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34.0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5ddc25f397c722923038dae3e5e7f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5月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教师:马红玲陈梅谈幼珍刘文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置身于建立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基础上的新媒介时代,借助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网络文学迅速崛起,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遭遇挤压。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有人说,出路就在网络文学,同时靠纸媒传播的传统文学必将消散。这种二元对立的思路显然不可取。因为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不但
没有取代传统文学,而且还出现了与传统文学不断融合的趋势。这不仅表现在网络文学并不拒绝传统的纸媒传播,还表现在网络文学也在从“悬想式”写作转向“在地式”写作,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增强,显示出未来两种文
学合流的可能性。更何况,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络文学如今也面临短视频的冲击,面临人工智能向整个文学家族发起的挑战。有人不看好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中的前景,怀疑文学是否有能力持续地与高科技相结合。毕竟除了市场因素之外,相对于影视、音乐、绘画、舞蹈等视听艺术而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与高科技的结合
更有难度,必然妨碍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下的生存。然而,这种担忧正是源自于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二元对立的思路。让文学百花园的大门永远敞开,才是新媒介语境中当代文学的出路所在。首先,关于“文学”的概念,至今在我国学界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大众读者心目中的“文学”概念和学界的“文学”概念
存在巨大分歧。比如,新世纪大众读者热捧的网络文学,学界就将其排除在“文学理想国”之外:再比如,现当代通俗文学作家作品,包括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等,虽被民间追捧,但学界的态度依然模糊;还有明明是赓续中华千年诗脉的旧体诗词,喜好者甚多,《中
华诗词》杂志的销量也远超过一般的新诗刊物,但学界很多人还不肯承认旧体诗词是“文学”。所谓“正统文学”的门槛高不可企,以至于有的网络文学研究者只好要求让网络文学进入“民间文学”,此前也有学者主张将旧体诗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民间
文学”。可见现有的“文学”概念已然僵化,并不断地做排除法,将新兴的网络文学、传统的旧体文学逐一排除在外,以保护其“纯洁性”。倘若我们转变当今学界这种文学观念,不是固守“纯文学”概念的藩篱,而是回到中国人传统的“大文学”或“杂文学”观念,情况恐怕就大不一样。在新媒介语境下,只有解放文学观
念,才能促进新兴文学样式发展,才能激活民族文学传统活力。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里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文学观念。他认为凡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著述,都可以纳入文学范畴,所以有文史哲
不分家的说法,不用担心应用文不是文学。回溯历史,我们在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可以看到那么多的文体种类,完全不像现代人搞的将文体“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或“四分法”(新诗、小说、散文、话剧)这么单调、机械和呆板。如今,在这种现有文学概念的支配下,“文学”观念
变得越来越狭隘,既不能容纳新兴的文学样式,也不能接纳传统的文学类型:既让部分学者对文学的出路产生不必要的忧虑,也让很多文学写作者“无家可归”,找不到认同感。我们亟待开放文学的“门戸”,让文学百花园的大门永远敞开。不将网络文学、旧体文学约入文学世界,还要将影视文学重新纳入其中。不能继续
在上述现有文学的文体板块中画地为牢,而要寻找多种路径与新媒介积极对接。如果接纳了旧体诗词,那么活跃在互联网上众多传统诗词写手和不计其数的受众就会作为文学人群而扩大诗歌阵容、提升诗歌人气;如果将古老而常新的楹联也纳入文学家族,那么每当传统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就会有无数的文学人口自然地加入其中;更不用说,一旦将影视文学、网络文学、通俗文学、应用写作等凡是与文字有关的文艺实践都纳入文学范畴,就不会对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中的价值与功能忧心帅帅。事实上,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就如同
