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4.621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3)页,54.62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42a1696fd8d96534961c233a0f87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饱读代表着博学与美

德。然而,时过境迁,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无论过去有着怎样的辉煌,身处当下这一巨变的时代,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图书版本学家大卫·皮尔森认为,要更好地预见纸质书的未

来,我们需要在书籍的数字化进程中,超越书籍作为文本载体的价值,去到它所能提供给研究者的其他东西中寻找答案。长久以来,书籍之所以受人尊重,并不是作为实物本身,而是他所承载的文本和思想。但新西兰书目学家唐·麦肯齐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

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这里的“物质形式”是指书籍的封面、字体、配图等构成要素。任何一个时期的书籍封面(护封),都如同当时的艺术品一样,能够充分表达那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取向。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

(护封)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而在一本书中,字体和排版的设计同样非常重要。它们形成了书籍的个性特点。事实上,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所处的时代。最早的印刷书籍所使用的字体是对同时代的哥

特式黑色手书字体的有意识复制,待到机械化印刷时代的19世纪,无数华丽无比、充满实验性的字体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印象。另外,作为文字内容的视觉辅助——精心设计的边框、首字母和花饰、精美的插图和不同质感的纸

张,也增强了书籍的艺术观感;不断翻新的印刷技术,使得在书页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从手绘到黑白再到彩色,为书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回归到书籍的根本——“文字”本身,一本纸质书是否还拥有电子版本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纸质媒介时代,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勘误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有的可能没有插入勘误页面,有的错误页可能没被取出,有的勘误页和原页被装订到一起……从这些与文字勘误有关的错误中,我

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每一本书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数百年来,书籍装帧作为一门手工工艺一直延续到19世纪。在这一过程中,

可用于装帧的纸张、纸板和羊皮纸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价格昂贵,于是回收再利用就成为装帧师的工作常态。在那些回收来装订新一代书籍的“废纸”材料中,书目学侦探们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文化遗产。比如在一本1630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就发现了关于莎士比亚佚失剧作《爱的功劳》的记录。新技术的快速

发展让我们阅读文本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纸质书作为文本载体的存在价值在电子通信带来的益处面前如此不值一提。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作为实物的书籍有着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

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摘编自陆纾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纸质书的价值》)材料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即可下载浏览海量电子书

资源。而五花八门的电子书阅读器也给读者带来越来越接近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再加上便携轻便、价格低廉、节省纸张和空间、资源获取容易、检索信息方便等优势,使得电子书阅读从方兴未艾到渐成潮流。此外,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阅读的全员化、全覆盖优势将为弥合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

城市与农村的信息鸿沟添一份力。相对于花大力气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拥有一部数字阅读终端(比如手机),就相当于拥有一座“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便捷享受数字出版红利。另外,电子书阅读的全程化(阅读活动发生的时间更为灵活随意)、全景化(阅读场景和

状态的多样化)特点对于增加国民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有所裨益,为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充电”提供了便利。但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阅读也有其突出的缺点。首先,读屏造成的眼疲劳程度比读纸质书更高,而视觉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进行深度阅读时。其次,电子书无法满足深度阅读所需的

“空间感”。我们在阅读复杂文本时常常需要反复查阅,以便把某个意思弄得更透彻,纸质书易翻易寻,而电子书的内容并无固定位置,不易完成文本的空间建构。此外,电子书模仿纸质书,但不可能在形态上做到完全一致,这给人一种陌生、疏离和不真实的感觉,导致读者不

自觉地缺乏读纸质书时的严肃和投入,影响深度阅读效果。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电子书并不能完全替代纸质书,在阅读市场日益细分的形势下,对读者而言,认清二者各自优长,从阅读需要出发才是关键。(摘编自张鹏禹《纸质书不可替代,电子书渐成潮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

文本的物质形式可为研究者提供超越书籍作为文本和思想载体价值以外的特殊价值。B.电子书阅读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带来了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阅读方式已渐成潮流。C.电子书阅读的全程化、全景化特点,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D.纸质书阅读与电子书阅读二者各具优

