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524 M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8)页,3.52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3ffda1cb92314020a2c129246daa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年级10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

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各

地龙山文化时代均普遍出现金属制品,覆盖甘肃大部分地区的齐家文化金属制品尤其丰富,以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为主。同时,出土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遗址已经多达30余处,在西北和中原地区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驯化的羊、牛

骨骼。上述材料说明,龙山文化时代()A.东西方文明出现早期交流B.中国当时已经步入青铜时代C.已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D.外来物种引入促进农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

中国)。据材料“金属制品”、“小麦遗存”、“驯化的羊、牛骨骼”可知西亚的青铜冶炼技术、小麦等物种传入中国,即东西方文明出现早期交流,A项正确;“青铜时代”是夏商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社会生产状况无法体现早期国家形态,排除

C项;材料中也未提及外来物种对农业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2.“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当时只是学者的泛称。《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据此可知()A.

秦汉文化的传承具有连续性B.秦汉时期博士职能基本一致C.博士一职推动儒学垄断教育D.五经博士设置确立儒学正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承秦制沿用了博士一职反映了秦汉文化的传承具有连续性,A项正确;汉代博士的职能已经变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排除B项;推动儒学垄断教育的是汉代尊崇儒术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确立儒学正统

的是汉武帝尊崇儒术,排除D项。故选A项。3.秦汉时期,南北城市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名都大邑多数集中在北方地区(成都除外)。魏晋南北朝以后,北方长安、洛阳等城市经历一定时期的衰落。与此相反,南方城市在数量、规模和职能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六朝都城建康

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城市群。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政治重心的逐步转移B.南北城市的不同社会职能分工C.北方长期战乱和经济衰退D.北民南迁和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城市的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北方由于一定时期的战乱导致北方城市

的破坏和北民大量南迁,同时由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南方城市的大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南北城市发展的变化,而古代政治重心的转移是向东和向南,排除A项;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民南迁和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材料并未涉及南北城市的不同职

能分工,排除B项;北方只是一定时期内的战乱,而且经济也有恢复和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4.除去前期少数宗王叛乱之外,元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没有外患的朝代。正如元人所言:“圣朝之疆宇,固如金瓯,平如衡权,三

代以来,罕能同议。”元朝没有“外患”主要得益于()A.蒙古西征的征服B.行省制的实施C.中书省的设立D.民族大交融的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于行省制的实施开创了中央集权在地方治理

层面新的政治模式,对持续开拓和长期维系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蒙古西征发生在元朝建立前而且并未直接影响元代的统治,排除A项;中书省设立的主要目是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民族大交融只是反映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民族

认同感、凝聚力增强,无法消除“外患”,排除D项。故选B项。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清代外国商船和贡船遇难救助的记载,如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广东巡抚托恩多的奏折反映,有瑞典商船遭风货沉,水手遇难,请求按惯例抚恤求

助。材料说明当时()A.只开放广州一地为对外通商口岸B.已经形成维护海上贸易秩序的政策和措施C.朝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D.中国与瑞典等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清代已经形成了外国商船和贡船遇难救助的制度,反映了当时政府维护海上贸易秩序的政策和措施,B项正确;只开放广州一地为对外通商口岸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朝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史实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

项;仅凭材料中一例不能得出中国与瑞典等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6.下图为19世纪法国《小日报》刊登了一幅讽刺漫画,画面中,中国版图被画成一块大蛋糕,蛋糕上写着“CHINE”(法文“中国”

)。从左到右依次是英国女王维多尼亚、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法国人和日本武士。据此推断,该漫画创作时间大致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甲午战争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

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漫画可知当时日本参与了对中国的瓜分,体现了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英国参与攫取中国利益,没有涉及日本等国,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英国,俄国与法国等国家攫取中国的国家利益,没有涉及日本等国,排

除B项;中法战争后,中国以胜利结束,此时列强还没有形成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7.兴办新式学堂从洋务运动时期便已开始。新政时期,清廷着重进行学制改革。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保

