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130 M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doc,共(20)页,1.13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5d7928a37115652aea2dd496f6b26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选修)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森林的

某种环境功能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反映了森林可以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2.最能突出体现该环境功能的是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

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

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下列两图为不同时期的两河流域示意图,图甲示意公元前18世纪时的古巴比伦,图乙示意当代伊拉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几千年

以来,两河流域植被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海陆变迁③人为破坏植被④河流动态变化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4.下列符合当代伊拉克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是A.着力打造绿色油田B.波斯湾畔填海造陆C.大力修建水库水坝D.积极实

施退沙还林【答案】3.B4.A【解析】【3题详解】古巴比伦时期,受季风的影响,当地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当代伊拉克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植被也从几千年前的热带季雨林变为现在的热带荒漠,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以及

植被的人为破坏。故①③正确,故选B。【4题详解】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上游来水量不足,在两河上修建水库水坝效果不佳;由于水源缺乏,环境恶劣,退沙还林成本太高;波斯湾畔填海造陆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着力打造绿色油田符合发展实际。故A选项正确。读环境、资源和人

口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关于图中字母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6.属于a的人类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A.煤炭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生产——水污染C.火电厂生产——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

层破坏【答案】5.C6.A【解析】【5题详解】根据图示箭头的指向判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A对。b表示人类对资源进行加工,即生产活动,B不对。c表示人类对产品的使用,C不对。d表示人类往环境中排放废弃物,D对。故本题选C。【6题详解】a表示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煤炭开采是人类从环境中获

取煤炭资源,过度开采会产生地面塌陷问题,A项正确。化工厂生产、火电厂生产是指人类对资源等进行加工,即生产过程,BC不对。冰箱使用是人类对产品的使用和消费,D不对。故选A。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废旧汽车处理市场潜力巨大。下图为我国某废旧汽车回收利

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8.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增加就业③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④减少环

境污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7.C8.A【解析】【7题详解】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所以C正确。故选C。【8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故①项正确。读图知,产业链延长,增加了就业岗位,故②项正确。图中没有体现能源数量增多或者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故③项错误。电池具有污染性,电

池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故④项正确。故①②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掌握并应用。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塑料污染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并最终流入海洋。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PlasticPollution;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

2018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有关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俗称白色污染②无法回收利用③大都难以降解④仅造成视觉污染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0.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

的有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②用塑料袋购物③参加植树活动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⑤使用一次性餐具⑥节水节电A.①③⑤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答案】9.D10.D【解析】【9题详解】一次性塑料污

染俗称白色污染,大都是难以降解的污染物,但是其可以回收利用的,不是从视觉上看是白色的污染,故①③正确,故选D。【10题详解】作为新时代中学生应当多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不使用塑料袋购物,参加植树活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节水节电等,有利于人地和谐发展。故①③④⑥正确。

②用塑料袋购物、⑤使用一次性餐具做法是错误的。故选D。全球变暖对作物分布和产量、区域能耗都有一定影响。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变化距平百分率分布图(1986~2005年)”。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是①我国香蕉、

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世界粮食总产量上升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④植物病虫害暴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能源消耗、工业生产的影响是A.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

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均降低B.北美五大湖区域居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明显增加C.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等技术市场扩大D.所有工业活动都承受到越来越多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答案】11.D12.C【解析】【11

题详解】全球变暖,顾名思义指的是全球温度升高,而香蕉和菠萝属于热带水果,若全球温度升高,则其种植范围会向北扩张,故①正确。全球变暖会使中纬度会变干、高纬度降水会增加,世界粮食生产不一定增产,故②错误。全球变暖意味着气温日较差可能会变小,糖分积累变少,糖料作物糖分不足,所以不会增产,故③错误

。温度升高会造成喜热生物的活跃,病虫害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且范围也会扩大,故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因为全球变暖,居民不需要长时间采暖,所以耗电量会降低,但降温耗能会增加,故A错误。北美五大湖地区温度较往年也会上升,采暖耗电量会降低,但降温耗能会增加,故B

错误。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等技术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业生产率,技术市场扩大,故C正确。不是所有工业活动都承受越来越大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故D错误。故选C。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