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革新一样,肯定会给即时的文学带来巨大冲击,但绝不会导致文学的终结,相反总是给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竹简帛书的出现助推先秦文学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助推汉代以来文学的大发展,而雕版印刷术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是全面推动唐宋以来中国文学的大发展与大繁荣。随着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中国报刊和图书出版业日益繁荣,带动近现代以来文学的飞速发展。但无论是古代的印刷术还是现代印刷工业,在大力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
,也引起文学内部的分化,尤其是引发雅俗文学的分流。宋元以来,白话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勃兴而逐渐取代诗文的主体地位,这与印刷术和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分不开。进入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同样被视为通俗文学在新世纪的新
浪潮。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的媒介革新运动都会将文学从高高在上的“殿堂”带到大众化的民间世界,带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来。不仅小说的兴起是如此,戏剧、电影的兴起都是如此。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对古典艺术的光晕消散痛心疾首,同时又对电影艺术推崇
备至,因为他断定电影是一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新文艺形式。文学史上的很多经典作品最初也是作为通俗文学出场的。在新媒介语境中,不能一味阳春白雪,雅俗共赏才是文学的人间正道。(摘自2024年4月3日《光明日报》之李遇春《新媒介语
境中重新审视“文学”范畴》,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为基础的新媒介时代里,“网络文学”借助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B.材料中的“传统文学”用传统的纸质作为传播媒介,以传统的
现实生活作为写作题材。在新媒介时代遭受到网络文学的挑战。C.材料中的所谓“正统文学”,属于“纯文学”概念,在学界对其范畴定义为新诗、小说、散文、话剧。新兴的网络文学和传统的旧体文学都不在其列。D.在新媒介语境中文学要“雅
俗共赏”,即正统文学和其他文学都值得欣赏,不能一味阳春白雪。凡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著述,都可以纳入文学的范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对立。未来两种文学很可能相互助推相互融合。B.有人认为,文学
在新媒介语境中前景堪忧,所以,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与高科技的结合,较之视听艺术更有难度。C.只有我们转变文学观念,解放文学观念,才能促进新兴文学样式的发展,激活民族文学的传统活力。D.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必将冲击现
有文学,将文学从高高在上的殿堂带到大众化的民间世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能证明“一种媒介可能助推一种新文明或新文学”的一项是(3分)A.1991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改写了我国印刷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自此以后,活字
印刷蔚然成风。B.1905年,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默声电影《定军山》。C.202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资料中心“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腾讯合作,策划了网上漫谈节目《文学馆之夜》。D.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借助多元媒介为明星打榜投票以增加流量的粉丝现象。4.下面表格空缺
处内容填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论据论证方法论点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可能不是文学举例论证①②引用论证中国人传统的文学观念很开放如果接纳了古体诗词③只有解放文学观念,才能激活民族文学传统活力新媒介的来临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革新④新媒介时代的来临给文学带来巨大冲击和发展机遇A.①大众读者心目中的文学
概念和现有学界的文学概念存在巨大分歧。B.②《文心雕龙》C.③假设论证D.④类比论证5.请结合材料“媒介革新、文学发展、人民”三者的关系,分别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这两句话中的道理,并作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林叔的牛刘立勤林叔早该进城到儿子家享福了,可他的牛扯住了他的腿,揪着他的心,生生是把他从城里捞了回来,栽在了村里不得挪窝。村里人都替林叔叫屈,说,要是没有那牛就好了。可是,谁懂得林叔的心事
呢?进城真是享福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说,大电视小电影白米细面好菜好酒也不说,就说上厕所吧,连屁股都不用自己擦,有热水有热风,真叫个舒服。不过这种舒服勤劳了一辈子的林叔不习惯,觉得这样活着就像个死人一样
,心里憋屈的慌。林叔喜欢乡下的日子,吃水看得见河,烧柴看得见山,做饭看得见烟火,炒猪肉能炒出半碗油,就连吐口痰也能引来一群鸡。城里能看见啥?水没得个来路,火没有个出处,白亮亮的米闻不到香味,炒盘五花肉还得用半碗油,真是活
见鬼了。特别是城里那些人,脸吊得像是牌桌上四条腿的二条,眼睛长在头顶还望着天上,就像你借了他家的陈大麦还他的是老鼠屎,想起来人心里都不舒服。所以,儿子早让他进城去住,他咋的都不去。为了不去儿子家,他给儿子出了好多的难题。他说他吃不