留科举痕迹,也是正式公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并未实行。1904年,张之洞等将修订好的章程上奏,即《奏定学堂章程》,后来颁行全国,成为各省兴办学堂的依据。据此可知()A.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启近代学堂体系化B.清末新政的核心内容是进行教育制度改革C.《奏定学堂章程》开启中国教育体

制近代化进程D.《钦定学堂章程》公布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奏

定学堂章程》颁行全国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法定学制系统,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是新式学堂的开始并未形成体系化,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并未指出是核心内容,排除B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是京师大学堂,排除D项。故选C项。8.学者马

敏认为:“研究辛亥革命史不仅要有亚洲意识,还必须有全球意识。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深受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孙中山等寻求华侨的支援,不限于日本和东南亚,也扩展到美洲、欧洲及一切有华人的地方;同盟会的分支机构遍及各大洲,海外色彩甚为浓厚。”材料旨在说明辛亥革命()A.可视为全球华人的革

命B.与日本东南亚关系密切相互影响C.具有深远的世界性意义D.是一场国际背景浓厚的政治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不仅受到国际革命思想的影响,还得到了全球华人的广泛支持,其分支机构也遍及各大洲,显示出浓厚的国际背景,D项正确;虽然辛亥革命得到了全球华人的支持,但它不仅仅是全球华人

的革命,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排除A项;“与日本东南亚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只关注了辛亥革命与日本和东南亚的关系,而忽略了材料中提到的其他国际因素,因此不够全面,排除B项;“深远的世界性意义”是一个较为宽泛和模糊的描述,没有直接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国际背景,排除C

项。故选D项。9.革命歌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歌谣《停止打内战》《开会讨论来分田》《千年奴隶当了家》等在冀中大地广为传唱,传递出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据此可知,这些歌谣创作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停止打内战》《开会讨论来分田》《千年奴隶当了家》”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一系列政治、经济主张,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指的是1924至1927年,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指1927年至193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战争时期,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通常指的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一时期中

国抵抗日本侵略,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0.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国家,在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材料体现的外交理念引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有()①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③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A.①②B.③

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为现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于1953年提出。在其引领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①正确;印度支

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②正确,A项正确;中法1964年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不符合新中国初期的时间,③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在“一边倒”方针指导下,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1.在美索不达米亚,

交易银块时的单位是“谢克尔”(180粒小麦的重量,大约8克)以及是“谢克尔”60倍重的“玛纳”(大约500克)。《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贵族打断平民的骨头需要赔偿1玛纳,打断平民的牙齿则需要赔偿1/3玛纳(大

约167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已经出现金属铸币B.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计算粮食产量C.银块做货币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贵族伤害平民时需要赔偿的银块的数量,说明银块在当时已经得到了普及,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交易银块时的单位”,而银块并不是金属铸币,排除

A项;材料只体现了交易银块时的单位使用了60进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2.观察下面“大航海时代后的世界贸易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有()①世界贸

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②亚、非、拉等地已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③欧洲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④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澳门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

后的世界。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新格局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错误;亚、非、拉等地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②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建立了同亚、非、拉的商业联系,③正确;结合所学和白银的流向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

成,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3.17世纪的英国咖啡馆成为了人们聚会的首选场所,咖啡的支持者宣称咖啡是“文明的象征”,可以使英国“成为一个自由而清醒的国家”。咖啡馆中对王室批评指责的言论引发了保皇派的强烈不满,他

们将咖啡馆看作阴谋的策源地与异端分子的避难所。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咖啡馆()A.成为公众活动及舆论形成的重要场所B.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为C.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D.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英国政局动荡并爆发革命,在克伦威尔执政、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及光荣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中,咖啡馆逐渐成为公众活动

及舆论形成的重要场所,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咖啡馆主要是人们聚会和发表言论的场所,并未直接体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排除B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夸大了咖啡馆的作用,排除C项;咖啡馆不能直接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

