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29.428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129.42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78472723609156d3aa0360a3b773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嘉陵一中高2022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下列哪一现象与此阶段特征不符A.楚国不再被视为蛮夷B.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威C.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互相征战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

胜数”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失政逃亡数不胜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国不再被视为蛮夷是在战国时期,故A符合题意;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威、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互相征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都是春秋时期的特征,故BCD不符合题意。2.观察如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

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相权由分散演变为相对集中B.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日益缓和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D.元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唐朝实行三

省六部制度,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相权被一分为多,而元朝实行一省制,相权又重新出现集中的趋势,呈现出一定的反弹,A项正确;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之间激化,排除B项;宋朝相比唐朝的政府机构更加复杂,出现了冗官现象,行政效率逐渐降低,排除C项;清朝时期设立军

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A项。3.雅典公民大会通常在一个名为普尼克斯的山丘上举行,圆形会场依山就势。在这样一个露天场地,数以千计的人们必须在当日完成烦琐复杂的议事日程。这表明雅典制度的特点是()A.居民参政B.寡头政治C.轮流坐庄D.直接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数以千计的人们必须在当日完成烦琐复杂的议事日程”可知,雅典公民集体参会和集体决定城邦事务,这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D项正确;雅典是公民政治,并不是所有居民都参政,排除A项;寡头政治是指门第显贵而又占少

数的富人执掌政权,排除B项;轮流坐庄指的是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成为城邦的执政官等,排除C项。故选D项。4.有学者指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虽然只是虚君,但超越党派政治代表国家权威,使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可

以落到实处。执政的首相只有权力,没有权威,国家一旦发生政治危机,也只是权力危机,国家的权威不会动摇。该观点意在强调英国政治体制()A.限制了国王权力B.体现了民众意愿C.维护了国家稳定D.避免了公权失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89年以来(英国)。材料表明,英国国王虽然是虚君,但是国家权威的象征,既可以使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落到实处,又能够保持国家权威而有利于化解权力危机,说明英国的政治体制维护了国家稳定,C项正确;A项

符合史实,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确实受到限制大,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维护了国家稳定,排除C项;D项错在“避免”说法绝对化,材料也没有涉及公权失控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5.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

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

制基础上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非常广泛,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项正确;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不符合史实,排除A

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6.歌曲是时代的产物。建国初一首歌曲中唱到:“咱们的土地回老家哟……自己耕种自己的田

哟……多收粮食送前线,援助人民志愿军。”歌曲反映的史实是()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歌曲是文化,材料中的歌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后,农民积极援助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A项正确;农业合

作化是1953-1956年,排除B项;人民公社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中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

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A项。7.北宋科举制较前朝有所创新,采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方便官员阅览试卷B.限制地方官员权力C.鼓励民间修习书法D.

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宋代科举制实行“糊名”“誊录”等做法,意在防止

官员在阅卷过程中徇私舞弊,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D项正确;据所学,“糊名”“誊录”等做法并不能方便阅卷,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与削弱官员权力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誊录”由政府派出专门人

员进行,并不能鼓励民间修习书法,排除C项。故选D项。8.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有利于管理专业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中后期英美。据题干可知,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选拔职业

性文官参与政府管理,有利于管理的专业性,C项正确;文官制度是考试方式选拔,不是选举,排除A项;“全面学习”说法绝对,排除B项;文官保持中立,不会削弱执政党领导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9.明代继承了传统的监察体系,并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作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

。在地方,设置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同时设督抚,形成了地方的三重监察网络。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B.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利C.保障了官僚队伍的素质D.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

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明代继承了传统的监察体系,并加以改革,在中央和地方形成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监察官员的权

利状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监察的严密,不一定能保障官僚队伍的素质,排除C项;监察体系的严密,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法案规定:政府中20%的职位须从经过考试合

格中的人当中聘任;文官必须经过公开考试,量才择优录用。这一规定的实行()A.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B.不利于行政工作的稳定与延续C.确保了文官考试的公平公正D.杜绝了官员权力的滥用与误用【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要通过考试择优录

用,这就提升了文官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A项正确;这一规定能够选拔素质更高的人才,有利于行政工作的稳定与延续,排除B项;“确保”和“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A.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B.国家直接从各项工作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人才的的C.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展开D.我国干部录

用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退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故C项正确;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是在1993年,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D两项均应发生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排除。【点睛】12.唐朝注重法律的制定。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的律文,在中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

和阐释经验②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③废除了自汉代以来礼与法的结合④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

定和阐释经验,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说法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唐律疏议》继承发展而非废除了汉代以来礼法结合的传统,说法③不正确,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3.明朝在乡村设置

里老,凡属婚姻、土地、斗殴、盗窃、子孙讳犯教令第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都归老人理断。老人们还必须时常告谕乡民,要的长爱幼,邻里和片,谨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里老的设置()A.冲击了士绅阶层利益B.消除了乡里社会纠纷C.削弱了政府控制能力D

.有利于稳定基层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明朝在乡村设置里老,管理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同

时要时常告谕乡民,要的长爱幼,邻里和片,谨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样有利于稳定基层秩序,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士绅阶层的冲击,排除A项;“消除”,表述绝对,排除B项;里老的设置,有利于政府控制能力的增强,并不是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14.《民法大全

》中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形式B.注重证据C.注重人情D.注重身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

古时期(欧洲)。据题干材料可知,《民法大全》规定“没有证据不能定罪”“谁主张,谁举证”,体现了讲求司法公正,注重证据,B项正确;罗马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排除A项;《民法大全》规定“没有证据不能定罪”体现了讲求司法公正,注重证据

