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07.584 K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x,共(13)页,207.5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420503abfb0b2a96bf118e8ee4ba9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实行国野分治,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野人合二为一

,逐渐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这一变化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源于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C.促进国家形态转变D.奠定专制集权的阶级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野人合二为一,逐渐成为

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可知由国野分治到国野合一,这促进了国家形态转变,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的国野合一,不能得出土地私有制确立,排除A项;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根源是生产力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新阶级的

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A.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严刑酷法实行暴政C.地方官员权力被严重削弱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托人转达)”和“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可知史料体现了秦代对文书管理的严格,不按照规定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A项正确;史料仅体现了对文书的严格管理,没有体现暴政,排除B项;对文书的严格管理不意味着地方官员

权力被严重削弱,排除C项;对文书的严格管理说明政府行政效率较高,而非低下,排除D项。故选A项。3.汉代法律有“原心定罪”、“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即将行为人的作案动机作为其是否犯罪的根据,规定亲属间有罪相互隐

瞒是正常的行为。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承袭秦朝法律制度B.中华法系最终确立C.世家大族左右官场D.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

中国)。根据材料“将行为人的作案动机作为其是否犯罪的根据,规定亲属间有罪相互隐瞒是正常的行为。”可知,汉朝时期,随着儒学成为主流思想,促使律令儒家化的现象开始出现,法律中有了“原心定罪”、“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D项正确;材料中描

述的是律令儒家化的影响,没有体现承袭秦朝法律制度,排除A项;中华法系最终确立是《唐律疏议》的颁布,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家大族左右官场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本意是便于铨选人才,

并将用人权收归中央,防止、抵制当时世家大族的结党之风。后来,朝廷却对世家大族加以拉拢、依靠,九品中正制也就逐渐变质。这说明九品中正制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A.社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C.更加注重官员

实际行政能力D.不同阶层间的流动性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本意是便于铨选人才,并将用人权收归中央,防止

、抵制当时世家大族的结党之风。后来,朝廷却对世家大族加以拉拢、依靠,九品中正制也就逐渐变质。”可知,九品中正制本意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将用人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但是中央却对世家大族进行拉拢,说明随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的不断减弱,导致中央在用人权上依附

世家大族,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官员选拔制度,没有体现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后期注重选拔官员的家世,而非实际能力,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固化了士族阶层,不利于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5.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

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羁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等,

有利于中央对边疆的统治,推动边疆稳定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错误;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体现了唐代的“华夷一家”的理念,并非强调区别,故D项错误。6.南宋初《袁氏世范》侧重于常理上说教,向“田夫野老、幽闺妇女”介绍治家处世与教子的道理;

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这反映出当时儒学()A.致力革新文化体制B.体现哲学思辨特征C.凸显社会教化功能D.注重市民阶层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南宋(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儒家伦理规范渗入民间的宗族家训中,起到教化宗族的作用,因此体现了当时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中儒学仍然发挥作用,而不是要革新儒学,排除A项;材料体现儒学在宗族家训中的应用,而不是哲学思辩,排除B项;材

料中宗族不等同于市民阶层,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对清代中央官制演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内阁职权受到牵制B.中枢体制不断完善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军机大臣位卑权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凡军国重务

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密勿重务,成在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可知,内阁的职权受到牵制,故选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机大臣位卑”,

排除D。8.1901年,慈禧太后和部分官员希望通过举行乡试来提振权威,团结士心但东南督抚刘坤一和张之洞奏请辛丑乡试展期一年,经过多回合明争暗斗,最终西南、西北等省按期举行乡试,东南各省展期一年。这反映出()A.清政府缺乏改革决心B.地方势力与朝廷全面对抗的。C.废除科举是当务之急D.清政

府对地方控制力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清朝中央政府准备乡试的政策,地方督抚大员明争暗斗

,表现不一,说明的是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削弱,D项正确;材料与清政府改革决心无关,排除A项;全面对抗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废除科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1928年2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公

布《小学课程暂行条例》,增设三民主义和党童子军等科。随后,教育部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将“三民主义”改为“党义”,公民知识融入“党义”科目,“党义”教材专由中央党部、训练部编订。这些规定()A.意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B.实现了