A项。14.阅读如下1870——1955年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示意图(1913年指数为100),据图推断可知()A.苏俄(联)1920年代经济与新经济政策相关B.一战严重破坏了两国工业C.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与赫鲁晓夫相关D.二战后苏

联经济基本停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1955年美国与苏联。根据材料可知,1920年后,苏俄(联)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1921年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A

项正确;美国在一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排除B项;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与斯大林相关,排除C项;二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1982年,联合国颁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为该公约部分内容。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

内陆国。公海自由包括航行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捕鱼自由等。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渔业的专属管辖权。①海洋主权既承认海洋自由又允许合理管辖②有助于构建科

学合理的国际海洋治理体系③消除了海洋主权的国际法实施中的局限性④协调了各国间关于海洋开发和利用的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时空为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海洋主权既承认海洋自由又

允许合理管辖:这符合公约内容,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体现了海洋自由,而沿海国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管理则体现了合理管辖,①正确;公约的制定和实施确实有助于国际社会在海洋问题上形成共同的规则和治理机制,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国际海洋治理体系,②正确;公约通

过明确各国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协调各国间的关系,避免冲突,④正确,B项正确;虽然公约有助于明确海洋主权和国际法实施中的一些规则,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局限性,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选择题Ⅱ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

国万区。”这一记载反映了()A.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B.“万邦”时代已出现以地缘关系的行政区划C.地方行政制度起源非常久远D.后人政区划分成为黄帝画野分州传说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这一记载反映的是黄帝画野分州传说,由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可知时间是东汉,故这一传说建立在汉代“州”这一行政区划出现的基础上,D项正确;黄帝确实

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但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万邦”时代尚未出现地缘的行政区划,排除B项;“黄帝画野分州传说”不能直接说明地方行政制度的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17.1171年,朱熹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创办了社仓。朱熹《社仓事目》记载了

为五夫里社仓订立的如下规则:社仓的首领一般由乡官或士人担任,选任时尤其注重其人品德行,粮食贷放和收回时,县府须派官到场监视。该“规则”反映了()A.重视发挥地方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作用B.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C.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的机制D.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官督民办的管理模式,士绅参与管理,同时发挥社会基层力量作用,规范了借贷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营私舞弊,A项正确;社仓是民间组织,未能体现出政府的主体

作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官督民办的管理模式,士绅参与管理,不能体现出民众的相互监督,排除C项;该“规则”反映了朱熹重视发挥地方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出现了“官办驿站既贪污腐败,又不传递商民邮件

;民信局虽然活跃,但又各自为政,过于分散;各国在华客邮既侵犯中国主权,又任意走私”的局面。材料旨在说明()A.交通的改善推动了邮递方式多样化B.建立起近代国家邮政的必要性C.传统的驿站体系已失去其存在价值

D.邮递方式具有半殖民地化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当时邮递方式存在着各自的弊端,所以,旨在说明建立起近代国家邮政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并

未体现交通的改善,排除A项;“传统的驿站体系已失去其存在价值”是材料中的内容,不是目的,排除C项;“邮递方式具有半殖民地化特征”只是部分反映了材料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9.现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8—9世纪印度数字传入伊斯兰世界后

的产物。经过“重组”,印度的数字发展成为一种技术。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欧洲一直使用罗马数字,但罗马数字的演算十分复杂,所以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交易。阿拉伯数字和十进制算法随着11世纪后地中海商业的发展传入意大利半岛,并且迅速在意大利商人之间普及开来。上

述材料说明()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印度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C.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促进欧洲商业贸易的发展D.阿拉伯数字的应用推动了印度洋贸易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

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后代替了罗马数字推动了欧洲大规模商业的发展,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和借鉴的历史影响,C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的确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但与材料主旨无

关,排除A项;印度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阿拉伯数字的应用推动了地中海商业的发展,而不是印度洋,排除D项。故选C项。20.阅读下图,导致该史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华人“下南洋”和苦力贸易B.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

