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必考点02 钠和氯及其化合物-【对点变式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Word版含解析.docx,共(33)页,2.25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c9ad3e585e786d835d5f6f40e29ac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必考点02钠和氯及其化合物题型一钠及其氧化物例题1:下列关于N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Na和22NaO均可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气体单质B.3NaHCO可用作膨松剂主要是因为其能与酸反应C.等物质的量的Na和22NaO分别与足
量4MgSO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之比为2:1D.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2NaO分别投入100mL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不考虑水的蒸发)【答案】D【详解】A.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B.NaHCO3可用作膨松剂主要是因为不稳定,受热
易分解,B错误;C.Na为1mol,与水反应可生成1molNaOH,再与MgSO4反应可以得到0.5molMg(OH)2,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反应生成2molNaOH,再与MgSO4反应可以得到1molMg(OH
)2,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之比为1∶2,C错误;D.Na2O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反应生成2molNaOH,溶液增重即为2molNaOH的质量,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反应生成2molNaOH和0.5molO2,溶液增重也为2molNaOH,所以二者最终所得溶液质量相同,溶
质质量相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D正确;故选D。例题2:分别向盛有100mL水、含0.01mol氯化氢的盐酸、含0.01molNaOH的溶液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mol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均先发
生的离子反应为222Na2HO2Na2OHH+−+=++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答案】D【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项说法错误;B.Na
与H2O反应的实质是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溶液中H+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因此Y烧杯中反应最剧烈,故B项说法错误;C.三个烧杯中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阳离子均为Na+,因此Z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6mol,X、Y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C项说
法错误;D.反应过程中,Na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三烧杯内反应结束后,所产生的H2的量相同,故D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解题技巧提炼】一、钠的重要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密度比
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2.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O2、Cl2、H2O、H+等失去e-Na+:(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反应O2常温:4Na+O2===2Na2O;加热:2Na+O2=====△Na2O
2。Cl2:2Na+Cl2=====△2NaC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
Cl(熔融)=====电解2Na+Cl2↑。(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
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熔融4NaCl+Ti。二、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Na2ONa2O2电子式氧元素化合价-2-1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是否2.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CO2===Na2
CO3、2Na2O2+2CO2===2Na2CO3+O2。3.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银白色金属钠――→①表面变暗――→②出现白色固体接着表面变稀――→③白色块状固体――→④白色粉末状物质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4Na+O2===2Na2O;②
Na2O+H2O===2NaOH;③2NaOH+CO2+9H2O===Na2CO3·10H2O;④Na2CO3·10H2O===Na2CO3+10H2O。题型二32CONa、3NaHCO与碱金属例题1:关于3NaHCO和23NaCO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溶
解度:233NaCONaHCOB.质量相等的23NaCO和3NaHCO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3NaHCO放出的2CO比23NaCO多C.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233NaCONaHCOD.23NaCO不能转化成3NaHCO,而3NaHCO能转化成23NaCO【答案】D【详解
】A.相同温度下23NaCO的溶解度大于3NaHCO,故A正确;B.质量相等的23NaCO和3NaHCO,n(3NaHCO)>n(23NaCO),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3NaHCO放出的2CO比23NaCO多,故B正确;C.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反应3NaHCO只需要结合一个氢离子,迅速放出二氧化碳
气体,放出气体的快慢:233NaCONaHCO,故C正确;D.23NaCO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D例题2:下列关于23NaCO和3NaHC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23NaCO是
白色粉末,3NaHCO是细小的白色晶体B.等质量的23NaCO和3NaHCO与足量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3NaHCO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较大C.分别向23NaCO和3NaHCO的固体中加入少量水,3NaHCO伴有
放热现象D.取ag23NaCO和3NaHCO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可测定出23NaCO的质量分数【答案】C【详解】A.Na2CO3是白色粉末,而NaHCO3是细小的白色晶体,A正确;B.根据反应Na2CO
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106g的Na2CO3可以产生44g的CO2,106g的NaHCO3可以产生55.5g的CO2,故相同条件
下NaHCO3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较大,B正确;C.分别向Na2CO3和NaHCO3的固体中加入少量水,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C错误;D.取ag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可由差量法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计算碳
酸钠的质量分数,D正确;故选C。【解题技巧提炼】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物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溶解度较大较小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较强较弱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与酸反应放出CO2的快慢放出气体较慢放出气体
