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 历史 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273 M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 历史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 历史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 历史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 历史 答案.docx,共(14)页,1.27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4e02aa88715cc787f83ed133a82e8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它体现了()A.此陶钵是用来喂猪的

器皿B.猪开始成为十二生肖之一C.原始绘画抽象主义风格D.动物驯化家畜饲养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上有猪的图案,猪嘴较长还具有野猪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家畜饲养在原始社会

已经开始,材料体现了动物驯化家畜饲养的发展,D项正确;陶钵在原始社会比较珍贵,不可能作为猪食器,此陶钵一般认为是祭祀礼器,排除A项;仅凭陶钵上的图案,不能得出“猪开始成为十二生肖之一”的结论,排除B项;陶钵上的猪图案形象生动具体,不是抽象画风,排除C项。故选D项。

2.光武帝刘秀曾经引用《黄石公记》阐发他的治国思想,“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逸政有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可知()A.西汉初以

道家思想治国B.刘秀治国能从现实出发C.当时采用法家思想治国D.儒家正统地位尚未确立【答案】B的【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末年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因此东汉建立后,着眼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B项正确;刘秀是东汉时期不是西汉,排除A项;刘秀以道家和儒家

思想治理天下,排除C项;汉武帝时就已经确立了儒家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北魏文成帝拓战浚曾下令“皇族师傅百王公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使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曾下令”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这反映了()A.北魏的民族歧视B

.士族的利益受到侵犯C.中央集权的加强D.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可知,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族与庶族之间通婚,这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有关,士族阶层掌控国家政权,其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成为禁止士庶通婚的根源,D项正确

;禁止土庶通婚不是禁止不同民族的通婚,是封建等级压迫,不是民族歧视,排除A项;禁止士庶通婚保障了士族对政治经济特权的垄断,维护了士族的利益,排除B项;禁止士庶通婚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承前朝开设尚药局,于药政方面开前朝

先河,置和剂局和惠民局。王安石变法实行国家对成药专营。政府规范药物生产,增强了药品销售和流通方面监督管理。大力编书,树立了药品炮制和加工制作的国家标准。响应重大疫情,快速给药,及时治疗。这些措施()A.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B.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C.说

明宋朝取消了药业民营D.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宋代设和剂局(制药机构)和惠民局(卖药机构),国家对成药专营,这些措施意在规范药物生产,增强对药品销售和流通方面的监督管理,有利于

保障药品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减轻百姓负担,体现民本思想,D项正确;国家对成药专营等措施确实能增加财政收入,但并非宋代药政革新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人口增长情况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药政革新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但不能明显促进人口增长,排除B项;王安石

变法的医药措施只是题干信息的一部分,并且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实际上宋代也不可能取消民营医药,排除C项。故选D项。5.北宋政治家余靖在《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中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

“。材料体现了契丹()的A.南北面官,胡汉对峙B.推行汉服,文化认同C.官制改革,提高效率D.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契丹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和生产方式,加强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确立了“因俗而治”的行

政原则,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D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当时契丹实行的是南北面官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辽政权的南北面官制,与汉服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辽政权推行南北面官制,并非官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

D项。6.明朝时期一些商人“与贤士大夫倾盖交欢”;文人士子也逐渐改变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开始从相对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出入市井,与商人、名工巧匠、艺人等交游。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传统观念颠覆B.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D.政府重农抑

商政策废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商人‘与贤士大夫倾盖交欢’;文人士子也逐渐改变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开始从相对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出入市井,与商人、名工巧匠、艺人等交游”信息可知,商业发展对当时一些传统观念造成冲击,进而可得出明朝时期城市工商业繁荣,

C项正确;明朝时期理学发展到一个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的新时代,“儒家传统观念颠覆”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题干材料仅含有士工商信息,“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不能充分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政府对“重

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7.近年我们多认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但在道光时代人的目米中,这些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方便省事的办法,以至洋洋得意,结果导致中国()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B.近代关税征收腐败混乱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D.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近年我们多认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但在道光时代人的目米中,这些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方便省事的办法,以至洋洋得意,结果导致中国”并结合

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协定关税”,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失去了对列强“海关税收”的保护伞,因此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中国完全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近代关税征收腐做混乱“一词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发展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早在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就曾自发抗击英国侵略,故D项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8.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文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渐渐都落空,渐渐有

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绝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段话主要揭示了()A.戊戌变法与护国运动的联系B.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C.戊戌变法与文学改良的联系D.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题干中“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

革命后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使辛亥革命的理想落空,“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挽救中国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变革,B项正确;护国运动是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军事活动,排除A项;文学改良主旨是结束文言文在书面语言中

的统治地位,推广白话文,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是发生在1924-1927年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政治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9.1938年11月,毛泽东指出:“人民要求政府满足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同时给政府以一切可能的利于抗日的援助;工人要求厂主改良待遇,同时积极作工以利于抗日;地主应该减