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14.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3.B14.C【解析】【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1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

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故选B。【1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

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

。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

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B.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C.强降雨2小时后,5cm、15cm、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D.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cm、5cm、30cm、60cm16.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

原因是A.马尾松林层结构单一,拦蓄降水能力弱B.降水强度比以前大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D.红壤土质疏松【答案】15.D16.A【解析】【15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具有滞后性,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滞后性越明显,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快

,故B项错误。读图分析,强降雨2小时后,5、15、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速度较为缓慢,故C项错误。读图分析,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cm,故D项正确。故选D。【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

,保持水土主要以马尾松等纯林为主,地表无草灌覆盖,不仅林下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而且马尾松纯林会加剧土壤进一步酸化,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并没有显示降水强度比以前大,故B项错误。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并未放松,

故C项错误。红壤土质黏重,并不疏松,红壤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下列小题。17.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C.产品流

、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18.关于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B.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17.A1

8.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解应用。根据图示前后关联信息进行判断。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

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7题详解】读图,指向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②。由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③。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箭头,实

线箭头①代表产品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A、产业链不可能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故A错误;B、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故B正确;C、区

域气候不变,不能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故C错误;D、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实际应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

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下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精耕细作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低D.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20.发展“富碳农业”,能够A.减

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B.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局面C.释放二氧化碳,增加碳排放压力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是将多种条件优化

组合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以促进粮食生产和资源优化利用的生产模式,其生产主要集中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小。同时为达到资源优化组合利用的效果,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但是没有体现精耕细作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

的相关知识。B项,读图分析,“富碳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高效工业化生产,能够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故B项正确。C项,“富碳农业”的生产利用了工业工厂排放的过剩二氧化碳,缓解了碳排放压力。故C项错误。A项,农药使用在题

目中未提及。故A项错误。D项,“富碳农业”能够增加农产品供给,缓解一部分粮食短缺问题,但不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

的丧失,两者比重均占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40%左右C.鸟类受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D.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小

于80%22.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禁止捕猎所有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因素,人类必须采取对策【答案】21.AC22.BD【解

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均占30%左右,合计都超过了60%,故A对。读图可知,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但是比重低于20%,B错。读图可知,鸟类

受威胁因素中,图中显示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因此是鸟类受威胁最主要的原因,C对。读图可知,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接近90%,D错。故选AC。【22题详解】图表主要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

受威胁的几大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因素,人类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故BD正确。但是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要禁止捕猎所有野生动物,故A错。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故C项说法错误。故选BD。(2018·江苏卷)“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

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3.“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提高林地生产力2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加B

.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答案】23.AC24.AD【解析】【23题详解】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故A、C项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

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B、D项错误。【24题详解】读图可知,“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

能导致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D项正确。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项错误。根据材料,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故A项正确,B项错误。下图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图示所呈现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B.环境污染加剧C.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D.用水不合理,土地盐碱化严重26.对图中荒漠化的扩展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河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西、向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

冬季强劲的西北风有关D.人为因素是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答案】25.CD26.C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荒漠化分布及扩展方向。【25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并不是西北

内陆地区,A错。以牧业为主,环境污染少,B错。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C对。用水不合理,土地盐碱化严重,也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D对。【26题详解】读图,图中辽宁、河北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

的威胁,A错。根据箭头方向,荒漠化正向东、向南推进,B错。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强劲的西北风有关,C对。人为因素是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D对。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2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

“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

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读黄河流域示意图。(1)黄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2)洪涝、盐

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3)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答案】(1)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

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破坏严重。(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河流容易发生决堤,产生洪涝灾害;地上河使周围地区地下水位提高,容易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加上中上游地区过量用水,导致河流断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建设水利工程;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重视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

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缓坡修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建设护坡工程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等(答出其中4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详解】(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高原为风力沉积形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人为原因:开荒、开矿等造成植被破坏严重。(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指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

,一个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多个要素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使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使河流容易发生决堤,导致容易产生洪涝灾害;由于地上河河水水位高,致使周围地区地下水位提高,所以容易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加上中上游地区过量用水,导致河流经常断流,缺水严重。(3)根据黄河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等:建设水利工程;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还草;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重视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缓坡修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建设护坡工程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等【点睛】分析环境问

