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818.5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81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2c87bae34d80dd09e31f036531a4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

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详解】“少数墓葬有精

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说明大多数墓葬中没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由此可证明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项符合题意;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只能证明早其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只能证明当时的城市建造技术,排除C项;碳14测定年

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证明历史的悠久,排除D项。2.《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旧的贵族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

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ACD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3.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

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

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可知,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都出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D符合题意;

据材料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不是畜牧业,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佛教”,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生活富足,C错误。4.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

。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运输军粮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D.

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有密切关系,是加强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故选A项;发动对高丽的战争不是新形势,故B项错误;农民起义爆发更不属于新形势,故C项错误;两宋之际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故D项错误。5.运用“时间尺度”是历史学作为时间的科学的具体体现之一。所谓时间尺度,指的是研究者在观察、分析其研究对象时所采用的一种时间上的度量工具或方法。读下图,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审视,造成这一历史局面的主导因素是A.朋党之争B.藩镇太重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答

案】B【解析】【详解】据图示“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破坏很大,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实质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故B正确;朋党之争是同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

的争权斗争,与材料无关,A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安史之乱是藩镇割据导致的;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使唐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但与材料藩镇割据的局面无关,D错误。6.唐《本草图经》载“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为芜菁,二

年,菘种都绝。有将菘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为此徐光启亲自试种,结果“种芜菁三四年,亦未尝变菘也”;此外,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并解决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种等问题。材料反映了徐光启A.继承总结前人经验B.学习

西方农业思想C.开展实地调查统计D.重视农业实验方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徐光启亲自试种”“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可知,徐光启重视农业实验,故D正确;材料信息强调徐光启重视农业实验,A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西方农业思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徐光启重视农业实验,而不是实地调查统计,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徐光启亲自试种”“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7.中华传统名

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下思想与之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兼爱、非攻D.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答案

】A【解析】【详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儒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思想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故选A;B是法家,C是墨家,D是道家,BCD不符合题意,排除。8.2019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

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900年【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圆明园马首铜像”并结合所学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并为掩盖罪行火烧圆明园,因此马首最可能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符合题意;1842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不合题意;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期时间,与事实不符,B错误;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均不合题意。9.黄仁宇先生认为,这场

运动使得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启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这场运动使得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

一步削弱,不得不启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进一步显示了八旗军的腐朽,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不得不倚仗汉族官僚地主,A符合题意;洋务运

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与材料“这场运动使得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符,B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对清王朝抱有幻想,C与题意不符;清末新政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与材料“这场运动使得原本就已

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符,D错误。10.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

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管理

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

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点睛:2018年4月16日美国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无疑会重挫中兴的发展。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是个镜鉴,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本题隐性契合

民族工业的热点问题,强调民族工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能受制于人。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11.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

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极呈外

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可知,戊戌变法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急促的改革,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故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是爱国和进步的体现,故脱离国情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维新派主张

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C项。康梁维新派大力宣传变法思想,积极创办学会、学堂、报馆,推动变法活动,排除D项。12.历史评价的首要原则是恪守求真,即评价应客观如实。下列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最符合历史评价这一原则的是A.辛亥革命埋葬了

封建制度,但其资产阶级属性需要批荆B.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全国性革命高潮的到来D.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起到了开创性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

能力,.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故B项正确;A中错在封建制度;C中全国革命不符合事实;D中开创性错误,应该是十月革命。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13.下图反映的是1912年—1921年在华企业比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答案】B【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12年—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帝国

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故B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1935年,故C错误;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是原因之一,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

的侵略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14.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主要是强调A.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B.它是一次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运动C.中国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D.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学生、商人组成了“三罢”斗争,准备了革命力

量的团结;且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的性质,B错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是主力军,C说法错误;D说法与五四运动不符。15.1935一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铜

生铁煤锰矿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

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答案】D【解析】工矿业生产的数量都非常大,这是由于当时准备打仗,所以表格体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结合,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矿业生产属于重工业,和改善人民生

活关系不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官僚资本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未体现出经济统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6.1948年前八个月,国统区的纸币发行量已经

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说明A.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B.解放战争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战果C.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1948年前八个月,国统区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是19

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并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纸币发行量的扩大,导致政府信任危机,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统区纸币发行量的扩大,未涉及“解放战争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战果、

