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07:元素推断(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57.306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07:元素推断(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07:元素推断(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07:元素推断(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07:元素推断(解析版).docx,共(20)页,157.30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bfef0f3d82d33df1fb826352e53af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届浙江省选考化学培优“题对题”提分狂练题型7: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推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n2B.同一主族中,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8C.门捷列夫

在1869年提出了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D.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为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A项,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A错误;B项,同一主族中,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Ⅰ、Ⅱ主族相差8,Ⅲ、Ⅳ、Ⅴ、Ⅵ、Ⅶ主族

都相差18,B错误;C项,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后人逐渐修正成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C错误;D项,第四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为锗Ge,是金属元素,D正

确。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的排布应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B.对于主族元素而言,若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则m/n值越大,金属性越强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阴离子半径逐渐增大D.第三、四周期中,同族元素原子的核

电荷数相差一定为8【答案】A【解析】A项,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的排布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正确;B项,一般来说,对于主族元素而言,若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若m/n值越大,则该元素越远离“左下角”,金属性越弱,B错误;C项,同一周期中

,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阴离子半径越小,即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D项,第三、四周期中,同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8或18,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推动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

建立B.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一定比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C.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D.元素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答案】A【解析】A项,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项,Li原子半径大于第三周期从Al开始向后的元素原子半径,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不一定比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故B错误;C项,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H2O的沸点比H

2S的沸点高,故C错误;D项,镁和铁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镁位于ⅡA族、铁位于Ⅷ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故D错误;选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IB族,也是形成化合

物种类最多的族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C.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D.门捷列夫于1869年经研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他认为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答案】C【解析】A项

,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IB族,但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ⅣA族,故A错误;B项,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自上而下酸性减弱,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定,如HClO为弱酸、HBrO4为强酸,故B错误

;C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故C正确;D项,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而不是核电荷数,故D错误;故选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原子核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可能会发生变化B.同一主族中

,相邻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8、18或者32C.目前第七周期元素已经排满,该周期一共有32种元素D.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相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答案】B【解析】A项,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时,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可能会转移,A正确;B项,同一主族中,相邻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2、8、18或者32,B错误;C项,目前第七周期元素已经排满,该周期一共有32种元素,C正确;D项,同主族元素,从

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相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说法正确的是()A.52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VA族B.氧的非金属性比碳强,所以H2O的熔沸点比CH4高C.HClO4是卤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D.元素周期表纵向看由

7个主族、7个副族、第VIII族、0族16个纵行构成【答案】C【解析】A项,根据“0族定位法”可知,54号元素为稀有气体氙元素,其位于第五周期0族,则52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A族,故A错误;B项,因为H2O分子之间可以形

成氢键,CH4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则H2O的熔沸点比CH4高,故B错误;C项,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F无正价,又Cl、Br、I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ClO4是卤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故C正确;D项,第VIII

族由三个纵行构成,则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构成,故D错误;故选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B.VIIA族的F和Cl都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C.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D.Fe既是过渡元素也是副族元素【答案】

C【解析】A项,在共价化合物BF3里,B的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故A错误;B项,F没有正价,不可能形成+7价化合物,故B错误;C项,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力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故C正确;D项,Fe是过渡元素,不是副族

元素,是第Ⅷ族元素,故D错误;故选C。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56的元素是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C.甲烷性质稳定,常温时不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弱D.同一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差一定是偶数【答案】C【解析】A项,原子序数为56的元素为B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a(OH)2是强碱,A正确;B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B

正确;C项,甲烷分子中C原子为饱和碳原子,性质稳定,常温时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与非金属性无关,不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弱,C错误;D项,同一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差可能为2、8、18、32,均是偶数,D正确;故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ⅠA族元素全部属于金属元素,ⅦA族元素全部属于非金属元素B.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耐高温材料C.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D.2015年

中、德、加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含+9价铱元素的离子(IrOn+),其中n=4【答案】D【解析】A项,第IA族元素氢是非金属元素,不全是金属,ⅦA族元素全部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项,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的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具

有半导体性质,可寻找半导体材料,不能用于寻找耐高温材料,故B错误;C项,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后人逐渐修正成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故C错误;D项,若n=4,则lrO4+中氧元素显−2价,设铱元素的化合价是z,

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z+(−2)×4=+1,则z=+9价,故D正确。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内层电子激发到外层电子需要放出能量B.某原子的质子数为118,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零族C.同一周期中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一定增大D.同一主族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不可能为10【答案】B【解析】A项,同一原子中,内层电子激发到外层,需要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要吸收能量,A错误;B项,某原子的质子数为118,原子序数为118,位于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零族,