长,因此,读者应根据自己阅读实际需要做出选择。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电子通信带来的益处面前,纸质书的存在价值已不值一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书籍将不再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B.作为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式,电子书阅读在互联网时代优势

明显,因此它可以在不少方面弥补纸质书阅读的不足。C.当我们阅读长、难文本或重要书籍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调动深入理解与思考的能力,此时纸质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D.在巨变的新时代,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

形成双轨并行、融合互补的格局,共同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将是大势所趋。3.下列引言或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如果书籍存在的理由纯粹是承载文本,那么它们的消亡指日可待。我们需要认识到书籍的意义远大于此。”B.“一本好书是卓

越思想者思想的结晶,它是思想者宝贵的生命之源,它超越生命本身,值得永久保存并珍藏。”C.19世纪早期剑桥大学学生沃尔特的一本课堂笔记,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的化学课是如何教授、如何学习的。D.亨利八世的藏书有不

少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它们的价值正在于那些他在与政治或道德有关的段落上做过的标记和评论。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电子书并不能完全替代纸质书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第六病室契诃夫一个秋天的早晨,伊凡·德米特里翻起大衣领子,在泥泞中啪嗒啪嗒地走着,穿过小巷和一些偏僻的地方,费力地去找一个个小市民的家,凭执行票向他们收款。在一条巷子里他遇到四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押送着两名戴着手铐的犯人。以前伊凡·德米特里经常遇见犯人,每一

次他们都引起他怜悯和不安的感觉,可是这一次相遇却给他留下一个异样的、奇怪的印象。不知为什么他突然觉得,他也可能戴上手铐,就这样由人押着,走在泥地里,送进监狱去。在邮局附近他遇见一个认识的警官,对方跟他打了招呼,还和他一道走了几步,不知为什么他又觉得这很可疑。回到家里,他一整

天都想着两个犯人和荷枪的兵,一种莫名其妙的惶恐不安的心情妨碍了他阅读和集中精力思索。晚上他在屋里没有点灯,夜里也不睡觉,老想着他可能被捕,戴上手铐,关进监狱。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过失,而且可以保证他今后也绝不会去主动犯罪。

可是,难道不会有人诬陷吗?难道法院不可能出错吗?难怪千百年来人民的经验告诫我们:谁也不能发誓不讨饭,不坐牢。而在现行的诉讼程序下,法院的错判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怪的。那些对别人的痛苦有着职务或事务关系的人,如法官、警察和医生,久而久之,出于习惯势力,会变得麻

木不仁,以致对他们的当事人即使不愿意也不能不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这方面讲,他们同在后院里杀羊宰牛而看不见血的农民没有丝毫区别。在对人采取这种敷衍塞责、冷酷无情的态度的情况下,为了剥夺一个无辜的人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判他服苦役,法官只需一件

东西:时间。只要有时间去完成某些法定程序,然后就万事大吉——法官就是凭这个领取薪水的,事后你在这个离铁道二百俄里的肮脏的小城去寻找公正和保护吧!从此,这种担心被捕入监狱的念头,不分白天黑夜地折磨着伊凡·德米特里。在他眼里,所有路过他窗下的

人和走进院子的人,都可能是奸细和暗探。中午,县警察局长通常坐着双套马车从街上经过,他这是从城郊的庄园去警察局上班。可是伊凡·德米特里每一次都觉得:马车跑得太快,他的神色异样,显然他急着跑去报告,城里有一个十分

重要的犯人。每逢有人敲门或者拉铃,伊凡·德米特里就吓得浑身哆嗦,一看见女房东家里有生人,惶惶不安的感觉就侵袭了他。尽管他明白,从事实和常理看来,他的这些恐惧都荒诞不经;另外,如果看开一点来说,只要问心无愧即使被捕坐牢也没什么可怕的。但他的思考越是理智,越是合乎常理,他的内心就越感到强烈的惶恐不安,