租减息,同时农民应该交租交息,团结对外”。“让步和帮助都应该是积极的“主要是为了()A.推动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B.发动人民加入到民族战争C.代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D.打击封建主义与官僚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1938年为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提议可

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让步和帮助都是积极的“是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推动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是十年对峙时期的主要思想,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在爱国人民的范围之内,不包括伪政府等投敌汉奸,排除C项;此时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所以主要是为了打击帝国

主义,而不是阶级矛盾中的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10.1964年下半年开始,辽宁省的很多企业出现了人员调动、技术援助或整体搬迁的现象,如沈阳东北制药六厂的麻醉药品车间和人员,迁往宁夏中卫县,利用一个下马的铁厂作为厂址进行生产;抚顺铝厂的纯硅车间和人员,迁到贵州都匀,建设

成贵州纯硅厂,为机械工业提供纯硅原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说明了辽宁向全国各地援助B.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C.是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D.有利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受国际局势的影响,中国进行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

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中三线建设的口号是“备战、备荒、为人民”,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线建设,非辽宁向全国各地援助,排除A项;当时工业布局并不均衡,排除B项;抗美援朝是在20世纪5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

D项。11.下表为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由此可以推论出我国()表: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数量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合计=100)1952年83.57.49.11965年81.68.4101979年69.817.612.61992年59.721.418

.92020年23.628.747.7A.农村人口不断流失经济衰退B.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C.第三产业经济产值增长最快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结构新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可知,从事第

一产业的人员占比数量呈下降趋势,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占比数量呈增长趋势,此消长趋势尤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此可以推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结构(含产业、从业结构等)的新变化,D项正确;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占比数量呈下降趋势,并不意味

着“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即便是在农村的人口流失了也不意味着“经济衰退”,排除A项;计划经济时期,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前,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第二产业),这与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占比数量巨大无关,排除B项;仅根据题干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数量增大无法得出其“经济产值增长最

快”,这需要和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收益比较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12.有学者认为,大陆轴线(下图所示)走向关乎农作物的传播速度和其他发明的传播。新航路开辟前,农作物从两河流域向西到欧洲和埃及(由埃及向南到了埃塞俄比亚后就此打住)、向东到印度河流域,传播平均每年约0.7英里,

但墨西哥3500年前被驯化的玉米北上美国东部则是在公元900年,每年传播不到0.3英里。据此可知()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欧亚文明高于非洲美洲C.全球已初步建立起联系D.农作物在各大洲间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亚欧大陆文明传播速度高于美洲、非洲,

材料显示欧亚的大陆轴线为东西走向,因此相似的纬度、气候更容易推动文明的交流,而美洲和非洲的大陆轴走向为南北,这样气候地理环境温差较大,对于文明传播不利。A项正确;文明没有高低之分,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

后,才建立全球联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之前农作物并没有在各大洲间传播,排除。故选A项。13.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期(1198-1216),积极干预各国政事,对各国君主指手划脚,其权势已伸张至全欧洲。从他写给欧洲各国君主的60

00余封书信来看,满纸都是威胁警告之辞。他声称:“教皇的责任是看管罗马帝国的利益,因为罗马帝国起源于教皇统治,而且从教皇那里取得它的最终权力。“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教皇直接管理各国政事B.教会垄断知识和学

术C.政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D.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的核心主旨是中古时期西欧教权与王权之争的相关史实。通过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在位时期(1198-1216)可以判断当时处于中世纪早期,根据教材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王权从属于教权。此外,从“教皇英诺森三世

积极干预各国政事,对各国君主指手划脚,其权势已伸张至全欧洲…满纸都是威的胁警告之辞“也可以得出此时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D项正确;中古时期,西欧各国的政事由国王直接管理,并非教皇直接管理,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教会对知识和学术的垄断,B项与材料核心主旨无关,排除;中古时期

西欧并非属于政教合一的政局,C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项。14.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棉纺织业领域出现的技术革新成果。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英国()A.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垄断组织的蓬勃发展D

.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时间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相关史实。英国棉纺织业领域出现的技术革新成果改变了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动力,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效率的迅速提升,A项正确;“科学与技术紧

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排除B项;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排除D项。故选A项。15.据下表可知,这些斗争产生

的影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简表地区国家时间斗争名称亚洲印度1905-1908民族解放运动伊朗1905-1911立宪革命中国1911辛亥革命非洲埃及1882反英斗争苏丹1881-1898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1894-18

96抗意战争拉丁美洲海地1804独立运动西属墨西哥1821独立运动葡属巴西1822独立运动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完成了本国的民主革命任务③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④推动了民族独立的继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20世纪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继续发展,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故①③④所述符合题意,C项正确;19世纪-20

世纪初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②所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16.1947-1962年是好莱坞电影创作的高潮时期,大量带有浓厚意识形态对抗色彩的电影出现在了银幕上。其中107部电影明确攻击了共产主义和苏联,同时还有