B正确;C项,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但稀有气体除外,C错误;D项,第ⅠA族中,氢和钠的原子序数相差为10,D错误;故选B。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2-rNa<rO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X,则X一

定属于第ⅦA族元素C.S和Se属于第ⅥA族元素,H2S的还原性比H2Se的弱D.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A项,Na+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Na+的核电荷数较大,对电子的引力大

,半径较小,故离子半径(r):()()+2-rNa<rO,A正确;B项,若存在简单阴离子-X,X不一定属于第ⅦA族元素,如存在H-,但H属于第ⅠA族元素,B错误;C项,S和Se属于第ⅥA族元素,S的非金属性强于Se,所以S单质的氧化性比Se强,-2价的阴离子还原性S2-比Se2-弱

,即H2S的还原性比H2Se的弱,C正确;D项,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行称为过渡元素,又称过渡金属,都是金属元素,D正确。故选B。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质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C.Y单质的表面会形成氧化物保护膜D.原子半径:X>Y>Z>W【答案】C【解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Z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又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质子数相同,可以推知X、Y、Z、W分别是C、Mg、S、Cl。A项,X、W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

化碳,难溶于水,故A错误;B项,C和S的非金属性S>C,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故B错误;C项,Y是镁,单质的表面会形成氧化物保护膜,故C正确;D项,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小

,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Y>Z>W>X,故D错误;故选C。13.一种化合物Y2ZW3X可用作牙膏的添加剂,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三元酸,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B.离子半径:Y>W>XC.Z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D.Y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答案】B【解析】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三元酸,Z为P,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

族元素中最大的,Y是Na,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W、X分别代表O和F,故W、X、Y、Z分别为O、F、Na、P。A项,W、X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F,水在常温下是液体,HF是气

体,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故A正确;B项,W、X、Y分别为O、F、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Y<X<W,故B错误;C项,Z的最高价氧化物五氧化二磷可用作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故C正确;D项,Y与X形成的化合物氟化

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由于F-水解使NaF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故选B。14.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高正化合价:Z>Y>XB.对应氢化物的沸点:M>Z>Y>XC.M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D.XY2与MY2溶于水都能得到对应的酸【答案】C【解析】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则三者可能为C、N、O或N、O、F,Y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

常见的气体(SO2),则X、Y、Z只可能为N、O、F,由此得出M为Si。A项,Z为F元素,它没有正化合价,A不正确;B项,NH3、H2O、HF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其沸点出现反常,而H2O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其沸点最高,B不正确;C项,M与Z可

形成SiF4,它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D项,MY2为SiO2,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D不正确;故选C。15.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低于同族

的M元素,金属元素Z的化合物ZX的电子总数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MB.原子半径:Y<M<ZC.化合物Z2Y2和X2Y2的晶体类型不同D.X、Y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答案】D【解析】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低于同族的M元素,说明Y为较活泼非金属O,M为S,金属元素Z的化合物ZX的电子总数为12,则Z为Na,X为H,Q为原子序数大于S的智囊周期主族元素,则Q为Cl。A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性越强,故Q(Cl)>M(S),A正确;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O<S<Na,B正确;C项,化合物Z2Y2和X2Y2的晶体类型不同,前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只含有共价键,C正确;D项,X、Y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

物不一定为强电解质,如HClO为弱电解质,D不正确;故选D。1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X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化合物RY2是一种高效灭菌消毒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XC.Y和Z可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分子W2XY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答案】B【解析】W、X、

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则W为H元素,X为C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Y为O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Z为Na元素,化合物RY2是一种高效灭菌消毒剂,则R为Cl元素。A项,Cl-有

3个电子层,而Na+只有2个电子层,故离子半径:r(Cl-)>r(Na+),A正确;B项,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高氯酸,属于强酸,酸性大于碳酸,但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的酸性却比H2CO3弱,B错误;C项,

O和Na可形成Na2O2,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D项,分子HCHO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故选B。17.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5价,化合物YX

3的电子总数为10个,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4,M元素与Z同周期相邻,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Q>Z>M>YB.Q与Z、Q与M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电解均可制得单质Z和M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酸性:Y<QD.X、Y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Z元素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4,则Z应为Mg元素,而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5价,Y应为第二

