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61.916 KB
  • 2024-10-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共(9)页,361.91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d6746fd92044b20888d06d7ad44d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下期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答题时,全部答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否则无效。3.答题前,必须将自

己的姓名、考号等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雷海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中指出,春秋之际只有“士”才能当兵,兵都是贵族,而农工商不能当兵,至战国则全民皆兵。这一变化反映了A.四民阶

层的形成B.百家争鸣的效果C.学在官府的打破D.政治结构的转型2.汉后期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被视为通例,因而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部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近乎世袭。由此可知A.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B.东汉时期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C

.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的选拔政府官员D.豪强士族势力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3.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A.时局动荡和士族崛起B.佛教和道教空前盛行C.儒家正统地位已经动摇D.民族

融合重塑伦理纲常4.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官府会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A.铸钱作坊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B.宋代

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C.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D.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5.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批判的是A.厂卫机构B.地方割据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6.传统观点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古代农民起

义“均田免粮”思想的发展。后来有学者认为,均田纲领是长期以来客家先民心理积淀的一种折射,它主要解决的是土、客矛盾,而不是贫富悬殊的问题,带有浓厚的华南乡土色彩。据此可知,这一认识A.推翻了传统的研究观点B.缺乏对古代农民的关注C

.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D.比传统观点更值得可信7.“下图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登载的一幅漫画——《立宪何尚紧闭》。漫画中有土匪、革命和暗杀的烈火熊熊,但用于救火的“立宪”水龙头仍然紧闭。此漫画意在A.提示社会动荡危害民生B.说明政

治改革势在必行C.激励民众进行民主革命D.揭露清政府假立宪骗局8.梁启超指出,共产主义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处于“同一立脚点”;在孙中山看来,“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还没有完全实行,在中国,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无政府主义者也把大同思想认为是共产主义的

实质和精髓。这些认识客观上A.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途径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为国民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如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A.推动了土

地革命的开展B.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表明了中共从幼稚到成熟10.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

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B.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11.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

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D.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12.古希腊的神话包括神和英雄两大部分,英雄大多都是神和人生下来的半神半人,都具有强壮的体格,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信念。哲学家欧赫迈鲁斯曾说:“神是以前活着的王。”这反映了古希腊A.宗教意识淡薄B.民主政治促进了文

化繁荣C.文化的人文性D.哲学源于宗教神话的创造13.16世纪时期的狄更斯说:“英国的新教主义最终不容避免地与其民众的民族自我表现混为一体。”而同时代的《英烈传》也认为奉行新教主义的英格兰,是上帝选定的民族。这说明此时英国A.制度先进彰显民族优越感B.宗教改革增强了民族意识C

.意图争夺欧洲新教领导权D.文艺复兴强化了自我认知14.下图是1875-1913年欧洲四个国家煤和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乙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俄国15.斯大林指出,把国内矛盾看作要靠世界革命才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对本国工人和农民革命力量的忽视,必然导致对革命前途的悲观失望。如果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迟迟不来,苏维埃政权岂不是只有在同农民的矛盾中“苟延残喘”或在等待世界革命中“连根腐烂”!斯大林意在A.强调世界革命的紧迫性B.坚定实现现代化的信心C.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D.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矛盾16.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完全形成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D.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

代两极对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52分)(一)必做题(共3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40分)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

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

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

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以前,家庭体系以扩展型家庭为主。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成员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

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摘编自唐思为《英国工业

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材料二清末的家庭革命处于多层次共进的动态历程中,其主张也不尽统一。家庭首先面对的是国家的冲击,在竟言革命的语境中,打破宗法社会的呼声逼出了家庭革命。趋新者主张国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物,号召青年子弟在家中

向父母兄长(或夫妻之间)实行革命。同时,一些对万国纷争的现实世界不满的读书人,转而设想一个无国无家的理想世界,在此新秩序中取消家庭,进而由公产、公育、公养、公恤等社会制度来履行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责任。——摘编自赵妍杰《为国破家:近代中

国家庭革命论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家庭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中国家庭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19.(12分)建国初《人民日报》担负起了宣传社会义劳动观的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1950年5月1日发表了刘少奇的讲话作为社论,“我们必须给劳动者、特别是那些在劳动事业中有重大发明和创造的劳动的英雄们和发明家们以应得的光荣……这就是我们的新道德的标准之一。”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劳动人民和劳动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1951年10月4日发表了《对轻视劳动人

民的思想展开斗争》,1952年5月1日发表了《迎接劳动人民的世纪》等等。从统计来看,仅题目中含有劳动一词的报道1950年有327篇,1951年有255篇,1953年有253篇,1954年有269篇,1955年209篇。

这些报道涉及劳动英雄、普通工农劳动者、学生、军人、工商业家、娱乐界,不仅有国家领导人对劳动的肯定,也有通过科学展览对劳动的历史追溯,还有新中国各行各业火热劳动场面的新闻特写,展现了他们积极劳动建设社会主义的风貌

。——据《人民日报》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宣传”。(12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二)选做题(共3小题。考生在第20题第21题、第22题中

任选一题作答,并填涂所选题号:标记。每小题12分)20.(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