较快主要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制药、发酵粉,作灭火器原料2.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相似性递变性(由Li→Cs)原子结构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性质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最高正价均为+1价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性质物理性质(除Cs外)
都呈银白色,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化学性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还原性逐渐增强;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3.碱金属的特性(1)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
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4)试剂瓶中的药品取
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Na、K等需放回原瓶。(5)锂与O2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2O。4.焰色试验(1)焰色试验的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属于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2)焰
色试验的操作①清洗铂丝:将铂丝蘸稀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②灼烧试样: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③清洗铂丝:将铂丝再蘸稀盐酸灼烧至无色。题型三氯气的性质例题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2Cl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图中:2Cl的收集B.IⅡ图中:生成棕
黄色的烟C.II图中:若气球鼓起,证明2Cl可与NaOH反应D.IV图中: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答案】A【详解】A.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应长管进短管出,A错误;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铜,为棕黄色的烟,B正确;C.氢氧化钠
溶液与氯气反应后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膨胀鼓起,能证明2Cl与NaOH反应,C正确;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免污染空气,D正确;故选A。例题2:下列实验过程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后在外焰灼烧至
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碳酸钾溶液灼烧,观察火焰呈紫色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苍白色火焰,产生的气体遇到水蒸气产生白烟C.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变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D.活泼金属钠钾等着火,用干燥沙土灭火,
不能用水灭火【答案】D【详解】A.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做焰色反应实验,故A错误;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苍白色火焰,生成HCl,HCl遇到水蒸气产生白雾,故B错误;C.鲜花中有水分
,干燥的氯气能与鲜花中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使有色鲜花变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故C错误;D.活泼金属钠钾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也是易燃气体,活泼金属钠钾等着火,用干燥沙土隔绝空气灭火,不能用水灭火,故D正确;故答案为D。【解题技巧提炼】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大,沸点-34.6℃,易液化。2.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氯气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
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4.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氯气能以1∶2的比例溶于水中,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①Cl2+H2OHCl+HClO②HClOH++ClO-③H2OH++OH-(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
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或改变的条件浓度变化平衡移动的方向应用可溶性氯化物c(Cl-)增大,c(HClO)减小左移①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②用排
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盐酸c(H+)和c(Cl-)增大左移洁厕剂和“84”消毒液不宜混合使用NaOHc(H+)减小右移用NaOH吸收多余的Cl2光照c(HClO)减小右移氯水应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碳酸钙c(H+)减
小,c(HClO)增大右移制取次氯酸浓度较大的氯水题型四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例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纳米铁粉具有吸附性,可去除污水中的2Pb+、2Cu+B.HCIO具有强氧
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23NaCO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22NaO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答案】B【详解】A.吸附性不能除重金属离子,铁粉能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与还原性有关,故A错误;B.次氯酸具
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不宜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都
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与其颜色无关,故D错误;故选:B。例题2:漂白粉、漂白液、氯水都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HClO稳定,易保存B.低温水溶液中NaClO比HClO稳定C.漂白粉的有
效成分为2CaClD.通常,漂白液和漂白粉在强碱性和强酸性环境中漂白效果一样好【答案】B【详解】A.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A错误;B.HClO易分解,低温水溶液中NaClO比HClO稳定,故B正确;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2CaClO,故C错误;D.次氯酸具有强
氧化性,通常,漂白液和漂白粉在酸性环境中漂白效果比碱性环境好,故D错误;选B。【解题技巧提炼】1.次氯酸2.漂白液3.漂白粉题型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例题1:下列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A.K2CO3(
KHCO3)固体:加热至恒重B.CO2(HCl):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C.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后干燥D.MnO2(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答案】B【详解】A.碳酸
氢钾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钾,则加热至恒重可分离,故A正确;B.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后干燥,故B错误;C.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洗气后干燥可分离,故C正确;D.KCl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
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故D正确;故选:B。例题2: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B.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将Cl
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D.因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故可用于漂白纸张【答案】B【详解】A.漂白粉中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则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但CaCl2与空气中的CO2不反应,故A错误;B