周期ⅤA族元素,且化合物YX3的电子总数为10个,则X为H元素、Y为N元素;M元素与Z同周期相邻,M应为Al元素,而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则Q应为Cl元素。由分析知: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Mg元素、M为

Al元素、Q为Cl元素。A项,N3-、Mg2+、Al3+的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即N3->Mg2+>Al3+,Cl-离子结构比N3-、Mg2+、Al3+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则离子半径:Cl->N3->Mg2+>Al3+,故A错误;B项,电解熔融Mg

Cl2可得Mg,但熔融AlCl3不导电,无法电解得到Al,故B错误;C项,Cl的非金属性比N强,则HClO4酸性强于HNO3,故C正确;D项,H、N和Cl三种元素除组成离子化合NH4Cl外,也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如N2H3Cl,故D错误;故选C。

18.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的原子

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B.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X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D.H2Z的熔点比H2W高,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答案】B【解析】若Y、Z、W三者处于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处于不同周期的Y、Z、W两两相邻,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有:、;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为第一种情况,则有x+x+1+x+1=17,

解得x=5,Y、Z、W对应的三种元素分别为N,O,S;若为第二种情况,则有x+x+x+1=17,x为分数,不合理,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X为H元素。A项,Y和Z位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r(Y)>r(Z),故A错误;B

项,X、Y、Z可形成的化合物可为HNO3或NH4NO3,分别为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项,H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NH3、NH4+、OH﹣、H2O、H3O+等,故C错误;D项,H2O的沸点高于H2S的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H2O和H2S在固体时均为分

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故D错误;故选B。19.X、Y、Z、Q、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与R元素同主族,Y、Z、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元素的原子序数,化合物X2Q常温下呈液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Q<Z<R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YC.由X、Y、Z、Q四种元素可以组成化学式为Y2X7ZQ2的离子化合物D.由这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含14个电子的分子只有2种【答案】D【解析】常温下呈液态的短

周期元素原子构成的化合物X2Q型分子,易想到水分子,所以X为H元素,Q为O元素。Z元素与R元素同主族,设R的原子序数为a,则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8-2),设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b,因为b+(a-8-2)+6=a,解得b=4,Y为

C元素,Z为N元素,R为P元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Q、R分别是H、C、N、O、P。则:A项,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O<N<P,A项正确;B项,非金属性N>P>C,则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酸(强酸)>磷酸(中强酸)>碳酸(弱酸),B项正确;C项,Y2X7ZQ2可能为醋酸铵(CH3COONH4),醋酸铵是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D项,H、C、N、O、P构成的14电子分子可以是N2、CO2、C2H2、HCN等,D项错误;故

选D。20.X、Y、Z、M为四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Y<ZB.X、Y、Z可形成离子化

合物C.M与Z形成的分子中只有一种共价键D.最简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YX【答案】D【解析】X、Y、Z、M为四种短周期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5×2=17,应为NH3,而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只能处于第二周期

,则Y为N元素、M为H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则X为C元素、Z为O元素。根据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N,Z为O元素,M为H元素。A项,Z为O元素,O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A错误;B项,C、N、O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无法形成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项,H、O形成的双氧水分

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含有两种共价键,故C错误;D项,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大于氨气分子,甲烷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则最简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Y>X,故D正确;故选D。21.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且

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C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B单质,D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A单质,A、B、C均能与D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r(D)>r(C)>r(B)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B>CC.A、B、C分别与

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碱性D.A与B形成的分子中,A和B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A、B、C均能与D形成离子化合物,A与D同主族,且均为短周期元素,所以A应为H元素,D为Na元素;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则C为9号

元素,所以C为F元素;F2可以和无色无味液体H2O置换出O2,Na可以无色无味液体H2O置换出H2,所以m为H2O符合题意,则B为O元素;综上所述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F元素、D为Na元素。A项,Na为第三周期元素,O、F为第二周期元素,所以Na的原子半径最大

,O的核电荷数较小,所以原子半径O>F,三种元素的原子的半径Na>O>F,即r(D)>r(B)>r(C),故A错误;B项,O的非金属性小于F,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O<F,故B错误;C项,NaH溶于水生成NaOH,溶液显碱性,Na2O、Na2

O2溶于水生成NaOH,溶液显碱性;NaF水溶液中存在Fˉ的水解,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D项,H和O形成的分子中,H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22.主族元素X、Y、Z、W、U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Y同周期且相邻,

Z与U同主族且相邻,Y与W均可形成18个电子的氢化物,且两者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组成元素推测,X与Z形成的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B.若Z原子核内含有a个质子,则U原子核内含有a+8个质子C.Y分别

