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共(12)页,1.12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4c83c08d9529ef7d552c72c7b8bbd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厦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
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Li-7C-12N-14O-16Cr-52Ba-137第Ⅰ卷(本卷共计4
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有关空间站建设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蓄热材料可以实现电能与热能的直接转换B.“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
统能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C.“长征五号”火箭使用的液氢燃料具有无污染的特点D.“天和”核心舱使用电推发动机,比化石燃料更加环保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强电解质Al2(SO4)3BaSO4HClOKCl弱电解质CH3COOHH2OCaCO3NH3·H2
OA.AB.BC.CD.D3.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往Fe电极区滴入2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B.图②中铁丝容易生成Fe2O3·xH2OC.图③中M可用石墨代替D.图④中若电源断开,闸门易发生吸氧腐蚀4.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甲醇(CH
3OH):2232CO(g)+3H(g)CHOH(g)+HO(g)ΔH=-49.5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以自发进行B.1molH2O在不同状态下的熵值为S(g)<S(s)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该反应在常
温常压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D.一定条件下,若观察不到水蒸气的产生,则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5.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这是近年来合成氨反应的重要突破。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223N(g)3H(g)2NH(g)H92.4kJ/mol+
=−,下列关于该反应调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际生产中,及时液化分离出氨可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B.选用该新型催化剂能大幅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铁触媒在500℃左右时活性最大,是实际生产中选择400~500℃进行的重要原因D.实际生产中,采用
10MPa~30MPa压强,与常压相比,能缩短达平衡所需时间6.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臭氧层中O3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①、②和总反应均是放热反应B.决定O3分解反应速率的
是催化反应②C.E1是催化反应①正反应的活化能D.Cl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H7.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是A.电解饱和MgCl2溶液:2Cl-+2H2O电解Cl2↑+H2↑+2OH-B.向Al2(SO4)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Al3++3-3HCO=Al(OH)
3↓+3CO2↑C.向Na2S2O3溶液中滴入稀H2SO4溶液:2H++2-23SO=S↓+SO2↑+H2OD.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2-3CO(aq)+CaSO4(s)⇌CaCO3(s)+2-4
SO(aq)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3NaBrAlCl+−+−、、、B.澄清透明溶液中:233FeHCOCaCl++−−、、、C.在新制饱和氯水中:22434NHNaSOSO+−−+、、、D.水电离的()13cH110mo
l/L+−=的溶液:23KMgI,CHCOO++−−、、9.下列实验装置中进行的相关实验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①: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②: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C.③:蒸发3FeCl溶液制备3FeCl固体D.④:测定NaClO溶液的pH10.下列实验过程
能达到目的,且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试管中加入31mL0.5molLAgNO溶液,滴加0.1molLNaCl溶液3mL,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2滴10.1molL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spspAgClAgIKKB在两
支试管中均加2mL5%H2O2溶液,分别滴入2滴31mol/LFeCl溶液和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41mol/LCuSO溶液,加FeCl3溶液试管产生气泡速率更快C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CN和NaHS的pH,NaCN
的pH更大()()a12a1HSHCNKKD向32mL0.1molLFeCl溶液中滴加3mL0.1molLKSCN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KSCN与FeCl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B.BC.CD.D11.高铁酸钾(K2
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利用廉价的铁黄(FeOOH)等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水解反应B.制备Na2FeO4反应中氧
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根据流程可以判断相同温度下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D.若通过电解法以铁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铁棒应该做阳极12.电化学“大气固碳”方法是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A.放电时
电极A为负极,该电池只可选用无水电解液B.充电时,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是2233CO4e4Li2LiCOC−+−+=+C.充电时Li+的移动方向是从电极B移向电极AD.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1mol电子,正极区质量增加
40g1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0molA和8.0molB,发生反应()()()()2Ag6BgCg4Dg++。测得相同时间内,A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A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速率常数的对数lgk与温度的倒数1T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①
对于反应()()()()AgBgCgDgmnpq++,()()()()cDABpqxmnxxKxx=,x为物质的量分数。②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26ABvkcc=正正,()()4CDvkcc=逆逆,正k、逆k是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上图判断,该反应的
H0B.曲线ac代表逆k,bd代表正kC.0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2xK=D.升高温度时,kk−正逆减小14.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3NaHCO、23NaCO溶液的性质。实验1:用pH试纸测量10.1molL−3NaHCO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实验2:将10
.1molL−3NaHCO液与10.1molL−2CaCl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实验3:向10.1molL−23NaCO溶液中通入2CO,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实验4:将10.1molL−3NaHCO溶液与10.
