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5)页,2.10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c6cbcb8acd8ef87ae055316a03b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顺义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图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此可知A.
该质点振动的振幅为20cmB.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2sC.0.5s和1.5s两个时刻,质点具有相同的位移D.0.5s和1.5s两个时刻,质点具有相同的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振幅为10cm,A错误.B.从图像看出振动周期为4s,B错误
.CD.从图像可以看出0.5s和1.5s两个时刻,质点位移相同,但速度方向相反,C正确D错误.2.如图,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4个摆,其中A、B摆长相等。先让A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也跟着振动起来,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其他各摆的
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B.其他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D摆的振幅最大C.其他各摆的振幅相同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答案】A【解析】【详解】ABD.A摆振动起来,其它各摆也振动起来,其他各摆均做受迫振动,则它们的振动频率和周期均等于A摆的振动频率和周期,故A正确,BD错误;C.由于其它各摆的摆长不同,则
振幅不同,又A、B摆长相同,所以这两个摆的固有频率相同,则B摆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最大,故C错误。故选A。3.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后K质点比L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此时K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C.此时K质点的速度比L质点的
小D.此时K质点的加速度比L质点的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由题知K质点比L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则K质点应向下振,再根据“上坡、下坡”法可知,该波应沿x轴正方向传播,A、B错误;C.由AB选项可知K质点应向下振,而L质点在波谷处,则L质点
的速度为0,故此时K质点的速度比L质点的大,C错误;D.由于质点在竖直方向做机械振动,根据F=-kyF=ma结合波图像可看出yL>yK则,此时K质点的加速度比L质点的小,D正确。故选D。4.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i-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4s时电流改变方向B.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5sC.该交变电流的表达式为=2cos5πAitD.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t=0.4s时电流为正方向最大,电流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A
错误;B.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0.4s,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max2Ai=,角速度为25rad/sT==故该交变电流的表达式为max=cos2cos5πAiitt=故C正确;D.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为max2A2ii==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物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作用下,物块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一段时间t,在这段时间t内()A.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的冲量为0B.物块受到的力F的冲量为cosFtC.物块的动量变化量为FtD.物块的动量
变化量为cosFt【答案】D【解析】【详解】A.设物块的重力为G,由冲量的定义可知,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的冲量为()1NsinIFtGFt==−A错误;B.物块受到的力F的冲量为2IFt=B错误;CD.物块受到的合力为cosFF=合由动量定理可得cospFtFt==合C错
误,D正确。故选D。6.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T。0=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c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B.图2可以表示质点c的振动C.0=t时,质
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D.质点b和质点c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详解】A.由波形平移法可知,0=t时刻质点b向上振动,结合图2可知,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故A正确;B.由波形平移法可知,0=t时刻质点c向下振动,结合图2可知,图2不可以表
示质点c的振动,故B错误;C.0=t时,质点a的位移最大,则加速度最大,质点b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则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大,故C错误;D.质点b和质点c的平衡位置相差半个波长,则速度方向总是相反的,故D错误。故
选A。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2:10:1nn=,在原线圈两端加上随时间变化规律为()2002sin100Vut=的交变电压,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10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为20AB.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20VC.电阻R
消耗的功率为402WD.副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Hz【答案】B【解析】【详解】A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m12uU=理想变压器,所以有1122UnUn=解得220VU=由欧姆定律有22UIR=理想变压器,有1221InIn
=解得10.2ΑI=故A错误,B正确;C.电阻R消耗功率为2240WPUI==故C项错误;D.由题意可知,原线圈的交流电的频率为1150Hz2fT===理想变压器,所以副线圈交流电频率也为50Hz,故D项错误。故选B。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线圈(自感系数足够大,直流电阻不计)。E为电源,S为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a、b同时发光B.断开开关,a先熄灭,b闪亮后熄灭C.闭合开关
和断开开关瞬间,a中的电流方向相反D.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瞬间,b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详解】A.闭合开关瞬间,由于线圈的阻碍作用很大,故a先亮,b慢慢变亮,最终a、b亮度一样,A错误;B.闭合开关稳定后,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计,所以a、b两灯的电流一样
,断开开关,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与a、b两灯构成回路,a、b两灯都是逐渐暗下去,B错误;CD.闭合开关稳定时,a、b和线圈中电流方向都向右;断开开关瞬间,电流方向由线圈决定,可知a中的的电流方向变为向左,b中的电流方向还是向右,故闭合开
关和断开开关瞬间,a中的电流方向相反,b中的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P是绕有闭合线圈的螺线管,将一磁铁从距P上端h高处由静止释放,磁铁竖直穿过P后落在海绵垫上。若仅增大h,重复操作