与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对应简单离子半径:r(Y)<r(X)<r(Z)<r(W)【答案】A【解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是Al;Z与U同主族且相邻,则U为Ga,Y与W均可形成18个电

子的氢化物,且两者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二者中含有S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S,形成的18电子氢化物为H2S,故Y形成的18电子氢化物具有氧化性,则为H2O2,则Y为O;X与Y同周期且相邻,则X

为N。A项,X为N,Z是Al,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AlN,溶于强酸生成Al3+和NH4+,溶于强碱生成NH3和AlO2-,故A正确;B项,Z是Al,为第三周期元素,U为Ga,为第四周期元素,二者同族且相邻,若Z原子核内含有a个质子,则U原子核内含有a+18个质子,故B错误;C项,Y为

O,Z是Al,W为S,Y与Z形成Al2O3,含离子键;Y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SO2,含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相同,故C错误;D项,X为N,Y为O,Z是Al,W为S,X、Y、Z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W的简单离子比X、Y、Z的简单离子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则对应简单离子半

径应为r(Z)<r(Y)<r(X)<r(W),故D错误;故选A。23.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aX、bY、cZ、dR、eW存在如下关系:①X、Y同主族,R、W同主族②ed=2;a+b=12(d+e);b-a2=c-d,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较:r(W)

>r(Z)>r(Y)>r(R)B.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相差1层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R的强D.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答案】A【解析】根据R,W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R为W的一半可知,R为O元素,W为S元素

;根据1a+b=(de)2+可知,X和Y的原子序数和为12,又因为X和Y同主族,所以X和Y一个是H元素,一个是Na元素;考虑到ba=cd2−−,所以X为H元素,Y为Na元素,那么Z为Al元素。A项,W,Z,

Y,R分别对应S,Al,Na,O四种元素,所以半径顺序为:r(Y)>r(Z)>r(W)>r(R),A项错误;B项,X与Y形成的化合物即NaH,H为-1价,H-具有1个电子层,Na为正一价,Na+具有两个电子层,所以,B项正确;C项,W的最低价单

核阴离子即S2-,R的即O2-,还原性S2-更强,所以失电子能力更强,C项正确;D项,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Y的为NaOH,二者可以反应,D项正确;故选A。2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其它元素均不位于同一周期,Y

和W的原子序数相差8,Y、Z、W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M>W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M)>r(Z)>r(Y)C.化合物的稳定性:ZX4>XMD.

X和Y,W和M均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其它元素均不位于同一周期,则X为H,Y和W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Y、W同族,Y、Z、W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0。进一步

证明X为H,推出Z为Si,则Y、W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W为S。A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故A错误;B项,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Si)>r(S)>r(O),故B错误;C项

,化合物的稳定性:HCl>SiH4,故C错误;D项,H2O2、S2Cl2是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故D正确。故选D。25.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

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非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为:X<W<Z<Y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C.X与其余三种

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D.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答案】D【解析】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

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若Y、Z、W三者处于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处于不同周期的Y、Z、W两两相邻,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有:、,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为第一种情况,则有x+x+1+x+1=17,解得x=5,Y、Z、W对应的三种元素分别为N,O,S;

若为第二种情况,则有x+x+x+1=17,x=163,不合理,且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X为H元素。A项,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非金属性Y<Z,故A错误;B项,Y和Z位于相同周期,原子半

径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r(Y)>r(Z),故B错误;C项,H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NH3、NH4+、OH-、H2O、H3O+等,故C错误;D项,H、N、O三元素可以形成硝酸,属于共价化合物,可以形成硝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26.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B.X、M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N的强D.W的简单氢化物比Z的简单氢化物稳定【答案】C【解析】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为Na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ⅦA族,为F元素;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Mg,Z为S,N为Cl,W为O元素。根据分析可知,X为Na,Y为Mg,Z为S,N为Cl,W为O,M为F,N为Cl元素。A项,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

半径X>Y,A正确;B项,Na+和F-核外电子排布为2、8,故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正确;C项,F没有最高价含氧酸,C错误;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D正确;故选C。27.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TA.原子半径:X>Y>ZB.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C.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答案】D【解析】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22,得出W最外层电子数为4,即为Si,X为N,Y为O,Z为Cl,T为Ge。A项,根据层多径大,核多径小(同电子层结构),因此原子半径:Cl>N>O,故A错误;B项,HCl沸点比NH3、H2O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低,故B错误;C项,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项,Ge元素在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因此Ge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故D正确。故选D。28.A、B、C、D、E、F、G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元素D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元素A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G的离子半径D.元素F的气态氢化物比元素G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答案】A【解析】A、B、C、D、E、F、