.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故B正确;C.食盐水可除去HCl,氯气中混有水蒸气,还需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的Cl2,故C错误;D.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漂白纸张,漂白性与其在空气中不稳定无关,故D错误;故选:B。【解题技巧提炼】1.制取原理实
验室通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用MnO2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写出用Ca(ClO)2、KClO3、KMnO4与浓
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ClO-+Cl-+2H+===Cl2↑+H2O②ClO-3+5Cl-+6H+===3Cl2↑+3H2O③2MnO-4+10Cl-+16H+===2Mn2++5Cl2↑+8H2O2.制取过程(以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为例,下同)3
.实验装置4.注意事项(1)反应物的选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2)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挥发。(3)实验结束后,
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4)尾气吸收时,用NaOH溶液吸收Cl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澄清石灰水中含Ca(OH)2的量少,吸收不完全。题型一钠及其氧化物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沬灭火器灭火B.将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可置换出红色的铜C.钠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钠D.Na2O与Na2CO3中阳离子、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答案】D【详解】A.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灭火,A错误;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置换出金属铜,B错误;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C错误;D.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氧离子构成,而碳酸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碳
酸根离子构成,故两者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D正确;故选D。2.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C.钠块在煤油、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上下跳动,水层变
红D.钠块在四氯化碳、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熔化成小球并上下跳动,水层变红【答案】C【详解】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钠块应在煤油层的下面水层游动,并放出气体,A不正确;B.钠块在水层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附着在钠块表面使
浮力增大,会进入煤油层,B不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钠块在煤油、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当氢气浮在钠块表面时,向上跳动进入煤油层,当氢气逸出后,从煤油层又回到水表面,钠与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使水层中酚酞
变红,C正确;D.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在水面上发生反应,不会沉入水底,也就不可能在四氯化碳、水两液体界面处发生反应,D不正确;故选C。题型二32CONa、3NaHCO与碱金属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3NaHCO与23NaCO溶液,可用2Ca(OH)溶液B.质量相等的3N
aHCO与23NaCO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2CO的质量后者更大C.3NaHCO粉末中混有23NaCO,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2CO,再低温结晶进行提纯D.取23agNaCO和3NaHCO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
吸收,碱石灰增重bg,能测定23NaCO和3NaHCO混合物中23NaCO的质量分数【答案】C【详解】A.NaHCO3和Na2CO3溶液都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无法鉴别,A错误;B.NaHCO3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Na2
CO3,质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2CO的质量前者更大,B错误;C.Na2CO3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可以转化为NaHCO3,因此3NaHCO粉末中混有23NaCO,可配制成溶
液通入过量的2CO,再低温结晶进行提纯,C正确;D.23NaCO和3NaHCO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逸出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无法通过碱石灰增重测定混合物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D错误;故答案为:C。4.下列
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是()A.取ag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B.取ag该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C.取a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D.取a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并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答案】B【详解】A.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由差量法可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再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能够测出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未知,b
g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无法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符合题意;C.蒸干、灼烧后bg固体为氯化钠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则106x+84y=a,根据钠元素守恒有:b2x+y=58.5,解方程计算出a,b,然后可计算出混合
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C不符合题意;D.b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则106x+84y=a,根据碳元素守恒有:bx+y=44,解出x、y,就可以求出混合物中各物质的
质量分数,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三氯气的性质5.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pH试纸并依据试纸的颜色变化测定氯水的pHB.氯气是性质活泼的单质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其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C.“84”消毒液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产生苍白色火焰,形成白色烟雾【答案】B【详解】A.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pH,A错误;B.氯气是性质活泼的单质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其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例如22Cl+2NaOH=NaCl+NaClO
