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5+水循环和洋流【高考】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004.308 K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5+水循环和洋流【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5+水循环和洋流【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5+水循环和洋流【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5+水循环和洋流【高考】.docx,共(24)页,1004.3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2ac43403e435884c034f89c2fd5a1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水循环及其影响因素(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

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

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1)选C,(2)选A,

(3)选B。第(1)题,由材料“闭合流域”可判断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是蒸发,收入是降水;由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说明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平衡,故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第(2)题,可能

蒸发量与气温和风力有关,而实际蒸发量受控于潜在蒸发量和本区域的水量,水量最小的区域实际蒸发量最小;由于坡面地质为岩石,地表坡度大,不利于积水留存,实际蒸发量最小;而洪积扇、河谷、湖盆水分较多,实际蒸发量都比坡面多。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地

处干旱地区,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势必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湖盆的蒸发量减少;湖水富营养化与人为排放到湖泊中的氮、磷等物质有关;该湖泊盐度饱和,盐度不可能再增大。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

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水平衡原理B.水循环原理C.大气运动规律D.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2)突破1A.湖盆水分多B.洪积扇水分最少C.坡面水分最少D.河谷水分最多(3)突破1A.内陆水循环环节B.大循环环节C.地下径流环节D.降水环节答案:(1)A(2)AC(3)A【备用

真题】(2018·全国卷III)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解析】选D。

水体的更新是通过水循环完成的,与水体的流动、蒸发、湖水蓄水量大小等都有关。湖泊所在地虽纬度高、地势较高,气温低,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周边多干旱区,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蒸发量不会过弱;湖泊面积大,湖水与大气接触面积广,其蒸发速度也会加快,这样可能会导致更

新速度加快,但不是主要原因;贝加尔湖有流入流出,为淡水湖,湖水更新快可致其盐度低,但湖水盐度低并不影响湖水的更新与流动;当湖水深度大时,可容纳更多的水体,湖水的蓄存量大,再加上整个湖泊只有西南部一条出口流出,更加剧了湖水

更新缓慢,所以由于湖水深度大可以致使湖水的更新缓慢。突破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

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

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较多的地下水。突破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

水面面积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

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影响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

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2020年山东等级考模拟)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

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B.T

2C.T3D.T4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1减少,Q2增加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D.Q2增加,Q3减少【解析】1选B,2选A。第1题,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读懂示意图的含义,二是明确设问问的是“地表径流”,不是全部径流。图中

实曲线表示径流总量,曲线下面表示某一时刻不同类型径流的结构组成,由图知T1之前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T1~T2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直致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第2题,植被覆盖率提高,

会使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加固训练】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我国典型的渠井结合多水源灌

区。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只参与陆地内循环②只参与海陆间循环③可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④使灌区地表总体趋于平坦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2)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A.不能改变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B.加大了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C.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D.改变了灌区水循环的类型(3)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

物的种植,从而达到节省灌区用水的目的。这种做法将使灌区()A.作物蒸腾水量减少B.大气降水量增加C.地下水水量增加D.地表径流量增加【解析】(1)选C,(2)选C,(3)选A。第(1)题,灌区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泾河为外流河,据此可判断灌区内的水

还参与海陆间循环;灌区的水循环可以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灌区水循环过程中流水不断侵蚀、搬运和堆积,使地表总体趋于平坦。第(2)题,泾惠渠灌区通过引水工程使河流水进入灌区,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灌区引河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使

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水量增加加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泾惠渠灌区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灌区水循环类型依旧包括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第(3)题,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灌区大

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量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能力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019·全国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

,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

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于山脉的隆起使里海成为内流湖,湖泊的咸淡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来水量,末次冰期

晚期冰川融水增多,但仍处于冰期,蒸发较弱,来水量大于蒸发量,故湖泊为淡水湖。第(2)题,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一是说明补给类型不再是冰川融水,而是来自北部的伏尔加河等河水。变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是

河流带来盐分,无法排出,气候转暖蒸发加剧,使盐度升高。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

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2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植被因素D.太阳活动因素(2)突破2A.径流稀释B.径流带来盐分C.蒸发加强D.人类活动答案:(1)A(2)BC突破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

比较如下表所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夏两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

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突破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我国分布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降雪,也有雨水补给永久性冰川河流发源于

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陆地水体之间的转

换。①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②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③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019·山西六校联考)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

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图Ⅰ)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图Ⅱ),完成1、2题。1.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邻湖湖水B.大气降水C.高山

