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43.649 KB
  • 2025-01-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共(8)页,843.64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acd0f2d1bbe953f0ee7f10c955609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具有二里头文化风格

的玉礼器——牙璋在各地出土的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区域间交往密切,华夏认同观念形成D.玉器成为中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品2.某政权为了有效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

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实行的两大制度是()A.禅让制和分封制B.分封制和内外服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分封制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开垦“私田”的热潮。这一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铁犁和牛耕的使用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C.井田制的逐步瓦解D.土地私

有制的合法化4.战国时期,促使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B.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C.“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D.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5.下图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的示意图。秦朝建

立这一交通网的主要目的是()A.着力维护大一统局面B.解决北方边患问题C.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6.汉初统治集团,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这一举措()A.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使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是建立大一统的时代需要7.下表所示是汉朝中央政府设立的机构(部分)据表可知,汉政府()机构管理范围职能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属国脱离本民族驻地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A

.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B.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C.重视治理和稳固边疆D.实现了民族自由平等8.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下图反映的事件在当时主要作用是()A.扩大了汉政府的统治区域B.推动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

现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9.宋代名臣李纲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混南北为一区”。他强调的隋文帝功绩是()A.加强中央集权B.创立科举制度C.开通了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10.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统治者以“中国”“华夏”自居,以

敕封的形式让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自己民族的事务。这一做法()A.消除了与汉族的矛盾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C.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D.导致了北方陷入分裂11.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

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成为经济中心B.南方自然环境变化C.唐人观念发生改变D.北方流民大量南迁12.下图表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大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在整个领

域所占比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治局势稳定利于科技发展B.政府比较重视科技发展C.宗教势力的社会影响力下降D.民族交往交融趋势加强13.唐代,中国化佛教不断发展,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这说明()A.中外文化互相借鉴B.佛教源

于中国唐代C.唐朝文化影响力大D.佛教传到世界各地14.唐代国家靠榷茶生利,商人大量贩卖茶叶;契丹耶律德光遣使南唐,以羊马交换茶叶。这反映了唐代()A.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B.茶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C.饮茶之风已悄然兴起D.对外贸易激活国内市场15.唐代,诗歌创作

进入黄金时代,种类丰富,其中,白居易强调诗歌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说明他的诗歌()A.具有“经世”精神B.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C.展现“开元盛世”D.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16.下图为西汉到宋初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图中④阶段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政策调整

B.政治局势变动C.大一统的推动D.经济重心南移17.宋朝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派文官任地方知州。这样做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缓解边防压力18.设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行省下分设

路、府、州、县。此国家治理模式创立于()A.宋朝B.金朝C.元朝D.明朝19.设澎湖巡检司,设驻藏大臣,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这些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强化地方吏治B.抵御外来侵略

C.完善法律建设D.加强边疆治理的.20.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力量。下图所示的长城修筑的朝代是()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1.“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承旨诸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清代()A.废除了宰相B.形成了内阁C.大

兴文字狱D.设立军机处22.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德国访问时指出:“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这体现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A.规模庞大B.技术先进C.和平交往D.炫耀国威23

.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富商、地主卖掉土地,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农业发展受到冲击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改变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4.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精神内涵

强调的是()A.天人合一B.社会责任C.忠君爱国D.改革创新25.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B.科举考试的推动C.君主专制的强化D.理学思想的衰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的的从上述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别说明图7、图8两类物品的使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27.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大运河与元朝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正是因为隋唐大运河的兴旺,处于其中心位置的洛阳

在当时成为商贾云集、物资集散的大都市。从元朝开始,国都变迁到北京,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元朝忽必烈下令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摘编自江山壮丽我说大运河沉睡的运河不再缄默央广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两条运河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条运河所起到的共同作用。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税收的变化时间总收入农业收入农业工商业收入工商业(万贯)(万贯)占比(万贯)占比宋太宗至道3年(997)3559232

165%123835%宋熙宁10年(1077)7070216230%491170%——据朱国庆,陈海涛《宋朝经济发展浅议》材料二宋朝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

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

模更大。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从三个方面概括北

宋税收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

至18世纪中叶,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带来巨大的影响。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摘编自成崇德

《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1)除了直接行政管理外,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还采用了哪些方式?(举两例说明)。(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国家疆域奠定重要历史意义。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