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居家自主复习检测题(二)语文试题.doc,共(11)页,8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2c06d52a5268f048c2d5bc3714374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级居家自主复习检测题(2)语文试题现代文专题(本试卷共6页,9小题,满分36分。考试用时45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逻辑
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致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
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楼梦》时在逻辑上的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
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
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现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练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的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
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作“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
“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
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弑”?是“诛”?是“戮”?是“斩”?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进行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
揭示事物的特征的。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
了滁州为群山环绕之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绣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一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个字,10件事物,6处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景象。要特别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练,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逻辑思维是基础,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会有正确的思维,就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B.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大的创新,就不能
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C.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和普遍性;后者则直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达。D.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让人思考、领悟
、追索和开拓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并不让人感到“失真”,是因为这寥寥几笔,突出了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突出了特征。B.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
艺”,科学地论证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C.摄影中的艺术照,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呈现,应该加以“艺术”处理,借以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可以达到“一字可敌万语
”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就是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
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C.“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
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D.“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精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答案】1.A2.B3.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
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理解有误。原文第一自然段说“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不能由此推断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就有正确的思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
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考查论据与论点、分论点的关系。关于京剧的那段话不是论证京剧本身的独特性,意在论证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即通过艺术处理,抓住特征,突出本质。【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
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考查对观点的正确把握。“更要追求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错,作者的观点是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
性难以有重大创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写书所谓“写书”,就是从事学术研究。霍先生有句名言:“我的岗位工作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
要敢冒风险。自1958年开始,霍先生就因其出版的《文艺学概论》受到冲击。“文革”之初,又因发表《试论形象思维》一文,被点名批判,扣上了“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帽子。抄家、游街、挨斗、扫马路、扫
厕所,到最后关牛棚、劳动改造,这些都没能改变先生的学术个性。平反之后,他又写了《再论形象思维》的长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的精神追求,可用他的一句诗来概括:“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学术研究需要宽广的视野。霍先生曾在《“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
”的研究方法》一文中强调,“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就研究唐诗来说,不应割断它与唐以前、唐以后诗歌发展的联系,尤其不应忽视唐诗与今诗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研究视野,他的研究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如《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直接溯源至先秦时代的《诗经·七月》,
然后经陶渊明、王维等发展,中国的田园诗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田家乐”,二是“田家苦”。再通过对白居易田园诗的分析,认为白居易是“田家苦”线索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
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从《西厢记简说》到《西厢述评》,再到后来的《西厢汇编》,他把《西厢记》有关的问题、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把研究结论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先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唐宋诗词
,尤其对杜甫、白居易,更是予以了特别关注。《青春集》中显示,在大学本科阶段,他就已经发表了七篇研究杜甫的论文,展现出了青年学者的锐气和创新精神,此后对杜甫的研究则是更加深入。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
除撰有《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如校注《滹南诗话》《瓯北诗话》《原诗》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等,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学术研究还
要有广泛的交流。1982年3月,霍先生主持召开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名家云集,气氛热烈,当他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这次全国性的唐诗讨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这次会议上,程千帆先
生给他题写斋榜“唐音阁”,从此,“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霍先生晚年仍然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译诗集》等系列著作。2010年,霍先生90寿辰时,他亲自整理编撰的《霍松林选集》(
十卷本)正式出版,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成就。写诗也是霍先生“写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少年时期写的抗战作品,如《卢沟桥战歌》《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八百壮士颂》等,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把自己的心声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特将先生列名于“抗战时期
老作家”名单中,颁赠“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奖牌。霍先生的诗词创作,独树一帜,引领风气,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言:“松林之为诗,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绪密而思清。”他还呼吁当前的诗词创作必须求变求新,率先主张用新声新韵取代旧声旧韵,并用新声新韵创作七律。20
08年12月20日,“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霍先生成为首次颁发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5位获奖人之一。书法也是霍先生“写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字就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书法家钟明善先生曾
概括霍先生的书法特点:“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先生自撰、自书的《香港回归赋》等作品,气势恢宏,刚劲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海珠玑光简册,诗坛星月耀乾坤”,这是霍先生献给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的诗句,用来概括先生的学术风范也十分恰当。先生离开
我们了,但“唐音”永存,他的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千古。(摘编自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2月22日第16版)相关链接如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
不到重要作用。(引自《访著名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松林认为“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研究唐诗,应注意它与唐前后诗歌的联系,也要关注与今诗发展的关系。B.霍松林《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指出:中国
田园诗发展有两条线索——“田家乐”与“田家苦”,白居易是后者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C.霍松林创作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因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被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D.霍松
林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上,程千帆为霍松林题写斋榜
“唐音阁”,此后,“唐音”日渐享誉国内,声播海外。B.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就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C.本文题为“写书”,分别从文学研究、诗歌创作、书法等方面介绍了霍松林的贡献与成就
,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D.文章引用的诗句、他人的评论等,突出表现了霍松林的风骨、才情与学养,起到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报道真实性的作用。6.霍松林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做到“知能并重”,不做“两脚书橱”。他是如何
做到“知能结合”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D5.B6.①“知”的层面:学术研究要有求真求是的态度,有扎实的材料积累,有雄厚的理论素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②“能”的层面: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要持续深入、不断写作,要多方涉猎。【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文本内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D项,以偏概全,“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
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错误。依据“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可知,原因还包括其拥有雄厚的文艺
理论基础,并将之运用到研究实践当中。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到选项在文本中对应的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找出正确答案。B项,曲解文意,“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就应努力改进研究
方法,拓宽研究思路”错误。依据“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可知,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表明古
典文学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并深入挖掘阐释,才能取得丰硕成果。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
己的整体理解答题。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从“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要敢冒风险”“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学术研究还要有广泛的交流”等方面的语句可以具体阐释
霍松林先生心中的“知能结合”。【点睛】筛选并整合传记信息可参考以下方法: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奔走的大树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
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
,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
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
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
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⑥不只
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
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
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
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
,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
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B.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
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C.文草写“我”在成长过栉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
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8.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9.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①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②然后具体描述回忆中“
不走”的大树以及后来“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③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意思对即可)9.①揭露和批判人们自毁家园行为。大树“奔走”反映传统乡村文明和宁静田园生活受到冲击。②讽刺人们违背自然规律、人
为造景等做法。大树离开故土,即便享受“城市待遇”也将死亡。③警示人们毋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急功近利迷失自我。大树“奔走”,会使归乡游子可能找不到精神家园。【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这属于综合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意在引
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法错误,文中没有说明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B项,“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说法错误,作者对此持批评的态度。。D项,“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
生的方向”,说法不妥,夸大其作用。故本题选C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散文思路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简单的划分段落,明确各段落的内容,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此文一共10个自然节,先引出写作对象“奔走的大树”,然后具体的描绘“惨状”,最后得出主旨“应善待自然,守护精
神家园”,可谓形散神聚。回答散文思路的题目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答题模式:“开头,借描述……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张本。然后,具体描述……揭示主题。最后,总结全文。”【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题目,在理
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
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回答本题的关键,既要分析表层含义又要分析深层含义
,此题表层含义“大树被人们从乡村移到了城市”和深层含义“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守护精神家园”。【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
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
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