题的成因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从:政策法规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宣传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4月30日,环境部对外通报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

目标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长三角地区有29个城市完成了PM2.5浓度比上年改善和重污染天数减少的目标,但PM2.5浓度比北京高的长三角城市仍多达25个,以阜阳、淮北、徐州为最高。材料二:2019年1月1日起,汾渭

平原的6个城市持续5天以上重度污染,受弱冷空气影响,污染才有所缓解。10日至12日,受区域逆温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出现重度污染,污染区域主要位于太行山山前城市群。材料三:汾渭平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污染天数”均有所增加,这意味着两地重霾的时间比上年多。雾与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微粒(

凝结核)和水汽相互作用有关(如下图所示)。(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2.5监测数据在全国实时发布,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是。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技术管理C.环境质量管理D.资源环境管理(2)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霾B.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雾C.大风、雨雪天气会加剧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D.同等气象条件,产业结构会影响雾霾天气形成(3)从“重点区域秋冬治霾大考成绩单”来

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总体未达成目标,部分长三角城市PM2.5浓度仍很高。试分析影响这三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4)请为减少雾霾天气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C(2)D(3)气象、地形等因素影响,大气扩散

条件差;阜阳、淮北、徐州等地煤炭资源丰富,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工业排放量大。(任答两点)(4)①集中供热取暖;②提高汽油燃烧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④控制工业排污,发展循环经济;⑤增加绿化,植树

造林;⑥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题以重点区域秋冬治霾为背景,考查雾霾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PM2.5数据大小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因此对PM

2.5的监测和预报体现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和管理。故选C。(2)根据图中雾与霾天气形成条件,可知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雾;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霾;大风、雨雪天气会减弱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同

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微粒会更多些,更易形成雾、霾天气。故选D。(3)材料三提到的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受弱冷空气影响”、“区域逆温”、“太行山”,因此,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地形等因素影响,大气扩散条件差;阜阳、淮北、徐州等地煤炭资源丰富,以燃煤为

主的高耗能企业多,燃煤会导致大气质量变差。(4)雾霾天气产生,一是有大量的污染源,二是气象地形条件的限制,因此措施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般的措施有:集中供热取暖;提高汽油燃烧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

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控制工业排污,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绿化,植树造林;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等。【点睛】本题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雾和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大致相同,但是还是有差别之处。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微粒较少,一般形成雾;当空气

中微粒含量较高,水汽较少,一般形成霾。29.【环境保护】2018年11月,南京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回收,拒不执行的单位将被重罚。下图为南京市某校园内所张贴的垃圾分类指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显示,垃圾分类回收应用了环境管理的___________

__手段和_____________手段。(2)根据垃圾分类指南,你认为学校日常活动最容易产生图中三大类垃圾中的________。为了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请你为垃圾分类回收设计一条宣传语,或写出你最欣赏的有关

垃圾分类回收的一条公益广告。(3)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说明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有哪些积极的意义?(4)除了垃圾分类外,减少垃圾危害最有效的途径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请你结合日常生活,为减少垃圾的产生提两条合理化建

议。【答案】(1)行政、经济、教育(2)可回收物如“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等。(3)可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可将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可带动垃圾处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4)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垃

圾的产生(如节约用纸);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解析】【分析】考查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开放性很强,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且要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去谈。【详解】(1)启动垃圾分类回收属于行政手段,不执行将被重罚

属于经济手段,学校宣传属于教育手段。(2)学校产生的废弃物多为纸张,属于可回收物。宣传标语只要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即可,这样可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如“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等。(3)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可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方面考虑,当然也有利于增

加就业机会。可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可将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可带动垃圾处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4)生活中要节约、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注意本题不要答成垃圾的处理,而应从

怎么减少作答。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垃圾的产生(如节约用纸);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点睛】垃圾回收的意义:如果是可回收资源,垃圾回收带来资源回用,减少资源浪费;如果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焚烧发电,节省一次能源发电的消耗;如果是垃圾填埋统一处理,保护居住环境;如果是危险废弃物,那就减少危险

物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危险源的威胁。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