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科诊断摸底联考试题 化学答案.docx,共(5)页,113.87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f7534ff5f13e30629dcbee0f8f35d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江南十校”高一分科诊断摸底联考化学答案1.C【详解】A.用铜丝掐成各种花纹作为画面轮廓,没有化学反应发生,是物理变化,A正确;B.铁红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对应的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B正确;C.纯碱水溶液
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错误;D.低碳钢是铁和碳的合金,D项正确。2.D【详解】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A正确;B.“飞扬”以氢气为燃料,并添加显色剂(如钠盐)调节火焰颜色,调节火焰颜色是利用焰色试验的
原理,B正确;C.纳米气凝胶为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D.La-Ni合金储氢量大,金属氢化物既容易形成,稍稍加热又容易分解。室温下吸、放氢的速率快,是一种新型储氢合金材料,合金是混合物,D错误。3.C【
详解】A.1molO2的质量为32g,A错误;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4,B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氮气和液氧是利用沸点的差异性,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D.空气属于混合物,D错误。4.D【详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
/mol,而且此时水是液态,所以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不是0.1NA,A错误;B.0.1mol•L-1MgCl2溶液,由于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含有的Cl-数目,B错误;C.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氧原子数为NA,C错误;D.2.3gNa完全反应时
,不论得到什么产物,转移电子数一定是0.1NA,D正确5.A【详解】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不可能为Fe,X为Fe2O3,A错误;B.2+Fe易被氧气氧化为3+Fe,B正确;C.FeSO4发生分解反应,SO3
和H2O发生化合反应,C正确;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6.B【详解】A.2HClO光照2HCl+O2↑是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在阴影部分,A错误;B.22222NaO2HO4NaOHO+=+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也不是置换反应,B正确;C.2Al(OH)3+3H2SO4=Al2(SO4)3+6H2O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在阴影部分,C错误;D.化学方程式应该是2KMnO4+16HCl(浓)=2MnCl2+5C
l2↑+8H2O+2KCl,D错误。7.D【详解】A.反应中NaN3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N3是还原剂,A错误;B.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生成1.6molN2,则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35.84L,
B错误;C.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C错误;D.每生成15mol氧化产物,生成1mol还原产物,因此还原产物为0.1mol时,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0.1mol×16=1.6mol,D正确。8.C【详解
】A.铁橄榄石的摩尔质量为204g/mol,A错误;B.铁橄榄石中铁、硅、氧的元素质量比为28:7:16,B错误;C.2Fe+发生反应生成Fe与3Fe+,233FeFe2Fe+++高温高压,故该研究证明了月壤中存在歧化成因的单质铁,C
正确;D.铁橄榄石熔融产生自由移动2Fe+的过程为盐熔融电离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9.B【详解】A.在H2O分子中,H原子带部分正电荷,O原子带部分负电荷,A错误;B.从图中可知,NaCl固体溶于水后会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B正确;C.干燥的氯化钠中钠离子
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C错误;D.NaCl溶于水电离生成Na+和Cl-,该过程不需要通电,D错误。10.D【详解】A.原子不守恒,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错误;B.反应产物不对,4H2O(g)+
3FeFe3O4+4H2,B错误;C.Ag不活泼,不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错误。;D.FeCl3将Cu氧化为CuCl2而自身被还原为FeCl2,反应为2Fe3++Cu=2Fe2++Cu2+,D正确。11.A【详解】
A.通入CO2,CO2与溶液中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不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A正确;B.Ag+会与Cl-反应生成沉淀,B错误;C.加入硫氰化钾溶液,Fe3+会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C错误;D.SO2-4会与溶液中的Ba2+反应,D错误。12.C【详解】由图可知a、
b、c对应物质分别为: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或a、b、e、d对应物质分别为: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氢氧化铜。A.钠与硫酸铜水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2H,不会把金属置换出来,A错误;B.钠和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2HO
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B错误;C.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所以存在c→d→e的转化,C正确;D.若b能与2HO反应生成2O,则b为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13.C【详
解】A.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转移入容量瓶,A错误;B.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氯离子,B错误;C.钠与水反应放热,红墨水左低右高可证明,C正确;D.蒸干溶液无法获得NaHCO3晶体,NaHCO3会发生
分解,D错误。14.B【详解】①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①错误;②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几乎不导电,②正确;③硫酸钠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③错误;④硫酸铜滴入氢氧化
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几乎不导电,④正确;⑤硫酸氢钠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当硫酸氢钠过量时可得到强电解质硫酸钠,两者完全电离,⑤错误;选B。15.
