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86.245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docx,共(17)页,386.24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36b2865c8f832ae9394789f60430b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2期末试卷高一生物(满分100,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12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细菌与小麦的区别分别在于()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有无成形细胞核

、有无细胞结构D.有无成形细胞核、有无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组成。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

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细胞结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小麦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下

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由四种核苷酸组成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Ca和P的

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1、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2、核酸包括DNA和R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3、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可以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起到保温作用;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

成分;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B、RNA和DNA的空间结构虽不同,但它们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由四种核苷酸组成,B正确;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D、维生素D属

于固醇,可以促进人体对Ca和P的吸收,D正确。故选A。3.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有关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细

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也能为细胞代谢提供少量的ATP;细胞膜在细胞和环境之间有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的功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

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详解】A、植物细胞壁为全透性,细胞膜才是细胞的边界,A错误;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

功能,参与细胞信息交流,B正确;C、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则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D、细胞只有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D正确。故选A。4.新生儿小肠上皮

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

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和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

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是无氧呼吸B.是有氧呼吸C.不是乳酸发酵D.不是酒精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1.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2.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详解】A、

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CO2放出,则也有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B、需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有可能是需氧呼吸,但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也有可能,B错误;C、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C正

确;D、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D错误。故选C。6.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阔叶的比例依次是3∶1∶1∶3,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D【解析】【分析】该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比3∶1∶3∶1=(3∶1)×(1︰1)。【详解】因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

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所以纯合红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阔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的后代为AaBb,表现为红花阔叶,该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阔叶的比依次是3︰1︰1︰3,两种性状分别分析可知,红花︰白花=1︰1,亲本基因型为

Aa×aa,阔叶︰窄叶=3︰1,亲本基因型为Bb×Bb,综合考虑可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7.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

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1、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

分配是不均等的,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了三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2、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详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的是不均等分裂,因

此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于1/4的细胞质,A错误;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均等,B错误;C、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后,含有很少的细胞质,因此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

子,D错误。故选C。8.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著名实验之一。该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是()A.①、④B.②、

④C.①、⑤D.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若含有S等元素,则位于R基上。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R基、肽键。【详解】由于P元素存在于DN

A的磷酸部位,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的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即①和④部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9.分子发动机,又名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如RNA聚合酶、肌球蛋白

等,它能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分子马达”组成单位为氨基酸B.肌球蛋白运动的能量由ATP提供C.“分子马达”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与D.RNA聚合酶是沿RNA模板移动的“分子马达”【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可

知:分子发动机,又名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如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它能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详解】A、“分子马达”是一类蛋白质,其组成单位为氨基酸,A正确;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以“分子马达”运动所需

的能量由ATP提供,B正确;C、“分子马达”是一类蛋白质,其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与,C正确;D、RNA聚合酶属于“分子马达”,能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从而使自身沿DNA模板移动产生运动,D错误。故选D。【点睛】10.如图表

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分析可知①链应为DNA中的α链B.DNA形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D.图中②与③配对的过程需

要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经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与基因的其中一条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翻译时,tRNA携带着氨基酸,通过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而准确将氨基酸带入相应位置,合成肽链。【详解】A、形成mRNA(②链)与β链互补,所以

①链是β链,A错误;B、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C、携带酪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同理,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GAU,C错误;D、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D正确。故选D。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

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B.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植株也有矮茎植株,此为基因重组的结果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肠道病毒EV71是一种RNA病毒,可

引起幼儿手足口病,其易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通常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2、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在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详解】A、基因突变通常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基因结构不发生改变,就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B、杂合高茎豌豆

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植株也有矮茎植株,此为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等位基因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但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都是一样的,发生交叉互换基因也不变,所以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肠道病毒EV71是一种RNA病毒无染色体,其易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12.据英国《每日却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共同生活在1.26亿

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答案】A【解析】【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

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恐龙与小型鳄鱼生活在同一时期,它们之间进化可能是相互影响的,A错误;B、由分析可知,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C、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而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为一个种群,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被动运输C.葡萄糖进入红细

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答案】BCD【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保持该特性。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

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②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动力:浓度差。(2)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

动力:能量(ATP提供)。的的【详解】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A错误;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和借助于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二者都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故选BCD。14.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实验指出了R型

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是转化因子作用的结果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的DNA时利用了含32P的大肠杆菌D.搅拌不充分会使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这一组的沉淀物放射性偏低【答案】ABC【解析】【分析】1.肺炎

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比较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小鼠体内培养培养基体外培养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

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联系①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②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

说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③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

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用同位素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结论①证明D

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③说明DNA能自我复制【详解】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A

正确;B、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B正确;C、标记T2噬菌体的DNA时,应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噬菌体,C

正确;D、搅拌不充分会使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放射性偏高,D错误;故选ABC。【点睛】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合它们的实验过程,并分析

选项。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B.温度过高、过低或pH不适宜都可能导致酶结构破坏而使其丧失催化功能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D.酶可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答案】AB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

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条件下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而少数酶是RNA,不是在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B、低温只是降低了酶的活性,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温度升高活性还能恢复,B错误;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这些都是生物大

分子,所以酶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如唾液淀粉酶可被胃蛋白酶分解,C正确;D、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ABD。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随机交配使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