惯煤气灶做的饭,儿子给他搭了一个柴火灶;他说城里的猪肉不好吃,儿子周末带他去村里买黑猪肉买土鸡蛋:他说超市的米没有米香,儿子回老家买了稻谷用窝春米。儿子孝顺,他说要什么,儿子就满足什么,儿子总想把他留在城里,让吃了半辈子苦的他好好享几
年清福。他也知道儿子的孝心,可他就是不愿意住在城里,他喜欢待在自己劳作了一辈子的乡村,种着几亩薄地,心里才踏实。为这,他咬牙又给儿子出了一个难题:他说身体寒气重,他想回乡下睡大炕。儿子呢,立马请人在他的卧室里盘了一盘大炕。那是怎么的一盘大炕呀,里面用土坯垒就,外面贴上瓷砖,炕就像是外
国电影里的壁炉,还能烧柴禾子。干干净净洋洋火火,却缺少那种烟熏火燎气味,林叔心里老大不满意。林叔看看儿子祈求的神态,叹息一声,真不忍心再为难儿子,打算用过几年苦日子的心在儿子家养老。谁想到,那牛又把他捞出了苦海。那牛在他进城前就安排好了。本来是两头
,他把它们都送给他侄子,条件是要把牛养好,不准卖,不准杀,牛工所得的收入都归侄子。村里已经没有其他的牛了,牛工早就涨价了,一个牛工抵得住三个人工,那牛是很挣钱的呢。可惜的是侄子接手还没有两个月,村里有人买了两个小铁牛回来,铁牛犁地深不说,还犁得快,再没有人请牛工犁
地了,那两头牛反而成了侄子的累赘。侄子找到城里,要把两头牛还给他,他立马有了回家的理由。这回,儿子没有反对。牛对他们家是有恩的。他们家的第一头牛是包产到户那年来的,第二年就得了第二头牛。林叔人勤快,牛也争气,老牛帮他挣工钱维持家用不说,三两年还下一头小牛犊;三五年,
牛犊长大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牛,林叔才盖得起房子,供得起儿子上大学,就连儿子大学毕业创业的资本也是林叔卖牛所得。儿子虽然想尽办法把他留在城里,可遇上了牛,儿子一句话不多说,把他送回了乡下。从此,林叔又专心照顾他的牛来。林叔的牛膘
肥体壮,每根毛发都光泽耀眼展示着牛的健壮,可还是没有人找林叔犁地。人家嫌泼烦,地没有铁牛犁得好不说,还难得招待——人要吃牛也要吃,吃不好都是问题。林叔提出给人家免费犁地,不管吃不管喝,还是没有人请,没人想欠他的那份人情。林叔气得只好朝自己的地出气,一遍遍一遍遍地犁,直把几亩薄地犁得松软如同沙滩,连
根草都没有时间长,林叔还是套上牛去犁。林叔想,农村咋能没有牛犁地呢?除了林叔,村里真的没有人用牛犁地了。林叔眼看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水泥地,水泥地里又长出成群的楼房。河坝也变成了水泥路,还勾引来好多疯狂的汽车
,林叔担心起自己的牛来了。林叔的牛每天都要穿过公路去河边喝水。林叔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一辆疯狂的汽车撞死了他一头牛。撞牛的车主是一个大老板,大老板掏出一大把票子,足够他买几头好牛的。而林叔一分钱都没有要,只是要求老板把死牛送到
自己的地里,给牛堆了一座高高的墓冢。看着那墓冢,林叔泪眼婆婆,竟然比老伴死时都伤心。只有一头牛,地是不能犁了,林叔也没了再买一头牛拼住的心情,每天专心放牛。村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楼房越来越多,繁华得快赶上城里了。好在山上的撂
荒地越来越多,林叔就把牛赶到山上的荒地里。苍茫的荒地里于是就有了一头牛,还有一个放牛人,书写着乡村的记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炒猪肉能炒出半碗油,就连吐口痰也能引来一群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乡村生
活的实在美好,表现了林叔对乡下生活的喜爱。B.林叔认为城市生活的便利不是享福,是觉得这样活得像死人,为林叔一直想回到农村老家这一情节做好铺垫。C.林叔一遍遍地犁自家的地,是因为他想实现理想中劳作而自在的乡
村生活,却不被理解,展现了他的勤劳和固执。D.林叔因为牛被撞死而悲痛万分,也没有再买一头牛的想法,不仅是因为他和牛的感情深厚,还因为林叔知道乡村生活已经成为永远的记忆。7.对于小说中父子相互“拉锯”情节的分析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叔不喜欢城里的日子,因为作为勤劳了一辈子的
乡下人,他觉得城里的生活无趣乏味,城里人眼高于顶。B.儿子对父亲有求必应,希望能够把父亲留在城市里“享清福”,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他并不懂父亲的心事。C.林叔不断“刁难”儿子是为了找理由回农村居住,同意在城里养老是因儿子的孝
心而妥协,但仍想着回村。D.尽管儿子想让父亲留在城里享福,却没有反对父亲为养牛而回到村里,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眷恋乡村的理解。8.本文的叙事颇为精妙,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叙事特点。(5分)9.郁达夫曾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朵说人情”,指的是文章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请据此结合文本内
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耿介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光武即位,
拜.为建威大将军。四年,诏弇进攻渔阳。介以父据上谷,本与彭宠同功,又兄弟无在京师者,自疑,不敢独进,上书求诣洛阳。诏报曰:“将军出身举宗为国,所向陷敌,功效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征?”况闻求征,亦不自安,遣舒弟国入侍。帝善.之。
乃命与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等击望都、故安西山贼十余营,皆破之。因诏进讨张步。张步闻之,乃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分兵屯祝阿,别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度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
