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537.466 K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共(17)页,537.46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1fc7ce20f58cfca7862680ab8b30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岭三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次考试物理试题2020.11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有关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vat=知,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B.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经过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为v3,则正确的关系是()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3.某汽车性能测试场有两辆同型号汽车甲和乙,在平直测试轨道上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5m处,则两车不会相遇B.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10m处,则两车相遇2次C.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30m处,则两车相遇1次D.开始时,若乙车在甲车前方25m处,则两车不会

相遇4.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发生了形变,所以对桥梁产生了向下的弹力作用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D

.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产生了弹力的作用5.亲子活动中,聪明的小孩站在地面上,让大人蹲在滑板上进行手拉手的拔河比赛,小孩获得了胜利.在比赛过程中()A.小孩拉大人的力大于大人拉小孩的力B.小孩拉大人的力小于大人拉小孩的力C.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双方最大力气的较量D.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两者

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6.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有小环P,OB上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

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大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7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紧急成立生命救援队赶往灾区.此次救援队携带的救援工具,包括生命探测器、扩张机等,如图所示是扩张机的原理示意图,A、B为活动铰链,C为固定铰链,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滑块

B就以比F大得多的压力向上顶物体D,已知图中2l=1.0m,b=0.05m,F=400N,B与左壁接触,接触面光滑,则D受到向上顶的力为(滑块和杆的重力不计)()A.3000NB.2000NC.1000ND.500N8.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a)所示,网

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停止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为120张角,如图(b)所示,此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A.12m

gB.32mgC.2mgD.mg9.有三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两个大小均为2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2NB.8NC.10ND.12N10.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33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A

.33FB.32FC.233FD.3F11.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0.1g和m2=0.2kg,劲度系数为k1=50N/m的弹簧与m1下端和m2上端拴接在一起,劲度系数为k2=100N/m的弹簧上端与m2拴接,下端与地面接触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m1,直

到下面的弹簧刚好离开地面,在这过程中()(g取10N/kg)A.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3mB.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2mC.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9mD.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6m12.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

D(倾斜角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fmF由fmNFF=(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

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B.锁舌D在水平面内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C.自锁时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为22212kx−−D.无论用多大的

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至少为21−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某同学在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现测得:s1=1.40cm,s2=1.90cm,s2=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1)该学生实验时用的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V;(2)该纸带每相邻

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3)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v3=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

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民,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

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2)“验

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

F的夹角分别为1和2,关于F1、F2与F、1和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F1=4NB.F=12NC.145=D.12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15题10分,16

、17、18题各12分,题共4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结果不得分.)15.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a把物体挂起来,再用一根水平的绳子b把物体拉向一旁固定起来。物体的重量是40N,绳子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绳子a和b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大?(g=1

0m/s2,sin370.6=,cos370.8=)16.一个物体以08/v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0求:(1)物体3s末的速度;(2)物体5s末的速度;(3)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大小为1

5m时所用的时间.17.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1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103FN=拉着小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在运动过程中,求

:(1)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2)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8.如图所示,三根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结点O相连,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竖直墙壁A处、质量为200g的钩码B、C处,AO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CO线处于水平状态.水平桌面上叠放了5个相同的钩码,钩码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7

5=,已知370.6sin=,cos370.8=,求:(1)细线AO上的拉力大小;(2)把水平桌面上的钩码逐个拿下来挂在BO线上,要使平衡不被破坏,BO线上最多能挂几个钩码?(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长岭三中2020

—2021学年度第二次考试物理答案一、单选题1-5:ABBCD6-8:BBA二、多选题9.BCD;10.AC;11.AC;12.AD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3.(1)220v(2)0.1S(3)0.26(4)0.5014.(1)CE(2)①F′②B(3)BC详解1

.【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由vat=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B、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

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a>0,但a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

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2.【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位移较小,后一半时间位移较大,所以中间时刻的速度比位移中点的速度要小,此外,可以设出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利用数学方法整理v2,v3的表达式,较好的方法是作v-t图,由图象看两速度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初速度为v

0的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如下,由于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为物体运动的位移,由图象可得:当时间为2t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v2,此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即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要小于2s,当物体运动位移为2s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v3,有图