G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如图所示,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则A、B、C、D、E、F、G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4、5、6、7,A为半径最大的元素,则A为Na元素,C的半径是以上元素中最小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C为B元素,B的半径大于C,则B为Be元素,D、E、F、G半

径依次减小,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D为Si元素,E为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A项,B为Be元素,根据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Al元素呈对角线分布,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故A正确;B项,D为Si元素,元素D在自

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其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C项,A为Na元素,G为Cl元素,元素A的离子两个电子层,元素G的离子三个电子层,元素A的离子半径小于元素G的离子半径,故C错误;D项,F为S元素,G为Cl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

属性:S<Cl,元素G的气态氢化物比元素F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故D错误;故选A。2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分别与X、Z、W形成二元化合物甲、乙、丙,其0.1mol

·L-1水溶液近似pH(常温)如下表:甲乙丙近似pH值81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的晶体类型相同,且熔点:甲>丙B.由Y和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C.原子半径:r(Y)>r(Z)>r(W)>r(X)D.X的简单气态氢化

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为Na元素,Y分别与X、Z、W形成二元化合物甲、乙、丙,由其

0.1mol·L-1水溶液的近似pH可知,甲为NaF,乙为Na2S,丙为NaCl,则X为F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A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NaF,丙为NaCl,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由于离子半径:r(Cl-)>r(F-),因此NaF的晶格能更大,熔

点更高,A正确;B项,由Na和S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Na2S2中,S2-中S原子和S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选误;C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Na>S>Cl>F,C正确;D

项,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因此热稳定性:HF>HCl,D正确;故选B。30.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之和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T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原子

半径(r)大小比较r(Y)>r(X)C.物质WY2、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Y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Y2【答案】D【解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W、Z

处于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W、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8-1、a+1、a+8+2,故a+a+8-1+a+1+a+8+2=46,解得a=7,故W为Si、X为N、Y为O、Z为Cl,由于T与W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处于相邻周期,所以T为Ge。根据上述分析

可知,W为Si、X为N、Y为O、Z为Cl、T为Ge。A项,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Cl,常温下水为液态,由于在室温下NH3、HCl为气体,H2O为液体,所以水的沸点最高,NH3分

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沸点比HCl的高,故三种物质的沸点H2O>NH3>HCl,A错误;B项,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r(Y)<r(X),B错误;C项,SiO2属于原子晶体,原子之

间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物质的熔点高,硬度大,而SiCl4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弱,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低,硬度小,C错误;D项,Ge位于金属、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元素的单

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因此与O元素可形成化合物GeO2,D正确;故选D。31.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为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TA.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氢化

物的沸点高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弱C.ZY2、XW4与Na2Z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存在TZ2和TW4【答案】D【解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根据X、Y、Z、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为C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T为Ge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T为Ge元素。A项,Y的氢化物分别是H2O、H2O2,H2O、H2O2常温下都呈液态,

X的氢化物为烃,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沸点差别很大,故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A项错误;B项,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硫酸或亚硫酸,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次氯酸、氯酸或高氯酸等,因此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不一定比W的弱,若HClO属于弱酸,H2SO4属于强酸,B

项错误;C项,SO2、CCl4的化学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而Na2S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项错误;D项,Ge与C同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存在GeS2和GeCl4,D项正确;故选D。3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分别与

X、Z、W形成二元化合物甲、乙、丙,其0.1mol·L-1水溶液近似pH(常温)如下表:甲乙丙近似pH值81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的晶体类型相同,且熔点:甲>丙B.由Y和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不

可能含共价键C.原子半径:r(Y)>r(Z)>r(W)>r(X)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

大,则Y为Na元素,Y分别与X、Z、W形成二元化合物甲、乙、丙,由其0.1mol·L-1水溶液的近似pH可知,甲为NaF,乙为Na2S,丙为NaCl,则X为F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A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NaF,丙为NaCl,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

,由于离子半径:r(Cl-)>r(F-),因此NaF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A正确;B项,由Na和S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Na2S2中,S2-中S原子和S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错误;C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

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Na>S>Cl>F,C正确;D项,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因此热稳定性:HF>HCl,D正确;故选B。33.X、Y、Z、R、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其