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等内容,B、C、D错误。17.建国初期,为了粉碎“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的投机活动,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银元之战B.米棉之战C.土地革命D.三大改造【答案】A【解析】

【详解】“银元之战”是1949年6月,人民政府为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进行的一场斗争。当时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市场,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以上海市斗争最为激烈。A正确;“米

棉之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打击国内米棉投机活动的一场斗争,B错误;土地革命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C错误;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运动,D错误。18.有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两个“天安门”分别指①五四

运动爆发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一届人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北京天安门发生;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

典在天安门举行,故①③,选择B正确;②性质不符合题意;④是新中国成立后,时间不符合。排除。19.1954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出宪法的突出特点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D.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知1954年的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底,C错误;1954年宪法之前都已经颁布成文宪法,比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等,D错误。20.促成中国1949—2009年期间三次建交高峰的共同因素是()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D.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A【解析】【详解】数轴显示三次外交的高峰分别是1949年,1972年以及1992年,

这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都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关,A正确;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属于第二次外交高峰的原因,B错误;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均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表现,C和D

项错误。21.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上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此事件为()A.新中国的成立B.中国重返联合国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D.香港、澳门的回归【答案】D【解析】【详解】香港和

澳门均属于被列强侵占的领土,1997年香港的回归以及1999年澳门的回归,说明在中国国上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D正确;新中国成立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A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属于

外交的重大胜利,但不涉及领土的侵占问题,B错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不涉及“外国列强的占领”的问题,C错误。22.西方学者从影响整个人类历史方向的标准出发,提出了所谓的“三次浪潮”的社会变革学说。他们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

现了三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即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当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信息革命。其中对第一次浪潮表述准确的是A.农业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深远B.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C.人类对自然界加深了了

解和认识D.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强调了原始社会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三次浪潮”之一,故A项正确;B项“根本改变”说法绝对,排除B;C项“加深了”与原始社会农业革命史实不符,排除C;

D项为农业文明的深远影响,表述不全面,排除D。故选A。23.古代奥林匹克赛会始于公元前776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共举办了上千年。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各城邦都派出他们最好的运动员到奥林匹亚城,进行速度、力量和技巧等方面的比赛。据此可知,奥林匹

克赛会A.使希腊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B.强化了希腊人的集体认同感C.加剧了希腊各城邦间的矛盾D.加强了古希腊与世界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古希腊由若干城邦国家组成,并非统一的政治实体,排除A;奥林匹克赛会可以增进希腊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希腊各城邦间的矛盾,强化

了希腊人的集体认同感,排除C,选B;因为参与奥林匹克赛会的主要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各城邦,参与范围狭小,不能说加强了古希腊与世界的联系,排除D。24.关于新罗何时派遣子弟来唐留学,中韩两国史书记载不一,大概有贞观二年、贞观五年、贞观六年、贞观十三年、贞观十四

年、贞观十六年六种不同的看法。《太宗实录》记载,将唐太宗增筑学舍,扩招生徒及新罗派遣留学生入唐游学之事系于贞观初年,这与《贞观政要》《旧唐书》所言贞观二年较为接近。关于新罗遣唐留学生的判断A.基本推断来唐时间应为贞观初年

B.史书记载缺乏真实性而无法判断C.国家史书记载不同结论也应有差别D.判断的依据应以中国史书记载为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对于新罗何时派遣子弟来唐留学的问题,两国史书有不同的记载。进而综合史料,说明新罗派遣入唐留学生基本

判断应为贞观初年,故A项正确;史书记载有一定参考价值,具有真实性,故B项错误;国家史书记载不同结论也会有共性,故C项错误;判断的依据应综合中韩两国史书记载,两国的史书记载都有参考的价值,故D项错误。故选A。25.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

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A.封建等级制度B.《查士丁尼法典》C.公民大会决议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B【解析】【详解】公元530年,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法官对工商业者在君士坦丁堡

的经济纠纷,会依据已经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裁决,B项正确;工商业者的经济纠纷,不能依据封建等级制度裁决,A项错误;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实行专制统治,首都君士坦丁堡没有公民大会,C项错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不适用于拜占庭帝国,D项错误。26.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

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如图)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中世纪的欧洲是神

