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校期中联考历史答案.pdf,共(5)页,207.73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ee4f2566be62de27d682ad76456d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
11213答案AACBCBBBCBD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CCDAABBBD1.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来重视修史,认识中国史
学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四个选项都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但题干的主旨是治史是为现实服务,排除B、C、D三项,故A项符合题意。2.A【解析】表中的三则材料都提及了儒墨关系,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儒墨关系就已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故A项正确;“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说明墨家曾向儒家学习
,但这并不表明墨家是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的,故B项依据不足,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相悖,排除;D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C【解析】A项“直接”说法片面,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依据材料“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
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题干与“法律”无关,排除D。4.B【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统治者们普遍认为灾异是对自身失政的谴责和警示。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
征求解教灾荒的措施”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这有利于促使统治者关心灾荒,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强化,故A错误;材料重心也不在于提高环保意识,故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有利于增对自然界的认识,故D错误。5.C【解析】依据材料“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
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知C正确;A、B两项不合题干主旨,排除;D明显错误,排除。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唐代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反映人间世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
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了融合”,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礼教受到较大冲击,而是强调世俗文学的发展,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开始时,我听说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的神韵,说明张旭书法具有灵动性,故B项正
确;A项是楷书的特征,排除;材料反映了张旭草书气象的灵动性,没有体现书写笔画繁杂性和书写技法内敛性,故C、D两项错误。8.B【解析】依据材料“仁术”“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可知,古代中国医者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的道德标准,故B正确;材料
中的“仁”主要的针对行医者,与社会教化主要追求不符,排除;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医术的影响,未反映出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排除D。9.C【解析】据材料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作出判断”表明这种《春秋》新研究的兴起有利于催生儒
学疑经变古之风,故C正确;啖助、赵匡、陆淳等人反思的是两汉经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儒家正统地位,故A错误;儒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没有对唐朝政治制度变革产生很大影响,也不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否,故B、D错误。10.B【解析】由材料可知,后唐政府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
广颁天下,表明后唐政府组织匠人进行雕版印刷用于官方刻书,故B正确;A太过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印刷技术革命,排除C;D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时发明的,排除。11.D【解析】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属于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
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表明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故D项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12.B【解析】依据材料“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草书同挂”可知,当时茶坊间悬挂字画较为普遍,故B项正确;题干与风俗画关
系不大,故A项排除;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故C项排除;茶坊间悬挂字画是为了吸引顾客,想利用文化刺激经济,无法体现书画的教化功能受到重视,故D项排除。13.A【解析】由“拯救人心”“宣传理性、精神作用”“强心针”等
信息可知,陆王心学强调人内在的主体性,故A项正确;陆王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旨在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统治危机,故B、D两项错误;陆王心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14.B【解析】由“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
退状态”可以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中国数学与西方的比较,故D也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明代数学普及程度在民间很高,这说明现实生活中用得到,结合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与数学相关的需求就大大增加,故选B;虽然明朝也确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因为其产生于江南的个别地区而且是在明朝中后期产生的,所以不完全符合题中的“民间”和“明朝”这两个限定词,故排除A。15.D【解析】根据题干中“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源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
表明康熙皇帝仍维护天朝上国威严,认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源头来自中国,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16.B【解析】太平天国后来又把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以及孔子重视起来。主要是为政治统治服务,不是反孔政策受到了传统绅士的强烈抵制,排除A;
以前只考拜上帝教的教义。很难选拔出真正治国的人才,所以会把儒家经典和孔子思想纳入考试内容之中,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定都以后出现逆转,主要是在1856年,排除C;材料并不能说明太平天国没有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故D错误。17.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康有为的个人认识造成光绪皇帝过分相信自己的皇
威,使得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说明当事人的认知影响变法走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新变法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康有为的个人认识影响光绪皇帝变法,使得变法遭到反对,不是强调康有为为实现理想不避风险,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封建保守势力反对变法的原因,D项是材料现象导致的结果,排
除。18.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卫生最初是指养生,近代卫生涉及了防救灾害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由此可知,“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
除。19.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方克立主张“马魂、中体、西用”三学合一,体现了坚持在多元合一下的创新。坚持“马魂、中体、西用”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面向世界的学术眼光,这有利于学术研究不断发展和综合创新。所以,D
项与此相符;A、B、C项都是对“马魂、中体、西用”的片面解读,不够准确,故排除。20.A【解析】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认为智者这一职业的宗旨是“正当和高尚的”“‘公正的’和‘美好的’”,并且“理所应当地接受丰厚的报酬”,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其智力劳动的付出与回报
,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是奴隶社会,“封建贵族”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21.A【解析】“依据人们的权力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表明罗马法不接受没有根据的事实,不承认
没有权力的权力,统治者的权力必须有权力的依据,只有以权力为基础的权力才是合法的。从材料反映的皇帝的决定有法律效力的原因是“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来看,是因为皇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使得决定有法律效力,故A项正确;罗马法的“法学论证”方式符合罗马自然法精神,选
项B排除;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帝国时代罗马皇帝或者元首权力至高无上,这容易导致暴政,不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选项C排除;根据法学家的解释可知,君主所做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人民把权力通过王权法移交给了他,从这一角度解释可以看出,皇帝的决定有法
律效力是有法律依据的,而并非皇帝通过确立法律来体现君主意志,排除选项D。22.B【解析】通过材料不足以说明罗马教会失去对欧洲的控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通过无数的宗教活动,希望能以忏悔和祈祷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都无济于事。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
