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7.63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1cbf8f323d408c9295cfe22c2972b7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鄞州中学2024学年10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和填涂考试号、贴好条形码,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3.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
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他的理论主旨是,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
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
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
不同,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
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沿着荀子的思路
,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
支持,人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荀子认为,从个人生存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靠各种行业的物品供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兼通各种技艺,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管理各种事物,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角度指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
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由于这两点,人们需要社会组织。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就是说,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
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在这里,荀子指出人类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所爱的和所恨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假如有一个人喜欢征服别人,而另一个人喜欢被征服,那么这两个人和睦共处便不成问题;或者
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又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隔得很远,互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问题也会简单得多。但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在一起生活,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
“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礼”而行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荀子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论证。他认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
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来看,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的需要。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指仪式、礼节,也可以指社会行为准则。在上述有关荀子的论证中,“礼”更多的是指后者。这时,“礼”所起的是
规范作用,在人满足欲望时,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而在用于礼节、礼仪时,“礼”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即净化人的情感,使它纯洁、典雅。在这一方面,荀子也作出了重大贡献。(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的人性观对人性给予了很低
的评价,但却比孟子的人性观更有文化哲学上的价值。B.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禹那样的人,但他们观念的立足点其实并不相同。C.在荀子看来,人类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所以才需要联合起来。D
.荀子论证了人类道德的起源,即人类由于不同于禽兽,所以才需要道德和“礼”的约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述荀子人性主张而时时与孟子思想相参照,在优劣对比中使论点更鲜明。B.文中引述
观点时或摘取《荀子》原文,或仅转述文意,显出论据剪裁上的灵活。C.文中时现举例论证,借助读者熟悉的生活现象,将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简易明了。D.文章围绕荀子性恶论展开论述,既正本清源,又纠错指谬,思路明晰,层次井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强调人的地位,将人与天、地并列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并认为人的作用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B.孟子认为,人只要充分发展“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不仅要具有善的本性,还要积极地行善、扬善、发展善。C.“礼”是人类为了
组织社会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因此人必须遵“礼”而行,做有德之人。D.既然“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是人类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那么当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荀子对人性看法的一项是()A.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B.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D.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是皆生于
人之情性者也。5.《论语·为政》中认为对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谓“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荀子丰富完善了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荀子是怎样阐释“礼”的作用和意义的。【答案】1.B2.A3.D4.B5.①人需要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
来,必须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礼),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②人生活在一起,欲多物少,存在竞争,必须用“礼”对每个人的欲望加以节制;③“礼”的意义在于可以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它还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是人类的精神成就。【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深入分析