,磁铁穿过P的过程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量将增大B.线圈对磁铁的平均阻力将变小C.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荷量相同D.磁铁在螺线管中都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C.若仅增大h,对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影响,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相同,根据ΔΦΦΔ
qItttRR===可知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荷量相同。故A错误;C正确;B.若仅增大h,磁铁经过线圈的时间减小,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增大,所以感应电流增大,线圈对磁铁的平均阻力将变大。故B错误;D.由于线圈
的电磁阻尼作用,磁铁在螺线管中不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错误。故选C。10.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水平U型导体框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置于导体框上。不计导体框的电阻、导体棒与框间的摩擦。ab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最终停在
导体框上。在此过程中()A.导体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导体棒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电阻R消耗的总电能为202()mvRRr+D.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总功小于2012mv【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导体棒向右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b
到a,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导体棒向到向左的安培力,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EBLv=感应电流为0BLvEIRrRr==++故安培力为220BLvFBILR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可得()220BLavmRr
=+随着速度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故导体棒不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为2012Qmv=因R与r串联,则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则R产生的热量为()202Rm
vRRQQRrRr==++故C正确;D.整个过程只有安培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总功等于2012mv,故D错误。故选C。11.惠更斯发现“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与重力加速度的二次方
根成反比”。为了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创设了“重力加速度”可以人为调节的实验环境: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可调的光滑斜面,把摆线固定于斜面上的O点,使摆线平行于斜面。拉开摆球至A点,静止释放后,摆球在ABC之间做简谐运动,摆角为、在某次实验中,摆球自然悬垂时,
通过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摆线的拉力为1F;摆球摆动过程中,力传感器测出摆线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2F、3F、0T均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多次改变图1中角的大小,
即可获得不同的等效重力加速度B.在图2的测量过程中,单摆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0nTC.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只要得出1cosT就可以验证该结论成立D.在图2的测量过程中,满足31232FFF=−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A.对小球进
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始终与斜面的支持力平衡,令等效重力加速度为0g,则有0sinmgmg=解得0sing=可知,多次改变图1中角的大小,即可获得不同的等效重力加速度,故A项错误;B.单摆在运动过程中,A、C
两位置摆线的拉力最小,根据图2可知,相邻两个摆线拉力最小的位置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可知,单摆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02tnTnT==故B项错误;C.单摆的周期公式为2sinLTg=可知,多次改变斜面倾角,只要得出1sinT,就可以验证该结论成立,故C项错误;D.摆球自然悬垂时,
通过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摆线的拉力为1F,根据平衡条件有1sinFmg=在图2的测量过程中,摆球在A位置有2sincosFmg=摆球在B位置有23sinvFmgmL−=摆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过程有()21sincos2m
gLLmv−=解得31232FFF=−故D项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组成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在物块上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记录纸.当弹簧振子沿竖直方向上下自由振动时,以速率v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
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余弦型函数曲线形状的印迹,图中的y1、y2、x0、2x0、3x0为记录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值,P、Q分别是印迹上纵坐标为y1和y2的两个点.若空气阻力、记录笔的质量及其与纸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则A.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x0
/vB.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y1-y2C.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D.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弹力对物块做功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A.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2xv,选项A错
误;B.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1(2)yy−,选项B错误;C.因在PQ两点振子的速度为零,则动量为零,则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物块动量的变化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块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选项C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合力对物块做功为零,而合力功等于弹
力功与重力功之和,重力功不为零,则弹力对物块做功不为零,选项D错误.13.动量p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称作相轨,它在理论物理、近代数学分析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现以弹簧原长时物块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取
向右为正方向,建立Ox坐标系。当物块偏离O点的位移为x时,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为212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弹簧振子的机械能为E时,该弹簧振子的部分px−图像如图乙中曲线c所示,M和N分别为曲线c与p轴和x轴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
