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3课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Word版含答案.docx,共(3)页,70.10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eaddd97302a7e05442b1210d6273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必备知识基础练1.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下列成语或典故反映出不科学思维的是()①未雨绸缪②智子疑邻③抽薪止沸④掩耳盗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对于地震和海啸,目前人们还无法控制它们的发生,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预测和预防减少它们造成的灾难。这说明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A.客观性B.可检验性C.预见性D.永恒性3.2021年6月21日,一场罕见的夏至日日环食在天空上演。环食带穿过我国西藏、四川等地区。这些地
区的民众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奇观,其他地区则只能看到日偏食。此次日环食发生的时间、范围依据天文历法能够被较为准确地算出。这说明()①思维具有一定的概括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④科学思维不盲目相信
书本结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一种科学思维()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结果具有预见性③超越客观物质条件④结果已得到有效验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科学研究都会进行模拟试验,以降低科研风险。这表明()A.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试验即可获得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能够推断事物发展前景6.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一论断看到了()①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②思维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③正确的思
维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基础④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漫画《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守株待兔A.遇到与过去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利用经验可以
快速解决B.死守经验,思维僵化,不利于解决新问题C.自觉地利用思维定式的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可以提高思维效率D.科学思维方法与思维定式是根本对立的能力素养提升练8.马克思深入分析晚清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愤怒声讨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对中国进行的罪恶的鸦片贸易,深刻揭露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
血腥暴行,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人民革命,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必将获得解放。这主要体现了科学思维具有的特征是()A.客观性B.实践性C.预见性D.可检验性9.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把水产
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使“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说明科学思维()①助力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②能突破所有条件限制,创造新的联系③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创造新的事物④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A
.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0.青年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这启示我们学习科学思维能够()①有所发现,提高创新能力②杜绝逻辑错误,驳斥诡辩,维护真理③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④直接感知事物
的本质和发展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按照“两年摘帽、三年巩固、五年小康”三步走的攻坚时序,重庆×县锁定“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精准绘制脱贫发展“路线图”,强力整合集聚各类扶贫资源要素,着力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明确“靶向”,制定出台
“1+11”攻坚方案;树好“靶标”,建立精准脱贫攻坚规划体系;圈定“靶场”,启动实施十大扶贫攻坚行动;锁定“靶心”,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1.D②④都是以一种主观臆想代替客观事实,属于不科学的
思维,D项符合题意;①③分别用发展观和矛盾观看问题,属于科学思维,排除A、B、C三项。2.C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和海啸可以进行分析探究,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项正确。3.B材料旨在说明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未
体现思维的概括性,①不选;“此次日环食发生的时间、范围依据天文历法能够被较为准确地算出”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③入选;材料旨在说明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未涉及科学思维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④排除。4.A新发展格局立足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可见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①正确;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科学思维结果具有预见性,②正确;新发展格局作为科学思维没有脱离客观实际,③排除;新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④排除。5.C“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强调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与题意不
符,A项排除;材料表明有些认识需要通过试验获得,B项不符合题意;“许多科学研究都会进行模拟试验,以降低科研风险”表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C项正确;“科学思维能够推断事物发展前景”强调的是科学思维结
果具有预见性,与题意不符,D项排除。6.D材料论断看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科学理论的作用,①④正确;正确的思维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②排除;正确的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
导作用,不能说成是物质基础,③排除。7.B该漫画主要是表达了要有创新意识,讽刺了某些人死守经验,思维僵化,A、C、D三项排除,故选B项。8.C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对中国革命前途的科学预见,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9.A②③表述错误,“突破所
有条件限制”“摆脱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这一技术成果是人们发挥科学思维作用的结
果,①④符合题意。10.B掌握科学思维,可以把握本质和事物变化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创新能力,①③正确;掌握科学思维并不能杜绝逻辑错误,②排除;直接感知的是事物的表象,④排除。11.答案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
的客观性。该地的脱贫目标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的。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该地拟定了三步走的攻坚时序,预见了脱贫攻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