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共(8)页,556.14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e8201d44afc3d61a979a239a0a0c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安一中2020级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命审题:高三历史组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Ⅰ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8分)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2分)。2.第Ⅰ部分(选择题)作答完成后用2B铅
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第Ⅱ部分(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选做题必须将所选试题信息点涂黑。第Ⅰ部分单项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8
分。)1.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为“三监”之一,“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A.旨在重构国
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2.虽然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存在嫡长子年幼、在母亲怀抱即君位的情况,但未闻有国君之母摄政专权的事情。然而战国时期,却时常出现太
后辅佐幼王,或太后摄政的现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周天子权威衰落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分封制逐步瓦解D.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3.北宋末年,东京城里的百姓戴番式毡笠子,穿番式战袍,系番式腰带,渐成风气。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初五,宋廷下诏:“先王之
法坏,胡乱中华,遂服胡服,习尚既久,人不知耻。”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B.区域间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D.政府积极维护传统道德规范4.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
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A.消除了蒙汉间的差异B.加强了中枢机构的制衡C.适应了专制集权需要D.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5.外国人在泉州
的居住始于唐代,当时多为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人数较少。南宋时,泉州外国人口大量增加,以经商为主,最多时超过万人,主要是阿拉伯、印度、意大利、摩洛哥等国人士。这一变化表明()A.泉州经贸功能增强B.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中外交流
C.泉州成为经济中心D.政府推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6.下表为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相关记载,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可信的是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镇江的记载出处记载[英]霍尔《“复仇号”军舰航行作战记》“我们下了最严格的命令严禁抢劫这座域市……也
下令逮捕趁火打劫的中国暴徒……他们才是他们同胞最恶劣的敌人。”[英]洛赫《对华战争的最后几战》“英军的恶行比预料的要少。”[中]朱士云所写日记,见《鸦片战争》第3册“夷鬼城内外提人割辫……连日域中妇女遭淫掠者甚众。”A.清政府腐朽无能B.人道主义得到了彰显C.太平军趁火
打劫D.英军曾犯下战争罪行7.一位英国外交官说:北洋大臣李鸿章“甚至不想掩盖他实际上是中国的外交大臣这一事实”,“像现在这样组成,这样管理的总理衙门,只不过是李鸿章大学士在天津的衙门的一个分支机关”。这表明()A.
传统观念阻碍改革B.洋务派政治地位的提高C.政府机构仍需变革D.外交机构的近代化趋势8.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规划来捣乱。”两
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主张全盘西化B.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C.都反对西方文明D.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9.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在第15号通告中指出,“没有城市的领导,乡村斗争很少胜利的可能。没有工人的领导,农民革命很少成功的希望。所以建立城市
工作尤其是工人运动,成为党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共中央的这一通告()A.助长了党内“左”倾错误B.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C.批判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D.推动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把“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军事”与“
政治”、“土地改革”与“减租减息”,完整地统一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中,从而上演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进军海南岛、和平解放西藏等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这说明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A.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建设B.践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C.使全党认清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D.进一步贯彻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要求11.下图是画家王角创作于1955年的年画《我们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作品可用于说明新中国A.爱国统一战
线的巩固发展B.新型政党合作制度的形成C.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实施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2.据一位国营药店负责人回忆说,1985年,他所在的药店成立之初,西药和中药均由固定国营药厂提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营
药厂或药品供应商开始直接向该药店售药。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A.国企经营自主权的扩大B.医药管理体制仍需健全C.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D.国民经济结构逐渐完善1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并与许多国家的红
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A.冲破了美国的孤立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C.外交策略灵活务实D.积极开展革命外交14.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
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A.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B.重要事务由公民大
会决策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5.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通过引导和组织公民从童年到青年时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体育训练,同时在绝对平等规则的保障下,推崇通过个人能力在集体性的竞赛中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耀。城邦对体育的重视旨在()A.提升公民的政治地位B
.塑造集体荣誉的意识C.弘扬人文主义的精神D.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16.随着罗马契约法的出台,契约因素逐渐压倒了血缘因素。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比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体现出古罗马法()A.体现了自然法观念B.构建了完整
法学体系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维护了民主政治体制17.13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社会弥漫着一股追逐时尚、讲究排场的奢侈之风。城市市民在学习和模仿贵族阶层的消费方式和审美品位的同时,也不断将自身特有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趣味融入奢侈品的生产之中。这
反映出当时意大利()A.人文主义腐蚀社会风气B.工商业阶层的发展壮大C.底层民众获得思想解放D.民主政治得到较快发展18.1521年,审判马丁·路德的沃尔姆斯会议召开,路德到会表明立场后便中途逃跑,而德意志民众普遍以为他已经被秘密处死,将会议比作耶稣受审事件:教皇如