几十部关注共产主义威胁的影片。同时期苏联的电影围绕“攻击美国帝国主义、军国主义、揭露社会问题”和“对比苏联的善与美国的恶”进行创作。这表明()A.电影竞争决定美苏冷战的胜负B.电影创作充斥强烈的冷战思维C.电影事业深刻影响冷战的走势D.电影宣传成为冷战的核心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及所学知识可知,1947-1962年属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电影创作都攻击和丑化对方社会制度,极力揭露和夸大对方的社会负面问题,这带有明显意识形态对立的色彩。由此可见,当时两国的电影创作充斥着强烈的冷战思维,B项正确;电影竞争决定美苏冷战胜负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冷战深刻地影响电影事业的走势,排除C项;电影宣传是冷战的一种重要手段,并非核心手段,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是封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高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体育活动都触

处可见。从体育项目看,唐代不仅传承了蹄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据文献记载,太宗皇帝是引进马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民俗体育方面,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

,甚至欧洲,出现了以唐朝为文化中心的传播流。——摘自王俊齐《唐代体育文化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体育文化兴盛的原因。【答案】(1)体育活动范围广;体育项

目多;体育项目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民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等。(2)唐代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稳定;文化开放;民族融合加强;中外交流频繁;统治者支持等。【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体育活动都触处可见”可知,体育活动

范围广;根据材料“唐代不仅传承了蹄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可知,体育项目多;根据材料“唐代不仅传承了蹄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可知,体育项目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根据材料“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可

知,民俗体育蓬勃发展;根据材料“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可知,体育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可知,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等。【小问2详解】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唐代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稳定、文化开放、民

族融合加强、中外交流频繁及统治者的支持等角度进行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17世纪中期,英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

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在英国沿海航行…。工业革命初期,英国运河运输兴旺起来。英国运河运输业的发展既得力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受益于政府引导和扶持…。此外,国家还给运河运输业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但随着铁路的兴起,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下去。——摘编自张卫

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材料二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清政府设立机构进行管理。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管理轮船、铁路和电邮。1907年邮传部下设船政司,专门管理水上交通。清末邮传部为了振兴航运业,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查各地航运业发展状况;制定注册章程,健全规章制度;以资金补助航运。此外

,邮传部还制定内河航运计划,积极发展内河航运,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为了对抗外国航运公司,成立中美轮船公司,开通国的际航线。邮传部竭力维持中国航运业发展。——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水路运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水路

运输相较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1)运河运输与海上运输有机结合;得到政府的扶持;具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工业革命后衰落。(2)不同之处:设置机构管理;与外国航运公司相竞争;航运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主要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解析】【详解】(1)特征:依据材料“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得出运河运输与海上运输有机结合;

依据材料“英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得出得到政府的扶持;具有充分的法律保障;依据材料“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17世纪中期”,得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工业革命后衰落。(2)不同之处:依据材料“1906年,

清政府设立邮传部,管理轮船、铁路和电邮”,得出设置机构管理;依据材料“为了对抗外国航运公司”,得出与外国航运公司相竞争;从航运的地区分布分析,得出航运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依据材料“积极发展内河航运,采取措施反对垄断”,得

出政府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主要原因:从外国列强的入侵分析,得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得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分析,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

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

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

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古代世界东西

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途径: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学者游历,国家统一,军事征服。(答对3点)(2)影响:①积极影响: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

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答对3点)②消极影响: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解析

】【小问1详解】途径:根据材料一“……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可得出经贸往来;根据材料“希腊移民……”可得出人口迁移;根据材料“旅行者或学者……”可得出学者游历;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

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可得出国家统一,军事征服。【小问2详解】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

相互促进”可得出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

扬光大……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可得出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

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建国以来生育政策的历史脉络时间生育阶段政策目标生育观念1949-1952年鼓励生育巩固人民政权、

恢复公民生产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1953-1979年柔性计生有计划地提倡节育、控制人口数量生得少一些;生得迟一些1980-2012年刚性计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013年至今优化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自主生育;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摘自黄雾云《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化轨迹及机理研究》材料二图:建国以来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图(1949年至1953年,全国人口净增长46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3%)——摘自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人口是主权国家最主要的要素之一,人口受生

育政策、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部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观点: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生育政策也改变论证:建国初期,人口增长较快。主要在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是稳定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当时的国际局势迫使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也因为建国之后我国政治稳定、实行土地改革和建国后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这些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1953年至1979年,人口仍旧快速增长。这与当时“先进的社会

制度同落后社会间的矛盾“不相符,为了缓解资源压力,进入“柔性计生”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仍旧增长较快。1980年至2012年,人口在增长速度减缓,生育政策进入到“刚性计生的阶段”。这与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代要求相一致,稳定

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2013年至今,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减少,生育政策有了改变。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

的十八大之后人口治理理念转变,公民参与意识增强。结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对人口资源的不断提升,生育政策也随之调整。【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生育政策也在改变。

关于阐释可从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外交环境、社会矛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深入等方面对生育政策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突出社会矛盾对生育政策的影响,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1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