+HO,B正确;C.“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利用氧化性漂白,而活性炭利用吸附性漂白,漂白原理不相同,C错误;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形成白雾,D错误;故选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
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固体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答案】A【详解】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发出苍白色的火焰,A正确;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
钠溶液碱性太强,B错误;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铜,其水溶液为蓝色,C错误;D.氯气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氯元素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D错误;故选A。题型四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H+、Na+、Fe2+、MnO4−B.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Na+、K+、ClO-、NO3−C.某无色溶液中:K+、Cl-、Fe3+、SO24−D.K+、Ca2+、Cl﹣、NO3−【答案】D【详解】A.H+、
Fe2+、-4M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ClO-与H+反应生成次氯酸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含Fe3+的溶液为黄色,不符合无色溶液的条件,故C错误;D.各种离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的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A.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推测氯水中可能
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含有H+D.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答案】D【详解】A.氯水中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氯气,A正确;B.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
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根离子与氯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D.次氯酸不稳定,2HClO光照2HCl+O2↑,氯水久置后,次氯酸已消耗、溶液为盐酸,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会
出现褪色,D错误;答案选D。题型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除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2MnO足量时,盐酸不可能被完全消耗B.利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HClC.利用装置丙干燥氯气D.利用装置丁吸收尾气【答案】A【详解】A.随
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到一定程度,反应会停止,A正确;B.NaOH溶液与氯气、HCl均会反应,B错误;C.应从长导管进气,C错误;D.澄清石灰水浓度太小,吸收尾气氯气的效果不好,D错误;答案选A。10.某实验小组进行Cl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下列装置和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甲制
备Cl2B.利用乙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C.利用丙的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D.利用丁中气球膨胀,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答案】D【详解】A.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则常温下不能利用甲制备Cl2,A不正确
;B.乙装置中,Cl2与潮湿的有色布条接触后,会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能力的HClO等,所以利用乙不能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B不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Cl2中混有HCl,HCl溶于水也能电离出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C不正确;D.丁
中气球膨胀,表明圆底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表明Cl2可与NaOH反应,D正确;故选D。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B.两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
性小于碳酸氢钠C.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2CO的量一样多D.两者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答案】D【详解】A.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错误;B.两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
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故B错误;C.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碳酸氢钠,等质量时,碳酸氢钠生成2CO的量多,故C错误;D.两者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选D。2.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的叙述正
确的是()A.在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气泡产生B.在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无沉淀产生C.NaH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2CO3固体溶于水吸热D.向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后者红色较浅【答案
】A【详解】A.在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322NaCO+HCl=NaCl+HO+COH,立即有气泡产生,A正确;B.在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发生反应3232NaHCO+Ca(OH)=CaCO+HO
+NaOH,会有沉淀生成,B错误;C.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C错误;D.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则向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后者红色较深,D错误;故选A。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验证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
剂(C中放Na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气体发生装置,D为收集装置,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B.C中只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现象是固体从淡黄色慢慢变白色C.A的锥形瓶和B中盛放的试剂可有多种选择,且均可用Na
HCO3溶液D.D为除杂装置,盛放的是NaHCO3溶液【答案】C【详解】A.A是CO2气体发生装置,但D是除去CO2的除杂装置,E才是收集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O2,故A错误;B.C装置中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故B错
误;C.A中可用HCl和NaHCO3制取CO2,B中可用NaHCO3除去挥发的HCl,故C正确;D.D是除杂装置,用于除去CO2,可用NaOH溶液,但NaHCO3不与CO2反应,故不能用NaHCO3,故D错误;故选C。4.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六种离子,①HCO3−、②SO23−、③Na+、④
CO23−、⑤NH4+、⑥NO3−、⑦SO24−,向其中加入足量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①④⑤B.②③⑥C.⑥⑦D.⑥【答案】D【详解】由于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即2Na2O2+2H2O=4Na