他所遭受的折磨就越厉害。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隐士想在一片从未遭受砍伐的树林中,开出一小块地方来搭建个小屋,以作安生之地,他用斧子砍得越起劲,树林却长得越茂盛一样。最终,伊凡·德米特里意识到,想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索性不再思考,放

任自己完全沉溺在绝望与恐惧之中。他开始喜欢一个人待着,尽量避免与人接触。他特别害怕有人使坏整他,偷偷塞贿赂在他的口袋里,然后去告发他。或者他自己无意中写错了公文,看起来就像他在伪造文书,或者他把别人的钱给弄丢了。他的脑子从来没有

像现在这样活跃机敏过,每天都能想出成千上万条各种各样的理由,证明自己确实应该担忧自己的自由和名誉。对自身的极度担忧,使得他对外界,尤其是对书籍的兴趣大大降低,他的记忆力也衰退得十分厉害。天亮后,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几个修炉匠敲响了女房东的门。尽管伊凡·德米特里心里清楚,这几个人是来翻修厨房里的炉灶

的,但内心强烈的恐惧掌控了他,使他相信他们是打扮成修炉匠的警察。于是他悄悄地溜出屋子,光着脑袋,上衣也没穿,沿着大街拼命奔跑,一副惊骇万分的样子。在他身后,有几条狗汪汪叫着追他,有个男人在不住地喊叫,风在他耳边呼啸,这一切都让伊凡·德米特里觉得:全世界的暴力都聚集在我的背后

,现在要来抓住我。最终,有人拦住了他,并把他送回了住处,又打发女房东去请医生。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给他做了个检查,然后开了一张在头上冷敷的药液和一种镇静剂的药方,然后皱着眉头、摇着头离开了。伊凡·德米特里在家里无法生活和接受治疗,人们只好把他送进医院。伊凡·德米特

里被安置在性病病室里,他每天夜里不睡觉,发脾气,搅得其他病人不得安宁,不久,在安德烈·叶菲梅奇的指令下,他被转到了第六病室【注】。一年后,伊凡·德米特里完全消失在了城里人的生活中,他的书被女房东搬出房间,胡乱堆在屋檐下的雪橇里,这引起了顽皮的孩子们的兴趣,很快就被一本本地

拿光了。(节选自《第六病室》,有删改)【注】第六病室:专住“精神病患者”的病室。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写伊凡·德米特里凭执行票向小市民们收费以及写公文等情节,可以推测出其小公务员的身份。B.“法院的错判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怪的”,这正

说明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荒唐与昏庸无能。C.“看到犯人会产生怜悯的感觉”以及“保证不会主动犯罪”,体现出伊凡·德米特里心地善良、老实本分的特点。D.伊凡·德米特里选择独处的方式来避免被捕的厄运,但租房住的生活让他

不得不与人接触,致使他最终走向崩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把脑海中滋生的恐惧比作生长的树林越砍越茂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恐惧、痛苦与绝望。B.小说用第三人称写人物心理,这种方式较少受到时间

和空间的约束,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展开叙述。C.小说虽然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情节紧凑,波澜起伏,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形象。D.女房东这一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其作用不可低估——有效地推动

情节的发展,使小说叙事脉络清晰。8.《第六病室》和《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契诃夫的经典名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伊凡·德米特里与别里科夫在性格上的异同。9.有人评价契诃夫的小说“在荒诞外表下包裹着讽刺的内核”,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一、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尹洙,字师鲁,少与兄源俱以儒学知名。举书判拔萃,有能名。用大臣荐,召为馆阁校勘。会范仲淹贬,敕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洙上奏曰:“仲淹忠亮有素,臣与之义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宰相怒,落校勘,后为监唐州酒税。西北久安

