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历史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552.695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 历史.pdf,共(7)页,552.6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ec2f9acc9311c90d6e75286b6bd37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试题选编苗青审题李敏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方学者推测,农业出现于距今大约1万年至1.2万

年间的两河流域,而后向东传入中国。199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江西省仙人洞等遗址的居民,在距今1.6万年前已经以采集野生稻为主要粮食,至晚在距今九千年前定居的稻作农业已经开始。据此可知A

.科学研究可以更新历史认识B.中国先民与外部地区没有交流C.水稻是人类最早驯化的植物D.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方2.“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同之世在物质享受上可能远不及后世,但其却恒久地存续于中国人的记忆之中。这反映了A.人们对理想社会

的追求B.阶级社会是历史的倒退C.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D.儒家思想反对物质享乐3.秦汉时期,贵族沦落,庶人上升,他们都被登记于户籍。在最高统治者来看,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没有等级之分,这便是齐民。“齐民”的出现A.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B.促使了户籍制度的瓦解C.调和了各种社会矛盾D.保证了国

家的财税来源4.裂瓣纹是典型的西亚风格纹饰,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各地(图1)战国至汉代墓葬中发现多个裂瓣纹银盒、铜盒(图2)。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图1图2A.此类器物主要在北方使用B.此类器物可能由海路传入C.此类器物主要用作陪葬品D.当时银器的使用还没有普及5.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

“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C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6.辽国境内存在两个生产方式迥异的族群,一个“耕稼以食,城郭为家”,一个“渔猎以食,车马为家”。为此,辽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A.猛安谋克制B.南北面官制C.四等人制D.三长制7.蔡襄在《茶录》中记录了宋人的饮茶方式

,先将茶叶碾成粉末,调制成茶膏,再徐徐注入沸水,并要制造丰富的泡沫(图3),同时欣赏泡沫的形状与光泽。由此可见,当时A.将审美融入物质生活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奢靡之风C.士大夫引领社会风尚D.茶道开始形成了完整的流程图3宋代点茶喫茶法流

程简图8.忽必烈下令颁行的《万年历》,由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元朝太医院下设的广惠司,由叙利亚人爱薛创建;阿拉伯人为修建元大都也作出了贡献。这反映出A.西亚学者掌控元朝的文化事业B.中国传统科技遭外来挑战C.元朝政府与四大汗国

关系密切D.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交流9.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

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0.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

…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李贽认为《藏书》A.是应对科举的参考书B.利于辅佐君主治理天下C.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D.否定了程朱理学的地位11.1840年代,广州郊区、顺德县大良、南海县平洲和大沥、番禺县沙湾、揭阳县棉湖等地的农民开始利用水牛挤奶,并将牛奶供给广州。

促使这一状况出现的是A.广东各地自然经济解体B.广州辟为通商口岸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长途贸易发展迅速12.表1为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构成统计表表1资料来源: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据此判断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1919年B.1926年C.1933年D.1944年13.在1964-1980年期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共审批1100多个中大型建设项目,也搬迁了东部的一些企业,部分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

。这一决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考虑B.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愿望C.克服经济体制弊端的需要D.中国面临比较恶劣的国际环境14.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中,有许多关于海上探险、拓殖、远征、寻宝的内容。这些传说和故事A.标志人文思想已经产生B.

成为希腊先民海上活动的实录C.反映出希腊工商业发达D.是希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产物15.美国历史上有一种“处女地假说”,它认为在白人到来之前,北美是一片尚未被人类定居的纯粹的荒野。这一假说A.揭示了北美发展的客观现实B.肯定了印第安人对环境的保护C.为殖民掠夺提供了理

论基础D.导致欧洲殖民者在北美的争夺16.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将消费品的增长率定得比重工业高。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又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明确了工业品的质量问题。这说明此时苏联A.承认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失败

B.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政府非常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集权管理模式导致工人消极怠工广东区北方区上海区湖南区工人42.68%63.7%84.32%46.9%农民30.14%2.4%14.4%知识分子及其它27

.4%33.8%15.3%11.75%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逐鹿中原”说的是距今两千年前秦汉之际的事,后来成为争夺天下的代名词。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至少可以上溯

至距今5000年以前。“逐鹿”行动至少在距今4400年以后约五百年的时间里,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图4)。图4——据许宏《何以中国》整理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作为当时人们观念中的经济重心、财富重心,反复出现在该时期人们的谈论、书信、文集甚至奏折等文字中

。这个作为明清财富中心的“江南”,当时也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之江南,实际上是指“五府”,即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基本上都在太湖周边;广义上的江南还包括杭州府、镇江府、应天府(也就是江宁府)和直隶的太仓州。这时的“五府”或“八府一州”,成为明清时

期人们公认的财富中心,有明清王朝经济“江南腹心”之称。——据黄纯艳、包诗卿主编《江南史十八讲》整理(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原长期成为“逐鹿”之地的原因。(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江南地区

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3)中原与江南的交流共同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东周之地(洛阳),久陷贼(安史叛军)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

,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注:郭子仪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材料二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注:该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结合以上

两个材料,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

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

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根据材料,概括13—19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演变的原因。20.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着属于各自时代的精神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表2无锡4位乡村秀才的科名之路与废科举后的境遇丁鹏振16岁负笈入城,19岁中县试;废科举后肄业于南菁书院,时同窗都留学日

本,其因家庭因素遂在小学任教员、校长以及乡议会议长等职。蒋标少时研求数理化等新学。后风气渐开,以算学、汽学两科中生员。废科举前任高小算学教习、小学校长,后任荣巷女学教员。入民国,以经商为主。俞霖23岁中生员,后设馆授徒为业;1905年肄业于南菁高等学堂,归乡设改良私塾。入民

国,任乡董、县立实业学校教员。俞家振21岁中生员,1907年肄业于江湾桑蚕学校、苏州政法学堂,任无锡自治筹备参议员。入民国,任县议事会议员、省立育蚕试验分所所长、县公署第四科科长等职。——据蒋标等《锡金游庠同人自述汇刊》整理材料二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会议强调,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应着重为工农大众服务。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

基本的政治任务”。1951年9月,周恩来向参加京津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的3000余名教师作了专题报告,要求知识分子“从民族立场进一步到人民立场、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要为人民服务。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全会上特别指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

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废除后中国江南乡村士子的择业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

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培养知识分子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培养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