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长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1000.26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49239c0614d249d244d1795c55d2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24SO−、OH−B.2Ca+、Na+、
23CO−、3NO−C.Na+、H+、Cl−、23CO−D.Na+、2Cu+、Cl−、24SO−【答案】D【解析】【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
合题意;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离子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在化学学科发展中分类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
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的种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
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解】A.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为离子反应,否则为非离子反应,A正确;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具有丁达尔现象,B错误;的C.在水溶液或纯液态(熔融)时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否则为非电解质,C错误;D.根据氧化物中另
一种元素的种类,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醋酸溶液导电性强D.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答案】D【
解析】【详解】A.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才是酸,故A错误;B、NaCl在水中电离成Na+和Cl-,电离过程不需通电条件,故B错误;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强,极稀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浓
溶液比,可能硫酸导电性差,故C错误;D、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盐酸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是液态氯化氢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
液:()22Mg2OHMgOH+−+=B.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22CuO2HCuHO+++=+C.碳酸钙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2322CaCO2HCaCOHO+++=++D.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323CHCOOHOHHOCHCOO−−+=+【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442MgSOBa2OHMgOHBaSO+−+−+++=+,故A错误;B.稀硫酸溶液中
加入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CuO2HCuHO+++=+,故B正确;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aCO2HCaCOHO+++=++,故C正确;D.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3CHCOOHOHHOCHCOO−−+=+,故D正确;答案选A。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93.110−m的某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则该分子的直径比Na+大B.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3FeCl溶液,形成带电的()3FeOH胶体,导电
能力增强C.“静电除尘”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D.向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试管中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直径为1.3×10−9米)的微粒直径属于胶体分散系范围内,属于胶体分散系,溶液中分散质直径小于1nm,所以该分子
的直径比Na+大,故A正确;B.胶体不带电,是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B错误;C.“静电除尘”涉及到胶体电泳的性质,故C正确;D.向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硫酸先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然后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沉淀溶解,故D正确;答案选B。6.若铅笔芯
中石墨质量分数为50%,已知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假设铅笔芯除石墨外的成分不含碳原子,则一个铅笔字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22.510个B.192.510个C.22510个D.19510个【答案】B【解析】【详解】若铅笔芯中石墨的质量分数为
50%,已知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所以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物质的量为340.510g51012g/12molmol−−=,所以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451012mol−×6.02×1023mol-1=2.5×1019,故
选B。7.用NaCl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的A.B.C.D.【答案】C【解析】【详解】A.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需左物右码,固体药品要用钥匙取用,接近刻度时轻磕手腕,故A正确;B.称量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故
B正确;C.烧杯中溶液沿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伸入刻度线以下,故C错误;D.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刻度线以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D正确;故选:C8.红磷可在氯气中燃烧,若P和2Cl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8混合,点燃使其完全反应,只生成3PC
l和5PCl两种产物。则产物中3PCl与5P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2B.2∶5C.7∶3D.3∶7【答案】C【解析】【详解】设生成()3nPCl=xmol,()5nPCl=ymol,根据质量守恒与得失电子守恒可得:x+y=1,3x+5y=1.8,解得x=0.7mol,y=0.3mol
,故3PCl与5P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故选C。9.用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ANB.常温常压下,22g2
