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877.296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877.2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016feda8082167ea6fc540cd0d82b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叙州区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C-12O-16Na-23Cl-35.5Si-28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化学促进了科

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答案】D【解析】【详解】A.石胆能化铁为铜,发生CuSO4与Fe的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

意;B.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经过化学处理后转化为乙醇,发生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CO2分子没有改变

,只发生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故选D。2.使用含氯泡腾片[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2ClO]可有效杀死病毒。下列关于二氧化氯()2ClO的说法正确的是A.2ClO属于酸B.2ClO属于碱C.2ClO属于盐

D.2ClO属于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2ClO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选D。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稀硫酸B.NaOH溶液C.CuD.KCl的【答案】D【解析】【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

合物是电解质,据此判断。【详解】A.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选;B.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选;C.Cu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选;D.KCl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是

电解质,D选;答案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硫酸中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C.1molCO2中含有1mol碳和2mol氧D.6.

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A不正确;B.硫酸的分子式为H2SO4,硫酸中含有3.01×1023个

氧原子,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是232313.0110146.0210mol−=0.125mol,B正确;C.用物质的量描述物质时,对微粒必须指明,不能含糊其辞,则1molCO2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

2mol氧原子,C不正确;D.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的数值,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D不正确;故选B。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22424HSO=HSO+−+B.44KMnOKO=Mn+−+C.()244NaH

SO=NaHSO++−++熔融D.233NaHCONaHC=O++−++【答案】B【解析】【详解】A.24HSO的电离方程式为2244HSO2HSO+−+=,A项错误;B.4KMnO的电离方程式为44KMnOKMnO+−=+,B

项正确;C.4NaHSO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44NaHSONaHSO+−+=熔融,C项错误;D.3NaHCO的电离方程式为33NaHCONaHCO+−=+,D项错误;故选B。6.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

”的现象是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江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D.酒驾测试仪是利用乙醇将K2Cr2O7氧化成Cr3+【答案】D【解析】【详解】A.日光照在香炉峰上,水雾对光产生

散射作用,于是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B.用铁锅熬煮胆矾,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B正确;C.江河入海口处,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泥沙胶体发生聚沉,于是形成了沙洲,C正确;D.酒驾测试仪是利用

乙醇将K2Cr2O7还原成Cr3+,于是发生颜色改变,D不正确;故选D。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B.0.2molNH4+中

含有的电子数为2.2NAC.常温常压下,17gNH3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NAD.4.0gNaOH与Mg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4NA【答案】C【解析】【详解】A.标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物质的量,无法计算,A错误;B.0.2mo

lNH4+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电子数为2NA,B错误;C.17gNH3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NA,C正确;D.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4.0gMgO的物质的量也为0.1mol,含

有离子的物质的量也为0.2mol,所以混合后混合物含有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的离子数为0.2NA,D错误;故选C。8.关于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质软,密度小,熔、沸点相对较低B.金属

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熔点较低,密度比水小,A正确;B.钠着火

时可以用沙子隔绝氧气扑灭,钠的密度比煤油或石蜡油大,且与煤油或石蜡油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B正确;C.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C正确;D.Na2O是白

色固体,而Na2O2是淡黄色固体,D错误;故选D。9.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3Fe+的溶液中:Na+、K+、3NO−、OH−B.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2Cu+、K+、3NO−、24SO−、C.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23CO−、2

4SO−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2Ca+、Cl−、Na+、3CHCOO−【答案】C【解析】【详解】A.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OH-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B.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则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不含有2Cu+,B不符合题意;C.

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Na+、K+、23CO−、24SO−都能稳定存在,C符合题意;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3CHCOO−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A.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2H++Ca(OH)2=2H2O+Ca2+B.氢

氧化铝与稀硫酸的反应:OH-+H+=H2OC.碳酸钡与稀硝酸的反应:2H++BaCO3=Ba2++CO2↑+H2O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MgSO4+2OH-=SO24−+Mg(OH)2↓【答案】C【解析】【详解】A.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H++OH-=H2O,故

A错误;B.氢氧化铝为不溶物,保留化学式,与稀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故B错误;C.碳酸钡为不溶物,保留化学式,与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H++BaCO3=Ba2++CO2↑+H2O,

故C正确;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故D错误;故选C。11.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mg,一个12C的原子质量是n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mNg/mol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nmC.Wg该原子中含有Wm个该原子D.由已知信息可得:-1A12N=moln【答案】B【解析】【详解】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mol该原子所