了荀子“人性恶”与文化哲学的联系,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进行了对比。文章指出,荀子认为人类凭借智性和文化成就,通过“礼”来规范行为,实现道德善行。文章通过引用荀子的原文和具体论证,解释了“礼”的起源和重要性,揭示了荀子思想中人的创造性及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在明辨荀子理
论的基础上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比孟子的人性观更有文化哲学上的价值”错误。原文没有根据,原文只是说“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没有对它们
在“文化哲学上的价值”作比较。C.“人类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错误。曲解文意,也不符合事实,原文“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角度指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
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强调的是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没有强调“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D.“由于人类不同于禽兽,所以才需要道德和‘礼’的约束”错
误。颠倒因果,应该是有了道德和“礼”的约束,才使人异于禽兽。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在优劣对比中使论点更鲜明”错误。根据第一段“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文章只是比较思想的异同,并未对比思想的优劣。故选A。【3题详解】本
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当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错误。推断片面。原文倒数第三段“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是说“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
不等于“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及观点的能力。荀子对人性看法是“人性恶”,应当受到教养成为善。A.指出人性“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符合观点。B.“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体现了孟子“人性本善”观点。C.意思是,人的本性,一生下
来就有好利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争夺就会产生,而谦让就会消失。指出人性“好利”“争夺”,符合观点。D.意思是,人的眼睛喜欢看美色,耳朵喜欢听动听的声音,嘴巴喜欢品尝美味,这些都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
的。指出人性“好色”“好听”“好味”,符合观点。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的①根据“人们需要社会组织。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礼’”“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
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可知,人需要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必须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礼),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②根据“人们必须在一起生活,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的人就是有
道德的人,违‘礼’而行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可知,人生活在一起,欲多物少,存在竞争,必须用“礼”对每个人的欲望加以节制;③根据“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可知,“礼”的意义
在于可以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它还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是人类的精神成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老来割麦蒲楠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
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
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
鲜,庄稼们爱这口。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顺爷七十二
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人不服老不行。
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一样,弯不下,直不起。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
: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做派
。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
。六哥自言自语说话: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不收,吃啥呀。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这话是不
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
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
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
,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
:舍不得哦!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顺爷说:真的呀!真好。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
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8月)文本二:土地是乡土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同样离不开对土地的描述,“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
普通的谋生方法”,直接陈述了乡下人为什么离不开土地,乡土社会的地缘与血缘关系,使定居成为常态,迁移成为变态。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
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伟大的农民多是善于耕种的形象,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职责。(选自李如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
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等针锋相对、极不礼貌的回话,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熟的人们,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C.顺爷和六哥曾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依附土地、重视土地的态度。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地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
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B.小说中使用了借代、拟人以及整散结合的错落句式,生动地写出了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寓情于景。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部分农民