,洙作《叙燕》等二篇,以为武备不可弛。赵元昊反,大将葛怀敏辟为经略判官。洙虽用怀敏辟,尤为韩琦所深知。顷之,刘平、石元孙战败,朝廷复以洙为判官。洙数上疏论兵请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边事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又请减并栅垒,召募土兵,省骑

军,增步卒。时诏问攻守之计,夏竦具二策,令琦与洙诣阙奏之。帝取攻策,以洙为集贤校理。洙遂趋延州谋出兵,而仲淹持不可。还至庆州,会任福败于好水川,因发庆州锐卒数千,趋镇戎军赴救,未至,贼引去。竦奏洙擅发兵,降通判濠州。当时言者谓福

之败,由参军耿傅督战太急。后得傅书,乃戒福使持重,毋轻进。洙以傅文吏,无军责而死于行阵,又为时所诬,遂作《悯忠》《辨诬》二篇。未几,洙通判秦州。会郑戬为陕西四路都总管,遣刘沪、董士廉城水洛,以通秦、渭援兵。洙以为前此屡困于贼者。正由城寨多而兵势分也。今又益城,不可,奏罢之。未几,会士廉诣阙上

书讼洙,诏遣御史刘湜就鞫,不得他罪。而洙以部将孙用由军校补边,自京师贷息钱到官,亡以偿。洙惜其才可用,恐以犯法罢去,尝假公使钱为偿之,又以为尝自贷,坐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天下莫不以为湜文致之也。自元昊不

庭,洙未尝不在兵间,故于西事尤练习。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尽当时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费,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洙亦去而得罪矣。(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洙数上疏/论兵请便殿召对/

二府大臣议边事/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B.洙数上疏论兵/请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边事/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C.洙数上疏/论兵请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边事/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D.洙数上

疏论兵/请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边事/及讲求开宝以前用兵故实/特出睿断/以重边计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判拔萃,是唐宋时期针对选人破格铨选而设置的以经义和律法为考试内容的科目。B.辟,

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选官形式。C.路,宋元时代的行政区域名。如:辛弃疾词中的“烽火扬州路”和陆游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都是指行政区域。D.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

兵,即节调度的军事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尹洙敢于直谏,为范仲淹仗义执言。他在奏章中说范仲淹向来忠诚坚贞,如果范仲淹以结党营私被贬,他也甘愿被治罪。B.尹洙居安思危,认为武备不可松弛。他认为虽然西北地区长期

平安无事,但也不能松懈武备,他的边防政策皆得以施行。C.尹洙不畏时言,写文章替耿傅辨诬。他认为耿傅只是一个文官,并曾写信告诫任福不要冒险轻进,不应为任福兵败担责。D.尹洙体恤部将,设法为其排忧解难。他爱惜孙用是个有用的人才,在其无力偿贷之时,他曾借公钱为之还债并因此获罪。13.把文

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洙以傅文吏,无军责而死于行阵,又为时所诬,遂作《悯忠》《辨诬》二篇。(2)自元昊不庭,洙未尝不在兵间,故于西事尤练习。14.尹洙对郑戬派人营建水洛城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共2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苏轼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①,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②。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使君留客醉厌

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注】①朱康叔使君:即朱寿昌,时任鄂州太守。彼时东坡贬居黄州,与之书信往来甚密。朱在西,苏在东。②青帘:青布做的招子,指酒旗。15.下列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缘由:在大雪天词人怀念友人朱寿昌,并想象对方也在怀念自己,因此作词慰问之。B.“孤坐”三句通过反问和动作细节尽写在寒冷的雪天词人无人陪伴的清冷孤寂,侧面表达对友

人的思念。C.下阙首五句写词人推测好友正在大宴宾客,而自己却未列其间,并设想友人手执梅花,遥望陶潜的情景。D.全词最后三句以“雪”“人”互喻,体现了对故人的赞赏和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也隐隐有不平之意。16.本词上阕没有一个雪字,却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描绘得淋漓尽致。