,而非注重人情、注重身份,排除C项、D项。故选B项。15.“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法律制度的()A.程序公正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民主权利原则D.资产阶级原则【答案】

B【解析】【详解】材料“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体现的就是无罪推定原则,B项正确;材料与程序公正、民主权利原则及资产阶级原则的说法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6.下表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简况表。材料说明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至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

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侧重于民事

法的建设B.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C.已构建起完善的体系D.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不断调整,。表明我国新

时期法制建设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B项正确;“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没有体现侧重于民事法的建设,排除A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已构建起完善的体系,排除C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没有体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

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权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三: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

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

独任”。——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1)请写出材料一漫画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图一、二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对“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的理解。(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

在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禁行标志含义: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理解: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仅占人口比例的9%。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平等的权利。(2)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

。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河文明——内陆、平原广阔、沃野千里;海洋文明——环海、多山、少地、多岛);经济生产方式(农耕——以农立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政治模式(统一大国、小国寡民);民众差异

(个人本位公民意识、集体本位家国意识)。【解析】【小问1详解】禁行标志含义: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图一漫画《通途》,并结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可知,漫画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是,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

之外。理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图二“雅典居民比例”,可知公民只占所有居民数量的9%,二其余居民占所有居民数量的91%,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可知,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仅占人口比例的9

%。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平等的权利。【小问2详解】中国: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希腊)。根据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政治体制是奴隶制民主制度。根据材料三“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可知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希腊)。根据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

可知,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河文明——内陆、平原广阔、沃野千里;海洋文明——环海、多山、少地、多岛)。根据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经济生产方式可知,经济生产方式(农耕——以农立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根据材料三“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并结合古代中国与希腊的政治模式可知,政治模式(统一大国、小国寡民)。根据材料二“一个国

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根据材料三“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结合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民众差异可知,民众差异(个人本位公民意识、集体本位家国意识)。18.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察举制与唐代科举制之比较察举制科举制内地方长官选拔,送到中央,后汉中叶有考试形个人自由向地方政府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全容式;以地方均衡为原则;重德行(孝),重事功(廉)。凭个人才学自由竞争;重才学,尤重诗文。影响人才分布四方,地方政治优良;官与吏之仕途不分,行政

经验丰富;经学(自有家法)法学能世家,终形成门阀社会。人才群趋中央,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加重官与吏分为两途之趋势,形成吏员政治;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料二:英国是最早形

成文官系统的西方国家(文官指事务官,即脱离政治争斗影响,担任实际行政事务的可永久任职的工作人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任用私人和卖官鬻爵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

来越高。1853年英国的《麦克莱报告》指出: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这一报告影响至深,英国行政部门流行的“通才教育”传统即追溯于此。——摘编自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材料三:英国借鉴科举并

非生搬硬套,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取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因而后来能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效。——摘编自李兵、刘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能够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答案】(1)原因: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社会阶

层流动;有利于削弱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社会公平,后世不断发展完善。(2)背景:传统选官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忠实履职;职务常任,论功晋升。【解析】【小

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人才群趋中央,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可知,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个人自由向地方政府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全凭个人才学自由竞争;重才学,尤重诗文。”可知,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根据材料“加

重官与吏分为两途之趋势,形成吏员政治;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可知,有利于削弱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社会公平,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背景:根据材料“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任用私人和卖官鬻爵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可知,传统选官存在弊端;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

料“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可知,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根据材料“英国借鉴科举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取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因而后来能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

效。”可知,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特征:根据材料“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可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忠实履职,且职务常任,论功

晋升。19.近代西方法律发展有自己的路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

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摘自《世界文化史》材料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

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

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摘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请指出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民法典》制定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

同。【答案】(1)主旨:罗马法对后世法学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意义:拿破仑法典继承发展罗马法的精神和原则,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它与其他法律一起构成法国

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2)相同点: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都受到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影响。不同点:大陆法系:成文法为主;宪法处于根本地位;英美法系:判例法为主;法官地位突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

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得出罗马法对后世法学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意义:据材料“罗马人确立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

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从世界性法律体系分析,得出拿破仑法典继承发展罗马法的精神和原则,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据材料“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

法典制定本国法律”,得出它与其他法律一起构成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法美)。从两者的性质分析,得出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从与罗马法的关系分析,得出都与罗马法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从其影响因素

分析,得出都受到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影响。不同点:据材料“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得出成文法为主;据材料“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得出宪法处于根本地位;英美法系:据材料“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

法律渊源”,得出判例法为主;据材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得出法官地位突出。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在不同朝代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相权会有所加强

,但相权加强的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相权过大则会受到压制。在皇权与相权关系变化过程中,两者权力平衡时,多出现国家兴盛、政通人和的局面;两者平衡被打破时,易导致官僚机制运行受挫的不良结果。——摘编自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

古代史知识,围绕“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的相权在与呈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阐述:秦朝在中央始设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坚帝处理政务

,权力极大。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严重威胁皇权。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启用亲信、侍卫、宦官参与军国大事,牵制外朝,丞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皇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的【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皇帝总揽大权。明

初,因胡惟庸飞扬跋扈,朱心璋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总而之,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解析】【详解】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制度中,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基本趋势是皇权不断

上升,相权不断削弱,因此可以提出观点:中国古代的相权在与呈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历朝历代是如何削弱相权的。如秦朝在中央始设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坚帝处理政务,权力极大。再如汉代,西汉初

年,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严重威胁皇权。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启用亲信、侍卫、宦官参与军国大事,牵制外朝,丞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皇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为三。宋朝实行二

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皇帝总揽大权。明初,因胡惟庸飞扬跋扈,朱心璋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