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欲攻巨里,谋来救之。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者以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其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
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十二年,况疾病,乘舆数自临幸。介兄弟六人皆垂青紫。十三年,增户邑,上大将军印绶,罢,以列侯奉朝请。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谥为愍侯。(节选自《后汉
书·耿弇列传》)材料二: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家,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
.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血食,谓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费邑分A遣弟B敢守巨里C进D兵先E胁巨里F使多伐树木G扬言以填H
塞坑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拜”,授予官职,与“授”“除”“拔”等词意思相似,都可指官职的任用。B.“善”,认为……好,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不同。C.“军”,驻扎
,与《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中的“军”意思不同。D.“宜”,应该,与《齐桓晋文之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中的“宜”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耿少时上进好学。他经常观看郡都尉检阅骑士、演练骑马射箭等事,因此喜欢上了调兵遣将的事情。B.耿指挥胸有谋略。
攻打祝阿时,他故意撤开一角的围兵,让城中敌军得以逃往钟城散布祝阿已溃败的谣言,从而引起恐慌。C.耿作战勇猛果断。在围守巨里城时,他亲自率领精兵登上山坡,占据地理优势合击费邑的军队,大败费邑并当场斩杀费邑。D.耿弇深得皇帝信任。耿弇在免去大将军一职后仍以列侯身份参加朝会:光武帝每遇各处有
不同意见,总是召耿弇进宫咨询策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其所求也。(2)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14.同样是胸怀大志,功勋卓著,但韩信诛及本身、善终不得,而耿功名双全、后世施荣。请结
合两则材料概括造成二人不同命运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①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
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③。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告老、隐居湖州舟山后。叶梦得,北宋与南宋之交的重要词人。②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后常用三径喻
隐居生活。③“东山老”指谢安。“胡沙”即胡人。这里化用李白《永王东巡歌》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开头四句直接点明时序,同时也写出了作者隐居环
境的清幽。B.“徙倚望沧海”两句通过对眼前美好的天光水色的描写,表现作者享受隐居的惬意。C.“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三字一句,短促有力,如响板敲来,铿然有声。D.本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下片通过用典、直抒胸臆突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16.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
入词的词坛新路,一般认为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中师生言志,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是以“”委婉表明态度;而对于曾皙的回答,孔子是以“”直接表明态度。(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通过“,”两句写出了作者登山临水、放眼远眺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图景。(3)以景托情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如白居易《琵琶行》开头“”一
句以秋景烘托了送别友人的悲凉之情;而“”一句借秋江夜景侧面表现乐曲令人陶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这本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季节,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是他们最难熬的季节。
尤其在我国北方,一到春季,很多人的鼻塞、鼻痒、打喷嚏等过敏反应就如约而至。①据调报告示②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为8%~241%、③年10人中就有1~3人患有不程度的过敏性鼻炎,④且呈逐年上升。患者究竟该如何防治呢?首先,尽量减少外出。如果
一定要外出,建议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和鼻腔黏膜的接触,还可佩戴护目镜。外出回家后,建议更换全套外衣,冲洗眼睛及鼻部。其次,在家时还要记得打开空气净化器,①。因为开窗通风只会让室外的花粉更多地进入到居室内,增加花粉浓度,加重症状。再次,有多年病史的老患者要服用药物防治