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词人是如何写雪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善用类比说理,以妻子偏爱于他,类比齐王“________________”;以宾客有求于他,类比齐国天下人皆有求于王,并由此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说服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2)宋濂求学不易,身体发肤亦倍感其艰。这份艰难是其抄书时“________________”也不懈怠的执着,是其穷冬烈风中“________________”的忘我精进。(3)“一处相思,两处闲愁”自古就是相爱不能

相守之人的真实写照,李商隐在《无题》中,写女子自伤容颜,想象对方寒夜相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中国焚燃香料的习俗与上古祭祀相关,先民们将燃烧上

升的香烟视为人神之间沟通的媒介。①随着丝路的畅通,香料作为朝贡和贸易物品,为历代宫廷皇室所钟爱。宋元时期,原本只被宫廷权贵享受的香事逐渐渗入民间。②宋代中后期,以香炉、香盒、箸瓶为主体的“炉瓶三事”,渐成定制。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香料为大宗贸易品,与丝绸、茶叶、瓷器共同成为中外文

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人爱香,敬香,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与香融在一起,演绎出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③中国香文化中所特有的“合香”,将不同香料按中医学的“君臣佐使”构架炮制、拼配(一种按照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各自功能而拟定的组方原则。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主张,为“合香”设定了不同的意境,诗词书画、舞乐

琴茶,(),这推动了中国香文化的“文人化”进程。④唐宋以来,焚香、挂画、点茶、听琴,成为书房“四般雅事”,其中以香为首。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掬水留香B.无物不可入香C.香远益清D.摘艳拣佛烧

香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健康的压力反应应该是这样的: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后,能迅速恢复。____①_

___,就会出现问题。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就会进一步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就像是身体为了长期作战而引入的援军,它的浓度在人体内慢慢上升,____②____。如果有只斑马遭遇了狮子的袭击,但有幸逃脱,没

有丧命狮口,它的皮质醇水平就会在45分钟内恢复正常。相比之下,人类身上的高浓度皮质醇会一次保留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这就很容易导致问题,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弱化海马体里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在

急性压力下,学生____③____的原因。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请根据语段内容,分别用两个被动句概括皮质醇的作用。每句不超过13个字。

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写道: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说:“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②有时,人生的顺利

会产生一种惰性,而人生的曲折会书写一段传奇。傻傻地热爱,傻傻地坚持,傻傻地提问。这就是人在低谷之中,重获生命意义的三个法宝。③心理学家看来,真正的幸福人生,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校文学社将以“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为大标题,向全校同学发起演讲征稿活动,请综合上述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情感真挚的发言稿,谈谈你作为新时代青年对过往及未来的体会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参考答案1.(3分)C【解析】“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错误。材料二第2段是说“对于

增加国民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有所裨益”。而第4段则指出电子书阅读的突出缺点是影响“深度阅读”。2.(3分)C【解析】A项,“纸质书的存在价值已不值一提”说法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是说“纸质书作为文本载体的存在价值在电子通信带来的益处面前如此不值一提”。B项,说电子书阅读是“一种‘更

高级’的阅读形式”,判断无依据。D项,“融合互补”于文无据。二者“共同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将是大势所趋”的推断也缺少依据。3.(3分)B【解析】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要更好地预见纸质书的未来,我们需要在书籍的数字化进程中,超越书籍作为文本载体的价值,去到它所能提

供给研究者的其他东西中寻找答案”,这里的“其他东西”是指书籍的文本和思想以外的“物质形式”和“历史价值”。B项证明的恰恰是“书籍承载着宝贵的思想”这个意思。4.(4分)①首先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如何更好地预见纸

质书的未来这一中心论点。②然后借用唐·麦肯齐的观点,指出承载文本的书籍封面、字体、配图等要素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③再从文字勘误、书籍印记、书籍装帧三方面论证纸质书拥有电子版本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④最后得出结论,回扣观点:书籍有着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

