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章测评.docx,共(11)页,2.01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d116c1aa8dd77dd0fdfcb3c6a9c9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C.①
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降
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后导致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第2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泥
沙沉积,河床抬升,河流中下游的排泄能力减弱,从而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答案1.D2.B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
而成的。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问题,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3~5题。3.“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该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4.“蜂巢
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5.“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是()A.11—12月B.7—8月C.4—5月D.1—2月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地表不可能沙漠广布;该地冬季温和多雨,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河湖较少;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应与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有关。第4题,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多雨,“蜂巢屋”的墙体厚
达80厘米,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第5题,读图并分析可知,“蜂巢屋”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气候较为适宜,结合选项可知,最适宜的游览时间是4
—5月。答案3.B4.A5.C俄罗斯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到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
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地从根下穿行。据此完成6~7题。6.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A.湖泊较深B.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C.河流入湖泥沙量小D.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7.“奇特的松树”根部裸
露的原因是()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解析第6题,贝加尔湖湖泊较深可能导致湖水“温柔碧绿”;贝加尔湖纬度较高,水温
较低,且属于贫营养湖,湖泊中藻类植物繁殖速度不会很快;河流入湖泥沙量小,使湖水透明度高;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对湖泊污染小。B符合题意。第7题,该湖位于大陆内部,降水较少,A错误;“每到春秋季时湖面常会
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说明“奇特的松树”根部由于风浪巨大,土壤被侵蚀而裸露,B正确;湖水并非终年结冰,且树木生长在湖岸沙滩上,冻土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积雪掩盖不会导致根部裸露,D错误。答案6.B7.B自然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8~9题。8.近十几年
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雨量增加B.河流流量变化增大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9.下列现象与图示过程变化相关的是()①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②下游河道侵蚀加强③地上河的形成④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8题,
从图中无法判断年降雨量变化,A错误。对比两图中流量曲线可知,河流流量变化减小,B错误。对比两图中含沙量曲线可知,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减少,D错误;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变得平稳,C正确。第9题,根据图示分析
可知,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减少,下游河口三角洲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后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①正确;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游水流减少,下游河道侵蚀减弱,②错误;由图示可知河流含沙量减少,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上升,水土流失减弱,地上河形成的
可能性降低,③错误;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到来的时间延后,强度变小,洪涝灾害频率降低,④正确。故D正确。答案8.C9.D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对自然
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11.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解析第10题,由图示可知,沿X方向植被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变化,说明气
候变得干燥,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沿Y方向出现不同热量带的植被,说明沿Y方向热量增加。A正确。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表示亚热带森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山东丘陵的自然植被是温带森林,刚果盆地的自然植被是热带雨林,西欧平
原的自然植被是温带森林。B正确。答案10.A11.B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②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1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
D.季风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东向西距海洋渐远,降水逐渐减少。从③到②再到①,体现了我国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别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景观,故②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草原,A正确。第13题,我国东部地区森林植被的东
西宽度是南宽北窄,因为由南向北,夏季风势力减弱,影响时间缩短,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所以能生长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由南向北缩小,D正确。答案12.A13.D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影响该
山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质B.土壤C.光照D.水热15.图中甲地自然植被类型可能为()A.热带雨林B.针阔混交林C.荒漠D.草原解析第14题,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不断下降,降水表现为少—多—少的变化,因此自然植被类型相应地发生变化,D正确。第15题,图中甲地自然植被位于常绿阔叶林和高山
针叶林之间,应为针阔混交林,B正确。答案14.D15.B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自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6~17题。16.图中K岛的自然植被类型为()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7.与相同自然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自然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解析第16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南纬6°~7°),常年受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A正确。第17题,由材料可知,K岛发生过火山喷发,火山灰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矿物质,沉降后会使土壤更加肥沃,有利用植被生长,C正确。答案1
6.A17.C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影响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向19.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A.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
上升而升高B.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2900米以上C.若全球气候变暖,则该区域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能会升高D.若全球气候变暖,则3300米处的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能会升高解析第18题,该山地位于云南省,降水丰富。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
升而降低,所以影响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A正确。第19题,由图可知,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在3200米左右突然升高,总体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并不随海拔上升而升高,A错误;2900米以上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B错误;若全球气候变暖,气
温升高,图中各数据点会整体沿横轴向右移,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能会升高,特别是海拔较高处,C正确;3300米处的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气温升高而降低,D错误。答案18.A19.C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