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这一就业政策被实践检验是与当时国情相符合的。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了双向选择的权利。这标志着我

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新阶段。之后,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摘编自玉彬《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等(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大学生就业政策“被实践检验是与当时国情相符合的。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及原因(6分)2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高边疆”一词最初由美国格雷厄姆中将于1

980年提出。所谓“高边疆”就是太空领域,他们认为历史上对于开拓国家边疆具有独特情结的美国,应该对地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新的开拓,从而使得太空领域成为美国新的边疆,发展太空工业、商业、运输业。“高边疆”战略虽然是由美国30余位科学家、经济

学家和军事战略家提出的,但是该战略提出向太空发展的思想与主张,符合美国打破核僵局、夺取对苏军事优势的需要,因此迅速受到美国统治集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重视。“高边疆“战略问世后,美国采取一系列步骤具体实施“高边疆”战略。1982年7月,里根发布总统指令,规定美国太空计划的

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1987年9月,里根政府出台了“第二阶段战略防御系统计划”。该计划使“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这项战略对世界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世界形势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苏之间的军事均势遭到破坏,世界军备竞赛更加剧烈。——摘编自未听昌《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美国“高边疆”战略出台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影响。(6分)2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朱载堉(1532-1611),明太祖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1591年,郑王朱厚烷去世,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他却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19年里,

朱载堉拜结贤哲,出入俗理,专心攻读音律、历算,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朱载堉“潜思有年,用力既久,豁然不用三分损益之法”。他“创立新法,置一尺为实,以密律除之,凡十二遍”,通过大量数学计算和声学实验发现十二平均律。1636年,法国数学家默森对十二平均律也作出了和朱载堉完全相同的数学表示。在历

法方面,他编制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对《授时历》进行了一系列修正,深入研究了回归年长度及其古今变化。在数学方面,他以珠算为工具开方运算圆周率,找到了九进制和十进制的小数换算法和计算等比数列的方法。在音乐实践上,他通过作曲、改编、演奏和教学、教唱活动

,探索恢复旋宫古法,用精确的记谱采录民间乐曲,用民歌形式写作曲词。朱载堉注重科学,躬亲实践,不鄙薄“贱工之学”,敢于破除历来天文律历中所附会的神话、迷信,对历代圣贤大儒的错误提出质疑和批判,体现了明后期崭新的时代精神。——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载堉在

学术上的主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载堉具备的优秀品质。(6分)2020年下学期高中三年级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5DDABC6-10CBDCA11-15DCBAB16D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52分)(一)必做题(共3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40分)17.(14分)(1)不同之处:(6分,任答三点即可)中国西方适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适用于“陌生人”之间是立身之本,治

国之道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侧重于社会理论道德义务侧重于社会经济活动以榜样、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进行保障以制度和法律进行保障(2)背景:中国: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主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西方:商品经济的发达;罗马法的影响;契约精神影响广泛

。(4分,任答两点即可)18.(14分)(1)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数量增多;家庭经常迁移,不稳定性增加;家庭生活节奏变化;家庭观念变化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社会革命的推动;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等。(4分,任答两

点即可)影响:冲击旧有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推进社会变革;促使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救亡图存运动发展;冲击封建伦理纲常,有利于思想解放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19.(12分)水平一:能够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评述。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解释较为合理。(1—4分)水平二:观点明

确,能够结合材料信息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述。史实运用基本准确,相关解释基本合理。(5—8分)水平三:观点明确,能够结合材料信息从三个角度进行评述。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相关解释充分合理。(9—12分)观点:肯定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等,不单独给分。角

度1:说明建国初期大力宣传劳动光荣的必要性。从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建设需要,政权性质等角度阐释时代背景,表述合理可得4分。角度2:说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新内涵,以及宣传的特点。从国家高度重视、宣传力度大、涉及劳动者

范围广,媒体发挥重要作用等角度阐释特点,表述合理可得4分。角度3:说明建国初期宣传劳动光荣的意义。适应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重塑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巩固新生国家政权,培养了大量专业劳动人才,推动了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等角度阐释影响,表述合理可得4分(二)选做题(共3小题。考生在第20题、第21题、第2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填涂所选题号标记。每小题12分)20.(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说明:统一分配政策符合计划经济体制;(2分)面对经济基础薄弱

、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统一分配政策有利于集中人才资源建设国家重点项目或行业,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2分)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等(2分)。(2)政策变化:从实行“统包统分”到“自主择

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2分)原因: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大量人才;调整毕业生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多元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更需要效率和社会公平并重。(4分,任答两点即可

)2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背景:部分人士(科学家、经济学家、军事战略家)的提出;为改变美苏争霸被动局面(应对美苏争霸的军事需要);符合美国霸权主义的扩张需要;美国统治集团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推动世界军备竞赛升级;打破了美苏争霸格局;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与和平发展形成威胁;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负担。(6分,任答三点即可)2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主要贡献:创立十二平均律;对旧的历法进行修正;找到九进

制与十进制小数换算法等;将民间乐曲和民歌融入音乐实践。(答出其中3点即可,共6分)(2)优秀品质:不懈追求科学的精神;注重亲身实践;敢于质疑和批判历代圣贤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向学。(答出其中3点即

可,共6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