。如果老患者能在春季过敏性鼻炎暴发季两周前,用上医生给予的正规抗过敏药物,过敏症状会发生得非常轻微。老患者在用药后,②,无需到医院治疗。若之前的药物无法很好地控制症状或症状加重,建议到医院调整药物。需要注意的是,③。症状消失只是症状得到了控制,使用药物的时长覆盖整个过敏季节是
更为稳妥的选择。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改为,改为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
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
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
洛阳城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了牡丹的个性。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
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注: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都是牡丹名。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屑一顾沿续窥伺安之若素B.不屑一顾延续窥视随遇而安C.无动于衷沿续窥
伺随遇而安D.无动于衷延续窥视安之若素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和文中“浅红”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2.在特殊语境中,标点符号
的非常规使用看似突兀,但仔细揣摩实则合情合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本应加上恰当的顿号进行相应的停顿,作者却创造性地省掉顿号,请赏析其合情合理性。(4分)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最近自媒体给人类贴的标签又多了一组,叫“浓人”和“淡人”。二者主要是生活态
度的不同,浓人做什么都“浓浓的”,精力旺盛,情绪外放,对工作、爱好和人际关系,都投入极大的热情;淡人面对一切都“淡淡的”,内敛低调,心境平和,为人处世平淡如菊,顺其自然,主打一个平平淡淡才是真。在继往开
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要打造怎样的人设才算不负青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5月联考语文答案1.A(解析:B.望文生义,
曲解文意。材料针对的是“媒介”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文学样式的影响,对文学的内容并不作局限。C.扩大范畴,曲解文意。材料第六、七两段指出,正统文学的范畴是“现代学界”对文体确定的范畴,不是古今学界一直以来认可的范畴。D.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在新媒介语境中的“雅俗共赏”,指的是
不能一味阳春白雪,并不是说凡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著述,都可以纳入文学范畴。材料第七段中的说法是章太炎的文学观念。)2.B(解析:因果倒置,逻辑混乱。材料第三段阐述了,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与高科技的结合较之视听艺术更有难度,是造成了文学
在新媒介语境中前景堪忧的原因,它妨碍了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下的生存。所以有人对文学的出路感到忧心。)3.D(解析:人类历史上的文学传播媒介大致有四个阶段:口语媒介阶段、文字书写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
。A项:活字印刷术这种新的媒介革新助推了我国印刷进入新的文明历程。BCD都属于电子媒介阶段。但是,粉丝现象有利有弊。D项中的粉丝现象属于不良的文化现象,不在“文明或文学”范畴,不能证明“一种媒介可能助推一种新文明或新文学”。)4.B(解析:《国故
论衡·文学总略》。材料中的《文心雕龙》,是举例论证,作者举出事实来论证中国人传统的文学观念很开放。)5.①人民需要文艺:人民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优秀的文学作品等文艺形式提升幸福感(1分。总说人民需要文
艺的原因)。而每一次媒介革新总能给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总是将文学带到大众化的民间世界(1分。分析媒介革新对文学进入民众生活的作用),改善和提高百姓的阅读体验,让人民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学样式,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由此增强了民众生活的幸福感(1分。照应第1点,承接
第2点,具体分析文学进入民众生活后起到的作用)。②文艺需要人民:文学不能一味阳春白雪,不能脱离大众的民间世界,雅俗共赏是文学的人间正道(1分。总说文艺或文学需要人民的原因)。一方面只有关注民众的阅读需求,才有可
能让媒介革新和文学发展不断接近大众的民间世界,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1分。分析人民的需求给媒介革新和文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大众民间世界给媒介革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使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在媒介革新的浪潮
中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1分。分析大众生活给媒介革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每点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体现不出林叔的固执。)7.D(解析:儿子并不是理解了父亲对乡村的眷恋,而是因为牛对家里有恩,甚至自己上学和创业资金也是来自于牛,才没有反对。)8.①运