根据所学可知,图示信息是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情况,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前往发达国家工作,这得益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B项正确;华人“下南洋”出现在明清到民国时期主要前往东南亚,苦力贸易出现在19世纪中叶后,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C项;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1.阅读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870—19131913

—19501950—19601960—1970法国1.60.75.05.8的英国2.21.72.82.7美国4.32.93.24.0德国2.91.37.74.8A.四国均经历了快速增长到增速明显下降再恢复高速增长B.法德1950—1960由于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而实现高增

长C.美国1870—1950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保持一定的优势D.英国1950—1970增长缓慢与其率先构建全民覆盖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

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70至1970年的世界。根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可知,美国1870—1950年增长率高于英国、法国和德国,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保持一定的优势,C项正确;四国中英国1950—1970年并未高速增长,

排除A项;法国和德国1950—1960年高增长是多种因素的结果特别是强化国家干预,排除B项;英国1950—1970增长缓慢与二战严重削弱英国实力密切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

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7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以币观史,可知兴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失去了东北市场,中国的经济更加低迷。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购银法

案》,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紧缩。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聘请英国的李滋·罗斯担任财政顾问,并开始实行币制改革。具体内容包括通过管理货币制度发行不兑换纸币,将新纸币与英镑挂钩。国民党政府将之前各家银行发行的纸币(银行券)和白银回收,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法

币作为统一的货币。这意味着最后一个坚持银本位制的国家也转变为金本位制。中国的纸币由英镑提供价值担保,所以英国和美国自然对中国经济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日本为了保护自身在东北与华北的既得利益,于是在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

是一部货币史》材料二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随着各解放区不断扩大和巩固,各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彼此之间贸易往来、物资交流日益增多。加之野战军跨区作战频繁,币制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等问题,给野战军跨区作战造成了困难。成立统

一的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迫在眉睫。1947年4月,中共中央同意设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石家庄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挂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钞

票的发行,使各解放区货币得到逐步统一,从此各解放区在财政金融上连为一体,加速了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瓦解,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摘编自王纪洁《迎接新中国的曙光:首批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材料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是顺应时代趋势与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地缘政治

冲突加剧以及数字技术冲击之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出现机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人民币在东亚、东南亚等经贸往来密切的周边国家的区域锚定效应日益凸显。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还是由强大的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治军事力量等

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基本面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是中长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动力。——摘编自张明、王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法币

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述1947年以来中共中央推动人民币发行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人民币发行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成因。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1935年以来中国货币发展史的认识。【答案】(

1)原因: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失去东北市场;美国《购银法案》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影响:银本位制转变为金本位制;增强了英国和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举措:设立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挂牌。

意义: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加速了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瓦解;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成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数字技术冲击;美国美元霸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综合国力决定一

国货币的国际地位;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一国货币的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5年的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失去了东北市

场,中国的经济更加低迷。”及所学可得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失去东北市场;由材料“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购银法案》,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紧缩。”可得出美国《购银法案》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第二小问影响

:由材料“国民党政府将之前各家银行发行的纸币(银行券)和白银回收,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法币作为统一的货币。这意味着最后一个坚持银本位制的国家也转变为金本位制。”可得出银本位制转变为金本位制;由材料“中

国的纸币由英镑提供价值担保,所以英国和美国自然对中国经济有很强的影响力”可得出增强了英国和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由材料“而日本为了保护自身在东北与华北的既得利益,于是在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可得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7年后的中国。第一小问举措:由材料“1947年4月,中共中央同意设立华北财经办事处。”可得出设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由材料“石家庄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可得出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由材料“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

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挂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可得出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挂牌。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随着各解放区不断扩大和巩固,各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彼此之间贸易往来、物资交流日益增多。

”及所学可得出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由材料“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发行,使各解放区货币得到逐步统一,从此各解放区在财政金融上连为一体,加速了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瓦解,为新中国

