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591.573 KB
  • 2025-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591.57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c749461cbd008d06251516551d025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N14Na23S32Cl35.5Cu64Fe56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

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钠与冷水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属于吸热

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钠与冷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显然B中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故选B.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NaOHB.(NH4)2SO4C.NaClD.Na2CO3【答案】D【解析】【详解】A.NaOH为强碱,不发生水解,故A

错误;B.(NH4)2SO4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NaCl为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D.Na2CO3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故选: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

一定能迅速进行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A.G0反应自发进行,由GHTS0=−可以知道,0H△时,若S0,则G可能大于0,

反应非自发,故A错误;B.G0反应自发进行,能否发生还有反应速率问题,故B错误;C.反应向熵值增大的方向进行,同种物质熵值:液体>固体,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故C正确;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GHTS0=−,

故D错误;故答案为C。4.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进变化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H=E(生成物的总能量)-E

(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详解】A+B→C为放热反应,则A+B的总能量大于C的能量,A、B项错误;A+B→X(吸热),则X的能量大于A+B的总能量,X→C(放热)

,则X的能量大于C的能量,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一般使用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条件是发生有效碰撞,所以反应物分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而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才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C.对气体

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无气体参加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6.下列

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B.升高温度C.缩小容器体积D.加入生成物【答案】B【解析】【详解】A.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变大,如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A错误;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一定加快,B正确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浓度不一定增加,如固体、纯液体,反应不一定加快,C错误;D.加入生成物,浓度不一定变化,如固体、纯液体,D错误。答案选B。7.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欲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

移动,并使c(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A.AlCl3B.H2SO4C.NaNO3D.NaOH【答案】A【解析】【详解】A.Al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故A正确;B.加入H2SO4,抑制水的电离,故B错误;C.NaNO3

为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c(H+)不变,故C错误;D.NaOH抑制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c(H+)减小,故D错误;故选:A。8.一定条件下:2242NO(g)NO(g)H0。在测定2NO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

是A.温度0℃、压强50kPaB.温度130℃、压强300kPaC.温度25℃、压强100kPaD.温度130℃、压强50kPa【答案】D【解析】【详解】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混合气体中

NO2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该改变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减小压强、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则选项中,温度高的为130℃,压强低的为50kPa,结合二者选D。答案为D。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热的纯碱液用于去油污B.配置FeCl3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溶液C.实验室配置FeCl2溶液时,需要加入少量铁粉D.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不能装在铁筒里【答案】C【解析】【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油污是

酯类物质,在碱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纯碱溶液去油污和水解有关,故A不符合;B.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和氢氧化铁,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能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可以防止溶液浑浊,与盐类水解有关,故B不符合;C.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常常要加

入铁粉,能防止二价铁被氧化,与水解无关,故C符合;D.泡沫灭火器中Al2(SO4)3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能与铁反应,与水解有关,故D不符合;故选:C。10.根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g)和O2(g)反应生成NO(g)是放热反应B.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吸收498kJ能量C.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kJ能量D.N2(g)+O2(g)=2NO(g)的反应热ΔH=+1444kJ·mol-1【答案

】C【解析】【详解】A.焓变等于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的差。N2(g)+O2(g)=2NO(g)△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

/mol,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是化学键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放出498kJ能量,B错误;C.形成2molNO放出热量2×632kJ,所以

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kJ能量,C正确;D.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N2(g)+O2(g)=2NO(g)的反应热ΔH=+180kJ/mol,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1.取3mL5mol·L-1H2O2溶液,加入少量MnO2粉末,2min时c(H2O2)降为1mol·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内,v(H2O2)=2mol・L-l・min-1B.MnO2是催化剂,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C.升高温度或增大H2O2的浓度,均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D.若将5mol・L-lH2O2溶液的体积增至6mL,

则H2O2的分解速率增至原来的2倍【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v=ΔcΔt=-l-l5molL-1molL2min=2mol・L-l・min-1,A项正确;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加入少量MnO2粉末是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B项正确;C.

升高温度或增大H2O2的浓度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项正确;D.若将5mol・L-lH2O2溶液的体积增至6mL,溶液浓度减少,H2O2的分解速率会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D。12.常温下,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

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

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B.加入少量NaOH固体,氢氧根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

确;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误;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3.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

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a为逆反应活化能,E为正反应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a’-Ea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D.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使平衡逆

移【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详解】A项、由图可知,Ea为正反应活化能,E为逆反应活化能,故A错误;B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ΔH=—(Ea’-Ea),故B错误;C项、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分子,则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所有分子的平

均能量,故C错误;D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使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移动,故D正确;故选D。【点睛】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要求能量高、碰撞方向正确,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

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是解答关键。14.图为某化学反应速率一时间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A.4NH3(g)+5O2(g)4NO(g)+6H2O(g)ΔH<0B.2SO2(g)+O2(g

)2SO3(g)ΔH<0C.H2(g)+I2(g)2HI(g)ΔH>0D.C(s)+H2O(g)CO(g)+H2(g)ΔH>0【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当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v逆>v正,即平衡逆向移动,因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

