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245 M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共(15)页,1.2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4da5dd75c7d298d6041de9c04ba6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中联考高二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1.商朝时期,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时期,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

强B.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C.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但是方国

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时期,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可知,商周时期,商王与周边方国和部族血缘关系并不普遍,但是西周时期,诸侯主题与王室之间普遍存在血缘关系,

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宗法制的实施,王室同地方诸侯的联系加强,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时期,仍是以血缘政治为主,排除C项;西周时期,并没有突破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排除D项。故选A项。2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行政效率C.取消了三省分工D.平衡了中枢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

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中

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使决策、行政一体化,进而提高了行政效率,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加强的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该变化并未给取消三省分工,排除C项;三省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呈现制衡的态势,排除D项。故选B项。3.康熙时期,对于监察官员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

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雍正时期,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由此可见,清代()的A.监察官员是皇权专制的工具B.监察体系发展完善C.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D.监察官员地位崇高【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洗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可知,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材料表明负责监察的主要官员都需要经验才能担任,体现了清朝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C项正确;监察机构是皇帝的“耳目风纪之司”,但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不是现任监察官员,排除A项;仅凭选拔监察官员一个环节看不出发展完善,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监察官员的

来源,并未说明其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分析】【点睛】4.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属于政治党团者312个。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A.标志着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有效保证了责任

内阁制的实施C.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D.揭示了民国初年政治乱象丛生【答案】C【解析】【详解】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很多党派斗争激烈,是由于当时民主共和的潮流发展起来的表现,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C项正确;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912年中华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排除A项;“有效保证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属于政治党团者312个”反映了政治党团建立数量多,而政治党团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一种积极进步的现象,而不是乱象丛生,排除D项。故选C项。5.如表是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这反映了晚清()年份文件主要内容1901年《学堂选举鼓励章程》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A.新式教育开始起步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C.考试与甄别相结

合D.选官方式新旧并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清末新政时期,清政

府对学堂考试选出的官员、留学生官员等都给与官阶,这是新式选官制度与旧式授官制度相结合的表现,说明选官方式新旧并存,D项正确;新式教育在洋务运动中就已经开始起步,排除A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授予学堂毕业生、留学生官阶,没有涉及考试与甄别的

结合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6.1953年3月1日,《选举法》正式颁布施行。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如图是当时的选民证。由此可知()A.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B.人民当家作主新的纪元开启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D.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法律保

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题干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举法》的诞

生,使人民的选举权有法律依据,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法律保障,D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已经意味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新纪元的开启,排除B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

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7.在斯巴达统治者看来,他们的政治体制是绝对平等的。确实,斯巴达公民也自称为“平等的人”。斯巴达的制衡和均衡体系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此,以下解释合理

的是()A.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公民大会B.监察官由选举产生,可审判国王C.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D.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

据材料“斯巴达的制衡和均衡体系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的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可以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B项正确;“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公民大会”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力,

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A项;“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只是强调了王权,没有体现材料“平等”“制衡”的主旨,排除C项;“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只是强调了长老会的权力,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8.《大宪章》第39条规定:任何自由人

,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决,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A.限制权力的法治精神B.王在议会的历史传统C.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D.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决,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可知,《大宪章》中的这一规定是保护了公民的权力,对于公权力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限制公权力,并没有体现王在议会的传统,排除B项;《大宪章》颁布时期尚未出现启蒙思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权力的限制,而非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9.

“美国之音”从1948年开始,专注于对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宣传广播。苏联则使用设备干扰“美国之音”等电台针对苏联的宣传活动。此外,苏联还通过“莫斯科广播电台”等电台,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宣传。这表明()A.美苏对抗主要形式发生变化B.传媒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平

台C.美苏政治宣传方式不断创新D.美苏着力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8年以来的美苏。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48年是冷战时

期,美国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利用广播来互相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因此传媒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平台,B项正确;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材料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美苏都使用广播,没有创新,排除C项;美苏通过广播宣传来对抗,而不是扩大文化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B项。10.1963年

,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遭遇挫折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基本形成D.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据材料“欧洲人的欧洲”,“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

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知,20世纪60年代,法国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提倡独立自主,并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仍是趋势,格局

并未形成,排除C项;西欧并没有摆脱美国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英国、法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此美英法的应对措施是()时间年平均生产率增长(%)消费品价格上涨(%)美国1963