OH+O2↑,反应后溶液呈碱性,HCO3−与OH-反应生成CO23−和H2O,即HCO3−+OH-=H2O+CO23−,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即NH4++OH-=NH3·H2O,则①HCO3−、④CO
23−、⑤NH4+浓度发生变化,Na2O2具有强氧化性,②SO23−-被氧化生成SO24−,则②SO23−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另外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钠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
是⑥NO3−;故选D。5.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碱转化为酸式盐:-+2--332OH+2H+COHCO+2HO=B.碱转化为两种盐:---222OH+Cl=ClO+Cl+HO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2222O+2HO=4OH+OD.盐转化为
另一种盐:++33CHCOONa+HCHCOOH+Na=【答案】B【详解】A.NaOH转化为NaHCO3,应通入CO2实现,且题给出的离子方程式原子不守恒,A错误;B.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可将碱转化为NaCl和NaClO两种盐,离子方程式符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B正确;C
.过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C错误;D.CH3COONa可溶于水,应拆成离子形式,D错误;故答案为:B。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醋酸:+2+322CaCO+2HCa+HO+CO=B.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溶液反应:2+-2-+442Ba+OH+SO+HBa
SO+HO=C.22NaO与水反应:+-22222NaO+2HO4Na+4OH+O=D.铁溶于稀硫酸:+3+22Fe+6H2Fe+3H=【答案】C【详解】A.醋酸属于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来,A错误;B.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B
a+2OH+SO+2HBaSO+2HO=,B错误;C.22NaO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222NaO+2HO4Na+4OH+O=,C正确;D.铁与稀硫酸反应,应该生成Fe2+,D错误;故答案为:C。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222NaONaO+=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2O反应生成3.6g产物,失去的电子数为A0.1N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碳酸氢钠【
答案】B【详解】A.钠在室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A错误;B.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是+1价的金属,钠无论反应后产物是Na2O还是Na2O2,0.1m
ol钠反应都会失去0.1NA电子,B正确;C.钠在空气中加热,Na受热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燃烧后产生黄色的火焰,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C错误;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开始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NaOH,Na
OH潮解产生NaOH溶液,然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故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会变成碳酸钠,D错误;故选B。8.油条的做法是将矾、碱、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
)4223242422232KAlSO12HO3NaCO=2AlOH3NaSOKSO3CO21H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主要成分均为盐B.油条配
方中的“碱”中若混有少量的NaHCO3可直接加热除去C.油条配方中的“盐”是氯化钠,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来制取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3232Al3CO=2AlOH3CO+−++【答案】D【详解】A.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
分别为KAl(SO4)2∙12H2O、Na2CO3、NaCl,主要成分均为盐,A正确;B.油条配方中的“碱”为Na2CO3,若混有少量的NaHCO3,可直接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
+CO2↑+H2O,从而除去杂质,B正确;C.油条配方中的“盐”是氯化钠,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将海水引入盐池,经风吹日晒制得食盐,C正确;D.Al3+与23CO−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3232232Al3CO+3HO=2AlOH3CO+−++,D不正确;故选D。9.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饱
和23NaCO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水④浓硫酸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饱和23NaCO溶液与氯气反应,氯气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符合题意,故①正确;②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氯气干燥,故②错误;③氯气通过水后带出部分水蒸气
,湿润的氯气可以C中使有色布条褪色,故③错误;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而千燥氯气,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④正确。故选A。10.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呈淡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溶解了未反应的Cl2B.新制氯水滴入硝酸
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有Cl-C.久置氯水酸性将增强D.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具有漂白性【答案】D【详解】A.氯气溶于水生成氯水,氯水中只有一部分氯气与水反应,未反应的氯气使新制氯水
呈淡黄绿色,A正确;B.新制氯水中,有一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出的Cl-能与滴入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正确;C.久置氯水中HClO不断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促使氯气与水不断反应,最终生成盐酸等,溶液的酸性增强,C正确;D.Cl2本身没有漂白性,新制氯水中
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D不正确;故选D。11.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将新制氯水加入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说明NaOH被氯水中的酸完全中和B.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3AgNO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C.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2Cl分子存在D.加入有色布条,一段时间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2Cl存在【答案】C【详解】A.将新制氯水加入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酸碱中和能使酚酞褪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也能使酚
酞褪色,故A错误;B.先加入盐酸酸化,溶液中引入氯离子,再加入3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故B错误;C.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2Cl分子存在,故C正
确;D.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一段时间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D错误;选C。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l与水的反应:22ClHO2HClClO+−−+=++B.铁粉与稀24HSO反应:322Fe6H2Fe3H+++=+C.
