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共(17)页,430.8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d2cc94824ecfec5f7ec0fa6692b3f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限时:36分钟满分:45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146页、1.[2021广东,3分]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B)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解析]汉代设尚书台作为辅政机构,协助
皇帝处理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表明魏晋时期尚书台的权力大大加强,已实际掌握相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尚书台的设置与权力变化,是皇权伸张的表现,A项错误。尚书台是中央机构,C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未体现。2.[2021福建,3分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C)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
导地位[解析]孙吴政权使用的年号中有“龙”“乌”“凤”“册”“玺”等祥瑞与宝物,这体现了其借助符瑞年号宣扬正统的考量,C项正确。【思维拓展】年号与政治、社会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其背后体现的往往是某朝、某时代的政治文化取向。孙氏出身寒微,在汉末普遍重视家世的环境中不具备
优势。东汉王朝崩溃后,新政权正统性的来源有王室血统、政治地域和图谶符瑞三种。孙吴只能借助汉代政治传统中的符瑞和年号符瑞化以强化政权正统性,通过这种江东大族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力图凝成一个江东政治集团。这种政策促成了江南地区
政治社会的成长,其影响至东晋南朝依旧存在。第2页3.[2023湖南,3分]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B)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解析]根据材料“南北政权……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崇尚汉族文化,因此这些现象说明南北政权的文化认同趋近,B项正确。4.[2022海南,3分]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
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B)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
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解析]由“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经济往来频繁,这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与“群言百家”无关,A
项排除。材料并未反映人口流动和区域开发的关系,C项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5.[2022北京,3分]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面示意图中的(D)第3页A.①B.②C.③D.④[
解析]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三项。6.[2023湖北,3分]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獠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B)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解析]材料中唐太宗的大意为:不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四方少数民族,都一视同仁,使之安定。再结合“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实施轻税政策”可知,唐代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初期的民族政策,并未提及民族交往状况,A项错误。“边远诸族聚居地”“诸边远州”泛指边远地区,而非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区域,C项说法错误。“因俗而治”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管理,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第4页、7.[2022广东
,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
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
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
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答案]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
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8分)[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据材料“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可知为迁都做准备;据所学知识可知
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汉人筹划重建;根据材料“北魏洛阳城……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根据材料“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
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可概括出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根据材料“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可概括出统一规划里坊。(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第5页[答案]意义: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
影响亚洲国家城市建设。(4分)[解析]从其对洛阳、后世都城建设、亚洲城市建设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简析。8.(2021全国卷甲,15分)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
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
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
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答案]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官员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8分)[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概括、简析即可,如下表所示:提取材料中
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主要内容简析意义“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实行军事控制”“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等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管理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第6页“
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各分为上、中、下三等……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等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官员俸禄“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
定基础”“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等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7分)【归纳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交融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使之冲破阻力,毅然改革。限时:32分钟满分:43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147页、1.[2021湖南,3分]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
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第7页[解析]据白居易诗中
所记,唐代的中央官吏俸钱不存在与史载不合的情况,而地方官吏的实际俸钱比史载高,且高出部分也符合法令,这说明当时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仅由材料信息得不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判断中央财政问题,排除C项;不载
于法令的那部分收入是合法的,因此不能说明地方官吏的贪腐,排除D项。2.(2022全国卷甲,4分)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
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C)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晋至唐初,分封的诸子在地方上势力很大,从而威胁到中央集权,而唐后期在
京城集中安置诸王,这方便了对诸王的监管,削弱了诸王的权力,凸显了专制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藩镇的相关信息,A项排除;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瓦解,B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逐渐崩溃,D项排除。3.[2022湖南,3分]据下表可知(A)时间
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解析]由材料
可以看出,隋至唐初,九品中正制经历了由废除到恢复再到废除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庶族寒门的兴起,世家大族逐渐失去了存续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因而唐初虽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的短暂复兴,但不久便再度被废除,故选A项,排除D项;材料仅涉及进士
科的设立,无法得出科举制存在严第8页重弊端的结论,排除B项;唐太宗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再度废除反映了门阀观念的弱化,排除C项。4.[2021江苏,3分]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
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B)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解析]由“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颇为寒素开路”“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唐代科举主考
官重视从出身贫寒的士子中选拔人才,促进了阶级流动,B项正确。5.[2022广东,3分]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D)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解析]北齐时期的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变为六部,这一变化使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
主要方式(1)以卑制尊,如汉代设立中朝。(2)中枢分权,如秦代三公九卿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3)以辅代主,如明代内阁制、清代军机处。(4)以新代旧,如汉代内朝逐步取代外朝。6.[2021北京,3分]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D)第9
页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唐代三省分工不同,该告身格式示意图展示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在
不同环节的职责,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故①错误,③④正确;图中皇帝画可同意后交给尚书省官员执行,故②错误。因此,D项正确。7.[2020山东,3分]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D)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解析]根
据表格材料的叙述可知,翰林学士从“备君主顾问”到“正式参与朝政决策”,权力明显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分割了其他机构的权力,故D项正确。由表格材料可知,翰林学士仅参与朝政决策,并没有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翰林学士的职权变化,B项材料依据不足;翰林学士逐
渐参与朝政决策,冲击着三省六部制的职权架构,故C项错误。、第10页8.[2021河北,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
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粱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
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6分)[答案]现象:世家大族在婚姻中注重钱财,不注重礼仪;一些新晋官员攀附世家大族。(3分)政治问题:地方世家大族势力依然强大,威胁中央集权。(3分)[解析]第一小
问由材料“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粱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新官之辈,丰财之家”“多纳货贿,有如贩鬻”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地方势力壮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等角度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
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措施:重修《氏族志》,重新排定氏族等第,提高李唐皇族与当朝官员的等第。(3分)理由:这既可以提高皇族及当朝官员的政治声望,又可以挫败旧士族的优越感;有利于增强
李唐政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重视门第的旧士族面对新的形势转变观念,激发旧士族的参政热情。(3分)[解析]第一小问从重修《氏族志》、重新排定氏族等第、提高李唐皇族与当朝官员的等第等角度进行补充。第二小问阐述所补充的措施对旧士族的打击作用即可。9.[2022北京,9分
]绢与马第11页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
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
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答案]示例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帛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
加丰富。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9分)[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由“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可知,本题需要从唐朝、少数民族两个角度作答。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第12页然后,进行总结,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
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限时:13分钟满分:44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148页1.[2021天津,3分]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D)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解析]魏晋时期以前,竹简木牍应用广泛,随着造纸术的改进,纸张使用的推广为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提供了条件,故D项正确。2.