—19731.93.61974—1979—018.6.英国1963—19733.05.31974—19790.815.7法国1963—19734.64.71974—19792.710.7A.加强合作,建立区域经济组织B.强化干预,增加就业机会C.减少干预,重

视市场自我调节D.取消福利,减少公共开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英国、法国。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和所学

可知,20世纪70年代,受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影响,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危机”,未摆脱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市场自我调节,C项正确,排除B项;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与摆脱经济危机无关,排除

A项;西方国家并未取消福利,排除D项。故选C项。12.1952年,苏联政府发布《关于再次降低粮食制品国家零售价格》的文件,决定将面包、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这反映当时的苏联()A.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B.改

革注入某些市场因素C.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D.农业与轻工业仍然滞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价后民生日用物资(面包、肉食品、奶油、糖)消失了,说明苏联的农业

和轻工业生产滞后;“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说明生产不足导致供不应求;故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消费品等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与“面包、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等不符,排除A项;1952年的苏联尚未开始改革,排除

B项;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1960年10月,科威特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国家握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1973年5月,伊朗把西方石油公司

在伊朗的资产全部收归国有。到1977年,海湾地区的大多数石油国家都已完成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过程。这表明,海湾石油国家()A.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B.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C.缓解了对国际资本的依赖D.确立了经济自立的基础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70年代(海湾石油国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海湾地区的大多数石油国家都已完成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过程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发展本国石油工业,确立了经济自立的基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石油资源国有化后各国经济增长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发展石油以外的其他产业,不能得出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排除B项;石油资源国有化前海湾

国家的石油资源被外国资本控制,“依赖国际资本”说法不够确切,排除C项。故选D项。14.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安全问题、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

种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这反映出()A.人类发展破坏生态环境B.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C.全球治理机制亟需改革D.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当代世界。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世界产生了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对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进行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C项正确;AB项只是列举了部分全球性问题,没有得出全球性问题出现的本质,排除AB项;全球性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仍在

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5.多边主义在许多地区方兴未艾。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朝核六方会谈机制的形成等。已有的多边组织规模都在扩大,如东盟由6国扩展到10国,而新建立的多边机构在全世界各地区都在增多。这一局面反映出()A.区域经济集团化

在发展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各国相互联系不断加强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题干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世界。根据材料,

多边主义的兴起和多边组织的扩大,反映出世界各地的国家在处理共同问题时,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合作和协商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行动或仅依赖少数大国的决定,这体现了世界力量的分散和平衡,也就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朝核六方会谈更多是政治合作,不能够反应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发展,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虽然可能导致国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边主义在安全等领域的发展,排除B项;

各国相互联系不断加强,虽然与多边主义的发展有关,但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边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多边活动的增多,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图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图主要表明现代信息技术()A.使世界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B.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C

.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D.加速了世界生产的融合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图示内容可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和生

产方式等方方面面,说明信息技术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对社会领域变革的影响,没有体现对世界经济联系和世界生产的影响,排除AD项;信息技术是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为紧密,排除C项。故选B项。二

、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唐地方层级都发生过从二级向三级的转换,二级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央直接管理地区过多,负担较重,于是增设州等层级,协助中央对地方的监督、管理。但增设的层级,往往容易变成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引发割据问题。宋代的统治者发展了“虚三级”的体制,即

路、州、县三级。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与州牧、藩镇节度使不同,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地方事务一分为四;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路,这虽然容易造成管理的复

杂和混乱,但是不容易导致地方长官权力过于集中;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宋代地方制度的设计,体现了“防弊”与“分权”的原则,使宋代的地方政府虽是三级制,但没有造成东汉末、唐后期地方割据的情况。——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地方

与中央关系的角度,归纳宋代的路与汉代的州、唐代的藩镇的异同。【答案】相同:都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初设(或最初的目的)时都协助中央对地方监督、管理。不同:汉朝的州、唐代藩镇都有单一的行政区划(或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其长官掌握了行政权和领兵权,权力集中;导致

地方割据(引发割据问题);宋代的路不是单一的行政管辖:设立了四个平行的机构,地方权力被分割(或平行四监司分化事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果分开三个角度对应同等给分)【解析】【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

空古代中国。相同点:根据“汉唐地方层级都发生过从二级向三级的转换,二级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央直接管理地区过多,负担较重,于是增设州等层级”、“宋代的统治者发展了‘虚三级’的体制,即路、州、县三级”可知,宋代的路与汉代的州、唐代的藩镇都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