3CaCO固体与稀盐酸反应:2322CO2HCOHO−++=+D.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2CO反应:23OHCOHCO−−+=【答案】D【详解】A.2Cl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产物HClO属于弱电解质,不拆写,应为:22ClHOHClHClO+−+++,A错误;B.铁粉与稀2
4HS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应为:22Fe2HFeH+++=+,B错误;C.3CaCO固体与稀盐酸反应,3CaCO是难溶物,不拆写,应为:2322CaCO2HCOHO+Ca+++=+,C错误;D.NaO
H溶液中通入过量2CO反应,生成3HCO−:23OHCOHCO−−+=,D正确;故选D。13.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收集氯气B.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C.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D.检验NaHCO3固体加热是否分解A.AB.BC.CD.
D【答案】C【详解】A.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长导管进去,A错误;B.氯气会与碱石灰反应,则不能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B错误;C.实验室通过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C正确;D.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
检验是否有CO2气体生成应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用CaCl2溶液,D错误;故选C。14.硫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和水泥原料外,也可用作硫酸、漂白粉的生产原料。生产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焙烧”时产生
的气体均为酸性氧化物B.漂白粉是纯净物,其成分为Ca(ClO)2C.“接触室”与“吸收塔”内均发生了化合反应,硫的价态均升高D.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为CO+2H2催化剂CH3OH【答案】D【详解】A.酸性氧化物指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CO不溶于水,不与碱反应,A错误;B.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还含有CaCl2等物质,因此漂白粉是混合物,B错误;C.接触室中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SO3,属于化合反应,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吸收塔中发
生SO3+H2O=H2SO4,属于化合反应,但是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D.“催化”中CO和H2合成CH3OH,方程式为CO+2H2催化剂CH3OH,D正确;故答案为:D。15.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Ag+、Ba2+、Cu2+、Cl-、OH
-、CO23−、SO2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向(1)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3)将(2)所得混合物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K+、CO23−、SO24−B.一定含有Cl-C.一定不含有Ag+、Ba2+、Cu2+、OH-D.无法判断【答案】A【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K+、2-3CO、2-4SO,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OH-,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Ag+、Ba2+、Cu2+,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K+、2-3CO、2-4SO;可能含有Cl-、OH-;一定不含
有Ag+、Ba2+、Cu2+;D错误;答案选A。16.近日大庆市遭遇新一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的进化分支。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
有机物B.“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数以万计的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
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答案】C【详解】A.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有机物,故A正确;B.“84”消毒液中含有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故B正确;C.乙醇不具有强的氧化性,能
够杀菌消毒是因为乙醇能渗透到细胞内而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D.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所以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数以万计的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流程如图: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物质NaCl43NHHCO3NaHCO4NHCl溶解度36.021.79.637.2(1)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2CO,
为使产品纯净,需将制得的2CO净化,可以将制得的2CO先通过饱和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除去混有的HCl杂质。(2)装置I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向“饱和NaCl溶液”通入2CO和3NH时应该先通入_______。操作①的名
称是_______。(3)向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44NaCl(s)+NHCl(aq)NaCl(aq)+NHCl(s)→过程(s表示固体,aq表示溶液)。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4)纯碱和3NaHCO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
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等
量的两种样品,再逐滴加入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答案】(1)NaHCO3(2)32234NaClNHCOHONaHCONHCl+++=+3NH过滤(3)2CON
aCl(4)C【详解】(1)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2CO,2CO气体中含有HCl杂质,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制得的2CO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混有的HCl杂质。(2)装置I中氯化钠
、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34NaClNHCOHONaHCONHCl+++=+。氨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向“饱和NaCl溶液”通入2CO和3NH时应该先通入3NH。操作①是分离出碳酸钠固体,操作名
称是过滤。(3)向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44NaCl(s)+NHCl(aq)NaCl(aq)+NHCl(s)→过程(s表示固体,aq表示溶液)。分离出NH4Cl固体,得到NaCl溶液,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Na
Cl、2CO循环到装置1中利用;(4)A.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固体,故A错误;B.纯碱和3NaHCO都含有钠元素,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都呈黄色,故B错误;C.碳酸氢钠和酸反应一步完成,碳酸钠和酸反应分两步完成,
