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02.624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9)页,202.62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9742f2097a3b2aeb70c48bdbfab2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安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考历史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晚清时期,法政学堂

的学校数、学生数在全国各类专门学堂及高校中居绝对优势。1909年全国法政学堂达47所,学生12282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清政府对法制建设的重视B.适应清末新政改革的需要C.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影响D.晚清救亡图存运动的结果2.孙中山《改元剪辫文告》提出:满虏窃国

,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孙

……。其主要目的在于()A.通过社会风俗变革巩固政权B.促进民生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D.动员民众参加反清民主革命3.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

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4.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

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5.如表内容为《新青年》不同时间所刊发文章

的对比。其内容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期数发行时间所刊发部分重要文章第五卷第4号1918年10月《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戏剧改良各面观》《再论戏剧改良》《予之戏剧改良观《我的中国旧戏观》第六卷第5号1919年

9月《马克思学说》《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马克思传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从文化运动变为政治运动B.从主张改良变为主张革命C.从学习西方变为反对西方D.从启蒙优先变为救亡优先6.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草案就明确提出"男女一律平权"。1922年,中共二大则进一步提出:

"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这说明()A.妇女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B.追求社会平等是党的使命担当C.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传播D.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妇女解放7.下表所示为红军长征时期的四支部队“扩红”人数统计(注:这四只部队出发时总人数约

20万)。“扩红”可以用于说明部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总数扩红人数1.38万1.6万1.62余万0.2万4.8万A.长征壮大了革命的力量B.中共找到革命正确道路C.农民成为红军主力军D.长征扩大了中共的影响8.美国《纽约论坛报》评论中国抗战时期的某次会战,认为:“华军

之胜利,即为同盟国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一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该会战发生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9.194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以原来的华北银行为总行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钞票称为人民币

。为使人民币成为解放区唯一的通用货币,解放区政府抽调大批人员到城市和农村宣传,还组织贸易部门、公营商店等机构准备充足的物资支持市场贸易。据此可知,人民币的()的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为新中国的金融建设奠定一定基础C.稳定了全国金

融市场秩序D.表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实现转移10.下图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统计情况。研究视角发生了由重点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向“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主题的转变,党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执政特点、干部队伍、自身

建设等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这些变化集中说明()A.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引发关注C.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D.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经济全球化11.有学者指出,“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稳

定和繁荣,等于保留了我们通向世界的许多桥梁。可以通过这些桥梁,充分发挥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利用其出口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我国的商品可以通过这些桥梁走向世界的广阔市场,从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这主要

说明“一国两制”A.为国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B.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突出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地位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2.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

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实践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13.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梭伦周游列国期间

曾拜访被称为最富裕的人一一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国王问他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梭伦认为是雅典人泰鲁斯,因为他有出色的子孙且为国战死沙场而获国葬。这种幸福观体现了()A.城邦利益至上原则B.家族优秀的期许C.美德即知识的理念D.追求财富的思想14.在罗马法原始文献中,除损害赔偿基本原则外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赔偿额的确定:对能够避免的损失不作赔偿的原则;赔偿额以债务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的损失为限的原则;能力利益照顾的原则等。这说明罗马法()A.适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B.具有灵活性且与时俱进C.旨

在维护债权人的利益D.体现公正性和人文关怀15.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汉谟拉比法典》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B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

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C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经济繁荣,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加速了东西方贸易往来D拜占庭与俄罗斯皆信奉东正教拜占庭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AAB.BC.CD.D16.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定儒学为“国学”,15世纪,朱子学说成为朝鲜的统治理

念。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学令》,规定在大学或国学推行经书教育,以《论语》《孝经》等为必修课。这反映了()A.东亚文化互相融合B.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加强D.华人移民历史贡献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总计52分)的.的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同学在学习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汇总下列史事,制作了一份知识清单。知识清单①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妄企图;②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丰最激烈的一次战役③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

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④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⑤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取得会战的胜利;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指出将材料一中史事归为一类所依据的角度,并采取一个与之相应的新角度,为“清单”补充一条史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机走向复兴历史转折点"?1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工业发展状况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

2%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住行的

行业发展得最快。——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材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

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

乎没有什么大项目。——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作出合理解释。(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民国初年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新变化。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

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毛泽东在第一阶段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结果如何?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的是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产生了什么作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949年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1950年新中国已与6个亚洲国家和12个欧洲国家建交,掀起了第一次建交高潮。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新中国参加

日内瓦会议,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了积极作用。1955年新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

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又一次建交高潮。从上表中提取三个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述准确)获得更多资源请扫

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