中X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一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RM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Y)<r(X)<r(Z)B.X与M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各原子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M的单核阴离子与Y的含

氧酸的酸根离子用硝酸银溶液一定能鉴别D.与R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元素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X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一半,X核外电子排布为2、4,则X是C元素,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Y是N元素,Z是Al元素,R是S

元素,M是Cl元素。A项,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Y)<r(X)<r(Z),A正确;B项,X是C,M是Cl,二者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CCl4,C与4个Cl原

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正确;C项,M的简单离子Cl-与Y的含氧酸的酸根离子可能是NO3-,也可能是NO2-,向其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反应产生的AgCl和AgNO2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使用AgNO3溶液不一定能够鉴别,C错误;D项,

R是S,与S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元素Se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可作为半导体材料,D正确;故选C。34.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Y、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

Z>Y>X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Z元素与X元素可形成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D.M的原子序号为33,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则X、Y为二周期,Z为三周期,M为

四周期,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a-1+a+a+1=15,a=5,则Y为氮,X为碳,Z为硫,M为砷。A项,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Z>X>Y,A不正确;B项,X简单氢化物为甲烷,Y的简单氢化

物为氨气,氨气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更高,故沸点:Y>X,B不正确;C项,Z元素与X元素可形成CS2,CS2为SP2杂化,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C正确;D项,M为砷,原子序号为33,磷酸为中强酸,而砷

的非金属性小于N,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D不正确。故选C。3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X、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

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三种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B.Y、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后者稳定性强C.Y、Z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后者半径小D.工业上用电解W和Z形成的化合物制备单质W【答案】A【解析】根据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X、Y、Z位于第

二周期,W位于第三周期,X、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数,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Al元素。A项,由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B项,由分析可知,Y、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NH3和H2O,氮,氧元素中氧

的电负性最大,氧与氢之间的共价键最牢固,所以氧的氢化物H2O更稳定,故B正确;C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氧的核电荷数大于氮元素,所以后者半径小,故C正确;D项,工业上用电解Al和O形成的化合物Al2

O3制备单质Al,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项,故选A。36.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比W的高B.四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小的排列顺序Y>Z>

X>WC.X的一种氢化物和X、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相同原理的漂白作用D.Y的氧化物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答案】C【解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Z位于第三周期,其中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2倍,X、Z位

于同主族,则X为O,Z为S,结合在图中相对位置可知,Y为Si,W为F。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Si元素,Z为S元素,W为F元素。A项,水以及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但水分子间氢键数目较多,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常温下为液体,HF为气体,则X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比W的高,故

A正确;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般越大,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小的排列顺序Y>Z>X>W,故B正确;C项,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但原理不同,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而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发

生化合反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项,Y为Si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能够与HF反应,故D正确;故选C。37.1875年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镓”,它是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类铝。Ga(镓)和As(砷)在

周期表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PGaAsA.Ga的原子序数为31B.碱性:Al(OH)3<Ga(OH)3C.简单离子半径r(Ga3+)>r(As3-)>r(P3-)D.GaAs可制作半导体材料,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答案】C【解析】A项,Al是13号元素,Ga位于Al下一周期同一主

族,由于第四周期包括18种元素,则Ga的原子序数为13+18=31,A正确;B项,Al、G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金属性Al<G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碱性:Al(OH)3<Ga(OH)3,B正确;C项,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电子层数不同的元素,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Ga3+、P3-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s3-离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所以离子半径:r(As3-)>r(P3-)>r(Ga3+),C错误;D项,GaAs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

作半导体材料,因此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D正确;故选C。38.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为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TA.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B.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弱C.ZY2、XW4与Na2Z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存在TZ2和TW4【答案】D【解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根据X、Y、Z、W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为C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T为Ge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T为Ge元素。A项,Y的氢化物分别是H2O、H2O2,H2O、

H2O2常温下都呈液态,X的氢化物为烃,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沸点差别很大,故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A项错误;B项,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硫酸或亚硫酸,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次氯酸、氯酸或高氯酸等,因此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不一定比W的弱,若HClO属于弱酸,H2SO4属于强酸,B项错误;C项,SO2、CCl4的化学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而Na2S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项错误;D项,Ge与C同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存在GeS2和GeCl4,D项正确;故选D。39.1875年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

名为“镓”,它是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类铝。Ga(镓)和As(砷)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PGaAsA.Ga的原子序数为31B.碱性:Al(OH)3<Ga(OH)3C.简单离子半径r(Ga3+)>r(As3-)>r(P3-)D.GaAs

