞驰的冲动几乎不可遏止。谁的双手如此神奇
、神妙?这架镶嵌着老景泰蓝的新鞍子,黑桦木的鞍座,湘竹的鞍桥,配以月光般的银饰,翡翠色的玛瑙石片,捧起来轻盈玲珑,放下去敦厚结实。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个鞍子鞴在自己的铁青马马背上,伸出一个拳头,探探马背和鞍座之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他不由飞身上马,如一面旌旗猎猎展开,驰骋向远。这个马背上长大的少
年,明白了自己满心的喜悦来自骏马的敏悟,而那非凡的骏马,靠的是一副贴心的鞍子。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于是,他拜达拉嘎为师,造起了鞍具。我哥哥巴特尔终目坐在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錾紫铜和白钢
,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我哥哥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
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每当这时,师傅就会让他过来陪自己坐着,望着呼伦贝尔远处的山包,一言不发。后来,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把斧子和凿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术棒,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他们师徒最喜
欢做的事,依然是静静地望着草原远处的山包。几年后,师傅去世了。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人。记不得那是哪一年,草原上改变了游牧的传统,家家圈在包产到户的小草场里放牧,远方和天边的概念消失了,摩托车的轮子替代了骏马
的四蹄。由于生意清淡,鞍具社倒闭,师傅的徒弟们也散了。只有我哥哥巴特尔,还在做鞍子。他每天用狼油揩拭师傅传给他的铁砧子,揩着揩着就回到了以往的日子里,嫂子不喊他,他就忘记了吃饭的事儿。他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去买制作鞍具的原材料;他让嫂子辞了工作,帮他绣鞘皮的花纹
。有人说,这个老头儿吃了醉马草,醒不过来了。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他做的鞍子摆满了一屋地,一架比一架更带劲儿,既有来自师傅的神韵,又添以时尚的华彩。虽然那些赞叹我哥哥巴特
尔手艺的人没有减少,却没有谁愿意买走他做的马鞍;虽然女儿结婚时家里的存折上仅仅剩下五十元钱,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只有一件事儿,让我哥哥巴特尔惦记很久了。终于有
一天,他雇来汽车,把一架架漂亮的鞍子往一个个学校送。他说老师们,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很感动,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事儿办妥了,便心满意足地回了家。他做的鞍子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上面小心翼翼地覆盖着塑料布,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
上的灰尘,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坐在铁砧子跟前等待着,他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马群
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唿哨随风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有人一掷万金,有人开来宝马豪车,只为获得一副大师的杰作。
我哥哥巴特尔,草原上的一代鞍具大师,他无动于衷,不言不语,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在他面前。呼伦尔大草原,微风吹过,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慢苏醒,而远处那二座山包,两头微微翘起,中间
凹陷,稳稳地架在草原之上……(原文有删改)2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A.文中的“马鞍”贯穿全文,把草原独特的风俗文化和哥哥巴特尔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B.哥哥巴特尔的一生有几次转折,在山谷发
现马鞍是一次,见到达拉嘎修复的马鞍是另一次,随后与师傅学艺,使他得到了重新的塑造。C.文中用“我哥哥”的称呼,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也时时流露出“我”对哥哥的赞美,渴望加入哥哥的事业中去。D.文中提到哥哥送给学校的马鞍,“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这一处细节描写表明草原人对马鞍的无比热爱。E
.作者在记叙哥哥巴特尔的一生时,也反映了草原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希望。23.文中的达拉嘎师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24.当草原改变传统,人们不再需要马鞍时,哥哥巴特尔为什么仍然“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2
5.赏析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26.文章标题中的“马鞍”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答案】22.CD23.①达拉嘎师傅:热爱马鞍和蒙古文化、沉默寡言、心思缜密、教徒有方、技术高超、无私授艺;②达拉嘎师傅
是巴特尔手艺的传授者、思想的引导者,侧面交代了巴特尔手艺、精神的原因,暗暗展现蒙古文化的传承。24.哥哥认为马鞍是蒙古族人的精神象征(蒙古人就应该在马背上,文化应该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这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被孩子知道,所以要去讲马鞍的故事,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民族文化、马鞍的
热爱。25.用外貌、动作描写和比喻手法,写哥哥的沉稳和宁静,展示哥哥巴特尔对蒙古文化和马鞍的传承。呼伦贝尔大草原“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幔苏醒”和山包“稳稳地架在草原之上”,比喻和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表现哥哥巴特尔对马鞍的坚持使蒙古族文化复苏并稳稳地传承,耐人寻味。26.①马鞍是蒙古辉煌历史和昂扬精
神的体现。②马鞍是一代手工艺人的技术和专注品格的体现。③马鞍是蒙古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体现。【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C.“渴望加入哥哥的事业中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D.“表明草原人对马鞍的无比热爱”错误,依据第九段“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可知,擦灰尘只是例行公事,但是并不热爱马鞍。故选CD。【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的能力。达拉嘎师傅的特点
,可以从第四段“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可看出热爱传统文化和马鞍;依据第六段,每当巴特尔玩心太盛或大呼小叫时,“师傅就会让他过来陪自己坐着,望着呼伦贝尔远处的山包,一言不发”,可看出沉默寡言