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玩乐忘记身边的痛苦”可知,人们冲破教会的禁欲观念,把握现实生活的幸福,这有利于促进欧洲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故B项正确;西方国家的信仰危机出现于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欧洲宗
教运动的兴起是由于天主教会的压榨,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宗教神学的束缚,而非材料中所述的黑死病的影响,排除D项。23.B【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及史学研究方法,考查考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材料指出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不只是天主教会的腐朽,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因素,这说明对历史
事件的起因应多元理解,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宗教改革原因的探讨,没有说明二者的立场问题,故A项错误;研究历史有多种方法,并不一定都采用比较的方法,故C项错误;后期学者研究可能更全面,但不一定更可信,历史研究的可信度来自历史事实,而不是研究时间上的先后,故D项错误。24.B【解析】根
据“如何使政府受制于法律,受制于社会”“他注意到了别人所没有看到的社会……存在和力量”可知,孟德斯鸠强调社会力量形成权力的制约机制,故B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如何制约权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
强调法律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强调“中间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作用,而不是强调其是社会的主导因素,排除D项。2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和教会彻底决裂,故A项说法错误;B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C项人文主义
者并没有利用科学理论来改造基督教;D项根据材料中“到18世纪……批判的矛头也从罗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启蒙思想家否定外在一切权威,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的表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5分,第27小题
11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2分,共50分。26.(15分)(1)重视知识和教育;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4分,每点1分)事件:新文化运动。(1分)(2)原因:传统儒家思想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思想
矛盾;民主科学与封建礼教相冲突。(6分,每点2分)不同:儒家人文主义是在日常伦理中显现,追求天人合一,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4分,每点2分)【解析】(1)第一小问的相通地方,结合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主张可以得出两人都重视知识
和教育;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第二小问的事件,结合所学可知,事件是新文化运动。第三小问的原因,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分析。(2)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儒家人文主义是在日常伦理中显现,追求天人合一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27.(11分)示例一论题: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阐述: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带动商品贸易的发达,为其科学革命打下基础;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带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
兴起和发展。这些条件促使意大利在16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重视科学技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发展及教育理论的创新为科学中
心向英国转移提供了巨大支撑。所有这些促使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9分)综上所述,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示例二论题:不同国家
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1分)阐述:无论是意大利、英国、法国,还是德国、美国,在科学中心兴起之前,往往有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意大利城市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都早于西欧其他国家。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之后成为海上
霸主,通过奴隶贩卖和海外贸易大发其财,16世纪的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本财富、自由劳动者和国内市场。美国在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前,便已经是世界工业中心。(9分)由此可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对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起了推动
作用。(1分)示例三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1分)阐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
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9分)据此可知,世界强国地位的变化会导致世界科技中心发生变化。(1分)【解析】根据材料“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
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概况”可得论题: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进行阐述即可。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某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关
,可得论题: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再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进行阐述即可。又或从政治角度出发,可得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结合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进行阐述。28.(12分)(1)原因: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的影响;理学思想的形成;
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2)影响: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的影响;由“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代的传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以得出:理学思想的形成;由“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实施”可以得出: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由“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的医疗福利体系”“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决策过程,主要通过颁布诏令以实施”可以得出: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加强;由“这与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讲求仁政治国,稳定国内环境相关”可以得出: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2)影响:根据材料中的“统治阶层重视医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建立”可以得出: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由“以实施医疗福利和稳
定社会秩序为目的”“内容有赈济灾民、救治疫病、抚恤鳏寡笃疾、收养弃儿、关注军事医疗、掩瘗尸骸等”可以得出: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由“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的医疗福利体系”“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决策
过程,主要通过颁布诏令以实施”可以得出: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由“内容体现了对平民百姓医疗福利的重视,这与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讲求仁政治国,稳定国内环境相关”可以得出:促进社会的稳定。29.(12分)(1)内容:设立司法机构;保持司法体制的独立;司法人员保持
中立;选用专业的法律人才。(4分,每点1分)(2)评价: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有利于维持北洋政府的统治;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奠定基础;改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制度设计与执行存在出入;受政局的影响,改革节奏的波动较大。(8分,每点2分,
答出4点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设立了司法机构”“司法体制的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如审判机构与检察机构的分立,易受干扰的行政法院——平政院独立于立法、行政及普通法院
之外,直隶于大总统”“法官不得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强调“司法不党”“对于法律人才的选用,强调专业化,重视法官素质,侧重于留学西方法学毕业生并在社会上素有声望的人”等信息可以得出设立司法机构;保持司法体制的独立;司法
人员保持中立;选用专业的法律人才。(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北洋政府的司法改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逐步建立起了审判、检察、监狱、律师等一整套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为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政局的动荡不定直接影响了北洋时期的司法改革节奏,
影响到了当时司法制度的理性设计与妥当运行,特别是司法执行环节问题突出,司法判决宣判之后却得不到有效地执行”,结合改革内容和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有利于维持北洋政府的统治;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奠定基础;改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制度设计与执行存在出入
;受政局的影响,改革节奏的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