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共(10)页,7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3125b6575492aabbc0c0cd9114a1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十一中高2024届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总页数10页;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
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待评讲。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区域发展实际来看,在市场力量作用下,经
济发达地区会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或多个中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成为承载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人口的主要空间形式,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城市的东海岸城市群,以占美国1.5%的土地承载了美国约20%的人口和经济
总量;日本以东京为中心城市的首都圈,以占日本6%的土地承载了日本60%的人口和更高比例的经济总量;我国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等亦是如此。在庞大的经济体里,可以有多个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如
欧盟地区的伦敦、巴黎城市群,美国东海岸、五大湖和西海岸的三大城市群。与此同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某些区域可能在一些力量冲击下出现中心城市减弱、城市群衰退等问题。但是,从这些城市群流出的要素可以助推另一个区域
蓬勃兴起,旧的中心城市衰退,新的中心城市兴起,进而形成新的城市群。我国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理论上,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并不必然同时出现,城市群可以有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并不一定都有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关系通常有两种:一是发达地区拥有成熟的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二是欠发达地
区出现了作为增长极推动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但城市群尚未成型。从我国实际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也存在明显分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已逐步形成,中心城市正在通过产业外溢、人口外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逐步外延,与外围中小城市形成协同发展力量,推动区域
进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还未形成,中心城市依靠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但对外围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摘编自邓智团《有效发挥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材料二
:事实上,自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提出、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审议,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成渝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加速黏合、壮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的中国西部科学城“多点开花”,构建创新策源牵引动力体系;中欧班列(成
渝)“联名营业”,跑出内陆开放加速度;公园城市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探路生活城市的比较优势……以成渝两个中心城市为引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塑造了支点优势。这不仅是西部城市“补短板”的抱团
发展,而是要担负起“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条影响深远的“胡焕庸线”,这条线最初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连接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市。直线以
东,36%的国土总面积容纳了96%的人口;直线以西,64%的国土总面积仅有4%的人口。胡焕庸线自提出以来,两侧的人口比例始终大致保持该水平。这条线,同样给区域经济发展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数据显示,直线以东诞生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
市群,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而西部地区却只能长期“跟跑”,被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缺少强有力的支点来撬动地区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是中央为解决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步重要“落子”。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中国区域经济的格局需要在西部拥有一个‘第四极’来平衡整