值,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每个要点1分)5.(6分)①纸质书有两大优势:一是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构成书籍的物质要素),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所以“作为实物的书籍有着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2分)

二是在勘误、印记、装帧等方面,纸质书都拥有电子版本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2分)②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在“深度阅读”方面缺点明显。(2分)6.(3分)D【解析】与人接触只是促成他崩溃的导火索,真正使其崩溃的是其内心的恐惧。7.(3分)C【解析】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

节。8.(4分)同:都老实怕事,谨慎小心,总是战战兢兢。(2分)异:别里科夫恐惧变革,固步自封,维护一切旧事物,是“守旧式”人物。伊凡·德米特里对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无力反抗而选择逃避,将自己禁锢于恐惧之中,是“觉醒式”人物。(2分)9.(6分)

①荒诞的故事情节:伊凡·德米特里由一个念头引起了无穷的恐惧,最终走向崩溃,小说情节的确违背了常理,显得荒诞。②讽刺意味的主题:作者用伊凡·德米特里这一正常人的发疯来讽刺沙皇统治的罪恶,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现实。③以荒诞的叙述进行讽刺,更具批判性:一个清醒的

人发现了社会混乱和人心叵测的现实从而被恐惧压垮的故事,发人深省。(每点2分)10.(3分)D11.(3分)C【解析】“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的“路”作“道路”讲。12.(3分)B【解析】原文“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费,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他的很多边防政策都来不及

实施。13.(8分)翻译:(1)(4分)尹洙因为耿傅是一个文官,没有军事责任而死在战场上,又被当时人冤枉,于是就写了《悯忠》《辨诬》两篇文章。(“以”1分;“行阵”1分;“为……所”1分;句意1分)(2)(4分)自从赵元昊反叛,

尹洙无时不在军队中,所以对西部边防的事情最为熟悉。(“不庭”1分;“兵间”1分;“练习”1分;句意1分)14.(3分)尹洙反对营建水洛城。(1分)理由:他认为城寨太多会导致兵力分散。(2分)15.(3分)C【解析】“东望忆陶潜”,此处陶潜指代词人自己,根据注释朱寿昌在西,苏轼在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是词人想象友人手执梅花,向东眺望,表达对自己的思念。16.(6分)①通过自然环境烘托。上阕二、三句写雪之厚:早晨拉开窗帘,看到大雪几乎和屋檐齐平;第四、五句,进一步写雪境之大:因积雪的覆盖使江面看起来都变得宽阔了,天也变得低矮了,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已经找不到沽酒的酒旗

了。②通过主观感受衬托。外部环境的清冷让词人倍感寒冷孤寂,一个“冻”字写出了大雪天词人的主观感受。无人作陪,只有边“揩”目,边“捻”须,边“吟”诗,才能度过这寂寞时光。(每点3分)17.(6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王之蔽甚矣(2)手指不可屈伸足肤皲裂而不知(3)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18.(3分)B【解析】从括号所在位置判断,该处应补写的内容,要么是跟前文内容和结构都相似而构成排比,要么是对前文内容进行归纳或小结。由此,只能选B项。19.(3分)C【解析】

括号为句内括号,应紧跟在所注释的词语“君臣佐使”之后。20.(4分)①“中国传统文化”与“香”交换位置。(主客体颠倒)②去掉“传奇”。(赘余。“传奇”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改对一处2分)21.(6分)①如果不能迅速恢复②以帮助身体应对压力③会产生学习上的困难(每句2分)22.(

4分)(1)压力会被皮质醇控制。(2)海马体细胞会被皮质醇杀死。(每句2分)23.(60分)作文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尹洙,字师鲁,年轻时候与哥哥尹源都以儒学闻名。考取书判拔萃科,有能干的名声。因为大臣的推荐,被召任为馆阁校勘。适逢范仲淹被贬,皇帝在朝堂上诏谕,告