权统治一切的社会,教皇的权力大于国王。材料中“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说明当时的王权受到教权的限制,故B项正确;中世纪教权大于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教权高于世俗权力,不是国王信仰的问题,故C项错误;

中世纪教会不仅主宰精神世界,还掌管世俗世界,故D项错误。27.“—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答案】A【

解析】【详解】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方式,而亚历山大东征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暴力冲突方式。所以,人类的交往有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A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不能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排除;佛教传入中国不适合帝国的扩张与崛起,C排除;亚历山大东征不能体现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D排除。故选A。28.中南非洲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孤立的发展,但绝不是“洪荒僻壤”,那里的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西部非洲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A.摩加迪沙文明B.阿克苏姆文明C.桑海文明D.津巴布韦文明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兴盛起来的桑海帝国是西非古代国家的集大成者,而穆罕默德·杜尔则是这个帝国最强盛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系列改革影响直至今日。C正确;摩加迪沙文明属于东部非洲的代表,A错误;阿克苏姆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地区,B错误;津巴布韦文明位于非洲东南部,D错误。

故选C。29.1995年,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举办的关于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非洲“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部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部族主义观念、封闭的农业文化性质等生产和消费文化与现代化精神背道而驰。2001年,张宏明指出必须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

些观点反映了A.学者对非洲史的研究观念相对滞后B.探讨非洲史的观念和途径比较清晰C.非洲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D.非洲文化与发展研究有待继续深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主要是学者们对于非洲文化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非洲文化的研究需要继续深化,故D项正确;非洲传

统文化落后并非学者研究非洲史观念滞后,A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非洲史研究观点不一,无法看出“比较清晰”,B项错误;C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30.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

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

地区,交通不便,所以印第安文明内部缺乏交流、发展相对缓慢”来看,印第安文明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交流,导致发展缓慢。C正确;印第安文明交流很少,不等于没有任何交流,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对印第安文明的限制,印第安文明的衰落不符

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三道大题,31题16分,32题11分,33题13分,共40分)31.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

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

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材料

四【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

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

?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答案】(1)“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获得新生”的历

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重工业。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图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推动因素: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

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解析】【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事件”,依据示意图中的“1949年”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行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信息“经济方面的严重失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①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依据材料三信息“伟大的历史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政策”,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的数据变化得出:图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是经济特区的设立。“推动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等角度分析。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的发展,破坏了

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

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材料二在秦汉时期,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县的机构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

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不及秦汉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以

上材料均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相同: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都

是向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都促进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2)不同:秦汉郡县制:机构复杂,职能广泛,管理层次分明;较为彻底地铲除氏族血缘关系残余。罗马帝国行省制:机构设置简单,职能有限,管理层次不够分明;存在氏族血缘关系残余。原因:秦汉帝国建立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基础之上;罗马帝国通过武

力征服,缺乏统一的基础。【解析】【详解】(1)相同:根据材料一中“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等,对比“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

越来越多”等,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进程、推行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归纳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

残余”,“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等信息,从与先前制度的联系、机构、职能和管理等方面,

概括两者的不同。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基础方面进行分析。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

,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

,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据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材料二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

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天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

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据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与英国城市在自治发展上的相同原因及表现。(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对二者的走向加以评析。【答案】(1)原因:政府行政管理力量不足;城市及商品经济发展(行会等组织的推动)。表现:出现各类自治组织;规范工商业生产活动;管理社

会公共事务;加强居民对本地的文化认同。(2)不同:前者主要依托于地方宗族力量,其自治组织分散而不统一,是官治之下的有限自治,后者主要依托于新兴的市民阶层,其自治组织形成了统一的运作规则与分权架构,是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充分

自治。评析:受制于专制政权、自然经济、传统文化,重农抑商政策,江南市镇自治没有发展出独立传统政权的政治力量,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城市自治发展成为近代意义的市民自治,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实践

、公民意识的形成,从而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及材料二“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

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政府行政管理力量不足、行会等组织的推动等明清江南市镇与英国城市在自治发展上的相同原因。依据材料“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

组织”、“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各类自治组织出现、规范工商业生产活动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加强居民对本地的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相同表现。(2)依据材料一“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及材料二“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

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可从建立的基础、组织结构、权利大小等角度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结合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展情况、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相关所学从江南市镇自治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英国城市自治

发展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等角度评析两者的走向。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