个国土的空间格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向四大城市群联动报道组记者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重要的机遇,是处于西部的地理位置。从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体系角度来看,整个中国城市体系在成渝位置出现中国的第四个中心,“
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而在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因其迥异于三大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未来或许会是解构胡焕庸线的关键。从地图上看,成渝如果能与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
空间,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这不仅将有力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有效破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将有效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摘编自钟茜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命》)1.下列对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市群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有多个城市群,一个城市群可以由多个中心城市构成。B.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并不必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有中心城市不一定就能形成为城市群,城市群也不一定有中心城市。C.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从首次提出到规划纲要出台,时间不满一年,但在科技、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D.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割线,能否将其打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情况。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城市群可以凭借有限的
土地承载一个国家或地区很高比例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因此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符合经济规律。B.我国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胡焕庸线以东诞生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西部却只有一个成渝城市群。C.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有限,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则可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供支点,撬动西部地区发展。D.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让我国在西部拥有一个“第四极”,这是平衡整个国土空间格局的需要,也将有效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的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A.在以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一盘棋中地位更加重要。B.一些地理位置比较靠近的城市,往往未依照政府的规划而是就近融入城市群,如遵义融入了成渝城市群而非黔中城市群。C.上世纪70年代传统制造业日渐凋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变成“铁锈地带”,而中西部
电子信息产业崛起形成“阳光地带”。D.在城市群建设中,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决定城镇的设立及其产业定位,或者通过行政主管部门来参与城市群的组成与管理。4.材料一和材料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初见成效,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月光下郭沫若傍晚,孩子已经埋在土里了。帮忙埋葬的两位老百姓
荷着锄头已经回去了好一会,天空一片暗黑,只有东边的地平线上有增涨着的光潮,预告着新月在准备出土。丝毫风息也没有,也没有什么声音,四围的林木和稻粱在整天的炎热之下刚好渡过了来,依然还不敢喘气,炎热的余威明明潜伏在近处,说不定那月光的前驱怕还是太阳的残
辉啦。只有逸鸥的耳里时时听着凄凉的孩子的呻吟,那呻吟好像从远远的卫生所里面传来,也好像是从近近的小土堆里吐出——这小土堆,这把孩子的尸骸掩藏着的小土堆,恨不得一抱抱回去,就和孩子裹在毛毡里那样的呀!——真是奇怪,自己
总以为会比孩子们早死的,怎么这个被结核菌已经烧枯了的身子偏支持了一年多,活鲜鲜的嫩苗仅仅五天工夫就死掉了呢!逸鸥坐在那小土堆前面的草地上,头垂覆在两只撑在膝盖上的手里。大小不相应地成了小土堆前的一个石狮。月亮拼命地从云头迸出来了,差不多快要整圆的一个月亮。但有一朵稠黑的云头从相对的一边天壁涌起
,微微的在闪着电。清冷的月光下,虫子胆怯地在草丛里开始晚奏了。几条粗细不等的灰白的光,筛进了竹林来,冰冷地投射在这人形的石狮头上。假使没有远处另外的几条更粗大的,眼却不能见的线,同时来牵引着这石狮,他怕始终是
不会动的吧?但那戴着英国式的米色盔帽的头,终于抬起来了,正受着透射进来的月光,洼陷着的两眼有点发红。两面的颧骨突露着很明显的轮廓。脸,呈着暗灰色,菲薄的嘴唇在痉挛。右手探寻着旁边的一条竹根杖,逸鸥终于站立起来了。中等以下的小巧身材,穿着的一套米色西装和那米色的盔帽一样,记载着五年来的抗战