具有的质量,由题可知,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为mg,1mol含NA个原子,则1mol该原子的质量为AmNg,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mNg/mol,A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相对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g12m=1nng12,B错误;C.由A可知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NAg/mol,则Wg该原子中含有AAWgW=molmNg/molmN原子,即Wm个原子,C正确;D.由题可知,一个12C的原子质量是ng,12C的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2g/mol,则-1A12g/mol12

N==molngn,D正确;故选C。1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酸性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Cl

2有漂白性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水具有漂白性使pH试纸褪色,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酸性,A错误;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

色后褪色,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错误;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氯气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C正确;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Cl2分子存在,D错误;故选C。13

.长征系列火箭常用的燃料有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其中H元素显+1价,N元素显-3价)和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2H8N2仅作还原剂C.氮元素在反应中仅被氧化D.氧化性:N2O4<CO2【答案】B【解析】【分析】C2H8N2中在反应中N由-3价变为0价,被氧化,C由-1价变为+4价,被氧化;N2O4中N由+4价变为0价,被还原;【详解】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B.根

据分析,则C2H8N2作还原剂,B正确;C.氮元素被氧化又被还原,C错误;D.氧化剂氧化性>氧化产物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B在14.将一定量的2Cl通入一定量的石灰乳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温度较低时先生成2CaCl和()2CaClO],生

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3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Ⅰ表示3ClO−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B.所取石灰乳中含有()2C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C.生成物中Cl−的物质

的量为0.55molD.另取一份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7mol。则产物中()()3ClO6:7ClOnn−−=【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反应过程放热,温度较低时先生成2CaCl和()2CaC

lO,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则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产物中3ClO−的量增大,故Ⅰ、Ⅱ分别为ClO−和3ClO−两种离子的变化曲线;【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Ⅰ表示ClO−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A错误;B.由图可知,t2时氢氧化钙与氯气恰好反应,n(C

lO−)=0.10mol,故n[Ca(ClO)2]=0.05mol,n(3ClO−)=0.05mol,故n[Ca(ClO3)2]=0.025mol,反应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ClO−和3ClO−,部分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氯离子,结

合ClO−和3ClO−量的关系及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10Cl2+10Ca(OH)2=7CaCl2+2Ca(ClO)2+Ca(ClO3)2+10H2O,则n[Ca(OH)2]=10n[Ca(ClO3)2]=0.025mol×10=0.25mol,

B正确;C.结合B分析可知,n[CaCl2]=7n[Ca(ClO3)2]=0.025mol×7=0.175mol,则n(Cl-)=0.35mol,C错误;D.另取一份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7mol

,设ClO−和3ClO−分别为amol、b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a+5b=0.37,根据生成物中氯元素和钙元素关系结合B结论可知,0.37+a+b=0.25×2,解得a=0.07mol、b=0.06mol,则()()3ClO7:6ClOnn−−=,D

错误;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5~19题,共5题)15.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及相关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最

终得到悬浊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2)乙同学向25mL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__,停止加热;(3)制备Fe(OH)3胶体涉及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检验乙同学胶体制备是否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效应,若制备成功,乙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_________

__电荷(填“正”或“负”);②向其中加入稀H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③欲对该实验制得的胶体进行提纯,应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答案】(1)未用蒸馏水而用自来水煮沸(2)红褐色(3)

FeCl3+3H2O加热Fe(OH)3(胶体)+3HCl(4)①.丁达尔②.正③.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浅黄色④.渗析【解析】【小问1详解】自来水中有矿物质离子,胶体遇电解质离子会聚沉,因此甲同学得到悬浊

液,可能是用自来水煮沸,故答案为:未用蒸馏水而用自来水煮沸;【小问2详解】Fe(OH)3胶体为红褐色,因此乙同学因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再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红褐色;【小问3详解】用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FeCl3+3H2O加热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加热Fe(OH)3(胶体)+3HCl;【小问4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有胶体生成;①胶体胶粒带电,胶体具有电

泳性质,将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与负极相连的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胶粒向负极移动,Fe(OH)3胶粒带正电;②加入稀H2SO4溶液会使Fe(OH)3胶体聚沉为Fe(OH)3沉淀,H2SO4还会

溶解Fe(OH)3沉淀生成Fe2(SO4)3,Fe3+为黄色离子,产生的现象为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浅黄色;③胶体粒子不可以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故答案为:丁