积减小方向移动。A.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逆向移动,故A项正确;B.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故B项错误;C.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故C项错误;D.升高温度时,平衡正

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逆向移动,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B.500℃、30Mpa

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D.向50mL0.50mol·L—1盐酸中加入1

.0gNaOH固体,可测得中和热【答案】C【解析】【详解】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而不能为气态,故A错误;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

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1molN2完全反应放热大于38.6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故B错误;C.已知C(石墨,s)→C

(金刚石,s)△H>0,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石墨的稳定性高于金刚石,故C正确;D.NaOH固体溶解于水会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会升高,使中和热数值增大,故D错误;故选:C。16.可逆反应aA(s)+bB(g)cC(g)+dD(g)进行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C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增大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b>c+d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向右移动

【答案】B【解析】【分析】由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示意图可知,先达到平衡的温度T2大于T1,C的体积分数小于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示意图可知,先达到平衡的温度p2大于p1,C的体积分数小于p1,则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详解】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化学平衡不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不变,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b<c+d,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A为浓度为定值的固体,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选B。1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中,c(OH−)相等C.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c(Cl−)=c(+4NH)D.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所需HCl的物质的量相同【答

案】D【解析】【详解】A.水的离子积受温度的影响,常温下pH=7的溶液呈中性,但温度低于常温时,中性溶液的pH>7,故A正确;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由于水的离子积相同,则两溶液中c(O

H−)相等,故B正确;C.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c(Cl-)+c(OH-)=c(H+)+c(+4NH)可知:c(Cl−)=c(+4NH),故C正确;D.

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由于氨水浓度较大,体积相同,物质的量就大,所以氨水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溶液,故D错误;故选D。18.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Na+)=2c(2-3CO)B.c(H+)>c(OH-)C

.c(-3HCO)>c(OH-)D.c(2-3CO)>c(-3HCO)【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2-3CO)+c(-3HCO)十c(H2CO3)],A错误;B.Na2CO3溶液存在碳酸根的水解,溶液呈碱性,c(H+)<c(OH-),B错误;

C.Na2CO3溶液的第一步水解产生-3HCO和OH-,由于水也电离出OH-,所以c(-3HCO)<c(OH-),C错误;D.由于只是部分碳酸根发生水解,所以c(2-3CO)>c(-3HCO),D正确;故选:D。19.在100m

l0.0001mol/L的KCl溶液中,加入1ml0.0001mol/L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AgCl)=1.8×10—10)A.无AgCl沉淀析出B.有AgCl沉淀析出C.无法确定D.有沉淀析出,但不是AgCl【答

案】A【解析】【详解】在100mL0.0001mol/L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1mL0.0001mol/L硝酸银溶液时,混合溶液的浓度熵Qc=0.0001mol/L0.101L0.1L×0.0001mol/L00

..101L001L≈9.8×10—11<Ksp(AgCl)=1.8×10—10,则混合溶液中没有氯化银沉淀生成,故选A。20.关于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的pH小

于盐酸B.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C.c(CH3COOH)+c(CH3COO-)=c(Cl-)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c(H+)>c(OH-)【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A.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c(H+)盐酸>醋酸,醋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故A错误;B.醋酸是弱酸,电离是可逆过程,故B错误;C.醋酸存在电离平衡,c(CH3COOH)+c(CH3COO-)═0.1mol/L=c(C

l-)故C正确;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生成CH3COONa,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C。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712.010molL−−的盐酸中()71cH2.010molL+−−=B.将KCl溶液从常温加

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盐酸的浓度为2.0×10-7mol/L,完全电离,接近中性,溶剂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的数量级与溶质HCl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差不大,则计算中氢离子浓度时,不能忽略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其数值应大于2.0×10-7mol/L,故A错误;B.KCl溶液为中性溶液,常温下pH=7,加热到80C时,水的离子积Kw增大,对应溶液的氢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会增大,pH会减

小,但溶液溶质仍为KCl,则仍呈中性,故B正确;C.NaCN溶液显碱性,说明该溶质为弱酸强碱盐,即CN-对应的酸HCN为弱电解质,故C正确;D.醋酸在溶液中会发生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根据同离子效应可知,该平衡会向生

成弱电解质的方向(逆向)移动,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D正确;答案选A。22.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

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氧气浓度不变D.平衡向右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缩小容器的体积,气体压强增大,然后根据勒夏特里原理进行分析;【详解】缩小容器的体积,气体压强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题中所给温度

不变,说明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BaO的物质的量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平衡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O2),因为平衡常数不变,因此c(O2)不变,故C符合题意;D、根据上述分析,平衡向左进行,故D不

符合题意。【点睛】易错点是选项C,学生认为,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O2的浓度降低,学生忽略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体积也减小,浓度可能不变,因此需要从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分析。23.恒温恒压下,在起始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Ag2Bg3Cg+n/molt/min()nA()nB()21mol1molcHO2mol/L1L+==02.03.2052.4101.8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标志着反应已达

