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历史试题+PDF版

PDF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22.936 KB
  • 2024-10-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历史试题+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历史试题+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历史试题+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历史试题+PDF版.pdf,共(9)页,322.9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e77bface1e371f51d865a3bd9238b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稻米粟米黍米合计颗粒数1476813883224830899千粒重(克)1627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279.79粒数占比47.8%44.9%7.3%重量占比84.5%9.9%5.6%2

.辽、夏、金三朝科举以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北方的少数民族士子通过学习儒家文化,萌生并强化了“懂礼即中国”、“用中国之礼则中国之”的观念。由此可知,科举制在北方推行A.解决了各民族之间矛盾B.加快了文化重心的转移C.传播了“大一统”思想D.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高

三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3.曾有人向王锡爵(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传言:“上久不乐接士大夫……今幸有知公之一线,好在将顺,切勿自断其线头。”这表明,当时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C.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阁臣起沟通皇帝和外廷作用4.雍正朝开辟贵州

东南苗疆后,当地人开始以汉族“六礼”的程序来实现婚姻的缔结,且逐渐形成“文字凭据”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的代理人,积极参与人们婚姻的缔结与变动,婚姻监督与监管权从亲属向政府地方代理人转换。这一现象表明A.朝廷重视改土归流成效B.政府行为推动民族融合C.国家权力渗入边疆治理D.儒家思想强化婚姻观

念5.清代前期,湖南湘乡县农民“收早稻后,又种迟薯,山农以此充食,岁居大半”;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全为贩运,以资财用。”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高产农作物推广提高了粮食总量B

.农产品商品化有所增强C.农民经营各种副业提高家庭收入D.红薯已成主要的农作物6.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它为整顿西藏吏治,治理西藏政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驻藏大臣职权、官吏制度、军事防务、外事交涉、宗教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该章程的颁

行A.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B.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灵童转世继承方式C.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直接管理D.确保了理藩院对西藏、蒙古的管辖权7.明初洪武年间,天下文职官吏数目不过5480名,武职官数在国初也不过为28000员。世宗嘉靖朝时,有

大臣上书指出:“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24683员,武官100000员。明代官僚系统不断扩张的原因是A.专制制度不断走向强化B.官僚机构的持续扩大C.国家监察体制日趋严密D.边境

防御压力不断加强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8.在山东烟台,进口的“本色花布在1866年每匹价格大约是二两九钱到四两白银,1867年是二两五钱至三两,而1868年每匹的价格大约在二两二钱到二两五钱之间。”这种低价格的洋布A.适合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B.刺激了洋布的大量进口C.抢占国际市场的大量

份额D.促进了耕与织的分离9.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B.内忧外

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10.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对几乎所有商品开征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

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D.冲击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1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

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下口号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D.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12.江南制造局的造炮厂、造枪厂、造弹厂等重要工厂,厂长均由外国人担任。军工产品“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德人日意格把持船政局期间,“督造苟简,且故意将火药舱与机器船相连”,稍遇炮火,全

船顿毁。这说明,当时A.早期现代化陷入停滞B.洋务企业管理弊端丛生C.洋务派受到列强排挤D.西方科技尚未得到认可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13.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

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这说明A.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因此得到一定传播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清政府的

统治难以继续下去14.关于武昌起义之时革命党领袖黄兴是否主张放弃武昌,有如下观点,由此可见观点概况黄兴主张放弃武昌辛亥革命后武昌起义功臣谭人凤回忆,黄兴不只是由于打了败仗,无颜再见同志,重要的是认为仍用现在的军队保卫武昌是不能取胜的,也不能坐待援军的到来

,于是想放弃武昌黄兴根本没有提出过放弃武昌主要依据是1912年9月28日上海《申报》整理发表了黄兴的演说词。汉阳失守后,他提出了严守武昌的主张A.考辨史料真伪是历史研究的关键B.个人立场影响历史叙述C.对历史事实的判断应持

慎重态度D.亲历者自述更具可信度15.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主持党务和竞选工作。在1912年年底至1913年年初进行的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了相对多数席位,宋教仁准备以国民党党魁的身份出面组阁。宋教仁此举旨在A.践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贯彻孙中山训政

思想C.组织各派反袁革命势力D.阻止袁世凯登基称帝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材料一《明史》是清代官修正史,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

739年)最后定稿,历时94年。《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次数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永乐五年(1407)第二次永乐六年(1408)永乐九年(1411)第三次永乐十年(1412)永乐十三年(1

415)第四次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十七年(1419)第五次永乐十九年(1421)永乐二十年(1422)第六次永乐二十年(1422)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材料二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

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第一次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在今印度西南部)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

,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第二次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在今印度西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第三次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

主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第四次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等国。其苏门答刺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有伪王苏干刺寇侵本

国,其王安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闾陈诉…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第五次永乐十五年,统舟师往西域。…(各国)或遣王男,或遗王叔、王弟,贵捧金叶表文朝贡。第六次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师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第七次宣德六年,

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长乐)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1)关于郑和下西洋时间的不同记述,你认为材料一、二哪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5分)(2)试对《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作出说明。(6分)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盛况空前,但是他下西洋的

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账目等,本应存于兵部档案,如今却已荡然无存。据称有大臣因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国家财政难以负担,生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郑和之后的明清时期,政府转向放弃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关上了通往海洋的大门,直到四百多年后

被西方国家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摘编自苏纪兰《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基本海洋政策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认为海洋经略“实为海疆久远之谋”;魏源不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

和航运业推动海洋贸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易生产发展,“以商贾为本计”的海洋经略思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李鸿章发出了“御外之道莫重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的呐喊;张之洞提出了“整顿海军实为经国要图”……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

亡”“海军实为富强之基”。——摘编自杨文鹤《海洋与近代中国》(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海洋经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7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

掌于几个部门。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皇帝之“画敕”亦等

于无效。门下省复核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但其共和政制设计并非完全照搬西方国家,在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还有考选权与纠察权。“考选制和

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分立五权,创立各国古今所未有的政治学说。”——摘编自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种新机制的进步意义。(8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政制构想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政治构想。(8分)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整理自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以“中国近代纺织业”为主题

,从四幅图中选择三组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