NO和2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为A1.5NC.1mL5mol/L的3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A0.005N。D.某2BaCl和KCl的混合溶液,若含amol2Ba+和bmolCl−的,则溶液中K+的数目为()Ab-2aN【答案】A【解析】【详解】A.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水的质量为54g,即乙醇的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54g÷18g/mol=3mol,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6+3×2)NA
=12NA,A错误;B.2NO和2C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22g2NO和2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3NA=1.5NA,B正确;C.由于胶体粒子是集合体,则将1mL5mol/L的3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反应后
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10-3×5NA=A0.005N,C正确;D.溶液为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2BaCl和KCl的混合溶液,若含amol2Ba+和bmolCl−,有
()AA2a+n(K)NbN+=则溶液中K+的数目为()Ab-2aN,D正确;故选A。10.“王水”指的是将浓度为c1mol/L,密度为ρ1g/mL的浓硝酸与浓度为c2mol/L,密度为ρ2g/mL的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若“王水”的密度为ρ3g/
mL,则王水中c(H+)为()A.12c+3c4B.12312(c+3c)ρρ+3ρC.123121000(c+3c)ρρ+ρD.12312(c+3c)ρ1000(ρ+ρ)【答案】B【解析】【详解】设浓HCl和浓HNO3的体积分别
为3VmL、VmL,混合后H+的物质的量=混合前H+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混合后c(H+)=12123cV+c3VρV+ρ3Vρ=12312(c+3c)ρρ+3ρ,B满足题意。答案选B。11.2HS在1500℃下分解生
成硫蒸气和2H。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产物硫蒸气的分子式为A.SB.S2C.S4D.S6【答案】B【解析】【详解】2HS高温分解生成硫单质和氢单质,产物体积分数不断变大,由图可知,二者比值为
2:1,由硫化氢组成可知,生成氢气的量更大,结合氢守恒,设反应为22x2HS=H+2S,由硫守恒可知x=2;故选B。12.向24HSO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2BaOH溶液,符合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图像是[I表
示电流强度,V表示所加()2BaOH的体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反应:()22442HSOBaSO2HOBaOH+=+可知,随着()2BaOH溶液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4BaSO和2HO,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当酸碱恰
好完全反应,溶液导电能力几乎为0,答案选D。13.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X常选用CaOB.第①步中为了得到干燥的22MgCl6HO固体,应采用高温烘干C.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第②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4BrSO2H
OSO2Br4H−+−++=++【答案】B【解析】【分析】苦卤中加石灰乳沉淀2Mg+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镁,①中在HCl气流中蒸发氯化镁溶液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滤液含NaBr,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溴,②中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吸收液成分为硫酸和HBr;【详解】
A.根据分析,苦卤中加石灰乳沉淀2Mg+生成氢氧化镁,加入CaO可形成石灰乳,A正确;B.因加热促进镁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因此第①步是将氯化镁溶液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得22MgCl6HO固体,B错误;C.操作1是过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正确;D.第②步2SO作还原
剂,与2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224BrSO2HOSO2Br4H−+−++=++,D正确;答案选B。14.耦合电化学合成法从2CO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②的机理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化学合成法从2CO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图2含Pd物质中Pd的价态保持不变C.2PdBr是反应②的催化剂D.工作过程中反应①、②和③逐级转移电子,电子的能量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①阴极:CO2+2CH3OH+2e-=CO+2C
H3O-+H2O,③阳极:2Br--2e-=Br2,②2CH3O-+CO+Br2=2Br-+(CH3O)2CO,①+②+③得总反应CO2+2CH3OH电解⎯⎯⎯⎯→H2O+(CH3O)2CO,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末发生变化,总反应是非氧
化还原反应,A正确;B.图2由Pd→PdBr2,Pd元素从0升到+2价,Pd的价态发生变化,B错误;C.反应②发生Br2→2Br-,2PdBr参与反应,作为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C错误;D.工作过程中反应①发生CO2→CO得到2个电子,③2Br-→Br2都是
失去2个电子,反应②Br2→2Br-得电子,CO失电子生成(CH3O)2CO,反应①、②和③不是逐级转移电子,电子的能量保持不变,D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
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3Fe+、2Ba+、H+、24SO−、23CO−。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步骤一: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步骤二:加入足量2BaCl溶液,生成23
.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1)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生成沉淀后的实验操作步骤有:___________、洗涤、干燥。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
_。(3)原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答案】(1)①.过滤②.2244BaS
OBaSO+−+=(2)①.H+、24SO−②.3Fe+、2Ba+、23CO−(3)3mol/L(4)①.2HOHHO+−+=②.()22Mg2OHMgOH+−+=【解析】【分析】溶液中含有0.1moNa+、0.05molMg
2+、0.3molCl-,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则一定不含3Fe+、23CO−;加入足量2BaCl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知生成23.3g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4SO−,物质的量
