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六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原卷版).docx,共(9)页,224.96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6e30b7bd32cf062e64e17e92b27574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单元强化突破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畎.亩(quǎn)万仞.(rèn)荷.担(hè)拂.士(fú)B.穷匮.(kuì)箕.畚(qī)魁.父(kuí)孀.妻(
shuāng)C.始龀.(chèn)介胄.(zhòu)棘.门(jí)曩.者(nǎng)D.提携.(xié)折戟.(jǐ)殷.勤(yīn)燕.脂(yàn)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
,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
一项是()。(3分)A.人恒过.B.饿.其体肤C.吾与汝毕力平险.D.上自劳.军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河曲智叟/亡以应。B.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
项是()。(3分)A.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按找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B.群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实不实,直接关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进展和成效。C.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同时,解决好车辆停放和充电的现实问题,才能
更好地消除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D.村镇、城市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在于如诗如画的美景、氤氲环绕的烟火气。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
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
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7.古诗文默写。(8分)(1))《赤壁》中,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分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明
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3)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关山度若飞。(4)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
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6)李清照《如梦令》中表现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8.综合性学习。(7分)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左右)(3分)人民网北京
3月14日电(记者董子龙)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网站了解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近日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强调,做好文化遗产的工作核心是四个字:保护、利用。在文物保护方面,首先要建立和落实好中央文化文物部门以及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责任制,同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的原则,落实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责任主体。除了保护,也要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近几年,国家成功打掉了一批长期猖獗、影响恶劣的文物犯罪团伙,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最后,要把文物保护纳入法制轨道。按照文物法规定,各地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前必须先进行考古勘探调查
,之后才能开工建设,有效保护地下文物。雒树刚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只有和群众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2)下图是国家文物局根据“太阳神鸟”金饰设计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请你根据
图标内容,写出其寓意。(4分)二、阅读·理解(54分)(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8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
选取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4分)10.结尾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
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
:“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
子。③寝:停止。1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汝心之.固公善之.C.以.残年余力静以.修身D.而.山不加增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下房不足,甚可虑也。14.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材料一)古代“
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水稻居绝对优势。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而且集中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中国水稻的种
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产量冠绝全球,达2亿吨以上。水稻,对中国人有着非凡的意义。古人遵循节气进行农耕活动,现代科学家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思考和研究。(材料二)根据中国历史文献记载,农业技术无法全面突破,历代稻谷产量不高,如下表
:历代水稻产量年代亩产量(公斤/亩)魏晋以来≤90唐代225明清260——280新中国成立初期300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亩产增产20%,2000年到2011年,平均亩产700-900公斤,2020年达到1500公斤,逐渐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他的
研究贡献,不仅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还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温饱。(材料三)《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袁隆平,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发愿,择一事,终一生,要让全世界的人们吃饱饭。除了中国,从1980年到今天,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感动中国》对他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
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15.对上述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大豆和小麦。B.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
,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C.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逐渐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D.从1980年至今,袁隆平和其团队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6.下列关于(材料二)的信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好的成效,产值有了重大突破。B.唐代水稻产量较之前有明显提高,但唐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增幅。C.自197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推广以来到2020年,杂交水稻
的产量明显在不断提高。D.(材料二)用了列数字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杂交水稻的不断研发,产量不断提升。17.结合三则材料的知识,找出两个理由解释为什么袁隆平被评价为“最是风流”。(6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
-22题。(19分)爱的尊严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
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③“给你说了
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我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
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
,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⑪可是我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
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
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
,咱就回搭大志的货车走……”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
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18.请从
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4分)→嘲笑→→感动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20.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4分)
21.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22.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3分)三、表达·交流(63分,含书写3分)23.作文。你知道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吗?有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等。现在的我们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哪一个节日,哪一次过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节是怎样的场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写记叙文或散文;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
人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