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1.874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Word版含答案.docx,共(5)页,31.8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4638f9d8b60135917d93d43a93722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必备知识基础练刚成立时萧条荒凉、民生艰难的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中国。据此完成1—2题。1.上述说法()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

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2.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同一律要求对同一对象的判断一定是同一的B.同一律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C.同一律并不否认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认识对象可以发生变化D.同一律反对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3.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个论断()A.违反了矛盾律,是思维混乱的表现B.违反了同一律,转移论题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犯了“两不可”的错误4.李老师说:“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我也不

认为所有学生都是不勤奋的。”以上议论的逻辑要求。()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甲说:“你赞成丙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不反对。”据此完成5—6题。5.乙的回答()A.正确,符合矛盾律的要求B

.正确,未违反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6.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的思维B.科学思维是有明确性的思维C.要反对骑墙居中的错误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7.“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

句话()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8.在一次物理课上,物理老师问学生:铁水凝成铁块体积缩小了1/34,铁块若化成铁水,体积将增加多少?学生甲:“增加1/33。”学生乙:“同样是这么多东西

,缩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这不是违反同一律吗?”学生丙:“你俩说得都对。”学生丁:“你俩说得都不对。”请你运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来判断学生甲、乙、丙、丁的观点是否正确。能力素养提升练9.(2022·山东聊城一模)合乎逻辑的思维必须是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的思维,违反上述

要求就会犯逻辑错误。情景:一教室门前,就学生迟到问题,师生进行对话。下面学生的回答,违反逻辑规则要求的是()①老师:“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学生:“我一向守时,这是第一次迟到。”②老师:“你今天迟到了吗?”学生:“我既没有

迟到,也没有早到。”③老师:“你经常迟到吗?”学生:“以往我都很守时,但今天迟到了。”④老师:“说说你今后应该怎样做。”学生:“我今后一定会按时到,偶尔会迟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教师们在辛

勤劳动;所以,教师们在创造物质财富。——没有违反同一律②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力量,它能使任何物体运动;同时世界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物体,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运动。——违反了矛盾律③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敢进去,进去的人,

也从来没有出来过。——违反了排中律④有人问林果:“你是本地人吗?”林果答:“不是。”又问:“你是外地人吗?”林果答:“也不是。”——违反了排中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2·北京丰台一模)以下说

法违反了同一个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是()①甲、乙讨论一块地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种小麦,一会儿说不种小麦。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②甲说:“你会做饭吗?”乙说:“我会呀!”甲继续问:“那你会做什么菜啊

?”乙说:“我只会做饭!”③甲对乙说:“这件事情我不会参与,我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你们。”④甲说:“我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乙问:“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呢?”甲说:“去年3月13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2·河北廊坊

检测)某天,一辆小轿车被盗,公安机关经过半个月的侦察,现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审讯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卖盗车。丁:盗车的不是我。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

,请问罪犯是()A.甲B.乙C.丙D.丁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老张和老李在工作中配合得很好,没有发生过矛盾。”乙:“谁说没有矛盾!”甲:“请你说出他们有矛盾的根据来。”乙:“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们两人怎么会没有矛盾呢?”材料二甲:“你洗完衣服没有?”乙:“谁说我没洗完衣服?”甲:“那么,你是说你已经洗完衣服了?”乙:“我并不是说,我洗完了衣服。”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乙所犯的逻辑错误,并简要分析。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1.A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70多年的发展”说明时间已不同了,故本题符合

同一律的要求,A项正确。2.C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A、B、D三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3.C爱因斯坦的说法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思维,从而对光这一事物的客观性质作了真实表述,是正确的,并不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C项正确。

4.C这段议论就是“两不可”,对“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和“所有学生都是不勤奋的”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同时都加以否定,违反排中律,C项符合题意。5.C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所以,可以看出材料中乙的回答违反了排中

律的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C项正确。6.D本题给予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如何避免犯“骑墙居中”的逻辑错误,而不是“什么样的思维”是科学思维,或者“我们对骑墙居中错误的态度”,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7.D说他“不算年轻”和“最年轻”是针对不同的场合,所以不存在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

求,D项正确。8.答案甲的观点是正确的。乙的观点违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为缩小的1/34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丙的观点违反了矛盾律,因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丁的观点违反了排中律,因

为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解析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是逻辑思维应该遵守的三个基本规律。本题中乙、丙、丁的观点分别违反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启示我们:科学的思维必须是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9.B老师问迟到的原因,①学生回答有没有迟到,违反了

同一律即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符合题意;④学生的回答违反了矛盾律即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自相矛盾,符合题意;②③学生的回答没有逻辑错误,不符合题意。10.C“劳动创造物质

财富”中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劳动,“教师们在辛勤劳动”中的“劳动”是具体的,二者不是同一概念,所以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①说法错误。“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力量,它能使任何物体运动;同时世界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物体,任何力量

也不能使之运动”违反了矛盾律,②说法正确。“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敢进去,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的表述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③说法错误。④是“两不可”的表现,违反了排中律,说法正确。11.D甲既说不参与这件事,后面又说参与,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③中表述违反了矛盾律;甲

说自己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但却记得记忆消失的时间,因此其说法也是自相矛盾的,④中表述违反了矛盾律;甲一会儿说种小麦,一会儿说不种小麦,是互相矛盾的论断,但是乙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①中表述违反了排中律;甲刚开始问的是“做饭”,后面又说“做什么菜”,所犯的逻辑错误

叫做“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②表述违反了同一律。12.A首先,已经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根据四人供词,可知乙、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为真,根据矛盾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因此,唯一说真话的在乙、丁中

,则甲、丙的供词为假,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则甲是罪犯。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13.答案①材料一中,乙的言论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乙把生活中的“矛盾”概念偷换成了哲学中“矛盾”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

误。②材料二中,乙的言论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了“洗完衣服”与“没洗完衣服”,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81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