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及所学可得出加速了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瓦解;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5年后的中国。第一小问成因:由材料“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数字技术冲击之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面临新的挑战的同

时也出现机遇。”可得出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数字技术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美元霸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第二小问认识:由材料“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发行,使各解放区货币得到逐步统一,从此各解放区在财政金融上连为一体,加速了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瓦解,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及所学可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由材料“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还是由强大的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治军事力量等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基本面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可得出综合国力决定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由材料“人民币国

际化的历程是顺应时代趋势与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数字技术冲击之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出现机遇。”可得出一国货币的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由材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是中长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

坚实基础和动力。”可得出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文化广场”(见图)是由代表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建筑组成:古代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筑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的外交部大厦,这些建

筑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它的“灵魂”是铭刻在广场纪念碑上面的碑文“1521年8月13日,曾经被夸乌特莫克(阿,兹特克人首领)捍卫着的特拉特洛尔陷入科尔特斯(西班牙殖民者)之手。这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日的墨西哥。”——摘

自张家哲《站在墨西哥城的三文化广场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角度评价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答案】观点:三文化广场展现了墨西哥历史文化的时代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时代性: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代表了古代印第安文明,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代表了殖民地时期的文化,而墨西哥外交部

大厦则代表了现代文化。三文化广场体现了墨西哥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变迁,也是研究墨西哥人口迁徙历史发展(或拉丁美洲族群变化或美洲移民)的重要史料。包容性:三文化广场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结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铭记历史、包容发展体现了墨西哥发展进程中民族与文

化认同;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等。【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的墨西哥。设问是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角度评价墨西哥“三文化广场”。首先,根据材料“这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

—这就是今日的墨西哥。”及所学可得出观点:三文化广场展现了墨西哥历史文化的时代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其次,由材料“古代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筑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

风格的外交部大厦,这些建筑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及所学可知,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代表了古代印第安文明,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代表了殖民地时期的文化,而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则代表了现代文化。由材料“1521年8月

13日,曾经被夸乌特莫克(阿,兹特克人首领)捍卫着的特拉特洛尔陷入科尔特斯(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及所学可知,三文化广场体现了墨西哥不同时的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变迁,也是研究墨西哥人口迁徙历史发展(或拉丁美洲族群变化或美洲移民)的重要史料。由材料“古代阿兹特

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筑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的外交部大厦,这些建筑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及所学可知,三文化广场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铭记历史、包容发展体现了墨西哥发展进程中民族与文化认同;也体现

了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等。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7——18世纪,传统茶叶市场继续存在,但市场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茶叶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甘肃兰州、安徽屯溪、湖北汉口等城市的发展。

陕商、晋商、徽商等对茶叶市场参与程度更深,参与范围更广。国外消费需求的带动,中国茶叶出口增长迅猛,逐渐占据中国出口货物的第一位。1870年代之前,茶叶的价格基本上是受中国支配的。而此之后,这种格局彻底改变,即茶叶的价格逐渐改由伦敦市场支配。导致这种格局改变最根

本的因素当然是印度和锡兰茶叶的竞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海上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系统的快捷,即1870年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和1871年的欧洲与中国电报联系的接通,这些都使茶叶的供求市场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正是在19世纪,中国和欧美国家拉开了距离,茶叶出口危机只是19

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危机的一个侧面。——摘编自仲伟民《茶叶和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材料二战争结束后的20年间西方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以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帝国藩篱被拆除。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体现

了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意图掌控世界石油的生产和定价。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尝试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推动地区整合的重要力量,也说明了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发展的权利。20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化步入高峰期。全球化理论构想中每个国家作出平等贡献、获取平等好处的目标在现实中并未实现,世界变得更不平等了。——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18世纪中国茶叶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并概括1870年代以来中国“

茶叶出口危机”的主要外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二战后推动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的权利”的有利条件,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变得“更不平等”的主要表现。【答案】(1)“重大变化”:传统茶马贸易