达尔;正;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浅黄色;渗析。16.实验室有如下物质:①Fe②酒精③CaCO3④熔融的K2SO4⑤饱和FeCl3溶液⑥CO2⑦NH4HCO3⑧稀盐酸⑨NaHSO4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将③④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A.都属于酸式盐B.都属于

盐C.都易溶于水(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编号,下同)(3)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有_______。(4)写出⑦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5)向4NaHSO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6)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

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I.甲同学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III.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①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

____;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答案】(1)B(2)③④⑦⑨(3)①④⑤⑧(4)NH4HCO3=NH+4+HCO-3(5)

2H++SO2-4+Ba2++2OH-=BaSO4↓+2H2O(6)①.丙②.()323ΔFeCl+3HOFe()OH+3HCl胶体③.用一束光照射,有光亮的道路【解析】【分析】①Fe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能导电;②酒精为非电

解质,不能导电;③CaCO3为电解质,不能导电;④熔融的K2SO4为电解质,能导电;⑤饱和FeCl3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⑥CO2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⑦NH4HCO3为电解质,不能导电;⑧稀盐酸为混合物,能导电;⑨NaHSO4

为电解质,不能导电;【小问1详解】A.③④不是酸式盐,A错误;B.三种物质都是盐类,B正确;C.CaCO3不易溶于水,C错误;故答案选B【小问2详解】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为③④⑦⑨。【小问3详解】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①④⑤⑧【小问4详解】NH4HCO3在水中的

电离方程式为NH4HCO3=NH+4+3HCO−。【小问5详解】向4NaHSO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BaSO4↓+2H2O。【小问6详解】①制备Fe

(OH)3胶体,应该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操作正确的为丙同学。操作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23ΔFeCl+3HOFe()OH+3HCl胶体。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用一束光照射,有光亮的道路,就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

成。。17.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I.(1)加热条件下,Na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实验

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实验说明钠、煤油、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②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Ⅱ.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证实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分析】(3)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___________。(4)装置②中的试剂是为了除去2CO中混有的Cl,则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a.饱和NaOH溶液b.饱和23NaCO溶液c.饱和3NaHCO溶液(5)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

___。【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2K,关闭1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1K,关闭2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6)步聚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7)写出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____。(8)若要证明2CO和22NaO发生了反应,需要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___(请补全实验方案)。的【答案】(1)①.

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②.2Na+O2=Na2O2(2)①.煤油<钠<水②.-222Na+2HO=2Na+2OH+H(3)CaCO3+2H+=Ca2++H2O+CO2↑(4)c(5)浓硫酸(6)①.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②.步骤2中木条复燃(7)(8)加入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加BaCl2溶液等体现检验23CO−的方法即可)【解析】【分析】Ⅰ.钠在空气中氧化生成氧化钠;煤油的密度比水小,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则钠位于煤油和水层之间,遇到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Ⅱ.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除杂质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减少要提纯的物质,所以此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HCl气体,饱和碳酸氢钠中,二氧化碳已经饱和,不能再溶解了,但是可与HCl反应;对照试验,应为吸水试剂;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生成的二氧

化碳被干燥,步骤2为湿润的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据此分析解题。【小问1详解】加热或点燃条件下,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为Na2O2,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故答案为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2Na+O2=

Na2O2。【小问2详解】煤油的密度比水小,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则钠应位于煤油和水层之间,钠接触水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有气泡产生;离子方程式为-222Na+2HO=2Na+2OH+H;故答案为煤油<钠<水;-222Na+2HO=2Na+2

OH+H。【小问3详解】装置①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难溶于水,写化学式,所以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

+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小问4详解】a.饱和NaOH溶液可以与2CO和Cl反应,不能去除2CO中混有的Cl,故a不符合题意;b.饱和23NaCO溶液既可以溶解2CO,也

可以可与HCl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碳饱和3NaHCO溶液中二氧化碳已经饱和,不能再溶解了,但是可与HCl反应;可以去除2CO中混有的Cl,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小问5详解】对照试验,应为酸性吸水试剂,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小问6详解】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

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④中没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生成氧气,所以,a处带火星木条不复燃。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⑤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所以,a处带火星木条复燃,故答案为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小问7详解】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氧气,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2,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故答案我。【小问8详解】向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盐酸,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加BaCl2溶液等体现检验23CO−的方法即可,故答案为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加BaCl2溶液等体现检验23CO−的方法即可)。18.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为我们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

新的视角:(1)下列粒子中,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2S−②2+Fe③Mg④2Cl(2)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维生素C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维生素C的作用是_____