体的表型C.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ACD【解析】【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

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随机交配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

基因库,A错误;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型,B正确;C、细菌本来就存在抗性突变,抗生素只是对其起到选择作用,C错误;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AC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易错点是D选项中协同进化

不仅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还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做了如下探究实验:I、设置水浴缸温度。Ⅱ、取8支试管

各加入淀粉溶液,分别保温5min。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Ⅳ、将同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组别12345678温度/℃203040502

0304050淀粉溶液/mL1010101010101010淀粉酶酶A酶A酶A酶A酶B酶B酶B酶B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1)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的二糖是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该实验中用于检测实验结果的化学试剂是_____(填“

碘液”或“斐林试剂”),不能选用另一种试剂的理由是_____。(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酶B在_____℃条件时活性较高。(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在_____(填温度范围)℃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

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答案】(1)麦芽糖(2)①.温度和酶的种类②.碘液③.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3)40(4)30~50【解析】【分析】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

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pH等。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小问1详解】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成二糖麦芽糖,若继续分解,则生成葡萄糖。【小问2详解】自变量是在实验

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题表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温度和酶的种类。该实验可从反应物的减少和生成物的增加两方面进行检测,淀粉量的变化可用碘液进行检测,麦芽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但斐林试剂使用

时需水浴加热,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小问3详解】据题图分析可知,酶B组在40℃条件下淀粉含量较少,所以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小问4详解】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更小的温度范

围内设置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分别测量淀粉的分解情况,即在30~5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

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18.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1)上述A~E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B过程中

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2)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

,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标记的14CO2在____________(填场所)被C5固定后才能被还原。(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________(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答案】(

1)①.A、C、D、E②.上升(2)①.类囊体薄膜②.[H]和ATP③.同位素标记法④.叶绿体基质(3)①.C②.细胞质基质③.E【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为有光参与的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

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即图中B。暗反应中CO2首先被固定为C3,然后被还原为有机物和C5。【小问1详解】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阶段反应式可知,产生ATP的是A(光反应)、C(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产生ATP;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形成C3,突然减少CO2的供应,会导致C5的含量上升。【小问2详解】由图分析可知,A为

有光参与的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B;用14C标记的14CO2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完成CO2的固定,随后,C3才被[H]还原形成有机物。【小问3详解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第一阶段,即C,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E。19.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紫茎和绿茎

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2)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_____、_____、_____。(3)

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的表型及比值分别为__________。【答案】①.紫茎②.缺刻叶③.AABb④.aaBb⑤.AaBb⑥.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尊叶=3: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由组1可知,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紫

茎对绿茎为显性,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则可推知,番茄①的基因型为AABb,番茄②的基因型为aaBb;由组2可知,番茄②③杂交后代中,紫茎:绿茎=1:1,缺刻叶:马铃薯叶=3:1,由组1知番

茄②的基因型为aaBb,则可推知番茄③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1)由组1中紫茎与绿茎番茄杂交后代均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由组1中缺刻叶与缺刻叶番茄杂交后代中出现马铃薯叶可知,缺刻叶为显性性状;(2)分析组

1可知,紫茎×绿茎→紫茎,可知紫茎①为AA,绿茎②为aa,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①与缺刻叶②均为Bb,故①为AABb,②为aaBb;分析组2可知紫茎×绿茎→紫茎:绿茎=1:1,可知紫茎③为Aa,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

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③为Bb,故③为AaBb;(3)紫茎缺刻叶①为AABb,紫茎缺刻叶③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均为紫茎,且有缺刻叶:马铃薯叶=3:1,故后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与计算,要求学生通过题干中的

杂交组合分析各个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各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针对题干要求的杂交组合进行后代的表型分析。20.下图甲是某动物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丙氨酸GCA、苯丙氨酸UUC、谷氨酰胺CAG):(1)图甲中①过程主要发生在动物细胞的________

中,催化该过程的主要的酶是_______;在⑥上合成②的过程称为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作为运输工具。已知该工具上的反密码子是AAG,则其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2)由图乙可知,____

_(填序号)构成了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结构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该动物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______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_

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核②.RNA聚合酶③.翻译④.tRNA⑤.苯丙氨酸(2)①.②③②.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①.4a②.15(a-m)【解析】【分析】1、图甲中①过程为转录,②③④⑤都是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肽,⑥为核糖体;2、图

乙中①为胸腺嘧啶,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④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⑤为碱基对,⑥为腺嘌呤,⑦为鸟嘌呤,⑧为胞嘧啶。【详解】(1)图甲中①过程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⑥所示的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在翻译过程

中转运氨基酸的运输工具是tRNA。若tRNA的反密码子是AAG,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其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UC,该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2)图乙中的②脱氧核糖和③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①为胸腺嘧啶(T),②是脱

氧核糖,③是磷酸,因此由①②③组成的结构④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有A+T+G+C=2a个碱基,a个碱基对,因此最多可构成4a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C)m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分子中,C=G=m个,A=T

=a-m个,其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4-1)×(a-m)=15(a-m)。【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以及计算能力。准确识别图甲、乙中数字所示的生理过程或物质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9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