可制作半导体材料,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答案】C【解析】A项,Al是13号元素,Ga位于Al下一周期同一主族,由于第四周期包括18种元素,则Ga的原子序数为13+18=31,A正确;B项,Al、G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金属性Al<G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碱性:Al(OH)3<Ga(OH)3,B正确;C项,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的元素,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Ga3+、P3-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s3-离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所以离子半径

:r(As3-)>r(P3-)>r(Ga3+),C错误;D项,GaAs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半导体材料,因此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D正确;故选C。40.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XYZA.4种元素氧化物中,只有W的氧化物能与Na2O2反应B.Y元素只能形成含氧酸H2YO3和H2YO4C.Z元素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X为N元素

,W为C元素,Y为S,Z为Cl元素。A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够与Na2O2反应,故A错误;B项,S形成的含氧酸除了H2SO3和H2SO4,还可以形成H2S2O4,故B错误;C项,Z的单质为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是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故C错误;D项,非金属性S<Cl,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故D正确;故选D。41.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同一主族

,Y与W位于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B.单质的熔点X<ZC.X的简单离子半径比W的简单离

子半径小D.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W为O元素;X与Y位于同一主族,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当X

、Y位于ⅠA族时,Z位于ⅣA族,Y与W(O)位于同一周期,则Y为Li,X为Na,Z为Si元素;当X、Y位于ⅡA族时,Z位于ⅡA族,短周期不可能存在3种元素同主族,不满足条件。根据分析可知,Y为Li元素、W为O元素、X为Na元素、Z为Si元素。A项,

X的单质是Na,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过氧化钠中存在Na+和O22-,其阴阳离子之比为1:2,故A错误;B项,钠的熔点较低,而Si形成晶体为原子晶体,具有较高熔点,所以单质熔点:X<Z,故B正确;C项,钠离子和氧离子都含有2个电子层,核电

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X的简单离子半径比W的简单离子半径小,故C正确;D项,Z、W组成的化合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故选A。42.X、Y、Z、M、N、R均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25℃时,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

径的关系如图,其中X、N、W、R测定的是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Y、Z测定的是其饱和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N分别与X形成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碱性B.N、Z、X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不与水反应

C.单质与H2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是:R、N、MD.金属单质与冷水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Y、X、Z【答案】C【解析】X、Y、Z、M、N、R均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25℃时,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其中X、N、W、R测定的

是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Y、Z测定的是其饱和溶液的pH,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结合碱性强弱可知,X为Na,Y为Mg,Z为Al;R的pH=2,则R为Cl;N的pH<2,则N为S;M的pH<4,应该为P元素。根据分析可知,X为Na,Y

为Mg,Z为Al,M为P,N为S,R为Cl元素。A项,NaCl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项,Na的氧化物为氧化钠,S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B错误;C项,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单质与H2化合由易到难的顺

序是:R、N、M,故C正确;D项,金属性:Na>Mg>Al,则金属单质与冷水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X、Y、Z,故D错误;故选C。43.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

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XB.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C.工业上电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D.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答案】D【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则W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W为H,Z应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Z可形成3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Z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Z为P,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X的质子数=1512+=8,则X为O,

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Y可形成+3价阳离子,则Y为Al。A项,X为O,第二周期元素,Y为Al,Z为P,Y、Z为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Y>Z>X,故A正确;B项,X为O元素,第ⅥA族元素,Y为Al元素,第ⅢA族元素,X的族

序数是Y元素的2倍,故B正确;C项,X为O,Y为Al,Y2X3为Al2O3,工业上制备单质Al的方法为电解熔融Al2O3,故C正确;D项,X为O,W为H,W与X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H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D。44.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

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ZB.简单离子的氧化性:W>

XC.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D.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答案】A【解析】首先发现X是+1价的,则X为氢、锂或钠,但是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要相同,则X只能是钠,才能满足题意;W、

Y、Z三者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则必有一种为氢,根据题目给出的结构式,氢只能形成1个键,则Z是氢;结合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且二者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只能是氧和铝,根据结构不难发现W是铝,Y是氧。A项,根据分析,

四种元素的半径大小为氢<氧<铝<钠,即Z<Y<W<X,A项错误;B项,钠单质的还原性强于铝,而Na+的氧化性弱于Al3+,B项正确;C项,过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漂白性,C项正确;D项,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

,二者可以相互反应,D项正确;故选A。45.化合物M(结构式如下图)是最常用的还原剂,由H·C·Brown和Schlesinger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发现,其中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Z与W均能形成原