国人思想上的统一C.提升了国人民族民主意识D.践行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条例》“增设三民主义和党童子军等科”,随后将“三民主义”改为“党义”,公民知识融入“党义”科目,所有这些规定都是

为了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A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做法是为了巩固其独裁统治,不可能实现国人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这些规定没有体现反侵略维护民族利益,不能提升国人的民族意识,也没有规定政治的民主化,不能提升国人民主意识,排除C项;“将‘

三民主义’改为‘党义’”来维护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三民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

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1955年-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自治区。A.反映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B.表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C.说明中共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答案】A【解析】【详解】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到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反映了中共对中国多民族国家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认识不断深化,采取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正确;遵义会议标志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选项对材料的解读不够准确;D选项“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表述不恰当,排除。11.1972年,我国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表示要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七十年代末,又提出了“全方位”的外交战略,即致力于全方位地发展和改善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

A.旨在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C.说明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D.立足于时代环境的最新形势【答案】D【解析】【详解】从“一条线”到“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立足于立足于时代环境的

最新形势,D项正确;中国没有参加不结盟,排除A项;这一转变受改革开放的影响,而不是其原因,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表所示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干部制度的部分改革。这些改革()时间概况1980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老

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1980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的决定》1982年4月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A.实现了干部队伍管理法制化B.变革了党管干部的原则C.为改革

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D.确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是改革开放初期,

从干部制度的内容看,主要是涉及到老干部离退问题,而且明确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这些举措有助于干部年轻化,为改革开放提供组织保障,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是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务员法》,排除D项。故选C项。13.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A.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D.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的做法获得了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王权。而12世

纪时,城市培养的法学家取代教士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这说明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教会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王权的加强,A正确;宗教改革兴起时间是在16世纪,排除B;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王权,从而巩固国家统治,故排除C;题干所列现象不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排除D。14

.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后欧洲国家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最终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欧洲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场战争()A.建立了大国协调为特征的国际关系B.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形成C.确定不兼并不赔偿的新型国际准则D.确

定了“大国一致”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以外交会议订立和约的先例,其于各个主权国

家非存的概念,新的政治系统在欧洲中部形成,由于权力平衡,国家间的侵略战争得到遏制,反对干预别国内政的准则开始得到认可,随着欧洲影响力逐渐遍布全球,这些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尤其是主权国家的概念,逐渐流行成为国际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则,所以这场战争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形成,B项正的确;A项是维也

纳体系,排除A项;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并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排除C项;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是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排除D项。故选B项。15.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麦迪逊说,“我们所要探究的重大题目就

是,维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受这种党争的侵害,同时保持民众政府的精神和形式”,如此以来,就能保证“通过这些手段,共和政体的优点得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这反映了美国制宪的本质目的是A避免过度民主损害合法权益B.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专

制C.强化各部门之间权利制衡D.有效维护美国广大民众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维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受这种党争的侵害,同时保持民众政府的精神和形式”体现的是美国宪政的目的是避免过度民主损害合法权益,进而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A项正确;

材料与防止个人独裁、权力制衡及维护广大民众利益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6.【历代边疆治理】材料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

,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

: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豪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边

疆治理的措施并指出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答案】(1)措施:①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②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③传播汉族文化,形成文化认同;④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

。特点:①对前代的继承创新;②政策的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因俗而变)③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④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2)影响:①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②加强了民族的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奠定了中

国疆域的基础。【解析】.的【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等可知,设立专门机构加强

行政管辖;据材料“,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可知,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据材料“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可知,传播汉族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据材料“清政

府对豪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可知,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在边疆治理中的措施是在对前代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

不同情况实行了不同的边疆治理政策,体现了政策的灵活多变;在边疆治理中,充分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采取因俗而治的方式;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各种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一,体现了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巩固统一、奠定疆域,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宣布成立军政

府,湖北军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对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进行了规定,勾勒出议会民主制的雏型,从制度上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制度的基础。南方独立各省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是具有国会性质的机关,其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

织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参议院议员及大总统选举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南京临时参议院,进行第一届临时大总统的选举。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规定。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整套包括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及大总统选举制度在内的选举制

度,进行了民国初年的第一次国会选举、省议会议员选举及大总统选举。在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又相继制定了《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负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大总统选举法》,这些法律的形成确立了民国初年的选举制度。——摘编自唐可迈《民国初期选举制度评价》材料二1937年、1941年、1945年大部

