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2)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1.583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2).pptx,共(27)页,1.58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0dabbe1b9f6fb5bdf389c5792e96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离骚(节选)屈原一、作者介绍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

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

志。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代表作。二、《楚辞》与《离骚》《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近250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死不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屈

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三、关于《离骚》清人王邦采在《离骚汇订》中将《离骚》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

写诗人政治斗争失败后的苦闷情怀;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到“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诗人在幻想世界中寻求理想的实现;其余为第三部分,写诗人犹豫徘徊,终不忍去国远游。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有所删节。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司马迁《屈原列传》司马迁在

《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这两家的解释较为通行,而以《史记》的诠释更为人们认可。有的学者认为,以忧愁解“骚”,尚不能尽意。“骚”之为“忧愁”,另含“

扰动不安”之意,表现了屈原“心烦意乱,去住不宁”(钱澄之《庄屈合诂》)的矛盾心理。写作背景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放逐,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

序》《离骚》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读准字音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gēngyín)览揆(kuí)肇赐(zhào)汩(yù)搴阰(qiānpí)修姱(kuā)蕙纕(xi

āng)揽茝(chǎi)谣诼(zhuó)偭规矩(miǎn)忳郁邑(tún)侘傺(chàchì)溘死(kè)鸷鸟(zhì)兰皋(gāo)芰荷(jì)岌岌(jíj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

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苗裔:远代子孙朕:我;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摄提:古代纪年术语,寅年;孟陬:孟春正月,寅月;览揆:观察衡量;初度:出生时的情况;肇:开始;锡:同“赐”,赐给。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我已去世的

父亲字伯庸。正当寅年寅月寅日那天,我降生了。父亲观察衡量我出生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我的字叫作灵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与王同宗,出身高贵。诞辰吉祥,尊贵不凡。名字尊贵,寓意美好。第一段:述身世之高贵不凡。表面上是屈原的自我夸耀,实则是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有高贵的身份,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纷:盛多;内美:内在的美质;重:再,加上;修能:美好的容态,一说优秀的才能;扈:披;纫:连缀,连接;汩: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的飞快;不吾与:“不与吾”,不等待

我,宾语前置;搴阰:搴,拔取;阰,土坡;揽:采摘。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忽:迅速;淹:久留;代序:时序更替;美人: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

屈原自己,一说楚怀王;抚壮:把握壮年;弃秽:抛弃污秽的东西;道:同“导”,引导。先路:前驱第二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

兮,何不改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找出本段中诗人描绘自身品质、表白心志的诗句。(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品性高洁,才能出众。(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光飞逝,忧虑担心。(3)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腔热忱

,君王不识。(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第一段:绘品质。诗人叙述自己注重修身,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

坚贞芳香的草木;比喻诗人坚贞高洁的美好品德。虽时不待我,但修身养性,勤勉修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

不察夫民心。太息:叹息;民生:人生;修姱:美好;鞿羁:喻指束缚、约束;謇:助词,无义;谇:谏诤;替:废弃;蕙纕:用香蕙作佩带;揽茝:采摘白芷;所善:所追求的东西;灵修:指楚怀王;浩荡:荒唐;民心:指屈原的心,一说指人心。内心苦闷,忧国忧民。写自己修心养性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追求美德,至死不改。怨

恨君主荒唐,贤愚不分、忠奸不辨。第三段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众女:喻指小人;蛾眉:喻指美好品德;谣诼:毁谤;时俗:世俗;偭:违背

;错:同“措”,举措;绳墨:喻指准绳、准则;追曲:追随邪佞;周容:迎合讨好;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侘傺:失意的样子;溘:突然;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第三段认清时势,孤独苦闷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鸷鸟:凶猛的鸟,指鹰、雕等;圜:通“圆”;周:合;攘诟:容忍辱骂;伏:同“服”,保持;厚:推崇。刚正不阿,坚守正道。第三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

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结合本段分析。原因:自己——高洁自守,坚贞不渝君王——糊涂荒唐,不察余心小人——嫉妒诽谤,取巧谄媚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小人当道、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长太息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

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试分析“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几句用的修辞手法及作者要表达的

感情。比喻,反问。用“鸷鸟”和凡鸟的“不群”、“方枘”和“圆凿”的不“周”,比喻自己和世俗小人难以“相安”,从而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借反问句表达了诗人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决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

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在这样的社会中,作者秉持一种怎样的态度?结合

本段相关语句分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忍受为世不容的痛苦,宁死不屈,独自坚守。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

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相:观察;延伫:久立;复路: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入迷途;皋:水边地;丘:山冈;焉:在那里;离:同“罹”,遭受;尤:指责;初服:出仕前的衣服,比喻原来的志向;芰荷:菱叶和荷叶。第四段犹疑、

彷徨、苦苦思索。诗人美德的写照诗人全然不顾自己遭受指责,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初衷,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

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苟:如果,只要;芳:美好;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修长的样子;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亏:减损;反顾:回头看;游目:放眼观看;菲菲:香气浓烈;章:同“彰”。第四段傲视

流俗,姿态潇洒花草芳香喻指品德馨香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修:美好;体解:肢解;惩:因受创而戒止。第四段坚定不移,忠贞执着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综合全文分析。(外部形象特征,思想性格)塑造了一个洁身自好、坚持正道、忧国忧民、

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①他有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②他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主张法治(“规矩”“绳墨”);第二,他主张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统治者体察民意(“察夫民心”)、用人唯贤,臣子忠贞而不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交流探究2.诗中描写花草禽鸟的用意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

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交流探究(1)诗人用各种香草意象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以荷花、荷叶为衣裳,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不悔。(2)在描

述楚国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以古来鹰、雕和凡鸟不能同群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3.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交流探究(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喻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2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比喻诗人,“鸟”比喻周围群小。(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以衣服佩饰比喻诗人的美德。(4)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花草芳香比喻诗人品德高洁。4.诗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性?交流探究(1)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3)大量使用对偶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制芰荷以

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革几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后代评价赞曰: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限,情理实劳。金玉相成,艳溢锱毫!——《辩騒》刘勰推此志也,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如矩,至国不能过规。”所以说啊:“如果没有屈原,怎能见到离骚呢!他惊世之才华好似长风那样韵逸飘扬,他豪迈的志向好似云烟那样高天祥远。楚辞博大精深好似山河无边无际,抒情言理只能

是劳心费力。《离骚》品质如同无比美好的金玉,只言片语无不充溢着光彩照人的瑰美。《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文本小结屈原修洁而被谗,忠贞而见疏。在课文节选部分,诗人的愤激之气与自慰之情是交织在一起的。他时而“长太息以掩涕

兮,哀民生之多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誓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时而“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为了独善其身,而提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是积极奋进,还是消极引退?这一点,在诗中的确揭示了诗人当时内心深处的矛盾

。屈原觉察到了当时人民的苦难艰辛,但却没有发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因而当他的社会改革理想遭到挫折之际,诗篇中就不免流露出悲愤、悒郁、彷徨、矛盾的心情,但这正是时代局限、阶级局限给他带来的烙印,是历史的必然,却毫不影响《离骚》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的光辉诗篇而永垂不朽,毫不影响屈原作为伟大爱国诗人

的形象而熠熠生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