素含量之和。图1为贡嘎山自然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为贡嘎山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图1图220.图1中b自然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亚高山草甸带C.落叶阔叶林带D.山地荒漠草原带21.贡嘎
山林线处年均温约为1℃,则林线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相比()A.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相同B.有机质含量低于全氮含量C.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都达到最大值D.有机质含量高于全氮含量解析第20题,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自然植被从常绿阔叶林
,向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渡,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b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对应的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C正确。第21题,据题干并读图可知,贡嘎山林线在3500米处,则对应图2中读取数据,有机质含
量高于全氮含量,且都不是最大值,D正确。答案20.C21.D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甲类似的是()A.巴西高原B.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C.华北地区D.江南丘陵23.最能体
现①至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诗词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C.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D.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解析第22题,读图可知,甲代表的自然带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之上
,所以甲代表的自然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巴西高原代表性植被是热带草原,A错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代表性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B正确。华北地区代表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江南丘陵代表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第23题,①至④水平自然
带由热带雨林带逐渐变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诗句“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正确。答案22.B23.C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山地()A.位于地中海沿岸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C.北坡比南坡森林面积大D.南坡比北坡灌丛草甸分布宽度小25.该山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丰富,与此无关的是()A.南坡坡度陡B.南坡相对高度大C.南坡为向
阳坡D.南坡降水丰富解析第24题,读图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带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B错误。北坡比南坡森林面积小,C错误。南坡比北坡灌丛草甸分布宽度小,D正确。第25题,该山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丰富
,与此无关的是南坡坡度陡,坡度不影响自然带分布类型,影响分布面积。南坡相对高度大、南坡为向阳坡、南坡降水丰富都与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关。A符合题意。答案24.D25.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其中④自然带对应的植被目前正遭受大面积砍伐。(1)图中①自然带名称是,其对应气候类型是。(4分)(2)图中②④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4分)(3)图中④→③
→②→①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解析第(1)题,图中①自然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图中②自然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
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图中④自然带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第(3)题,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更替,是随纬度变化而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不同纬度的热量条件有明
显差异,导致了这种分异规律,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温带季风气候(2分)(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热带雨林带(2分)(3)纬度地带性(2分)热量(2分)27.(12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千米。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
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其地形剖面图。(1)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4分)(2
)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4分)(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4分)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1分)干旱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
多为咸水湖;(1分)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1分)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1分)(2)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控制;(1分)东南信风来自内地,且
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1分)副热带高压和背风坡的东南信风,均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雨;(1分)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抑制了空气对流,不利于成雨。(1分)(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
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质沉积物,沙物质来源少;(1分)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1分)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1分)受副热带高压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1分)28.(15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布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存环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下图示意我国南
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4分)(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5分)解析第(1)题,山顶苔藓矮
曲林植被茂密,植物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山顶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所以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第(2)题,矮曲林生长缓慢的
原因主要考虑光照、热量、水源、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冷湿环境使植物向上生长受阻。第(3)题,山顶苔藓矮曲林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答案(1)
植被茂密,植物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2分)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2分)(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1分)气温低,热
量少;(1分)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1分)冷湿环境使植物向上生长受阻。(1分)(3)变化:分布高度自东向西升高。(1分)原因:山顶苔藓矮曲林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2分)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
,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2分)29.(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非洲气候分布图。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1分)(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
属于同一自然带。说出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原因。(4分)(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原因是什么?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1分)(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
带。(1分)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1分)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分)(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1分)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因此垂直自然带分
布完整。(1分)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