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D.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既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着伤逝之情。8.文本一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9.请结合文本,评
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六哥这类形象的现实意义。【答案】6.B7.D8.(1)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2)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9.①顺爷和六哥是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他们热爱家乡、珍视土地、勤于劳作、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安于现状,对进城务工、土地流转等现象存有偏见,这可以理解,但也需要科学引领和合理指导;③顺爷和六哥的形象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
村改革的思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B.“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错误。“还活着”等话语看似针锋相对、极不礼貌,其实是老人家们日常“亲切”互动的表现,说明他们的关系好。而由文中“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等句子可知,二老互相之间非常关心。故选B。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错。入城青壮年不回乡收麦不是因为好逸恶劳,而是因为种地收入比不上在城里务工。B.“借代”错,
文中没有借代手法。有拟人,如“一棵棵沉醉麦穗,饱饱地低着头”;句式整散结合,如“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但文中没有借代手法。C.“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错,农民不离开土地是因为舍不得,而不是把土地当做“立国之本”,选项拔高
了。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最后一段是麦地里的环境描写,“一浪浪地腾着涟漪”写出了麦地里生机勃勃的景色,而这一切,是顺爷和六哥通过辛勤劳作换来的,除了小麦,“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更是两人辛勤劳作的证明,是两人的劳动,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象。
由此可概括: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绿色是希望的颜色,象征着新生,正好承接了上文“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
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这一情节。新生代年轻人又重新重视乡村土地,愿意回到乡的的村,耕作土地,暗示着将有下一代新人继承顺爷和六哥的衣钵,农村土地不会荒芜,深化了主题。由此可概括: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并对文章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章中顺爷和六哥一个七十二岁,一个七十四岁,“都是村中老人了”,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还有比
顺爷更早的人呢”,他们勤劳,大早上就起床割麦;“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他们热爱家乡和土地,在村里青壮年都出城务工时,还能坚守土地,坚持种田;“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
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热情淳朴,互相帮衬,乐于助人。但他们虽然坚守土地,但对进城务工的看法是保守的,总认为到麦收时节了就得回家割麦——“顺爷想不明白,电话
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同时,他们对农村土地流转抱有偏见——“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
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认为土地就是他们的根。现实意义:由文本二“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可知,对于传统意义上的
农民来说,土地就是根。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土地流动是必然趋势。因此,对于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需要科学引领和合理指导,让他们明白土地流动,农村人口流动的必然趋势,消除他们的偏见。而在农村土地从“定居成为常态”,到大量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从“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
傲的职责”到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反对派和顽固派是正常趋势,而文中的顺爷和六哥就是典型代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
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辟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摒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求业之精,别无他法
,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
..,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凡专一业一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告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
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节选自曾国藩《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线上。且书信A既详B则C四千里D外之兄弟E不啻F晤言一室G乐H何如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曾经.与《陈
涉世家》中“尝与人佣耕”的“尝”意思相同。B.假,借助,利用。与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意思不同。C.竟日,从早到晚,一整天.与材料一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终日”意思相同。D.古文,唐时称先秦两汉之文为古文,后泛指文言写成的文章。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假于物”。B.材料一中,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说明了积累、坚持和专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C.材料二中,朋友认为曾国藩猛火式做学问不妥,建议他搬家到城里,向师友学习。D.材料二中,曾国藩
认为学习要专一,每日都要打起精神,心无旁骛,否则一无所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辟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14.两则材料都阐述了求学方法,有哪些共同点?请从主要观点和论证手法两方面简要概括。【
答案】10BEG11.B12.C13.(1)(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2)好比没有煮沸的热水,马上用温火温,越温越不热。14.(1)观点上
:①都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和条件。②都强调学习中专一的重要性。(2)手法上:都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解析】【导语】两篇文言文皆论述求学之道,主张积累与专注。荀子以自然现象比喻学习,强调持久努力和利用外物的重要性。曾国藩则通过书信分享个人求学经验,提倡专注和反思。他勉励弟弟们以