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的两种样品,再逐滴加入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故C正确;D.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足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错误;选C。18.Ⅰ、中国疾控中心指出,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含氯消毒剂是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1)漂白粉主要用于游泳池水等的杀菌和
消毒,久置空气中会呈稀粥状而失去漂白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消毒液是一种家用消毒剂,不能用于钢制器具的消毒,原因是NaC
lO具有____性。(2)新制氧水常用于杀菌消毒,在25°C时将氧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2(aq)、HClO和ClO-的物质的量分数(a)能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分析,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pH=6与pH=7.5两种情况下,pH=____时杀菌效果强。当
pH=7.5时,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HClO、ClO-和_______。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杀菌消毒剂。(3)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NaClO3溶液和Na2SO3
溶液混合并加入H2SO4酸化制得ClO2且产物中有Na2SO4,则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已知C1O2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转化为Cl-,则ClO2与Cl2的消毒能力之比为______(写
最简整数比,消毒能力用单位质量清毒剂得电子多少来衡量)Ⅱ、化学方法在文物保护中有重要作用,某博物馆修复出土铁器的部分过程如下:(5)检测锈蚀产物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3O4、Fe2O3•H2O、FeO(OH)、FeOCl,由产
物可推测,铁器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填2种反应物化学式)发生反应而被腐蚀。分析认为,铁经过了如下腐蚀循环:Ⅰ.Fe转化为Fe2+;Ⅱ.Fe2+在自然环境中形成FeO(OH);Ⅲ.FeO(OH
)和Fe2+反应形成致密的Fe3O4保护层;Ⅳ.Fe3O4保护层转化为FeO(OH),如此往复腐蚀。(6)FeOCl中铁的化合价为___;上述反应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为_______(填序号)。(7)FeO(OH)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8)Ⅳ反应为Fe3O4+O2+H2O→FeO(OH),还原剂为________,每反应1mol还原剂,转移电子_____mol。【答案】(1)Ca(ClO)2+CO2+H2O=CaCO
3↓+2HClO、2HClOΔ2HCl+O2↑氧化(2)6Cl-(3)1:2(4)71:27(5)O2、H2O(氯化物)(6)+3Ⅰ、Ⅱ、Ⅳ(7)2FeO(OH)+Fe2+=Fe3O4+2H+(8)Fe3O41【详解】(1)漂白粉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氢
酸: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不稳定见光会受热分解为盐酸和氧气2HClOΔ2HCl+O2↑;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病菌,故可以用于消毒;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
CO3↓+2HClO、2HClOΔ2HCl+O2↑;氧化。(2)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HClO灭菌效果强于ClO2,HClO浓度越大则杀菌效果越好,pH=6时,HClO浓度更大,则杀菌效果强。在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则当p
H=7.5时,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HClO、ClO-和Cl-;故答案为:Cl-。(3)NaC1O3溶液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H2SO4酸化制得ClO2,且产物中有Na2SO4则在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变为+4得到还原产物ClO2,Na2SO3中硫
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6得到氧化产物Na2SO4,由电子守恒可知,Na2SO4~2e-~2C1O2,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4)已知ClO2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转化为Cl-,ClO2~5e
-;氯气消毒液转化为Cl-,Cl-~2e-;则ClO2与Cl-的消毒能力之比为1g1g5:271:2767.5g/71g/molmol=;故答案为:71:27。(5)根据元素
守恒可知,Fe变成Fe3O4、Fe2O3•H2O、FeO(OH)、FeOCl需要结合O2、H2O和氯化物;故答案为:O2、H2O和氯化物。(6)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氯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所以FeOCl中铁的化合价为+3;Ⅰ.Fe转化为Fe2+,铁元
素价态升高,发生氧化反应;Ⅱ.Fe2+在自然环境中形成FeO(OH),铁元素的价态升高,发生氧化反应;Ⅲ.Fe3O4可以看做FeO·Fe2O3,所以FeO(OH)和Fe2+反应形成致密的Fe3O4保护层;铁元素的价态没有改变,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IV.Fe3O4可以看做FeO·Fe2O3,所以FeO中+2价铁元素升高到+3价,铁元素的价态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I、II、IV;故答案为:+3;I、II、IV。(7)Fe3O4可以看做FeO·Fe2O3,所以FeO(OH)和Fe2+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
膜四氧化三铁,离子方程式为:2FeO(OH)+Fe2+=Fe3O4+2H+;故答案为:2FeO(OH)+Fe2+=Fe3O4+2H+。(8)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氧气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所以Fe3O4做还原剂;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
式为:2FeO(OH)+Fe2+=Fe3O4+2H+,所以1mol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4mol,消耗4molFe3O4,因此,每反应1mol还原剂,转移电子1mol;故答案为:Fe3O4;1。19.在进行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
,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各问题。(1)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观察到_______(说明钠的密度小),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2)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说明反应有___