__。(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原理为:()24233NaClO2FeOH4NaOH2NaFeO3NaCl5H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4)配平下列方程式:_______________A

l+_______3NaNO+_______NaOH=_______2NaAlO+_______2N+_______2HO(5)已知反应:①3226HClKClOKCl3HO3Cl+=++②22Cl2KI2KClI+=+③2223IClHOHIOHCl++⎯⎯→+(未配平)a)

使用单线桥法标出反应①3226HClKClOKCl3HO3Cl+=++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b)根据以上三个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ClI−−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322KClOClIC.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

的系数之比为1∶5D.结合反应②③,将足量2Cl通入含有淀粉的KI溶液中,可能会观察到先变蓝后褪色【答案】(1)①③(2)将“活性氧”还原(3)①.次氯酸钠②.铁(4)10Al+63NaNO+4NaOH=102NaAlO+32

N+22HO(5)①.②.BD【解析】【小问1详解】化合价可以升高的具有还原性,故只有还原性的是①2S−、③Mg,二者均处于最低价态;【小问2详解】“活性氧”氧化性强,服用维生素C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维生素C的作用是将“活性氧”还原;【小问3详解】()24233NaC

lO2FeOH4NaOH2NaFeO3NaCl5HO++=++中Cl化合价+1→-1,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次氯酸钠(NaClO);Fe的化合价由+3→+6,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元素是铁元素;【小问4

详解】根据原子守恒可知,10Al+63NaNO+4NaOH=102NaAlO+32N+22HO;【小问5详解】①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降价的原子,不得标明“得”或“失”,Cl化合价由+5→0,;②A.由于氧

化性:Cl2>I2,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相应的离子还原性就越弱,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ClI−−<,A错误;B.根据①可知氧化性:KClO3>Cl2;根据②可知氧化性:Cl2>I2,所以氧化性:322KClOClI,B正确;C.在③I2+5Cl2+6H2O=2HIO3+10

HCl中,I2作还原剂失去电子,Cl2作氧化剂获得电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错误;D.根据②③可知,当向含有淀粉的K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置换出I2,能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若Cl2过量,又被过量Cl2氧化产生HIO3,从而使淀粉溶液又变为无

色,D正确;答案选BD。19.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2CoFeSiO、、)为原料制取复合氧化钴的流程如下:(1)用24HSO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将滤渣洗涤2-3次,再将洗液与滤液合并的目的是_________

__。(2)氧化过程中加入3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将3NaClO换成22HO,实际上消耗22HO的量比理论值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3)写出溶解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要得到纯净的产品,需要对沉淀进行洗涤,如何检验沉淀Ⅱ是否洗净___________。(5)灼烧:准确称取沉淀Ⅱ中所得纯净24CoCO固体8.82g,在空气中灼烧得到钴的一种氧化物4.82g,写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已知24Co

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答案】(1)①.SiO2②.提高钴元素的利用率(2)①.6Fe2++6H++3ClO−=6Fe3++Cl-+3H2O②.Fe3+可作为催化剂使H2O2分解为氧气和水(3)CoCO

3+2H+=Co2++H2O+CO2↑(4)取适量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5)Co3O4【解析】【分析】含钴废催化剂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Co+H2SO4=CoSO4+H2↑,

Fe+H2SO4=FeSO4+H2↑,二氧化硅不溶于稀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入NaClO3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加入碳酸钠生成黄钠铁矾沉淀,再加入碳酸钠生成碳酸钴,过滤得到碳酸钴固体,往其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钴溶解生成钴离子

,再加入草酸铵生成草酸钴沉淀,灼烧草酸钴生成氧化钴。【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硫酸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为SiO2。将滤渣洗涤2-3次,再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可提高钴元素的利用率。【小问2详解】氧化过程中加入NaClO3,N

aClO3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6H++3ClO−=6Fe3++Cl-+3H2O。若将NaClO3换成H2O2,实际消耗的过氧化氢的量比理论值大,原因是Fe3+可作为催化

剂使H2O2分解为氧气和水。【小问3详解】溶解Ⅱ中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钴离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CO3+2H+=Co2++H2O+CO2↑。【小问4详解】生成沉淀Ⅱ的反应为CoCl2和(NH4)2C2O4反

应生成CoC2O4和NH4Cl,要检验沉淀Ⅱ是否洗涤干净,只需检验洗涤液中有无氯离子即可,具体实验操作为取适量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小问5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