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262 M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8)页,3.26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936593f1e7fbe84b2190eec732e5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五象校区高二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青山校区高二历史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

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1.下图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它体现了A.此陶钵是用来喂猪的器皿B.猪开始成为十二生肖之一C.原始绘画的抽象主义风格D.动物驯化家畜饲养的发展2.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历史

事实是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高度发达C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3.下图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这一变化A.

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4.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这一设计

体现的思想内涵是A.中庸人和B.天人合一C.和而不同D.敬天保民5.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

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B.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提高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6.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60年代后,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

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形成新的商业区。上海成为近代大都市A.促进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B.取决于优越的地理位置C.得益于近代工业化的推动D.缘于小农经济完全解体7.民国以后,中央政府

规定中医经过考试才能开业。中医考试的题目参照西医的类别进行命制,如按摩科学、针灸科学、方剂学、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这一现象A.有利于传统中医的专业化B.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建立C.体现出政府对中医的扶植D.改变了人们对中医的态度8.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根据下列图像史料可知1958年,毛泽东观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辆小轿车—“东风”牌小轿车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

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劳动人民自主创新D.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结出的建设硕果9.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为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装备使农民从传统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

的季节性不足。这说明了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B.种植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C.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的发展10.古希腊悲剧中,无论是传说中的英雄,还是世俗的凡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都勇于抗争,如女巫美地亚被喜新厌旧的丈夫遗弃,她不甘屈辱,奋起对丈夫进行了惨烈的报复。这

体现出古希腊A.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人文主义思想孕育出民主政治C.社会不公影响了悲剧创作D.文学创作渗透进取的理性精神11.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B.基督教会的道德

教化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12.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由私人集资筹建,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建立陆、海军,并有权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说:“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

。”与此同时,英法等国也纷纷建立了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A.成为了资本输出的工具B.助推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适应早期殖民扩张需求D.拉开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差距13.下表为英国1755~1851年男性从业者收入增幅统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群体增长幅度农业工人、棉纺织工人、印刷工

人、造船业工人61.3%—69.6%白领阶层(律师、医生、教师、技术人员、学者等)234%—695.5%其他行业92.8%—190.6%A.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分化B.工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C.白领阶层成为剥削阶级D.廉价劳动推动经济发展14.与美国独立后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

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不同,考迪罗独裁却成了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文化特征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建立种植园经济B.推行宗主国的政治模式C.进行大规模移民D.大量屠杀当地印第安人15.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动了

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B.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C.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16.据统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欧洲

、北美和澳大利亚一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C.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D.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

。2.不少教会热衷于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源自古希腊的“七艺”。3.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4.恩格斯说:“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

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教的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的区别如此之大,以至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

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摘编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二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沉淀着民族的经验与智慧、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这些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

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维系。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在世界文化史上绽放着璀璨耀眼的光芒。——摘编自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6分)18.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大公报》作为近代著名报刊之一,是了解晚清社会的重要史料,其所刊发的医学广告数量众多,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公报》医学广告(1902—1912年)狮子牌牙粉“世界上的人……牙

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新器治病“美医士柏乐文……携有爱克司光电灯一具,凡脏腑内伤、筋骨损折,以此项也灯照之,皆透澈无遗……见者无不诧为神奇云。戒烟医院“设戒烟医院总理医务事宜,并遵照政务处章程官制方药……自示之后,

无论绅商士庶,均须立志戒烟,到院报名医治,并照章发给丸。”牛痘疫苗“批发零卖,格外克己。天津河北大胡同东亚公司大药房。”西医招徒“电学医生李察博士近欲招清中国医士一位……如有上等精通西医、善操英语之华人

……愿就斯席,即请移玉至李察博士处,面订一切,幸勿迟延。”华医学堂“西医诋笑华医也……有鉴于此,特于津门寓第创立华医学堂一区,一以为造就专门之医学,二为扶植华医之道统……”——摘编自翟凌枫《晚清<大公报>医学广告视野下的西医东渐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

展的背景。(6分)(2)围绕“中国医疗卫生近代化”这一主题,任选两则广告,分别指出其反映的晚清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8分)19.(1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历史地图(图1、图2、图3)。图

1图2图3——据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等综合运用以上历史地图,设计历史习作主题及目录,并作简要介绍。(要求:主题明确,目录不少于三节,介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俄国诗人、作家普希金(1799年—183

7年)最早塑造拿破仑形象是在1814年的诗歌《皇村回忆》中。他在诗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敌人像浩

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的土地。”……“人间的灾星出现了”。1821年6月8日,普希金创作《拿破仑》一诗时,拿破仑斯人已逝,1812年的硝烟业已消散,剑拔弩张的法俄矛盾也逐步淡化。《拿破仑》一诗称拿破仑为“伟大的人物明星”,预言他

“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这是一种历史学家式的评判,包含着高度的历史理性。诗歌对拿破仑的认同并没有止步于此,它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

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摘编自宋德发《拿破仑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普希金笔下拿破仑形象的变化进行说明。(12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

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