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PDF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16.292 KB
  • 2024-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pdf,共(3)页,316.29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38283c309ae0ac48de335122cdf2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摸底考试化学答案1-16DBBCABBCACCDDADC1.D【详解】A.硅单质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材料,光纤制品的成分是二氧化硅,A项错误;B.月壤中富含的3He与地球上的4He都是原子,不是单质,属于He元素的同位素,不属于同素异形体,B项

错误;C.金属单质或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即硬质合金潜孔钻头应该属于金属材料,C项错误;D.航空煤油属于混合物,是由不同馏分的烃组成的,是石油分馏的产品之一,D项正确;故答案选D。2.B3.B4.C【详解】A.已知正丁烷和异丁

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且1个正丁烷和1个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个数都是13,28g正丁烷和3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128g30g(+)58gmol58gmol×13×NA/mol=13NA,A正确;B.10g46%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1A-1-110g46%10g

54%(+)Nmol46gmol18gmol=0.4NA,B正确;C.已知单键均为键,双键是一个键和一个π键,故1mol中含键的个数为10NA,C错误;D.已知浓硫酸和Zn反应生成1molSO2转移2mol电子,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molH2转移2mol电子,故足

量的锌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H2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1A-12.24L×2Nmol22.4Lmol=0.2NA,D正确;5.A【详解】A.D、C、E的简单气态氢化

物分别为HF、2HO、2HS,F和O同周期,非金属性F>O,则相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HF>2HO;O和S同主族,非金属性O>S,则相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2HO>2HS,故D、C、E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2HO>2HS,A正确B.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N,而C为O元素,B

才是N元素,B错误;C.8电子稳定结构即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A为C,成键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4,和为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为O,成键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和为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为F,成键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

为7,和为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为N,成键数为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最外层电子数为5,和为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E为S,成键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6,和不为8,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该化合物中只有A

、B、C、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D.3+Al与2S在溶液中相互促进水解,趋于完全,离子方程式为322322Al3S+6HO2Al(OH)3HS不能共存,D错误;6.B【详解】A.①和②中,Zn和Fe分别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NaCl的琼脂水溶液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即NaCl的琼脂水溶液为离子迁移的通路,A正确;B.①中,由于Zn的活动性比Fe强,故Zn作负极,Fe作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正极附近区域OH-使酚酞变红,B错误;C.②中,由于Fe的活动性比Cu强,故Fe

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附近区域Fe2+和3+6Fe(CN)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正极附近区域OH-使酚酞变红,C正确;D.①中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②中Fe作负极,电极

反应式为Fe-2e-=Fe2+,D正确;7.B【详解】A.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9H90O4,A错误;B.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有1+1+1+10+1=14个甲基,B

正确;C.双键碳以及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

反应,D错误;8.C【详解】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

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2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D.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

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9.A10.C11.C12.D【详解】A.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

主要成分是S、Fe(OH)3,金属M为Zn,A正确;B.CuS难溶于硫酸,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增大O2的浓度,可以反应消耗S2-,使之转化为S,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促进金属离子的浸取,B正确;C.根据流程图可知:用N

H3调节溶液pH时,要使Fe3+转化为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结合离子沉淀的pH范围,可知中和时应该调节溶液pH范围为3.2~4.2,C正确;D.在用H2还原Cu2+变为Cu单质时,

H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H2O,若还原时增大溶液的酸度,c(H+)增大,不利于H2失去电子还原Cu单质,因此不利于Cu的生成,D错误;13.【答案】D【详解】A.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加热煮沸可促进水解平

衡正向移动,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较多的氢氧化铁,从而使溶液显红褐色,故A正确;B.在5mLFeCl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的Na2SO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又被亚硫酸根离子还原,得到亚铁

离子,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后,出现特征蓝色沉淀,故B正确;C.实验③中在5mL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少量FeCl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仍发生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未来得及发生铁离子的还原反应,即水解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故C正确;D.结合三组实验,说明铁离子与亚硫酸根

离子混合时,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占主导作用,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快,因证据不足,不能说明亚硫酸离子对铁离子的水解作用无影响,事实上,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反应,故D错误。14.A15.D【详解】A.起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80kPa,若5min时反应到达c点,达到c点时,由分

析可知,v(H2)=nVt=0.5mol2L5min=0.05mol·L-1·min-1,故A正确;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与c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等,由分析可知,c点平衡下,p(苯乙烯)=10kPa,p(苯乙炔)=10.540.570kPa=10kPa,p(

H2)=30.540.570kPa=50kPa,故Kp=2ppHp苯乙烯苯乙炔=101050aaakPkPkP=0.02(kPa)-1,故B正确;C.若c点增大H2、苯乙烯的量使其压强都增大5%,则此

时Qp=2ppHp苯乙烯苯乙炔=10.51052.5aaakPkPkP=0.02(kPa)-1=Kp,则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D.当反应处于d点,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苯乙烯的压强小于平衡时的分压,要使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

速率小于正反应速率,故D错误;16.D二、填空题(除特殊说明外,其它每空2分,共52分)17.(1)六(2)①42②c③2332343AsO4HNO7HO6HAsO4NO稀18.(1)500mL容量瓶硫酸(2)23FeeFeAgeAg(3)原

电池反应使3Fec增大,同时3NO进入石墨电极酸性溶液中,氧化亚铁离子,3Fec又增大,致使平衡正向移动19.(1)223242422NaSOHSONaSOSSOHO(2)温度

0稀24HSO的浓度6.0(3)2Mn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4)4MnSO<20.(1)①<CD(2)①400℃—840℃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对反应Ⅰ的选择性提高②53.33%或0.5300.

01p(3)2422NH4OH4e4HON112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