象明显看出,v2<v3,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即v1=v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选择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头脑中要时刻想着图象法解决问题,其优点是形象直观.可以利用图象法推导一下匀加速运动的这两个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分析】抓住速度图象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在速度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解答】解:初始时,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追赶甲车,在5s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此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所以如果在5s时刻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两车就不可能相遇;AC、由图示图象可知,在0~5s时

间内,甲车的位移11125302xmm==,乙车的位移21(1012)5552xmm=+=,乙车相对于甲车的追赶距离为2125xxxm=−=,故AC错误;B、若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10m处,说明在5s时乙车

已经超过了甲车,此后因为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所以两车会再次相遇,即两车共相遇2次,故B确;D、若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方25m处,则在5s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一定相遇,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追及与相遇问题,解决

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两物体的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时的距离是两物体相遇的条件.4.【分析】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作用于受力物体上。【解答】解: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A、模型桥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正确;B、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上,即汽车发生了形变,对桥梁产生向下的弹力作用,故B正确;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不是因为汽车发生形变产生的,故C错误;D、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对汽车产生

了向上的弹力作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是知道弹力存在的条件:接触且相互挤压,二者缺一不可,注意区别谁受到弹力,又是谁发生弹性形变的.5.【分析】(1)大人与小孩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与地面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

则要是物体相对于地面滑动越困难。【解答】解:AB、小孩拉大人的力与大人拉小孩的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CD、对于双方拔河者来说,当所受的拉力大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就要被拉动而失败,则决定胜负的关键是拉力大小和受到地面

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熟记牛顿第三定律,知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性质.6.【分析】分别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和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研究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解答】

解: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2mg保持不变.再以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力情况如图2所示.设细绳与OB杆间夹角为,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cosmgT=,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时,减小,cos变大,T变小.故选:B7.【考点】力的

分解;共点力的平衡.【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答案】B【分析】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将它分解,再将AB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根据数学知识求出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解答】

解:将力F按作用效果沿AB和AC两个方向进行分解,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甲所示:则有:12cosFF=则得:122cosFFF==再将F1按作用效果分解为FN和NF,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乙所示:则有:1sinN

FF=联立得到:tan2NFF=根据几何知识可知:1tan10b==.得到:FN=5F=200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运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力平衡问题,难点要进行两次分解,分解时,首先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作力的分解图要认真规范.8.【分析】O点的压力被两根绳所承受,故可以为每根绳承受一半的力,则绳子两端的力的合力应等于2F,由平形四边形定则可求得每根绳所承受的力.【解答】解:因每根绳的合力应为12F;而绳受力后成120度角,作出平行四边形可知,由几何关系可知:当

合力为12F时,两分力也为12F;故每根绳承受的压力大小为12F;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故安全网受到的压力为F=mg,故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12mg故选:A.【点评】本题应注意绳子张力的特点,同一根绷紧的绳,其上的各部分张力相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若

其夹角为120,则合力与分力大小相等9.【分析】一个大小为10N,另两个大小均为2N,合力的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若三个力能平衡,合力的最小值为零,若不能平衡,则三个力差值最小值.【解答】解:当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2N+2N+10N=14N

,2N、2N的合力为0N到4N,而10N不在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则三个力合力最小值为6N;由上分析可知,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8N、10N、12N,故A错误,BCD正确.故选:BCD【点评】对于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总等于三力之和,但合力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最大力之差,

要判断三力能否平衡,如能平衡,合力的最小值为零.10.【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1,F2的大小为33F,大于2F,因此有两种分解结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如图,又因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且F2的大小为33F,由几何关

系得1233FF=或133FF=.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一定,分力的方向已知,因为F2大于该分力的最小值,所以有两解,注意巧用几何知识中直角三角形中线与各边的关系.11.【考点】胡克定律【专题】比较思想;模型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

题【答案】AC【分析】开始时两个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由胡克定律求出它们的压缩量.当下面的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时,上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由胡克定律求出上面弹簧的伸长量,再由几何关系求两个木块移动的距离.【解答】解:最初状态时,设弹簧k1压缩量为x1,k2压缩量为x2.根据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

得:对1111:mmgkx=对m1、m2整体:(m1+m2)g=k2x2则得:11110.0250mgxmk===,()12220.3100.03100mmgxmmk+===当下面的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时,设k1伸长量为x3对2213:mmgkx=,得:23120.0450mgxmmk===则