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一元弱酸B.Z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ⅦA族C.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D.化合物M不能与Z2W2反应【答案】A【解析】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

主族元素,X位于第三周期,Y位于第二周期,Z位于第一周期,故Z是H,又因为化合物M中X为+1价的离子,故X为Na,Y与H组成原子团YH4-,故Y是B,因为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故W是O。由分析知:X是Na、Y是B、Z是H、W是O。A项,Y是B,B的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3BO3,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A正确;B项,Z是H,位于第一周期第ⅠA族,B错误;C项,X和Z形成的化合物是NaH,NaH+H2O=H2↑+NaOH,故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错误;D项,化合物M是NaBH4,NaBH4是最

常用的还原剂,Z2W2是H2O2是常用的氧化剂,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D。46.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

表中最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X的水溶液呈中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Y>Z>Q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强酸D.该化合物中与Y单键相连的Q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由图分析,X只能成一个共价键,又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故X为H,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中原子

序数最大的,且可形成+1价的离子,应为Na,Y可成四个键,Y为C,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Q为O,Z为N。A项,WX为NaH,溶于水会得到NaOH溶液,显碱性,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主族元素原子非金属性依次

增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Q>Z>Y,B错误;C项,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硝酸,是一元强酸,C正确;D项,该化合物中与Y单键相连的Q,与Y共用一对电子,并得到了W失去的一个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故选C。47.部分属周期表前三周期的四种元素W、X、Y、Z可形成

结构如下的物质,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W的原子序数最大,Y、Z处于同一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B.X、Z可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C.由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共价键D.X、Y、Z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为:Z>Y>X【答案】D【解析】四种元素

都是短周期元素,W原子序数最大,根据结构,W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即W为Na,X有一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即X为H,同理Z为O,Y为B。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W原子序数最大,根据结构,W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即W为Na,

X有一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即X为H,同理Z为O,Y为B,A项,Y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硼酸,硼酸为弱酸,故A正确;B项,H和O形成化合物是H2O和H2O2,其中H2O2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项,形成的化合物是Na2O和

Na2O2,过氧化钠是由Na+和O2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项,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B>O>H,故D错误;故选D。4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W与Y同主族,X与Z的核外电子

数之和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2倍。化合物甲的结构式如图所示,甲不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XB.非金属性:Z>XC.化合物甲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D.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

与Z的单质反应【答案】D【解析】X与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2倍,X为O,Z为Si,Y为Na,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则W为H,甲为H4SiO4。A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r(O)>r(

Na),A错误;B项,原子半径:O>Si,所以非金属性:O>Si,B错误;C项,化合物甲为H4SiO4,氢原子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D项,由H、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NaOH水溶液能与

Si单质反应,D正确;故选D。4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W>Z>X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W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

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D.Y、Z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C【解析】由分子结构可知Y形成5个共价键,则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由于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则W是N,Y是P,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P最外层有

5个电子,Z最外层电子数也是奇数,X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结合都是短周期元素,则Z是Cl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7)÷2=6,原子序数比P小中,则X是O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N,X是O,Y是P,Z是Cl元素。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O

>N,即X>W,A错误;B项,Y是P,P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3PO4是弱酸,B错误;C项,W是N,Z是Cl,W的最简单氢化物NH3与Z的单质Cl2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8NH3+3Cl2=6NH4Cl+N2,反应产生的NH4Cl在室温下呈固态,因此可看到产生白烟现象,C正确;D项,

Y是P,Z是Cl,二者可形成PCl3、PCl5,其中PCl3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而PCl5中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D错误;故选C。50.化合物ZYX4是在化工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如图所示。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

素,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Z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弱酸性C.X、Y可以形成分子式为YX3的稳定化合物D.化合物ZYX4有强还原性【答案】C【解析】X原子半径最小,故为H;由YH4-可知Y最外层电

子数为8-4(4个氢原子的电子)-1(得到的1个电子)=3,即Y最外层有3个电子,Y可能为B或Al;Z显+1价,故为第IA族的金属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因为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故Y为B

、Z为Na,则:A项,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A正确;B项,硼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硼酸,呈弱酸性,B正确;C项,BH3中B的非金属性弱且BH3为缺电子结构,B的气态氢化物为多硼烷,如乙硼烷等,故BH3不是稳

定的气态氢化物,C错误;D项,NaBH4中的H为-1价,故有强还原性,D正确;故选C。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