C【详解】A.步骤③中的离子反应为2Fe2++Cl2=2Fe3++2Cl-,A错误;B.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成氧化铁,灼烧得到的固体是Fe2O3,B错误;C.将固体灼烧得23FeO,铁元素的质量为()()2121562
g0.7g160WWWW−=−,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10.7g700100%%1g10WWWWmm−−=,C正确。D.向样品溶液中先通2Cl再滴加KSCN溶液,一定出现血红色,另外原溶液
中就有Fe3+,不能判断是否有Fe2+,D错误;16.D【详解】A.可以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制备Cl2,A正确;B.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同时可作安全瓶,以监测装置丙中是否发生堵塞,B正确;C.装置丁碘和氯气反应生成ICl3,三氯化碘熔点为33℃,沸点为73℃,最恰当
的加热方式是用水浴加热,C正确;的D.ICl3易与水发生反应,同时可能还有Cl2未反应完,所以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丁,换成氯化钙无法吸收多余的Cl2,D错误。17.(16分,每空2分)I.(1)③⑤(漏选且正确得1分)①②⑤⑥(漏选且正确得1分)(2)
D(3)Fe+2H+=Fe2++H2↑(气体符号没打不扣分)II.(4)①.26.5②.④⑤③.c(5)0.1【详解】I.(1)①铁是金属单质能导电,②稀盐酸是混合物能导电,③NaOH固体是电解质但固体本身不
导电,④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混合物但固体本身不导电,⑤熔融的Na2CO3是电解质能导电,⑥NaHSO4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能导电的是①②⑤⑥。(2)16.8g由Na2CO3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反
应,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蒸干反应后的溶液,得到固体为NaCl,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n(NaCl)=n(HCl),盐酸中氯化氢的溶质的量为:n(HCl)=2007.3%36.5/ggmol=0.4mol,所以m(Na
Cl)=0.4mol×58.5g/mol=23.4g选D。(3)硫酸氢钠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Fe+2H+=Fe2++H2↑II.(4)①配制480mL0.5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使用500mL的容量瓶,需称取Na2CO3的质量为0.5
mol/L×0.5L×106g/mol=26.5g。②图示的步骤为定容的过程,在操作④⑤之间。③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水量偏少,溶液浓度偏高,a错误;b.溶解时,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对于溶液的配制没有影响,b错误;c.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
胶头滴管吸出,导致部分溶质损失,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故答案选c。(5)原溶液中c(Na+)为1.0mol·L−1,稀释后c(Na+)为0.1mol·L−1。18.(12分,每空2分)(1)B0.4(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
氢3Cl2+6OH-Δ-3ClO+5Cl-+3H2O(没写条件不扣分)(3)避免生成NaClO3,提高产品的纯度(4)B【详解】(1)A中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氯化氢体现了酸
性和还原性。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2molHCl被氧化,就会反应产生1molCl2,若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Cl2,其物质的量n(Cl2)=4.48L=0.2mol22.4L/mol,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n(HCl)=2n(C
l2)=0.4mol;(2)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由题意可知C中氯气参加反应氯气和氢氧化钾生成氯酸钾,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Δ-3ClO+5Cl-+3H2O(3)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有多种情况,温度高时生成NaClO3,采用冰水
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提高产品的纯度;(4)A.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溶液中本来就存在Fe3+,不能证明2SOCl和32FeCl6H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滴加几滴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有BaSO4产生,说明2SOCl和32FeCl6H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SO24−,B正确;C滴加几滴酸性4KMnO溶液,紫红色消失,可能是2SOCl被4KMnO氧化,不能证明溶液中存在Fe2+,也不能说明2SOCl和32FeCl6HO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19.(12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2)5.0×10-5()22Fe2OHFeOH+−=+(3)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4)瓶内空气中、溶液中2O含量均下降;沉淀颜色改变(写出一
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5)Fe2++2Fe3++8OH-=Fe3O4+4H2O【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盛放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生成白色沉淀是亚铁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Fe2OHFeOH+−=+;(3)白色沉淀迅速转变
成灰绿色,最终转变成红褐色(4)通过上述实验,根据沉淀颜色的改变、以及图2、图3的实验数据可得到“在()2FeOH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瓶内空气中、溶液中2O含量均下降;沉淀颜
色改变;(5)FeSO4、Fe2(SO4)3和NaOH都能拆分,Fe3O4不能拆分,离子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4H2O20.(12分,每空2分)(1)1:2Cl2(2)5TiO2+6C+10C
l2600℃5TiCl4+2CO+4CO2(没写条件不扣分)(3)随着温度升高,CO2与C发生反应2C+CO2CO高温(4)(没写条件不扣分)防止高温条件下镁与钛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详解】(1)28gCO为1mol,88gCO2为2mol,尾气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氯化过程中氯元素降低,Cl2是氧化剂;(2)根据题意,配平得到5TiO2+6C+10Cl25TiCl4+2CO+4CO2(3)随着温度升高,随着温度升高,尾气中CO的含量升高是因为CO2与C发生反应2C+C
O2CO高温(4)Mg冶炼Ti发生置换反应,该过程中要用Ar气体氛围中进行的理由是防止高温条件下镁与钛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60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