1molL−NaOH溶液体积比2∶1混合,测定离子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得出:wa223al23(HCO)(HCO)KKKB.实验2中两溶液混合时有:2+23sp3(Ca)(CO)(CaCO)ccK−C.实验3未通入2
CO时,10.1molL−23NaCO溶液中:+323(H)(HCO)2(HCO)(OH)cccc−−++=D.实验4中两溶液混合后,233(Na)(CO)(HCO)(OH)(H)ccccc+−−−+
15.常温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分别为1c、2c的一元酸(HA)、二元酸(2HB)溶液,得到如图滴定曲线,其中c、d为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的化学计量点。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曲线代表2H
B,Y曲线代表HA,12CCB.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时,均可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C.若10.1000mol/Lc=,对于HA而言,滴定过程中有()()()()HA2AOHH0.1000mol/Lcccc−−+++=+D若
a点()VNaOH7.95mL=,则a点()()()()22Na2HBB3HBcccc+−−++第Ⅱ卷(本卷共计55分)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16.草酸(H2C2O4)常用来定量测定某些物质的浓度,因此其浓度的准确度非常重要。为测
定某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的浓度,设计了酸碱中和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两种测定方法。I.酸碱中和滴定法.已知:0.1mol•L-1草酸氢钠溶液pH=2.7,该溶液具有一定缓冲性,滴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溶液时溶液pH变化较小;草酸的电离常数:Ka1=5×10-2、Ka2=5×1
0-5。操作步骤:量取待测草酸溶液10.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指示剂;将0.1000mol•L-1NaOH溶液盛装于滴定管中,到达滴定终点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再重复滴定3次,记录数据如表: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1234V(草酸)10.0010.0010.0010.00V[NaOH(aq)](消耗)15.9515.0015.021498(1)该滴定过程中应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填“酚酞”或“甲基橙”)。(2)将NaOH溶液盛装于滴定管后,需要排尽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并将液面调
至_______。(3)由上述滴定结果可计算c(H2C2O4)=_______mol•L-1。(4)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C.滴定至终点时,俯视读
数D.用蒸馏水清洗滴定管后,未用NaOH标准液润洗Ⅱ.氧化还原滴定法用KMnO4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该草酸溶液,溶液褪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5)滴定过程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6)滴定时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为_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滴定过程中,刚开始滴定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较慢,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化速度明显加快,猜测原因为_______(指明具体微粒的具体作用),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17.碳酸锶(SrCO3)主要用于制造磁性材料、电子元件等。利用锶渣(主要成分SrSO4,含少量CaCO3、
Fe2O3、Al2O3、MgCO3杂质),工业上制备超细碳酸锶的工艺如图1所示:.已知:①25°C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②Sr(OH)2、Ca(OH)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温度/℃02040608090100Ca(OH)2/g
0.190.170140.120.090.080.07Sr(OH)2/g0.911.773.958.4220.2044.5091.20回答下列问题:(1)“高温煅烧”得到的主要产物为锶的硫化物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高温煅烧”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2)不设置步骤1的后果是___________。(3)“除铁铝”后溶液温度降至室温(25℃),溶液中c(Fe3+)为___________mol/L。(4)“除镁钙”过程温度控制在95℃~100℃的目的是___________。(5)“沉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___________。(6)“沉锶”过程中反应温度对锶转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温度高于60℃时,锶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____。(7)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沉锶”过程中控制pH≥10的原因___________。
18.I.亚砷酸(H3AsO3)可以用作防腐剂、杀虫剂和除草剂,H3AsO3是三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含砷微粒。25℃时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横坐标值为9.3。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②代表的含砷微粒是________。(2)将NaOH溶液滴加到H3AsO3溶液中,当pH从12调至13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Na3AsO3和NaH2AsO3固体按照一定物质的量关系完全溶解在水中,当溶液
中离子浓度满足3c(Na+)=7[c(AsO33−)+c(HAsO23−)+c(H2AsO3−)+c(H3AsO3)]关系时,向水中加入的Na3AsO3和NaH2AsO3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4)25℃,当c(H3AsO3)=c(HAsO23−)时,溶液pH为1
0.7,则该温度下亚砷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为_____________。Ⅱ.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气体,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实现NaOH溶液的循环再生,同时得到H2SO4,以石墨为电极的电解装置如图。(5)
Na2SO3溶液所有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6)图中a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极。(7)b电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Ⅲ.(8)含铬废水中的CrO24−可利用Ba(NO
3)2在碱性条件下以沉淀方法除去。已知:Ksp(BaCrO4)=2.4×10-10,欲使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不高于0.26mg/L,则滤液中c(Ba2+)不低于_______mol/L。19.研发二氧化碳的碳捕集和碳利用技术及合成氨是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回答下列问题:Ⅰ.CO
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反应如下:主反应:()()()()-122323COg+3HgCHOHg+HOgΔH=-49.5kJmol副反应:()()()()-12224COg+HgCOg+HOgΔH=+41.2kJmol(1)则()()()232
COg+2Hg=CHOHgΔH=___________kJ∙mol-1,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2)在一定条件下,向某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amolH2发生反应,起始总压强为21.2MPa.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
时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332nCHOH)CHOH100nCO)(的选择性=%消耗(。图中表示平衡时CH3OH选择性的曲线为___________(填“X”或“Y”),温度高于280℃时,曲线Y随温度
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240℃时,反应20min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副反应的2K=3,初始充入H2的物质的量a=___________mol。(3)工业利用N2、H2催化合成氨实现了人类“向空气中要面包”的梦想。原料气(含N
2、H2、CO)中的CO能被催化剂吸附,需经过铜氨液处理除去,反应为:++32333[Cu(NH)+CO+NHCu(NH)CO]ΔH<0。①除去原料气中CO的理由是___________。②研究
发现铁催化剂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铁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该反应历程中最大活化能对应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的③铁催化合成氨时N2与H2需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进行反应。合成氨反应
的速率方程为1.5-1223v=kcNcHcNH()()()(k为速率常数)。c(NH3)的指数为负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