的历史。它们是在五年前和它们的主人一道流亡到这陪都郊外的乡下来的。逸鸥满背灰光,向着新起的小土堆静立着。——“仪儿,你安静睡吧,睡吧!你这小坟堆,我真想把你抱着,一抱抱回去呀,就给用毛毡裹着我的仪儿一样。”他喃喃自语,执拗地
发出了声来。——“也好,仪儿,你安静睡吧,睡吧!我想你睡在这儿,比睡在你肺结核患者的爸爸旁边,比睡在你劳瘁得和纸扎人一样的妈妈旁边,总要舒服些吧。没有蚊子再来咬你了……也没有饥寒苦你了……你安安静静地睡吧。——“仪儿,你安静睡吧,睡吧
!你爸爸反正不能长久保护你们的,不仅不能保护你们,反而要害你们。你妈妈也的确是太劳瘁了。抗战以来一年一个地生育了你姐弟三人。由南京武汉而重庆,不断地在烽火中流离,衣食住都赖她一个人料理,现在还要服侍着我这个痨病的爸爸。仪儿,你
是疼惜你妈妈的,你现在安安静静地睡,也用不着再要你妈妈替你打扇了。……”似乎有想流眼泪的意思,但只如那人人都在望雨的天空,却仅空空地闪了几下电。像浓烟一样涌起的稠云,也像浓烟一样,消散了。回到家,一封很厚实的信在桌上,他连忙
地打开了来,里面却抽出了一束钞票,外面裹着几张信笺,粗大的字迹写道:今天城里送了一千块钱来,是文艺奖助金保管委员会送给你做医药费的,望你收下,把收条写好寄去。此事望你不要固执。朋友们都很关心你,保委会也完全出于诚意。
这对于你作家的清誉是丝毫不会损坏的。望你千万不要固执。祝你阖家都好,小朋友们的病好了吗?逸鸥走到书案旁边,找到了一张旧的原稿纸,一点一画地写出了秀丽的字与行:我感激你。一千元,我就照你的意思领受了,可我要恳求你几件事。一,我前年借了××大学图书馆六本书,不幸在城被
炸,焚毁了。今受该馆来函催缴(原函奉阅),无法缴还。我恳求你由这一千元内拨三百元寄去,以作赔偿。二,未病前曾为儿童剧社讲书,讲错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田田”两个字。误了小朋友们,至今耿耿在心。我恳求你拨二百元献给该社,以作购置小型《辞源》之用。三,仪儿已于今午夭折,仅仅四年的生
命便夭折了。生前承你关心,已约好送保育院,可不幸已经夭折了。我作为仪儿还是在生的一样,恳求你拨五百元献给保育院,并以报答保育院允我寄托仪儿的厚谊。四,仪儿死去,掩埋费用了四百元,系向房东告贷。我现在手中不名一钱,恳求你用你
自己的钱为我偿还,我是感德无量。以上种种请求,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原谅我,你也一定能够答应我。封装好信后,他是想踏进那未知的世界里去了,而且不仅是他一个人,还要连同着他的妻,他的还活着的一对儿女。麻绳诱惑着他,他又掉过头去,但他的黑影使他吃了一惊。——“珍儿的爹,你睡了吧。”他的
夫人从蚊帐中叫出,“你的病再闹翻了,又怎么办呢?”他又想哭了,但眼睛却很干涩。把信来揣在裤包里,率性把菜油灯吹熄了,退在睡椅上躺着。他是在等待,等待他的夫人睡熟,但他那疲倦不堪的身体却没有听从他的意志。月亮从
后壁的窗上照进了房里,斜射过衣帽架,仿佛仅存的活物一样,慢慢地在黑幕上拖着步子。逸鸥好一会都没有动静,等他的夫人下床来,替他把头上挂着的小圆帐轻轻地放下来罩着的时候,他丝毫也没有觉察。虫子的声音不断地在四处叫。1941年7月(有删
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逸欧安葬孩子时,“稠黑”的云头涌起,“闪着电”,胆怯的虫声,动静结合,让读者感触到浓浓的哀情。B.“却仅空空地闪了几下电”,照应了前面的“微微的在闪着电”,都是借环
境描写烘托逸欧悲伤的心情。C.“一抱抱回去”两次心理描写的反复,凸显了逸鸥在战乱中贫病交加失去爱子陷入绝境的心酸。D.小说以小见大,以逸鸥一家的悲惨遭际,巧妙地控诉了国民党让进步作家乃至普通民众流离失所、陷于绝境的社会现实。7.关于逸鸥人物形象的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悲痛的父亲形象。坐在坟前,成了“一个石狮”,形象写出其丧子的悲痛。B.自责的父亲形象。爸爸“不能长久保护你们”“反而要害你们”写出其自责无法照顾好孩子。C.悲苦的知识分子形象。孩子夭亡,自己生病,一文不名,写出知识分子的困窘。D.爱妻的丈夫形象。他“等
待,等待他的夫人睡熟”,突出其对妻子的疼爱。8.月亮或是月光的变化突显着逸鸥内心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效果是如何达成的?(6分)9.沈从文曾在《日出》杂志上刊文《论郭沫若》,认为从其发表的作品看,郭沫若更“适宜作新时代的抒情诗”。请结合本文和沈从文的评
价,谈谈郭沫若小说的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
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
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
朝受封。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
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
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
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又称秋闱,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后称为秀才,这是科举考试的起点。B.壬辰朔:指七月初一,“壬辰
”采用了干支纪日法,“朔”指每月农历初一。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与“致仕”略有不同。D.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是由明代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12.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成。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B.王守仁正直敢言,因上疏论救戴铣等人而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到
贵州的龙场。任龙场驿丞时,受到当地民众爱戴。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巡抚南、赣,率领弱旅铲除横行几十年的巨寇;宁王叛乱,王守仁采纳属下建议出其不意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在湖中击败叛军。D.王守仁天资聪颖,不只是军事奇才,学说也有建树,被贬龙场,悟出格物致知的内涵,