为0.1mol,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2Ba+;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H+。【小问1详解】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生成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生成的沉淀是硫酸钡,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2244BaSOB
aSO+−+=。【小问2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24SO−、H+,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3Fe+、23CO−、2Ba+。【小问3详解】根据电荷守恒,n(H+)=2
n(24SO−)+n(Cl-)-n(Na+)-2n(Mg2+)=0.3mol,原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0.1L=3mol/L。【小问4详解】向原溶液中含有H+、Na+、Mg2+、Cl-、24SO−,加入
足量NaOH溶液,依次发生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①2HOHHO+−+=;②()22Mg2OHMgOH+−+=。16.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2Ca+、2Mg+、3Fe+、24SO−等杂质离
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1)加入A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Ⅰ中的2Ca+、2Mg+、3Fe+、24SO−离子。A代表的是多种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ⅰ.NaOH,ⅱ.___________,ⅲ.
___________(填化学式)。(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为(3)操作Ⅲ的名称是__
_________。(4)mg粗盐提纯后得到ng纯净的NaCl固体,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A.m>nB.m<nC.m=nD.无法确定。(5)实验室需配制480mL0.400mol/L盐酸,现用如图所示浓盐酸配制,回答下列问题:盐酸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
:36.5密度:1.2g/cm3HCl的质量分数为:36.5%①配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②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答案】(1)①.2BaCl②.23NaCO(2)de(3)蒸发结晶(4)D(5)
①.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②.16.7【解析】【分析】在溶液Ⅰ中可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饱和碳酸钠溶液,过滤所得滤液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盐酸,所得溶液Ⅱ为氯化钠,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
到氯化钠晶体,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加入A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3Fe+、2-4SO离子,应首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和3Fe+,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最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
子,故答案为:BaCl2;Na2CO3;【小问2详解】在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烧杯靠在玻璃棒上引流,漏斗下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同时玻璃棒不能进行搅拌,所以有d、e不规范;【
小问3详解】操作Ⅲ为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为蒸发结晶;【小问4详解】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加入了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前后的质量关系,故答案为D;【小问5详解】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
使用的仪器有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体滴管,量筒等,所以缺少的为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②需要配制500mL溶液,所以需要的盐酸的体积计算公式为0.40.536.516.7mL36.5%1.2=,故答案为16.7mL。
17.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氧化性。(1)实验I:用排水法收集一瓶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23NaSO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资料:i.NO与碱性23NaSO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反应,NO被为222NO−。ii.Ag+与222NO−反应生成黄色沉淀。①检验23SO−的氧化
产物。取少量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实验现象)。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NO的氧化性,补充实验如下:实验II:取饱和24NaSO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3AgNO溶液,无明显变化。实验III:取少量
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3AgNO溶液,(填实验现象)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证明NO有氧化性。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③写出NO与碱性23NaS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NO与碱性23NaSO溶液的反应。还原反应:2222NO2eNO−−+=氧化反应:___________。实验IV: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23NaSO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和23NaSO溶液中,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根据上
述所有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2)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处理工业废气中2SO和NO的实验方案,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①先用饱和纯碱溶液吸收废气中的2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______
_____,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答案】(1)①.先加盐酸酸化,在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出现黄色沉淀③.排除2-4SO对Ag+检验2-22NO的干扰④.-2-2-2-322422OH+2NO+SO=NO+SO+HO⑤.2
---2-342SO+2OH-2e=SO+HO⑥.NO和2-3SO反应体现了NO的氧化性,碱性增强反应更快(2)①.223223SO+NaCO=CO+NaSO②.NaOH【解析】【分析】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某些性质,用排水法收集一瓶