专注的态度学习,逐步研精致思。两者皆采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表明学问需长久积累,坚韧不拔,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通过生动的描述,论证了持之以恒与专注学习在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且书信写得
极详细的话,我们四千里外的兄弟,就像在一个屋子里见面交流一样,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书信”作主语,“详”作谓语,中间不断开;“则”连词,连接句与句,表示顺承关系,其前即B处断开;“四千里外之兄弟”是“不啻晤言一
室”的主语,主语较长,其后E处断开;“不啻晤言一室”作谓语,单独成句,“乐何如乎”,“乐”作主语,其前即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我曾经踮起脚向
远处望。/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B.错误。两个“假”均指借助,利用。句意:借助车马的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C.正确。句意:来了就作一整天的谈话。/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文章内容的能力。C.“朋友认为曾国藩猛火式做学问不妥,建议他搬家到城里”错误,原文“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待,虽懦夫亦有立志”意思是,吴廷栋一定要我搬进北京城里居住,因为城里的镜海先生可以以师礼相待,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以朋友之礼相待
,老师和朋友一起帮助,即使是软弱无能的人也会树立志向。可见不是因为曾国藩猛火式做学问不妥,而是因为搬家到城里可以向师友学习,有利于人立志。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
文化常识的能力。(1)“锲”,雕刻;“而”,表假设,如果;“镂”,雕刻。(2)“譬如”,好比;“汤”,煮沸的热水;“遽”,立刻、马上。【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主要观点和论证手法的能力。(1)观点上:结合材料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材料二“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
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待,虽懦夫亦有立志”可知,都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和条件。结合材料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材料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可知,都强调学习中专
一的重要性。(2)手法上:材料一第一段使用比喻论证,结合严谨的说理结构,先说明论点“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后连举“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多个比喻句说明该观点,最后以“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收束总结本段内容。第二段,作
者又使用了正面设喻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积累,便可幻化风雨,蛟龙翻腾,具备圣心。随后便以一连串的对比设喻,在强烈的反差中论证了在学习中坚持与用心的重要性。材料二“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
用漫火温”,做学问好比熬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使用了比喻论证。都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参考译文:材料一: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
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
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
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
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材料二:吴廷栋最近和我往来很频繁,来了就作一整天的谈话,说的都是关于修身养心治国齐家的事情。吴廷栋一定要我搬进北京城里
居住,因为城里的镜海先生可以以师礼相待,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以朋友之礼相待,老师和朋友一起帮助,即使是软弱无能的人也会树立志向。我想朱子说过:做学问好比熬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生平的工夫,全都没有用猛火煮过。虽然有些知识,是从领悟的境
界中得到的。偶尔下点功夫,也不过悠闲自得玩味索求罢了。好比没有煮沸的热水,马上用温火温,越温越不热。所以,着急想搬进城里去,排除所有杂念,从事“克己复礼”的学问。追求学业精深,没有别的办法,专一罢了。谚语说:“技艺多了不能够维持生活”,是说他不专一。我挖井多却没
有泉水可以饮用,是不专一的过错啊。各位弟弟要力求专一于学业,像九弟志向在书法,也不一定要全部废弃其他学业,但是每天写字的时候,不可不提起精神,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事情,都可以触动灵感。四弟六弟,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有专门的爱好没有?如果志向在研习所有儒家经典著作,那么应该专门研究一种经
书。如果志向在八股文,那么应该专门研究一个人的文章。如果志向在作古文,那么应该专门看一个人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也一样;作试帖诗也一样;千万不可以同时兼顾,样样去学就一定一无所长,一再嘱咐!千万牢记!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会有心得体会,也必定
存在着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跟你们一起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而且书信写得极详细的话,我们四千里外的兄弟,就像在一个屋子里见面交流一样,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二)课内文言基础(本题共3小题,9分)15.下列选项中关于“而”和“其”字的含义正确
的一项是()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②吾尝终日而.思矣③蟹六跪而.二螯④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⑥其.可怪也欤⑦其.出人也远矣⑧其.皆出于此乎A.①和③相同;⑤和⑦不同B.②和③相同;⑥和⑧相同C.①和④不同
;⑤和⑦不同D.②和④相同;⑥和⑧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而:表假设,如果。句意:如果雕刻一下便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折断。②而:表修饰,地。句意:我曾经整日地思索。③而:表示并列,和,并且。句意:螃蟹有六条腿和两
个蟹钳。④而:表转折,却。句意: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⑤其:代词,它,指书。句意: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它的断句。⑥其:副词,表反问。句意:真是令人奇怪啊!⑦其:代词,他,他们。句意: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⑧其:副词,表推测,大概。句意: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①和④不同;⑤和
⑦不同。故选C。1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A.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解忧?唯有杜康”。句意: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D.被动句,“于”,被,受;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拘于时,于余学”。句意:
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故选B。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劝.学③金.就砺则利④蚓无爪牙..之力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⑥古之学者..必有师⑦吾从而..师之⑧今之众人..⑨小学..而大遗⑩年十七,好古文..⑪师不必..
贤于弟子⑫下饮黄泉..A.“博学”指“博学多知”;“从而”指“跟从并且”;“不必”指“不用、无需”。B.“劝”指“规劝”;“金”指“金属”;“寄托”指“安身”。C.“爪牙”指“爪子和牙齿”;“学者”指“知识渊博之人”;“众人”指“
多数人”。D.“小学”指“小的方面学习”;“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黄泉”指“地下的泉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博学:广泛地学习。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
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②劝:鼓励。句意:鼓励学习。③金:金属,指金属制的刀和斧等。句意: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锋利了。④爪牙:爪子和牙齿。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⑤寄托:安身。句意: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⑥学者:求学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⑦从而:跟
从并且。句意:我跟从并且向他学习。⑧众人:一般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⑨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句意: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⑩古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句意:年龄十七,喜欢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⑪不必:不一定。句意:老师不一定超
过学生。⑫黄泉:指“地下的泉水”。句意:向下饮泉水。A.“博学”“不必”错;B.“劝”错;C.“学者”“众人”错。故选D。(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夜偶书赵师秀此生谩与蠹鱼同①,
白发难收纸上功。辅嗣易行无汉学②,玄晖诗变有唐风③。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④。[注]①蠹鱼:蛀蚀书籍衣服的小虫。②辅嗣:三国时代经学家王弼,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③玄晖:南朝诗人谢朓,曾与沈约等
共创“永明体”。④扬雄: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辞赋著作和正统儒学思想留名后世。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蠹鱼”和“白发”分别运用比喻和借代,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勤于读书却老而无功的感慨。B.颔联用典,在“无
汉学”与“有唐风”的褒贬对比中寄寓诗人对谢朓文学成就的仰慕之情。C.“夜长灯烬挑频落”与“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都写了“灯烬”,但表现的意趣并不相同。D.颈联描写秋虫的鸣叫声,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烘托出诗人在深秋长夜勉力苦读的形
象。19.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8.B19.①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超然。诗人不以老朋友天赐的福禄和尊贵的地位为意。②对先贤的仰慕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有扬雄那样的文学建树。③对人生追求的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诗人虽已白发年老却依然长夜苦
读,勤学不辍。【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褒贬对比”错,颔联王弼注解的《易》流布天下,一扫寻章摘句的汉代儒学;谢朓创造了“永明体”这种新诗体之后,才有了唐人的诗歌。这显然均为对王弼、谢朓的褒扬。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
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尾联“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意为:有多少老友曾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他们才华横溢,却失意寂寞,就像汉代辞赋家、思想家扬雄,让人忍不住为他们叹息。尾联写几人天禄犹叹扬雄。上句中,诗人由自己而联想到友人大
多未有入仕的机会,或者只是沉沦下僚,又有几人获得了朝廷优厚的俸禄和尊贵的地位呢?表现了诗人不以旧交天赐的福禄和尊贵的地位为意,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超然。扬雄,汉代大辞赋家晚年闭门著述,历来为人感叹。下句中,诗人运用扬雄的典故,希望自己能有扬雄那样的文学建树,表达了自
己对先贤的仰慕之情。结合“此生谩与蠹鱼同,白发难收纸上功”分析,诗人在赞汉代扬雄晚年著述的同时,也表示虽然自己已经白发年老,却依然长夜苦读,勤学不辍,表达了诗人为实现理想,对人生追求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白落梅曾
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曹操在《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朋友间久别重逢的场面。(2)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小坚为说明学与思的关系,引用了古诗文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4)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答案】①.契阔谈讌②.心念旧恩③.学而不思则罔④.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⑤.故不积跬步⑥.无以至千里⑦.是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⑧.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契、讌、罔、殆、须臾、跬、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始终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也是维系文明传承发展的关键纽带。阅读究竟该采取何种方式?人们看法各
不相同,可谓①,但毋庸置疑的是,要想真正构建系统性、有效性的知识体系,唯有依靠大量系统的深度阅读,纸质书籍无疑是最好的载体。人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无论选择怎么样的阅读方式,最基本的是要能够保持一颗安静的心。知识的获取与构建需要一个②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功利主
义与焦虑情绪都不是应有的心绪,③样的肤浅阅读也不是应有的态度,只有让自己真正沉浸到书籍的世界,书籍中蕴藏的丰富信息才能被获取,才能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与实际收获。阅读还得有恒心和毅力,有的人读书只有开头,每次结尾总是草草了事,这样糊弄的只是自己,遗憾也只能留给自己。要读书好,