[2020北京,3分]“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B)第13页A.中原
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以来中原地区的“清乐”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交融后展现出新风貌,这体
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中原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交融后得到新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民族文化的交融,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魏晋以来文化交融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
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3.[2019全国卷Ⅲ,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D)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
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礼义廉耻。而材料中佛教造像由早期的衣衫单薄、面部表情生动到晚期的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说明佛教在传入中原后,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4.[2021湖北,3分]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
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C)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解析]根据材料中“理(治)
道之先,在乎行教化”以及“礼门”占《通典》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5.[2023湖北,3分]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
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C)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B.正统观念的左右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D.情感倾向的影响第14页[解析]司马迁认为项羽虽不是帝王,但其是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
量,是天下诸侯的盟主,因而将项羽列入本纪;刘知几则认为,将项羽列入本纪,实属荒谬。由此可知,刘知几拘泥于名号、等级,认为只有天子才能列入本纪,而项羽身为诸侯,没有列入本纪的道理;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则不在于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
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两者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不同,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司马迁、刘知几对将项羽列入本纪的态度不同,A项转移话题;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B项;材料与情感倾向无关,D项错误。6.[2020海南,2分]下表为唐诗(摘录)。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
底来。”由上表可见(D)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解析]材料分别体现了农民、渔人、淘金人的辛苦劳作,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故选D项;材料涉
及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不涉及宫廷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缺乏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7.[2020江苏,3分]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
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解析]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处于辉煌鼎盛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此时的唐诗表现出豪放、浪漫色彩和宏大气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逐渐陷入
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安,唐诗情调走向沉郁悲壮。由此可知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故A项正确。盛第15页唐气象使唐诗具有豪放、浪漫色彩,沉郁悲壮与盛唐气象无关,排除B项;唐诗属于文学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社会真实,但无法全景再现社会真实,排除C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使唐诗风格发生转变,但没有导致唐诗衰微,排除D项。8.[2022江苏,3分]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
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D)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解析]根据材料“唐人……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可知,唐朝
在书法上受到南方书法的影响比较深,这可以反映出唐代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D项正确;虽然唐代书法受南方文化的影响,但不能说江南文化成为主流,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科举对行书的推动,排除B项;江左书法风格多是士人追
求,与市民文化不符,排除C项。9.[2022全国卷乙,4分]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B)A.小篆B.楷书
C.行书D.草书[解析]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方正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小篆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太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
不相符,排除C、D两项。10.[2020全国卷Ⅲ,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B)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
的内敛性第16页[解析]张旭擅草书,他创作的千字文作品狂放不羁、挥洒自如、变幻莫测。从他叙述自己对书法的感悟来看,他的书法呈现出书写气象的灵动性,B项符合题意。11.[2020全国卷Ⅰ,4分]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
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C)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解析]《步辇图》首先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该作品也是汉藏友好交往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C项正确。从《步辇图》中无法看出西域风情
,故A项错误。《步辇图》属于宫廷题材,不涉及市井风情,故B项错误。《步辇图》根据历史事件绘制而成,具有现实主义特点,但无法体现浪漫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12.[2019全国卷Ⅰ,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
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C)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解析]拔河比赛本身就是力量的较量,再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欲练英雄志”“预期年岁稔”等可知,在唐朝人们通过拔河比赛展现阳刚之美,故C项正确。材料仅提到拔河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耕战结合观念,B项错误。本题诗歌描写了唐代宫廷
中的拔河之戏,并非所有诗歌都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题,D项错误。【思维拓展】在古代中国,农业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税来源,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从帝王到普通民众都非常重视农业,通常会进行祈求丰收的活动,本第17页题以拔河活动设题,体现了对劳动的关注。而唐玄宗的诗又透露着阳刚与力量之美,与现在提倡的五育并举
相契合。13.[2023全国卷乙,4分]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A)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C.助推山
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抓住时空范围“唐代中后期”“江南”并结合材料中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的地名可知,当时诗歌唱和之风流行于江南地区,而非北方,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北方长期处于动荡状态,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故A项正确。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项不符
合史实;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兴起,C项错误;经济重心在南宋完成南移,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