____生成。(3)如果水中事先已滴入酚酞溶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色,说明反应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4)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5)钠与水反应中充当还原剂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氧化剂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6)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向上拔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下同),B端液面_______。【答案】(1)钠浮在水面上钠熔成小球(2)气体(3)红NaOH(4)2Na+2H2O=2Na++2OH-+H2↑(5)NaH2O(6)上升下降【详解】(1)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成小球说明反应放
热;(2)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说明反应有气体生成;(3)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在滴有酚酞的溶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反应生成NaOH;(4)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2Na+2H2O=2Na++2OH-+H2↑;(5)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充当还原剂的是:Na,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是H2O;(6)U型管B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气体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说
明有气体生成,故答案为:上升;下降。20.前两周落幕的“化学讲坛”中有两位同学介绍了化学家舍勒,他的一大贡献是发现了软锰矿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I.为了探究氯气的性质小附同学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向盛有紫色石蕊
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A.过程I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做粒是+HB.过程II中,溶液的红色褪去,证明试管②溶液不再呈酸性C.过程III中,溶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2Cl与水发生了反应(2)为进一步探究氯气
是否具有漂白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和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和适当的文字解释原因:_______。(3)用舍勒的方法制备的氯气
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若该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对2H的相对密度为21.7,则该混合气体中氯气与氯化氢的体积比为_______。II.实验室模拟舍勒的方法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再与熔融的锡反应制备重要的化工产品四氯化锡,装置
如图所示。已知:①金属锡的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②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生成4SnCl,4SnCl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114℃③4SnCl极易与水反应生成22SnOxHO,并产生白雾。(4)装药品前应先_______,加入Sn后,先加热装置____
___(填“A”或“E”),装置A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装置F的名称为_______,冷凝水从_______(填字母)口流入。(6)C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H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如果去掉装置B,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
。(7)指出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答案】(1)A(2)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Cl2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褪色,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ClO有强氧化性使红纸条漂白褪色(3)1:4(4)
检查装置气密性A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5)冷凝管b(6)浓H2SO4NaOH溶液HCl与Sn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7)将装置H换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详解】(1)A.过程I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
液变为红色起作用的做粒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故正确;B.过程II中,溶液的红色褪去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盐酸,溶液呈酸性,故错误;C.过程III中,溶液变成浅黄绿色说明氯气溶于水得到饱和氯水,不能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故错误;故选A;(2)氯气没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红纸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湿润红纸条褪色,所以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
气瓶和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故答案为: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Cl2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褪色,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ClO有强氧
化性使红纸条漂白褪色;(3)由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1.7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7×2=43.4,设氯化氢和氯气的体积分别为x和y,由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36.5×xx+y+71×yx+y=43.4,解得x:y=4:1,故答
案为:1:4;(4)制备四氯化锡的实验中涉及了气体的制备和反应,为防止气体逸出发生意外事故,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由题给信息可知,锡与空气中的氧气受热反应,为防止锡与氧气反应,点燃装置E处酒精灯前,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利
用反应生成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装置E处酒精灯,装置A内发生的反应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A;MnO
2+4HCl(浓)ΔMnCl2+Cl2↑+2H2O;(5)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F为冷凝管,为增强冷凝效果,实验时应从下口b通入冷凝水,故答案为:冷凝管;b;(6)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装置H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
气,防止污染空气,如果去掉装置B,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与锡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与氯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浓H2SO4;NaOH溶液;HCl与Sn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7)
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缺陷是装置G和H间没有吸收水蒸气的装置,水蒸气进入G中会导致四氯化锡水解,所以应将将装置H换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既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也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G中导致四氯化锡水解,故答案为:将装置H换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