要善读书,以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不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显著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一组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见仁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②潜移默化(日积月累)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22.才能够获取书籍中蕴藏的丰富信息,才能够触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才能够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与实际收获。23.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
必然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实现自我价值的显著升华。【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由“人们看法各不相同”可知,对于阅读究竟该采取何种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填“见仁见智(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②由“不可能一蹴而就”可知,知识的获取与构建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缓慢的变化过程,可填“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日积月累:一天一月地积累起来,形容长时间积累。③由“肤浅阅读”可知,此处所填成语与之意思相近,可填“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浅尝辄止:略微尝试
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要求改写成一组排比句,这就要求三个句子句式要一致,可以确定一个“标杆句”,将其他两个句子改成结构一致的句子。如确定句式为“才能够+动词+定语+宾语”的格式,“书籍中
蕴藏的丰富信息才能被获取”改成“才能够获取书籍中蕴藏的丰富信息”;“才能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改成“才能够触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与实际收获”改成“才能够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与实际收获”。【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
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不合逻辑,“以致”后面往往跟坏结果,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好结果,可把“以致”改成“从而”;不合逻辑,否定失当,“不会”的“不”删掉;语序不当,“显著”应修饰“升华”,放在“升华”前面。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
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材料二:有人说,阅读本是乐事雅事,可一旦跟考试挂钩,就成了苦事、俗事;有人则认为,阅读无所谓苦、乐、雅、俗,关键在于阅读者。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己阅
读的经历,写一篇文章加以辨析与阐说。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读书的苦乐之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读书总
难免被看作一项苦差事。诚然,读书之苦有时是极恼人的,但我以为读书亦有一番大乐趣。读书之乐,乐在增长见识。同学之中,总有几位时常因见识广博引来旁人钦羡的目光。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缘何而来?想必大部分应由读书而来。书籍所描绘的
斑斓世界。既是现实自然的重现,又是人类生活的延伸。阅读的过程,正是一个认识自然、发现自己的过程。看看那些如饥似渴的读者们,他们脸上如痴如醉的神情有力地证明了,阅读中蜂拥而来的新奇的知识是多么地令人沉醉,令人欢悦啊!读书之乐,乐在获得教养。赫尔曼·黑塞曾在他的
著作中提到,要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而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人们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读书对于获得教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一个被书籍滋养过的人,他的
内心一定是平和、欣悦的。他看待事物的目光也会是柔和、宽容的。因读书而获得的教养使他对生活生发出无限的热爱,这热爱又将让他的心保持愉快的跳动。读书之乐,乐在跨越时空,与作者倾心交谈。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更是那些伟大的灵魂所留给我们的财富。诚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
的人谈话。我们在感悟前人的思想、经验、追求时,仿佛听到了他们久远浑厚的絮语,仿佛已经和他们面对面,捕捉他们脸上或忧郁或自信、或痛苦或欢乐的表情。杨绛先生曾打过一则有趣的比喻:读书的趣味正在于穿过一扇隐形的门偷偷溜进了作者的房间
。好一个“偷偷”!那一份和作者交流的好奇与私密,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恣意享受着的幸福。除此以外,与作者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更能从中嗅出快乐的芬芳。读书确实有一番大乐趣的,那些彻悟的瞬间,那些美好的感悟就是的佐证。只是,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
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因为他们会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忘掉那些功利的东西,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得自然,读得纯粹,真正领悟到读书之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题目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指出每日必须读书,读书是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的事情。材料二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看待读书的观点:本是乐事雅事,一跟考试挂钩就成了苦事俗事;读书是一
件什么性质的事,完全取决于阅读者自己的感受。综合两则材料可见,题目的话题是:读书。材料一强调的是读书的重要性。材料二用两类观点引起考生思索:读书是乐雅之事,还是苦俗之事?读书于我们非常重要。一日不吃饭,一日不睡觉,顶
多只会饥饿和困乏,终不至要人性命。而一日不读书,就少了一日的见识和提升,缺了一次精神的滋养和情操的陶冶。对一个人来说,身体的休息和能量的补充只是浅层次地活着,精神的修养和道德的完善才是高级别地活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书是比吃饭睡觉更重要
的事情。但是对于读书的感觉和看法,又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不可一概而论。读书若与考试挂上钩,从浅层次来写,难免带上目的性和功利性,这样说来读书是俗事;在对分数和知识孜孜以求的过程中,在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
中,会有无数艰辛,无数起落,这样说来读书是苦事。从深层次来说,读书可以开启蒙昧,陶冶情操,锤炼意志,修养品行,净化精神,睿智头脑,这样说来读书就是乐事和雅事。当然,读书到底是苦事俗事还是乐事雅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们对读书的认知并不一致,感
受更是大相径庭,因人而异,对于阅读者来讲,你认为读书是什么性质的事情,那么它对你来讲就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从“辨析与阐说”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读书的重要性,或者谈读书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谈读书是我们每天必做的重要事情,然后运用因果论证,
谈因为这件重要的事情能让我们摆脱蒙昧,开启心智,所以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乐事和雅事。立意:1.享读书之乐,沐书香之雅。2.读书,最乐事,而懒人常以为苦。3.苦中有乐求学路,难上生欢读书人。4.阅读点亮生命,书香浸润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