构,最初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协助中央对地方监督、管理。不同点:根据“增设的层级,往往容易变成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引发割据问题”可知,汉朝的州、唐代藩镇都有单一的行政区划,其长官掌握了行政权和领兵权,权力集中;容易导致地方割据。根据“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

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与州牧、藩镇节度使不同,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地方事务一分为四;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可知,宋代的路不是单一的行政管辖:设立了四个平行的机构,地方权力被分割,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积极探索民主政

权建设。图①②③是中外记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历史时期拍摄的照片。图①陕甘宁边区农民参与投豆选举图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图③《论人民民主专政》封面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判断三张照片对应的历史时期;并简述在这些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

权建设所作的探索。【答案】图①:全面抗战时期(或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写抗日战争)设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图②:土地革命时期(

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写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图③:解放战争时期(写解放战争)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在行政区设立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1921年以后的中国。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分别判断三张照片对应的历史时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是全面抗战时期,图②是土地革命时期,图③是解放战争时期;其次,简述这些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权建设所作的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面抗战时期设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19.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

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座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

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材料二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

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

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材料三第一章…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

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

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2019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孔庙“状元碑”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

的意义。【答案】(1)原因:科举制的实施和备受重视;儒学得到提倡(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孔子作为圣人和先师得到尊崇;统治者标榜文化昌盛;重史、重名传统的影响。(2)特点:政务官与事务官融合;文官政治化倾向加强;选任方式多样、灵活(写随时代发展变

化调整或文官职位向社会开放,淡化制度刚性)专业化水平提升。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后政府职能调整的推动;全球化发展,管理岗位专业化要求提高;社会民主运动的推动(女权、黑人运动)规范文官管理,防止文官集团的膨胀;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3)意义

: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公务员考录工作进一步法制化;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助力各项事业的发展。【解析】【小

问1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和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实施和备受重视;根据材料“并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可知,儒学得到提倡(儒学主流地位的

确立);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作为圣人和先师得到尊崇;根据材料“标榜皇帝选贤任能”可知,统治者标榜文化昌盛;根据材料“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所学可知,重史、重名传统的影响。小问2详解】本

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以来的西方。特点:根据材料“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可知,政务官与事务官融合;根据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可知,文官政治化倾向加强;根据材料“统治阶级

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可知,选任方式多样、灵活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原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

知,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后政府职能调整的推动、管理岗位专业化要求提高、社会民主运动的推动、规范文官管理,防止文官集团的膨胀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意义:

从材料中对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和所学可知,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公务员考录工作进一步法制化;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助

力各项事业的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在该书中霍布斯鲍姆把20世纪(1914—1991年)的世界历史划分为不同时段并概述了相应的阶段特征。其中,1945年二战结束后到19

73年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年代,即黄金年代。1973—1991年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对世界的极大部分,如苏联以及欧洲前社会主义地区,从根本上说就是又一个灾难时期。请结合材料和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对霍氏的观点提出见解,并加以阐释。(要求:

赞成或提出新的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见解:我赞成二战后至1973年是世界发展的黄金时代。阐释: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成果早已应用到各个层面,社会的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生产力再次出现质的飞跃,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复苏和腾飞。二战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促进了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加大政

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使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力量不断壮大;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答出2个以上角度,加以适当阐述)二战后将近30年的时间整个世界处于相对和平发展

时期,故称黄金时代。示例2:见解:我赞成20世纪70年代—1991年是天崩地裂的时代。阐释: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发展遇到新危机。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改变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

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控制斗争发展,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经济面临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

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答出2个以上角度,加以适当阐述)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相对不稳定,人类社会面临许多新挑战,故称

其为天崩地裂。【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14年至1991年的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1945年二战结束后到1973年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年代,即黄金年代”和

所学可知,我赞成二战后至1973年是世界发展的黄金时代。关于阐释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发展对生产力的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建、社会主义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又如,根据材料“1973—1991年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对世界的极大部分,

如苏联以及欧洲前社会主义地区,从根本上说就是又一个灾难时期”和所学可知,我赞成20世纪70年代—1991年是天崩地裂的时代。关于阐释可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变动等角度进行分析。若其它角度言之

成理也可。如: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成果早已应用到各个层面,社会的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生产力再次出现质的飞跃,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复苏和腾飞。二战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促进了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资本主义国

家调整生产关系,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使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

多国,力量不断壮大;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或者,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发展遇到新危机。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改变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导致东欧国家反控制斗争发展,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经济面临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

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