冰雪融水D.地下水2.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1选D,2选B。第

1题,图示总补给量冬春较少、夏秋较多,常年变化不大,与地下水补给特点一致,则可能是地下水补给。第2题,该地气候干旱、海拔高,可能位于北方,冬季气温低;处于被沙山包围的低洼区域,周围沙山也对风起到阻挡作用,风速较小;故②③说法正确。沙漠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湖泊周边为沙山所以

植被稀疏,则①④错误。(2020·亳州模拟)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

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黏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3~5题。3.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C.山地降水D.地下水4.沙漠千岛湖在周边

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5.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A.提供养分,供给

植被生长B.阻隔湖水下渗C.黏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D.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解析】3选D,4选B,5选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这说明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第4题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是因为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以顺地势补给湖泊。第5题,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黏稠土壤隔水性强,湖泊中的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加固训练】20世纪90年代以

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1)

、(2)题。(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冰川融水补给B.雨水补给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流域降水量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大量修

建水库【解析】(1)选C,(2)选D。第(1)题,材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冬三季的径流量占全年的39%,则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说明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主要以夏秋季为主,与材料信息不符;该地纬度高,降水以降雪为主,则

雨水补给比重小;地下水补给稳定但水量较少。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减小,说明是受到了人为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能力3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5·四川高考)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

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D.台湾海峡→青岛【解析】选A。南美洲以南至非洲以南,洋流为西风漂

流,且其方向和航向基本吻合,顺风顺水;航线从非洲以南到南海,再到青岛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向北的趋势,其中,南海至青岛逆洋流而行,洋流和风向利用较差。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

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突破1A.顺风顺水省力B.航线穿越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C.航线穿越西风带和信风带D.航线要考虑受到季风洋流的影响答案:AC突破1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

①环流方向: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②洋流性质:大陆东部暖流,西部寒流;西风漂流在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气旋型)的大洋环流。(3)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4)南半球中

高纬度海区。南半球中纬度40°~60°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突破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具体表现实例气候(主要取决于洋流的性质)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

水分平衡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大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海洋生物(主要看洋流的性质)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

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最佳航行线路的(主要看洋流的流向)行速度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选择海洋污染

(主要看洋流的流向和流速)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突破3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如等

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3)判断寒流、暖流: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甲图;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如乙图。下图是印度洋(局部)某季节洋流示意图,箭头为b洋流流向。读

图回答1~3题。1.此时,有关a、b、c、d洋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a洋流流向西南c洋流流向东南B.a洋流流向东北d洋流流向东南C.c洋流流向西北d洋流流向西北D.a洋流流向东北c洋流流向西北2.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附近海域渔获量较其他季节少B.乙地降水量较其他季节多C.丙地蒸发量较其他季节多D.丁海峡货运量较其他季节少3.半年后,洋流流向不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d【解析】1选B,2选B,3选C。第1题,北印度洋海域,夏季受西南风以及大陆轮廓和地转偏

向力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动,b、c、d洋流都向东南方向流动。第2题,由上题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夏季,a洋流为索马里寒流,属上升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丰富的饵料,鱼群聚集,渔获量较多;乙地沿岸的b洋流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受西南季风的

影响,乙地降水丰富;丙地位于南半球,该地此时处于冬半年,但由于位于赤道附近,蒸发量与其他季节相差不大;丁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风浪较小,船只往来受风浪的影响小,货运量无明显的季节差异。第3题,半年后为北半球冬季,受南亚东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海区

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a洋流向西南方向流动,b洋流向西北方向流动,d洋流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c洋流是印度洋上的赤道逆流,东流时受到苏门答腊岛的阻挡偏向东南方向。(2020·宜春模拟)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

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4.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5.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制冷能耗减少B.

草原变成荒漠C.作物熟制改变D.海岸线向东移【解析】4选C,5选D。第4题,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但②地等温线明显向北弯曲;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对等温线弯曲影响不大;图示地区位于大陆西岸,②地位于

海洋,可能受洋流影响,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受海陆位置影响的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第5题,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制冷能耗会增加;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无草原分布;据图可知,2015年相对于1905年7℃等温线移动幅度不大,该地升温不会太大,不会改变作物熟制;全球变暖导致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大陆延伸,故海岸线向东移。【加固训练】读图,完成(1)、(2)题。(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M处有

寒流经过(2)M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丁处B.丙处C.乙处D.甲处【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判断,左图为南半球;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所以M处的洋流向南流,据寒、暖

流的定义,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出该海区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圈里大洋的西岸为暖流。乙位于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