用第三人称,让故事叙述完整清晰,从主人公离乡入城再回归乡村,前因后续清晰明了。②林叔的“牛”是行文线索。小说中林叔进城回乡等事件均是围绕着“牛”展开,以“牛”串联全文情节,更好地揭示小说的主旨。③巧用插叙,使情节更丰富完整。将林叔对牛的安排和侄子对牛的后续情况插入故事主线的叙述之中,不仅充分体现
出林叔对牛的重视,同时也阐明了牛如何让他“脱离苦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口语化的词汇,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同时也与主人公林叔的农民身份相符,这使得小说叙事真实且充满生活气息。(每答对一点
1分,二点给3分,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于一人见平凡农民的坚守。在人物描写上,小说主要讲述林叔与牛的故事,林叔为核心人物,赞扬这一类平凡农民对土地的伟大坚守以及与土地之间难以割舍的羁绊与联系,发人深省。②
于一乡见现代文明的冲击。在环境设定上,小说着墨于林叔所在的一个乡村,但其实也代表着城镇化进程中的绝大多数农村,农村传统文明正在遭受城市化的侵袭,乡土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该何去何从,引人深思。③于一文见作者的浓浓乡土情。在创作意图上,作者着力描写农村生活的大变迁,“儿子
”与“林叔”分别代表着城镇化进程中适应与不适应的一类人,文末林叔选择在荒地里书写乡村的记忆,其实也是作者在守着乡村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乡土生活的深深眷恋和乡村记忆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CFG(从后句“有降者言邑闻弇欲攻巨里”可知“巨里”是个地名,且“弇”指耿,所以C、F处均应断开:“扬言”即宣言,主语应是“耿”,所以G处应断开。)11.C(“晋军函陵”中的“军”是“驻
扎”的意思,两个“军”意思相同。)12.B(“让城中敌军得以逃往钟城散布祝阿已溃败的谣言”错误,从文中“日未中而拔之”可知祝阿确实已被攻破,不能算是“谣言”。)13.(1)我修造攻城器具的原因,就是想要引诱费
邑来救援。如今费邑来了,恰好是我所希求的。(所以:···的原因;致:招来;适:恰好。句意1分。)(2)假使韩信学会谦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的话,那就差不多了。(伐:夸耀;矜:自夸、自恃;庶几:差不多。句意1分。)14.①耿弇忠贞为国,别无二心;韩信怀有异心,
图谋叛乱。②耿弇谦逊谨慎,行事低调:韩信自恃才华,骄矜自夸。(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答对即可。)15.B(“表现作者享受隐居的惬意”错误。“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是说作者白白地看着年华轻
易逝去,表现了作者空老山林的苦闷,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作者才“徙倚望沧海”,作者不能忘情国事,所以即使眼前景物美好,但他不会享受隐居生活。)16.①英雄气:“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是对自己往昔仗剑天涯却无所成就的自责自罪,衬托自己渴望再建功业、报效国家的英雄豪气;②狂气:“谁似东
山老,谈笑静胡沙”化用谢安谈笑自若击溃前秦百万雄师的典故,以反诘之语暗示自己渴盼驰骋疆场的愿望,读来有一种疏狂之气;③逸气:“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出了作者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体现隐逸之气。(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三气”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夫子晒之吾与点也(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3)枫叶荻花秋瑟瑟唯见江心秋月白译文:材料一:耿弇字伯昭,是扶风郡茂陵县人。耿弇小时上进好学,继承父业。经常观看郡都尉检
阅骑士,树旗击鼓,演练骑马射箭,因此喜欢调兵遣将的事情。光武帝即位,任命耿为建威大将军。四年(公元28年),光武帝诏命耿弇进攻渔阳。耿因为父亲正据守上谷,本来又与彭宠功劳相同,又兄弟都不在京师,自起疑心,不敢独自进兵,上书
光武帝请求返回洛阳。光武帝以诏书回复说:“耿将军您不惜身家性命一心为国,所向克敌,战功卓著,何必自我嫌疑猜忌,而请求召见呢?”耿况听说耿弇上书请求召见,也自感不安,就派耿舒的弟弟耿国入京侍候皇帝。光武帝对此认为很好。于是命令耿与建义
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等攻袭驻扎在望都、故安二县的十余营西山军,西山军营都被攻破了。因此诏令耿弇进攻讨伐张步。张步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他的大将军费邑驻军历下,又分兵屯驻祝阿,另外又在泰山钟城列营数十座,以待耿弇来攻。耿弇渡河先攻祝阿,从清晨攻城,不到中午就攻下来了,耿弇故
意撤开一角的围兵,让城中敌军得以逃往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已溃败,极度恐惧,于是丢下军营逃走了。费邑又派遣他的弟弟费敢驻守巨里。耿先率军胁迫巨里,命令士兵大量砍伐树木,声称将以树枝填塞城外沟壑。几天后,有投降的人说费邑听说耿弇要攻打巨里,谋划来救援。耿弇
于是严令军中立即修造攻城器具,传令各部,三天后当全力攻打巨里城。又暗中放松对俘虏的看守,使他们得以逃回去。逃回去的人把耿的进攻日期报告费邑,费邑到期果然亲自率领三万多精兵来救援。耿很高兴,对诸将领说:“我修造攻城器具的原因,就是想要引诱费邑来救援。如今费邑来了,恰好是
我所希求的。”随即分三千人围守巨里,亲自率领精兵登上山坡,居高临下合击费邑的军队,大败费邑,临阵斩杀费邑。十二年(公元36年),耿况抱病,光武帝多次乘车亲临看望。耿弇兄弟六人都垂青挂紫,位居公卿。十三年(公元37年),增加耿弇的食邑,耿交回大