同犹太教祭司,马丁·路德则是耶稣基督。这反映出宗教改革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神化了路德的权力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否定了基督教信仰19.英国早期殖民扩张根本不是英国政府认真思考和精心策划的结果,而是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在与其他民族国家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伊丽莎白女王借助商人的
冒险精神和高涨的民族情绪,公开或不公开地支持本国冒险家从事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殖民活动。由此可知该时期英国()A.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海外殖民B.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得到奉行D.适应了自由主义要求20.美国建国之初,只有拥有财产或纳税的成年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
定:黑奴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一名警察“膝盖锁脖”导致一名非裔男子死亡,引发全美多个城市暴乱,普通市民遭殃。这说明()A.种族歧视仍然是美国社会的顽疾B.人人平等思想在美国没有得到广泛传播C.西方的人权思想停留在理论层面D.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使美国广受国际非议21.巴黎公社委员中大多数是工人,如劳动委员会委员阿尔伯·泰斯是金属雕刻工人,财政委员会委员欧仁·瓦尔兰是装订工人。有的委员虽然不是工人出身,却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巴黎公社的政权设计()A.消除了劳动者的职业差别B.实现了革命
前的政治理想C.贯彻了人民民主的新理念D.忽视了政党对政权的意义22.二战后,苏联在其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一圈战略“安全带”(或“缓冲带”),但斯大林还是放心不下,尤其是对一些东欧国家,于是,很快就改变了“联合政府”政策,让各国共产党实际掌握国家
权力,并向这些国家输出苏联模式体制。苏联的这一系列举动()A.旨在确保东欧国家的持久和平B.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抗C.团结了东欧国家反对霸权主义D.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23.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
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A.科技发展对生活具有双重影响B.电视成为破坏家庭关系的重要原因C.电视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D.电
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4.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宣布向沙特出售军事武器,并且保障其国土安全,而作为回报,沙特必须接受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体现了()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区域集团化逐渐发展C.美国试图巩固
美元霸权D.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世界“民族主义”的开端。法国大革命第一次提出“自由”
“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并发表了《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后,民族自治、民族统一、民族个性等公民观念在欧洲得到传播和强化,以公民权和人权的理念取代了传统封建王国的效忠、等级观念,建立了“民主”的“民族一国家”。由此,“民族主义”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扩散、嬗变,形成后来几百年的民族主义浪
潮,建立了许多“民族一国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摘编自珠飒《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材料二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始终呈乱象,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一以贯之。各种思想呈现出二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可谓名副
其实的“思潮”:潮过即落。但若仔细剖析各类思潮,仍能看出背后一条线,虽不十分明显,却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条线正是民族主义。如果将晚清以来各种激进与保守、改良与革命的思潮条分缕析,都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民族主义关怀,故都可视为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
——摘编自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地区的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11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西方学者
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陷阱理论”名称核心内容提出者及著作名称金德尔伯格陷阱如果曾拥有领导地位的霸权国家既无意愿、又无能力提供必要的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安全体制和援助体系等全球公共产品,而新兴大国也无力提供,那么会造成全球治理领域出现领导力的真空,使全球治理体
系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全球安全危机。[美]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文明冲突陷阱(后冷战时期)世界主要冲突之源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上的,而是文明方面的冲突。文明冲突将决定未来的国际政治。[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崛起大国和现有守成
大国必然产生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并必然最终走向战争与冲突的宿命。[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某一种理论或材料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选考题:
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15分)材料1872年8月,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3
10个小学区。政府强调,凡6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学内容方面,仿效法、美等国,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1880年修改后的《教育令》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
国”的思想教育。同时期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指出:“教人以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故为教员者,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使学生忠皇室,爱国家。”1886年颁布的《学校令》明确规定实行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1900年,明治政府废除小学征收学费的规定,1907年,又把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
延长为六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摘编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教育变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时
期小学教育变革产生的影响。(9分)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赵占魁(1896—1973),山西定襄县人,从小受尽欺凌和压榨,12岁时起就当雇工和壮工,并学会了打铁。抗战时期流
亡到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农具厂的看炉工。他真心实意为抗日战争出力。在高温炉旁作业,又无隔热石棉衣防护,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在担任翻砂股长以后,他处处以身作则,上工最早,收工最晚,尤其在开炉时,往往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他努力钻研技术,改进工
艺,不断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时时注意节约原材料。他关心爱护青年工人,常把自己节约的钱交给合作社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或借给附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深受职工群众爱戴。1942年,中共中央将其确立为典型,以建立
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起来。——摘编自孙应平《赵占魁与“赵占魁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占魁被确立为典型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占魁运动”的意义。(7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
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