c是抛物线的一部分B.曲线c对应物块从右侧最远处向O点运动的过程C.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EkD.当物块运到振幅一半处时,其动量大小为其动量最大值的32【答案】D【解析】【详解】A.对弹簧和振子组成的系统机械
能守恒,设振子速度为v,则满足221122Emvkx=+整理可得22Ekpmvxvv==−若将mv视为因变量,x视为自变量,该表达式符合抛物线要求,但式子中v为变量,故px−图像不是抛物线,故A错误;B.图中曲线c动量为正,则振子速
度方向为正方向,向右运动,速度由最大变为零,可知曲线c对应物块从O点向右侧最远处运动的过程,故B错误;C.振子在最大振幅处时,速度为零,根据212Ekx=可得2Exk=即振幅为2Ek,故C错误;D.当物块运到振幅一半处时,有222
212228kxmvmvkxE=+=+当动量最大时,即振子速度最大时,振幅为零,有22max22mvkxE==联立可得max32mvmv=故D正确故选D。14.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
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V(伏)与A(安)和(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
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A.JC和NCB.2Tms和CFC.WA和CTmsD.1122W和TAm【答案】B【解析】【详解】A.由WUq=可知单位JC与电压单位V等效,由FEq=可知单位NC与电压单位V不等效,故A错误;B.由QUC=可知单位CF与电压单位V等效,由Ent=可
知单位2Tms与电压单位V等效,故B正确;C.由PUI=可知单位WA与电压单位V等效,由FqvB=可知单位CTms是力的单位,故C错误;D.由PIR=可知单位1122W是电流单位,由FBIL=可知单位TAm是力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物理实验一般都涉及实验目的、实
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组装单摆时,应该选用__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C.直径约为1.8cm的塑料球D.直径
约为1.8cm的钢球(2)在挑选合适的器材制成单摆后他们开始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测量摆线长度,作为单摆的摆长;②在偏角较小的位置将小球由静止释放;③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④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单摆振动周期tTn=;在前四个操作步骤中不妥当的是__________
_。(填写操作步骤前面的序号)(3)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2T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2T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c和b平行,b和a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
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B.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4)该组同学通过改变摆线长L进行了多次测量,正确操作后,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摆球做简谐运动周期的平方2T与摆线长L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测得图像中的横截距和纵截距分别为a−和b,根据图像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答案】(1)AD(2)①③##③①(3)C(4)24ab【
解析】【小问1详解】在用单摆测定力加速度的实验基本条件是摆线长度远大于小球直径,小球的密度越大越好;故摆线应选取长约1m左右的不可伸缩的细线,摆球应选取体积小而质量大的铁球,以减小实验误差。故选AD。【小问2详解】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摆长应为悬点到小球圆心的距离,所以测量摆线长
度,作为单摆的摆长不妥;同时为了方便计时并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应从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应从小球到达最低时开始计时,所以①③不妥。【小问3详解】A.由单摆周期公式有2LTg=整理有224TLg=所以图像的斜率为
24kg=整理有24gk=由图像可知其图像a的斜率大于图像b的斜率,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线a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故A项错误;B.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由之前的分析可知图线a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B项
错误;C.若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则实际摆长为lLr=−单摆周期公式为2lTg=整理有22244TLrgg=−所以其图像时图线b向下平移,与图线c相同,故C项正确。故选C。【小问4详解】由单摆周期公式有2LxTg+=整理有22244TLxgg=
+所以图像的斜率为24bkga==结合题图,整理有24agb=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上复写纸、白纸,记下小球抛出点在白纸上的垂直投影点O。实验时,先调节轨道末端水平,使A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P由静止释放,根据白纸上小球多次落点的痕
迹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E。然后把半径相同的B球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A球从斜轨上位置P由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后两球均落在白纸上,多次重复上述A球与B球相碰的过程,根据小球在白纸上多次落点的痕迹分
别找到碰后两球落点的平均位置D和F。用刻度尺测量出水平射程OD、OE、OF。用天平测得A球的质量为Am,B球的质量为Bm。(1)在实验中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仅通过测量___________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OD、OE
、OF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A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实验过程中白纸和复写纸都可以随时调整位置C.B球的落点并不完全重合,说明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出现了错误(3)若满足关系
式___________,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4)该同学做实验时所用小球的质量分别为A45gm=、B7.5gm=,如图所示的实验记录纸上已标注了该实验的部分信息,若两球碰撞为弹性碰撞,请
将碰后B球落点F的位置标注在图中_______。(5)用如图所示装置也可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把被碰小球2m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1m从斜轨上A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2m相碰,并多次重复。图中D、E、F到抛出点B的距离分别为DL、EL、FL。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
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A.112FDEmLmLmL=+B.222112EDFmLmLmL=+C.112EDFmLmLmL=+D.EFDLLL=−【答案】(1)B(2)A(3)AABmOEmODmOF=+(4)(
5)C【解析】【小问1详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有212hgt=,xxvt=整理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2xgvxh=由于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则在实验中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仅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OD、OE、OF间接地解决这个问