创立了“阳明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守仁急趋吉安,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4分)(2)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4分)14.王守仁决定直接攻打南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
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和舍弟题书堂杜荀鹤①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葺读书堂。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
满箱。【注释】①杜荀鹤(约846—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5.下列对这
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下句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为兄弟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所以修缮读书堂以勤奋学习,等待机遇。B.颔联写山泉欢畅,溪竹送爽,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写出书堂周边环境静谧清幽、舒适恬淡
的特点。C.颈联用互文结构,诗人“藉草”“傍山”,或“闲步”,或“醉吟”,置身自然,内心悠闲自在,个性得以彰显。D.全诗以反问语气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态度,也传达出对舍弟的劝慰与祝福之情。16.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诸多自我满足之感,请结合诗句谈谈诗人自我满足的原
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屈原列传》中用比喻的手法赞美屈原主动摆脱污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3)《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
_____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在船夫看来,做船是个讲究活。长在山梁上的杉木伐倒后,用木锯拉出三四寸
厚的木板,要放在屋外晾晒整整一个夏季,锯、凿、刨、楔、开卯、灌榫……在______的敲打声中,木船的雏形渐渐呈现,直到所有的板材如骨肉相连,没有______的罅隙。那边木匠即将收工,这边漆匠开始忙活起来,用上好的桐油掺着石灰,在石案子上反复揉
捏和面一般,等石灰团泛起油光之后,再在石板上无数道拌打,直至滑溜到蒸馍的面一样成色,方才罢手。乡间的把式做一条船至少需要个把月时间,完工后,船夫要绕着船身细细端详一番,然后用手摩挲每一块木板,每一个接口,如打量襁褓中满月的婴儿,确
认五官端正,眉眼可人之后,方才握紧匠人的一双巧手,______,热情款待一番。船夫的心里藏着一个理,造一只船就是建一座房,不只要______,还要经得起日晒夜露。自此,日复一日,船夫要用这只木船,渡乡亲,渡生计,渡风渡雨渡年
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叮叮当当一星半点满面含春遮风挡雨B.滴滴答答一丝一毫满面含春风雨同舟C.滴滴答答一星半点满脸堆笑风雨同舟D.叮叮当当一丝一毫满脸堆笑遮风挡雨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和面一般在石案子上反
复揉捏,等石灰团泛起油光之后,再在石板上无数道摔打,直至滑溜到蒸馍的面一样成色,B.在石案子上反复揉捏和面一般,等石灰团泛起油光之后,再在石板上进行无数道摔打,直至滑溜到蒸馍的面一样成色,C.和面一般在石案子上反复揉捏,等
石灰团泛起油光之后,再在石板上进行无数道摔打,直至滑溜到和蒸馍的面一样成色,D.在石案子上反复揉捏和面一般,等石灰团泛起油光之后,再在石板上无数道摔打,直至滑溜到和蒸馍的面一样成色,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
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请阅读正方的陈述,回答问题。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
(甲)碎片化阅读,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
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21.甲乙丙丁四处均有逻辑错误,以下对其错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B.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
地读书,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C.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形成阅读氛围,并不一定能迅速改良社会风气。D.丁处过于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的方式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22.请结合材料,仿照示例,写出两个观点反驳正方观点,证明“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反驳角度不重复。(4分)示例:碎片化阅读虽然可
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但是思考不连贯不深入,使阅读效果反而更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
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
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
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如果你是“市团委书记李珊”,你有什么感想呢?你会对青年学生们说些什么呢?请结合以上材料,
给全市青年学生写一封信,帮助他们认识“善怕”的重要性。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