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政治试题.docx,共(6)页,88.52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b4ba7136c8856c32bf0a914b0edee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湛江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3.本卷命题范围:《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本义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有了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一定能解决一切问题④哲学是指导
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
、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3.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
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上述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
规律的前提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①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②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③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④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来源于它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④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房地产市场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房地产市场变幻莫测,人们无从把握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④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
“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索菲娅采用了人工智能和谷歌的语音识别技术,号称可以模拟超过62种面部表情,被媒体称为最像人的机器人。关于机器人索菲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它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
的模拟②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意识与功能优越于人类③它代表着科技与未来,与人类一样,都具有意识④它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结合实
际需要,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合作,于2020年5月成功研制出了两种人体红外测温计检定装置,其中一种是实验室标准型,另一种是便携式现场型,主要用于红外额温计、红外耳温计和医用电子体温计的检定或校准。材
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制约性,需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受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其过程及结果均受到客观规律支配④实践具有主体能动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②④9.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②第二阶段的认识具有真
理性,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推翻③第三阶段的认识是真理,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④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下列漫画反映了A.联系是无条件的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
D.坚持实践观点,实践第一11.全球升温将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②世
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是市委宣传部开发设计的志愿服务对接平台,通过“百姓点单——中心派单—
—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规范管理,坚持需求导向和项目驱动,推进群众“点单”,赋予群众充分的“点单权”,实现志愿服务更加精准化。由此可以看出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事物的
本质②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可以创新具体的联系③立足于革命批判精神,可以实现模式的变革④着眼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进行大胆的探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
了的。”这句话强调A.新出现的事物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前进与倒退是发展的状态14.一棵竹子在泥土中酝酿破土,一旦破土而出,它将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如果它被栽在花盆里,最
多就长成一个盆景;如果长在山林中,就可能发展成一片竹林。材料告诉我们①发展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交替产生的过程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改革千头万绪,牵住“牛鼻子”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立”的工作要做在“破”前,没有“立”住之前,不要急于“破”。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①要重视量的积累,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改革②要善于
抓住主流,集中力量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牛鼻子”③在“立”与“破”的对立统一中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④深化对“立”与“破”关系的认识以破解改革中的难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哲学上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决定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积极回应社会民众的关切②发挥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③依据当前防疫工
作的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④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引导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面对疫情,广大医护人员“请战出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广大
志愿者传递温暖、守望相助……勇敢逆行的他们,在抗击疫情中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赞美诗歌。这些最美“逆行者”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有①在奉献社会中诠释责任和担当②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走向成功③在价值观引领下升华自我价值④在与人民共命运中证明人生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1&下图漫画《半成品》的哲学寓意是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2020年5月28日,汇集了我国民法总则及民法典各分编而形成的一部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编撰民法典说明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B.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C.上层建
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D.上层建筑促进了生产力发展20.“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顾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就像“猴子下山”寓言里的那只猴子,一路采摘,一路丢弃,永不停歇,永不安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幸福,因为他们A.没有自己的价
值观标准B.强调要尊重他人的利益C.割裂了个人与社会关系D.妨碍了他人的正当选择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的长三角,以全国2.14%的土地,承载
11.7%的人口,产出20%的GDP,是中国经济贡献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饱受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的袭扰。2019年12月,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下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为长三角勾勒出一抹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材料二随着《规划纲要》的发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有了规范和引导。实践探索永无止境,各地也结合实际
不断对方案进行完善。同时,只有把“纸面上的方案"落实到行动中去,才能切实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进程。(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规划纲要》出台的哲学依据。(10分)(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
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哲学道理。(10分)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孕
育了中华文明,诞生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是我国
重要的生态屏障,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治理黄河,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抓住水沙调节这个“牛鼻子”,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宜水则水、宜
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1)运
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讲好“黄河故事”?(10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的要求所体现的辩证法智慧。(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