将军印绶,免去大将军一职,以列侯身份参加朝会。光武帝每遇各处有不同意见,总是召耿弇进宫咨询策略。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去世,谥号为愍侯。材料二: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
困没有用来安葬母亲的钱,可他还是四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学会谦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的话,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
些人一样,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竟然图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18.①改为“据调查报告”或者“调查报告显示”。(句式杂糅)④“上升”后加“趋势”。
(宾语残缺)19.①切记不要开窗通风②若症状能够缓解或消失③症状消失时并非要停药20.D(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无动于衷,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根据语境“木然呆立”,此处应是内心不受触动,不动心。延续之“延”,延长,更侧重某事物持续的时间被延长或者一直持续下去;
沿续之“沿”,更侧重沿袭、依照以往的样式、规矩、方法等持续下去。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时机,多含贬义;窥视,暗中观察,中性词。根据语境,此处不可用贬义词。随遇而安,指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安之若素,一般指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时毫不在意,
跟平常一样对待。牡丹所面对的就是异常情况,“安之若素”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21.C(C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浅红”和其余选项都是借代的修辞手法。)22.合情:①不用顿号将并列成分断开,用一个长句加快节奏,有一气呵成之感,牡丹倾国倾城的形象在想象中喷薄而出,作者饱含激情地
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合理:②符合想象迅捷的特点,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想到了如此多的牡丹,突出牡丹品种繁多、绚丽;③与文章整体上急促连贯的文气相谐,比如“赤橙黄绿青蓝紫”、“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都是一气呵成。(每点
2分,任意答对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写作(一)审题指导: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在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打造怎样的人设?”首先,把握材料的关键词“浓人”“淡人”,二者各有千秋
。“浓人”,生活态度积极,敢于争取,勇于追求,彰显积极进取的人生:“淡人”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内敛低调,功成不居,悠然自得,体现一种生存智慧。通过以上对材料的分析,这两者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写作时可以选择打造“浓人”的人设,做一个情绪外放、工作大胆、待人热情的踔厉奋发的拼搏者
;也可以打造“淡人”的人设,做一个宠辱不惊、追求平和处世淡然的智者;还可以选择做一个时浓时淡的人,浓淡相宜。无论选择哪种人设,都要立足于分析此种人设的积极的一面,这样才能对我们有启发,引导我们拥有高质量的青春。(二)立意参考:1.以热情拥抱生活,以拼搏打造“浓人”2.
内敛低调如菊,平和淡然是真3.奋楫追梦,淡然处世(三)评分标准满分60分,以45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1.一类文(60分—53分):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③语言流畅,有文采。2.二类文(52分—46分
):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③语言通顺。3.三类文(45分—38分):①部分偏离题意,中心松散,内容单薄,大部分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③病句较多。4.四类文(37分—30分):
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5.五类文(29分—0分):大段抄袭、完全抄袭等。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于文体特征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阐发透彻、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得体有表现力且书写认
真,能体现较高语文素养的作文要敢于按照一类文甚至是满分的标准赋分。2.没有标题扣2分,不符合格式扣2分。3.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字迹潦草,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4.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
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25分左右;200字以下,15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