走向衰落;国内外茶叶市场发展。影响:农产品商品化加快;带动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地域性商帮的兴盛。主要外因:印度和锡兰茶叶的竞争;海上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系统的快捷,改变了茶叶的供求市场;工业革命影响了茶叶的生产方式。(2)有利条件: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

建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影响、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

8至19世纪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在17——18世纪,传统茶叶市场继续存在,但市场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茶叶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国外消费需求的带动,中国茶叶出口增长迅猛,逐渐占据中国出口货物的第一

位。”可得出传统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国内外茶叶市场发展。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传统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茶叶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可得出农产品商品化加快;由材料“也带动了甘肃兰州、安徽屯溪、湖北汉口等城市的发展”可得出带动工商业市镇的发展;由材料“陕商、晋商、徽商等对茶叶

市场参与程度更深,参与范围更广。”可得出地域性商帮的兴盛。第三小问外因:由材料“1870年代之前,茶叶的价格基本上是受中国支配的。而此之后,这种格局彻底改变,即茶叶的价格逐渐改由伦敦市场支配。导致这种格局改变最根本的因素当然是印度和锡兰茶叶的竞争。”可得出印度和锡兰茶叶的竞争;由材

料“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海上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系统的快捷,即1870年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和1871年的欧洲与中国电报联系的接通,这些都使茶叶的供求市场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可得出海上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系统的快捷,改变了茶叶的供求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业革命影响了茶叶的生产方式。【小问2详解】本

题是背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第一小问有利条件:由材料“战争结束后的20年间西方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以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帝国藩篱被拆除。”及所学可得出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由材料“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

议,体现了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意图掌控世界石油的生产和定价。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尝试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及所学可得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由材料“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推动地区整合的重要力量,也

说明了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发展的权利。”及所学可得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第二小问表现:由材

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步入高峰期。全球化理论构想中每个国家作出平等贡献、获取平等好处的目标在现实中并未实现,世界变得更不平等了。”及所学可得出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战国铸就成型的政治经济模式和思想文化格局,决定了中

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故可视为中国历史长线上的一个扣结:三代文明,吕盛于斯;秦后政治,发端于此。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明各个方面【都发展到最为成熟的阶段,并开始酝酿、呈现出一定早期近代特点的新因素。整体而言,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逐渐转型的初

曙,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一抹亮丽。——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围绕社会转型的角度,从“春秋战国”“明清时期”两个时期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

: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个体家庭式劳作方式出现,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民族交往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平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时期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为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构

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这种内在的变革体现在价值系统上,带来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纷争过程中,新生力量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示例2:明清传统向近代逐渐转型的初曙

明清时期,中原以外的东北、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管辖之下,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多元一体特征更加明显。中俄《尼布楚条约》也表明国家观念日益清晰,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和雇佣

关系),白银货币经济规模庞大,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增强。文化科技上,传统思想文化出现“集大成”(总结性)特点的同时,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促使中国在数学、天文、地理测绘等方面取得新成就。同时,中华文明也进一步在欧洲传播,中国传统的丝、茶、瓷器在欧洲各

国一度引领时尚,中国的制度也受到西方思想家追捧。整体而言,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逐渐转型的初曙,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一抹亮丽。【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要求,选取“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结合所学,可以

拟定题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结果”。其次,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民族等方面围绕“社会转型”展开叙述。经济上强调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促使小农经济形成;政治上,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思想教育上,私学兴起,

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民族上,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最后总结升华,强调这些变化体现在价值系统上,带来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纷争过程中,新生力量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此外,还可以,选取“明清时期”,结合所学

,可以拟定题目“明清传统向近代逐渐转型的初曙”。然后,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围绕“社会转型”展开叙述。政治上强调疆域的奠定、国家观念的日益清晰;经济上突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化上体现集大成的特点,以及早期的西学东渐;对外交流上中华文明的传播。最后,总结升华,中华文明在这一时

期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逐渐转型的初曙,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一抹亮丽。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