题。故选B。【小问2详解】A.A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初速度相等,故A项正确;B.实验过程中复写纸不可以随便调整位置,故B项错误;C.B球的落点并不完全重合,是实验误差导致,故C项错误。故选A。【小问3详解】根据动量守恒有A0A1B2mvmvmv=+结合平抛运动规
律可知需验证的表达式为AABmOEmODmOF=+【小问4详解】若两球碰撞为弹性碰撞,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222A0A1B2111222mvmvmv=+联立解得20127vv=所以B球落点到O点的距离与OE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2:7,标注的位置如图所示【小问5详解】设斜面的倾角为,小球离开平
台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cosLvt=竖直方向21sin2Lgt=解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cos2singLv=则有1m碰撞前的初速度1cos2sinEgLv=1m碰撞后的初速度2cos2sinDgLv=2m碰撞后的初速度3cos2sinFg
Lv=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111223mvmvmv=+整理有112EDFmLmLmL=+故选C。1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金属板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
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求:(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2)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ν的大小;(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答案】(1)UEd=;(2)2vUqm=;(3)12mURBq=【解析】【详解】(1)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得,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UEd=(2)设带电粒子出电场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212Uqmv=解得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ν的大小2vUqm=(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vBqvR=联立得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RBq=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竖直弹起的最大高度为4H。重力如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与地面碰撞前瞬间的速度;(2)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E;(3)若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为Δt,小球重力不可忽略,碰撞过程地面对小球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
答案】(1)2vgH=,方向竖直向下;(2)34EmgH=;(3)322gHmFmgt=+【解析】【详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22vgH=解得小球与地面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2vgH=方向竖直向下。(2)小
球与地面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E为1344EmgHmgHmgH=−=(3)小球与地面碰撞后,由机械能守恒'21124mvmgH=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后瞬间速度为'22gHv=方向竖直向上,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
向,由动量定理()()'222gHFmgtmvmvmmgH−=−=−−解得碰撞过程地面对小球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为322gHmFmgt=+19.图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转动角速度50rad/s=,线圈的
匝数,100n=、总电阻10r=,线圈围成的面积20.1mS=。线圈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90R=,交流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0.2TB=,图示位置矩形线圈和磁感线平行。(1)求电动势的最大值mE;(2)求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3)线圈
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求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答案】(1)100V;(2)452V;(3)0.02C【解析】【详解】(1)电动势的最大值为m1000.20.150V100VEnBS===(2)电动势的有效值为m100V502V22EE===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
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50290V452V9010EURRr===++(3)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ΔΦΔΦ1000.20.1ΔΔC0.02CΔ9010nnnBSqItttRrRrRr======+
+++20.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运动形式。它是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形如Fkx=−的回复力作用下,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遵循sinxAt=变化规律的运动,其中角频率2kkTm==(为常数,A为振幅,T为周期)。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其典型代表。如图所示,一竖直光滑的管内有—劲度系
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A静止时所在位置为O。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从距A为H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A发生瞬间碰撞后一起开始向下运动。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当其形变量为x时,
弹性势能为2p12Ekx=。已知3mgHk=,重力加速度为g。求:(1)B与A碰撞后瞬间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2)小球A被碰后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3)a.请判断两小球一起向下运动的过程,是否是简谐运动,并说明理由。b.小球A从O点开始向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O点所用的时间t。【
答案】(1)2132mgvk=;(2)m3mgxk=;(3)423mk【解析】【详解】(1)B自由下落H的速度Bv,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B12mgHmv=解得B2vgH=B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B10()mvmmv+=+
解得2132mgvk=(2)A在O位置,弹簧被压缩0x,根据平衡条件得0mgxk=A与B共同体继续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为mx,根据能守恒定律22210m0m111(2)2()222mvkxmgxkxx++=+根据平衡条件有0mgkx=整理得22m0m0230xxxx−−=解得m03
xx=m0xx=−(舍去)即m3mgxk=(3)a.两小球一起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平衡条件有2mgkx=当两小球偏离平衡位置x′后,两小球所受回复力为()2Fmgkxxkx=−+=−故两小球一起向下运动的过程,
是简谐运动。b由题意22mTk=又振幅022mgAxk==振动图像如图.由余弦函数知11()3412TtT==所求时间12223ttTT=+=得2242233mmt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