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1单元 盐 化肥 单元测试(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docx,共(8)页,235.69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f0fea9bf69c547e9ca0df844b829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1单元盐化肥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A.CO(NH2)2B.KClC
.Ca3(PO4)2D.KNO32.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俗称:烧碱、苏打B.物理性质:白色固体C.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Ca(OH)2溶液、CaCl2溶液反应D.用途:用于玻璃、洗涤剂的产生3.下列各组物质溶液混合
为无色透明溶液,且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H4Cl、K2SO4B.KCl、Na2SO4、HClC.K2CO3、CaCl2、NaClD.Ba(NO3)2、Ca(OH)2、NaNO34.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
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5.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6.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7.《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
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A.加热B.结晶C.蒸发D.过滤8.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A.氢氧化铝B.氯化钠C.碳酸镁D.碳酸氢钠9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A.酚酞B.CuCl2溶液C.Na2CO3溶液D.NaCl溶液10.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A.与熟石
灰粉末混合研磨B.加入稀盐酸中C.加入2BaCl溶液中D.加入2Ba(OH)溶液中11.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12
.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1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
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13.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H2O2ZnSO4COB.碱:Cu(OH)2Ba
(OH)2C2H5OHC.酸:H2CO3H2SO4CH3COOHD.盐:NH3·H2OCa3(PO4)2AlCl314.只用一种试剂依次就能够鉴别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A.稀盐酸B.氢氧化铜C.硝酸银溶液D.稀硫酸二、填空题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请从A硝酸钾、B纯碱、C硫酸、D盐酸、E熟石灰、F石灰石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代号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3)侯氏联合制碱
法中的“碱”是__________;(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6)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1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
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硫原子和氮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17.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
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碳酸氢钠是一种____
__________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8.材料一:候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
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的生产过程:①20℃时,将CO2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②将①中的产物NaHCO3晶体充分加热分解,得到Na2CO3、H2O和CO2。材料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gNaClNH4ClNaHCO336.037.29.6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①步反应中,有NaHCO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l和NaCl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2)该生产过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的是_____,
同时得到的副产品NH4Cl是一种氮肥。三、实验题1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CaCl2、BaCl2等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白色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
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2)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____________
__猜想三:Na2CO3和NaOH(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猜想三正确2.静置上述溶液,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2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获得更多
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