分抗日根据地所辖的乡、县、边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举,选举产生了边区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选举实行“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原则,规定“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说,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是真正具

有“普遍而平等精神”的选举。当时边区90%以上的群众是文盲,为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晋察冀、晋绥、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均从实际出发,创造了投豆、票选、画圈、画杠等多种投票方法。此外,还表演选举话剧、出版选举报刊等,共产党员和干部则挨家挨户宣传选举

的重要性,有的为了方便选民投票还背着投票箱上门。到1941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约有91%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摘编自王冬梅《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性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得以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活动。【答案】(1)原因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的建立;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推动;政府颁布一系列关于选举制度的法律文件。(2)评价:选举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使根据地人民真正行使民主权利;调动了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之后的毛政治建设

提供了经验。【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可分析出中华民国的建立;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材料“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整套包括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省议会议员选举

制度及大总统选举制度在内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民国初年的第一次国会选举、省议会议员选举及大总统选举”可分析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推动;根据材料“在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又相继制定了《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负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大总统选举法》,这些法律的形成确立了民国初

年的选举制度。”可分析出政府颁布一系列关于选举制度的法律文件。【小问2详解】评价:根据材料“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可分析出选举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根据材料“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是真正具有‘普遍而平等精神’的选举”可分析出使根据地人民真正行使民主权

利;根据材料“大部分抗日根据地所辖的乡、县、边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举”可分析出调动了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根据材料“到1941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约有91%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可分析出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所学可分

析出为之后的毛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18.【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材料一为了纠正“分赃制”带来的腐败等弊端和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

”。从此,文官改革开始纳入法律程序之内。彭德尔顿文官法吸取别国文官制的长处,总结并提出一整套美国的文官管理规则。这些规则直到目前仍保持稳定。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

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虽然文官委员会几度险遭撤除,但仍得到保持和发展,直到1979年才改组为联邦人事管理总署。——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

二(1)关于检验公务人员申请人合格与否的公开竞争性考试问题。这种考试必须切实可行,考试内容尽可能合理,并与考生执行他们要求就任的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及适应性有关。(5)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

视。(6)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9)在考试、任用、重新任用、恢复原职……等问题上,任何人绝不因为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摘编自《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和

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官制度对西方政府管理的影响。【答案】18.特点:通过法案将改革纳入法律程序;借鉴别国文官制度经验;以考试作为择优录取的基本方式;重视制度的稳定与发展;文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以考绩制为核心,将能力和政绩作为考核任用标准。

原因: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官员腐败;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要求扩大政治权力;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启蒙运动的影响。19.影响:积极:①规范了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②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③促进国家治

理水平的提高。消极: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层次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

材料一“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从此,文官改革开始纳入法律程序之内”可知,通过法案将改革纳入法律程序;根据材料一“彭德尔顿文官法吸取别国文官制的长处,总结并提出一整套美国的文官管理规则”可知,借鉴别国文官制度经验;根据材料一“通过公开考试择优

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可知,以考试作为择优录取的基本方式,以考绩制为核心,将能力和政绩作为考核任用标准;根据材料一“虽然文官委员会几度险遭撤除,但仍得到保持和发展”可知,重视制度的稳定与发展;根据材料一“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

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可知,文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为了纠正‘分赃制’带来的腐败等弊端和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可知,

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官员腐败、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要求扩大政治权力。【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材

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的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考虑,在积极方面,据材料二“这种考试必须切实可行,考试内容尽可能合理,并与考生执行他们要求就任的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及适应性有关”可知,规范了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

管理;据材料二“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可知,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在消极方面,根据所

学知识,可以从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层次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等角度进行说明。19.【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材料“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

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之处,仍可不变……”——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结合具体史实,围绕“政治制度”的变与不变的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逻

辑清晰,格式正确)【答案】观点: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或政治制度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

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综上所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

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设问要求围绕“政治制度”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拟定论题,据材料“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可知

,制度建设受到一定时期时代的影响,据此可拟定论题: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在进行论述时,主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对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影响进行说明。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宋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元代行省制等。具体可进行论述如下: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

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综上所述,古代政治制度

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