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木块为:120.03Sxm==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木块为:21320.020.040.030.09Sxxxm=++=++=故选:AC【点评】对于弹簧问题,往往先分析弹簧原来的状态,再分析变化后弹簧的状态,找出物

体移动距离与弹簧形变之间的关系12、1.A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暗锁“自锁”时舌头的受力分析,根据力平衡条件计算可得.【详解】AB.锁舌D水平面内受底部的摩擦力f1、弹簧的弹力2个力的作用,锁舌D的下表面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其方

向向右,如图所示,故A正确,B错误;CD设锁舌D受到锁槽E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正压力为N,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弹力为k,由平衡条件:12cossin0kxffN++−=2cossin0FNf−−=又1fF=2fF=联立上述方程得2212kxN=−−令N趋向于无穷大

,则有2120−−=解得21=−,故C错误、D正确.【点睛】锁舌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下表面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对锁舌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列方程,根据摩擦力计算公式mfN=,联立方程

组求解;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说明正压力N无穷大,根据N的表达式求解即可.此题关键是对锁舌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关键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不能漏力

,各个力的方向不能错.13.【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xaT=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

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2)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故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点3的瞬时速度等于点2、4间的平均速度,故:3430.02

380.02880.26/220.1?ssmmvmsTs++==;(4)根据公式2xaT=,有:()()2456123(3)ssssssaT++−++=解得:()()45612329ssssssT++

−++22(0.02880.03390.0387)(0.01400.01900.02380.50/90.1ms++−++=故答案为:(1)220;(2)0.1;(3)0.26;(4)0.50【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单位和相邻两点间距离的转14、CEFBBC【解析】【详解】(1)【1】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

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故C正确;D两弹簧秤示数不需要等大,只要便于作出平行四边形即可,故D错误;E在该实验中要求每次拉橡皮筋的时要使橡皮筋形变的长度和方

向都相同,即结点O要到同一位置,这样两次的效果才等效,才符合“等效替代”法,故E正确.故选CE(2)【2】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F是F1和F2的合力,合力方向不一定竖直,而F则是一根橡皮条单独实验时力的效果,因此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3】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故选

B;(3)【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个力的合力.由图画出力的合成示意图142FN=,合力F=12N;根据几何关系知F1与F的夹角分别为145=,从图上可知,12.故选BC三、计算题15.【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

据平衡条件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解答】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如图所示.设绳子a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Fa,绳子b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Fb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sin370baFF−=①4分cos370aFG−=②

4分代入数据联立求解①②得Fa=50N,Fb=30N每个结果1分答:绳子a和b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50N和30N.【点评】本题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采用的是正交分解法处理的,也可以应用合成法或分解法求解.16.1.(1)2m/s,方向沿斜面向上;(2)2m/s,方向

沿斜面向下.(3)3s和5s【解析】【详解】(1)由0vvta−=1分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是4s,1分又根据v=v0+at,2分3s末的速度为3(823)/2/vmsms=−=1分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2)

5s末的速度5(825)/2/vmsms=−=−,1分即5s末速度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1分(2)由位移公式2012xvtat=+,2分代入数据得21158(2)2tt=+−解得:t1=3s,

t2=5s各1分即经过位移大小为15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s(上升过程中)和5s(下降过程中)17.(1)30°(2)33【详解】(1)m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为零.以m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cos

60cos0FT−=①2分竖直方向:sin60sin0FTmg−−=②2分由①②解得:30=2分(2)以M、m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cos600NFF−=③2分竖直方向:

sin600NFFmgMg+−=④2分由③④得:33=2分【点睛】本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用整体法时一定要分清内力与外力,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18.【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合成分

解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采用分解法求细线OA的拉力;(2)考虑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恰好不滑动的临界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1)BO线上的拉力为:FTB=G=mg=2N2分以结点O为

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cos37TATBFF=2分解得AO线上,有:2.5TAFN=1分(2)达到临界平衡时,假设BO线上挂了n个钩码,则有:TBFnG=,2分CO线上拉力为(6)TCFnG=−2分根据tan37TCTBFF=2分代入得:n=

31分答:(1)细线AO上的拉力大小是2.5N;(2)要使平衡不被破坏,BO线上最多能挂3个钩码.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