诫群臣不要结党营私。尹洙上奏说:“范仲淹素来忠诚坚贞,我与他是师生兼朋友的关系,也就是范仲淹的党羽。如今范仲淹因为结党营私被治罪,我也不能苟且免罪。”宰相发怒,革了他馆阁校勘的职,后任唐州监酒税官。西北地区长期平安无事,尹洙写了《叙燕》等两篇文章,认为战

备不可松弛。赵元昊谋反,大将葛怀敏征用尹洙任经略判官。尹洙虽被葛怀敏征召,但更为韩琦所赏识。不久,刘平、石元孙战败,朝廷再次任用尹洙做判官。尹洙几次上疏论述战争,请求皇帝在便殿召见二府的大臣商议边事,并研究

开宝年间以前用作战兵作战的历史经验,特别做出英明的决策,来加强对边疆的谋划。又请求裁减合并营寨堡垒,招募地方部队,减少骑兵,增加步兵。当时皇帝下诏询问攻守的计策,夏竦提出了两条计策,命韩琦和尹洙一起上京上奏给皇帝。皇帝采取了夏竦进攻的计策,任命尹洙为集贤校理。尹洙于是赶赴延州谋划出兵,但范仲淹坚

持认为不可出兵。回到庆州,适逢任福在好水川战败,尹洙因此派出庆州精锐部队几千人,赶赴镇戎军救援,还未到,敌人已撤兵。夏竦上奏弹劾尹洙擅自发兵,尹洙被降职为濠州通判。当时舆论说任福的失败,是由于参军耿傅督战太急迫。后来得到耿傅的信,内容是告诫任福,叫他保持镇定,不要冒

险轻进。尹洙因为耿傅是一个文官,没有军事责任而死在战场上,又被当时人冤枉,于是就写了《悯忠》《辨诬》两篇文章。不久,尹洙任秦州通判。适逢郑戬任陕西四路都总管,派遣刘沪、董士廉营建水洛城,以连通秦、渭一带的援兵。尹洙认为以前宋军屡次被敌人困住,正是由于城寨太

多而兵力分散。如今又增建城寨,这样不行,于是奏请停建。不久,适逢董士廉进京上书控告尹洙,皇帝下诏派遣御史刘湜前往审讯,没有发现其他罪错。但尹洙因为手下将领孙用由军校补任边塞将官,从京城贷款来上任,没有钱还债。尹洙爱惜他是个有用的人才,担

心他会因为犯法而被撤职调走,曾借公钱替他还债,结果又被认为是尹洙自己借去,获罪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天下人都认为是刘湜舞文弄法害了他。自从赵元昊反叛,尹洙无时不在军队中,所以对西部边防的事情最为熟悉。他的兵制学说,阐述作战

防守的胜败,全面论述了当时边疆战争的利与弊。他还想训练当地民兵代替守军,来减少戍边的军费,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政策,都来不及实施。赵元昊就已臣服,尹洙也被调离并且被治罪。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

九)·双向细目表语文题号题型分值试题内容难易程度备注1选择题3分内容理解分析易现代文阅读Ⅰ2选择题3分推断中3选择题3分内容判断中4主观题4分脉络梳理中5主观题6分概括原因中6选择题3分内容理解中现代文阅读Ⅱ7选择题3分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易8主观题4分分析

性格异同中9主观题6分理解评价中10选择题3分断句中文言文阅读11选择题3分文化常识易12选择题3分概括和分析易13主观题8分翻译难14主观题3分理由说明中15选择题3分理解和赏析中古诗词鉴赏16主观题6分赏析写法中17主

观题6分默写中背诵18选择题3分语句填空难语言文字运用Ⅰ19选择题3分标点使用易20主观题4分病句修改中21主观题6分语境补写难语言文字运用Ⅱ22主观题4分用被动句概括作用中23主观题60分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写作命题思想达成目标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8~18%85~95%95~105①本试题合计2

3题,150分,易中难比例为3:6:1②本试题按照巴蜀中学高三语文组命题要求并参照2020年山东卷形式命制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