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Na2SO3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2-3SO的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排除多余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以此解答。【小问1详解】①2-3SO的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排除多余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故
操作和实验现象为:取少量实验Ⅰ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NO的氧化性,则需检验还原产物2-22NO的生成,利用信息:Ag+和2-22NO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同时要防止硫
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从实验步骤Ⅱ、Ⅲ的比较可知,实验Ⅱ的目的是:排除硫酸根对Ag+检验2-22NO的干扰;③据信息知,NO与碱性Na2SO3溶液反应生成2-4SO和2-22NO,则离子方程式为-2-2-2-32
2422OH+2NO+SO=NO+SO+HO;④从该反应可知,NO得电子转变为2-22NO是还原反应;2-3SO在碱性环境下失去电子生成2-4SO氧化反应:2---2-342SO+2OH-2e=SO+HO;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Na2SO3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
和Na2SO3溶液中,液面均上升,则NO和2-3S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NO体现了氧化性,而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是因为碱性增强反应更快。故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NO和2-3SO反应体现了NO的氧化性,碱性增强
反应更快。【小问2详解】可利用碱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和一氧化氮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吸收SO2和NO。因此可以先把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应转变成亚硫酸钠、再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来吸收NO:①先用饱和纯碱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3223SO+NaCO=CO+NaSO;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18.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4CH②233.0110个HCl③13
.6g2HS④0.2mol3NH四种气体,气体所占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2)已知某植物营养液配方为0.3molKCl,0.2mol24KSO,0.1mol4ZnSO和
1L水。若以KCl,24KSO,2ZnCl和1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三种溶质KCl___________mol,24KSO___________mol,2ZnCl___________mol。(3)将CO、2O两
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两个容器中,并保持两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两种气体对容器壁所施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4)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5)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2O时重116克,充满2CO重122克,充满某气体时重114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6)A物质按下式分解: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₂密度的m倍
,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④<①<③<②②.②<④<③<①(2)①.0.1②.0.3③.0.1(3)2OCO(4)106g/mol(5)28(6)5mg/mol【解析】【小问1详解】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n(
CH4)=6.72L22.4L/mol=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n(HCl)=23233.01106.0210mol=0.5mol,③13.6gH2S,n(H2S)=13.6g34g/mol=0.4mol,④0.2molNH3
,由n=mVV可知,气体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则体积从小到大顺序是④<①<③<②;根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判断,物质的量越多,原子个数越多,0.3molCH4含有1.2molH,0.5molHCl含有0.5molH,0.4molH2S含有的0.8molH,0.2molNH3含有0.6
molH,则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②<④<③<①;【小问2详解】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中,含有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K+)=0.3mol+0.2mol×2=0.7mol,n(
Zn2+)=0.1mol,n(Cl-)=0.3mol,n(24SO−)=0.2mol+0.1mol=0.3mol,所以需要需n(K2SO4)=0.3mol;n(ZnCl2)=0.1mol;n(KCl)=0.7mol-2×0.3mol=0.1mo
l,所以KCl、K2SO4、ZnCl2的物质的量各是0.1mol、0.3mol、0.1mol;【小问3详解】根据PV=nRT,温度、密度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p(CO):p(O2)=28:32=7:8,故p(CO)<p(
O2);【小问4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C的质量=(16+20-31.76)g=4.24g,M(C)=4.24g106g/0.04molmol=;【小问5详解】由于气体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下,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
:nmol×(44g/mol-32g/mol)=122g-116g,解得n=0.5,令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0.5mol×(44g/mol-Mg/mol)=122g-114g,解得M=28,故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小问
6详解】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m,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m/mol,假设有2molA反应则生成1molB、2molC、2molD,生成物的质量=2
mg/mol×(1+2+2)mol=10mg,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A的质量为10mg,其摩尔质量=102mgmol=5m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