、心思缜密、教徒有方的特点,精益求精。依据“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可侧面看出,达拉嘎师傅技术高超、无私授艺。也交代了巴特尔手艺、精神的原因,暗暗展现蒙古文化的传承。【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
的能力。依据段中“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可知,哥哥巴特尔觉得马鞍是蒙古族人历史和精神的承载者,孩子们应该了解马鞍的故事和蒙古族的精神,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马鞍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艺术妙处的能力。由原文“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这样的神态、动作描写,还有比喻手法,分析哥哥巴特尔一代鞍具大师对马鞍和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呼伦贝尔大草原“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慢苏醒”,使用比喻手法,赋予
呼伦贝尔草原以活力,写出马鞍所代表的蒙古精神又在大地上复活起来,表现了对蒙古文化得以传承的喜悦之情。【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标题内涵的能力。依据第三段,哥哥巴特尔在山谷发现枯草中的旧鞍鞯,“这片草原历史上……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
,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可见,马鞍是蒙古辉煌历史和昂扬征战精神的体现。依据第一段“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第五段“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第七段“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
承人”可知,马鞍是一代手工艺人的技术、梦想和传承精神的体现。依据第五段“鞍子是草原人的心”、第九段“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第十段“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可
知,马鞍是蒙古传统文化的符号的体现。六、(8分)2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________。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
。②________,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_________,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答案】示例
:①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②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③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这是一道补写式的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
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①处结合上文“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确定空处需要有与“如果”对应的“那么”,与“物质”对应的为“精神”,再结合下文确定核心词为“阅读”,于是得出答案: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②处结合“如同没有吃饭
,会感到饥饿”确定本体就是空处所需,答案为: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③处结合上文“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以及后文“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确定答案为: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28
.朋友圈是微信的一个社交功能。如果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使用微信朋友圈,他们会如何反映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请从《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这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帮他(或她)写一段能发表在朋友圈中的文字。文字要与所选人物的具体经历相关,表达人物的主
要感受,并符合其性格特点,不少于80字。人物:经历事件:文案:【答案】人物:刘备经历事件:青梅煮酒文案:曹操真是窥探人心的行家里手。他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几乎吓破了我的胆子。幸亏天上一声炸雷才遮掩了我的失态,不然后果难以预料。我虽然遮掩得当,想必曹操已然起疑,我必得要万事
当心。人物:孔子经历事件:侍坐今天和弟子聊他们的愿望,才发现真是人各有志。曾皙太懂我了,“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正是国泰民安、礼乐昌明的状态吗?我多希望这愿望能成真,也不枉我周游列国传道之苦啊。人物:王熙凤经历事件:林黛玉进贾府文案:今天见到了林妹妹,真真是个妙人,可惜那么小就没
了母亲,看起来还先天不足,真是可怜见的。我居然忘了准备出衣料,亏得我随机应变,不然就太丢脸了,我可不能让别人笑话了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名著人物等的解读。根据题目要求“从《红楼梦》《三国演
义》《论语》这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帮他(或她)写一段能发表在朋友圈中的文字。文字要与所选人物的具体经历相关,表达人物的主要感受,并符合其性格特点”来分析,此题是把当代产物微信朋友圈与名著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
学生熟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里的经典篇目,并对里面的主要人物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熟悉其性格,熟悉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事件,熟悉这个人物的具体生活经历,还要熟悉人物身边的朋友或敌人。如《三国演义》中选刘备的话,可以写关羽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刘备,刘备事后知道关羽的这种行为后,在朋友圈里发表自己对二弟的感谢,夸奖他的兄弟情义和做人的道义。《论语》中亦师亦友的关系更多,经典篇目是《侍坐》,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之间思想上的交流可作为答题的重点,如曾皙表达的观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恰被孔子赞同,再结合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来写,表达自己希望愿望能成真的观点即可。选《红楼梦》里的人物,可以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主要可根据《林黛玉进贾
府》里情节分析,如王熙凤的在看到林黛玉时的情节,要写出其曲意逢迎,时时刻刻想在贾母处讨好的性格特点。如写林黛玉发朋友圈,则要将她的处处小心、时时在意表现出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