到平衡状态B.510min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012mol?L?min−−C.5min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6mol?L−D.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少量氦气(不参与反应),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发生反应5min时A(g)+2B(g)3C(

g)(mol)23.20(mol)0.40.81.2(mol)1.62.41.2开始变化平衡发生反应10min时A(g)+2B(g)3C(g)(mol)23.20(mol)0.61.21.8(mol)1.221.8开始变化平

衡【详解】A.反应A(g)+2B(g)=3C(g)中,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不变,又因为容器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气体密度一直不变,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

.5~10min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8mol-1.2mol10L5min=0.012mol·L-1·min-1,B正确;C.由分析可知,5min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10L=0.16mol·L-1,C错误;D.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少

量氦气(不参与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速率不变,D错误;故选B。2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所有粒子的浓度都减少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C.溶液中

()()()-3-3cCHCOOcCHCOOHcOH不变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答案】C【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降低,但是水的离子积不变,故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A错误;B.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c(H+)因稀释而浓度减少,B错误;C.--+33a--+33wc(CHCO

O)c(CHCOO)c(H)K==c(CHCOOH)c(OH)c(CHCOOH)c(OH)c(H)K,温度不变,K值不变,C正确;D.室温下,pH=3的醋酸浓度大于pH=11的氢氧化钠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导致混合溶液呈酸性,即

混合液pH<7,D错误;故选C。25.25℃时,向20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在A点:c(Na+)>c(

OH-)>c(CH3COO-)>c(H+)B.在A点:c(Na+)+c(H+)=c(OH-)+c(CH3COO-)C.在B点:c(CH3COO-)>c(Na+)>c(H+)=c(OH-)D.在C点:c(CH3COO-)=2c(Na+)【答案】B【解析】【详

解】A.在A点醋酸和NaOH恰好中和生成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但CH3COO-水解程度较小,应为c(OH-)<c(CH3COO-),故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在A点:c(Na+)+c(H+)=c(OH-)+c(C

H3COO-),故B正确;C.B点呈中性则c(OH-)=c(H+),由电荷守恒得c(Na+)c(H+)=c(OH-)+c(CH3COO-),由于钠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应为c(Na+)=c(CH3CO

O-)>c(OH-)=c(H+),故C错误;D.在C点醋酸刚好有一半过量,由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故D错误;故选:B。第II卷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50分)26.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已知:C3H8(g)=CH4(g)+C2H2(g)+H2(g)△H1=+156.6kJ·mol-1,C3H6(g)=CH4(g)+C2H2(g)△H2

=+32.4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3H6(g)+H2(g)的△H=___________kJ·mol-1。(2)Fe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___________7(填“>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答案】(1)+124.2(2)①.酸②.<③.Fe3+

+3H2OFe(OH)3+3H+④.Fe2O3【解析】【小问1详解】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反应C3H8(g)=C3H6(g)+H2(g),则反应热△H=△H1—△H2=(

+156.6kJ·mol-1)—(+32.4kJ·mol-1)=+124.2kJ·mol-1,故答案为:+124.2;【小问2详解】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常温时溶液pH小于

7,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把氯化铁溶液蒸干时,氯化氢受热挥发,使水解平衡不断右移趋于完全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铁灼烧发生分解反应得到氧化铁,故答案为:酸;<;Fe3++3H2OFe(OH)3+3H+;Fe2O3。27.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

转化为SO3: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温度\压强1×105Pa5×105Pa1×106Pa1×107Pa400℃99.2%99.6%99.7%99.9%500

℃93.5%96.9%97.8%99.3%600℃73.7%85.8%89.5%96.4%(1)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__________(2)在实际生产中,操作温度选定400—500℃,是因为___________(3)硫酸工业选定压强通常采用常压,做出这种选择

的依据是___________【答案】(1)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成本较高的SO2的转化率(2)温度较低时,催化剂活性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降低(3)在常压及400~500℃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

高;若加压会增加设备、增大投资和能量消耗【解析】【小问1详解】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增大反应物氧气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成本较高的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经济效益,故答案为: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成

本较高的SO2的转化率;【小问2详解】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会降低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若温度低于400~500℃时,催化剂活性低,反应速率慢,不利于反应进行

,400~5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可最大限度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温度较低时,催化剂活性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降低;【小问3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400~500℃时,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再增大压强,会增加设备、增大投资和能量

消耗,会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常压,故答案为:在常压及400~500℃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加压会增加设备、增大投资和能量消耗。28.完成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利用pH计测定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pH值,得

到如下数据:醋酸浓度(mol·L-1)10.10.01pH值2.503.003.50①求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②当醋酸浓度为0.1mol·L-1时,则电离度为___________。(2)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O②NaHCO3

③Na2CO3④CH3COONa等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填序号)(已知:CH3COOHKa=1.76×10-5,H2CO3Ka1=4.30×10-7Ka2=5.61×10-11,HClOKa=2.95×10-8)【答案】(1)①.10-5②.

1%(2)③>①>②>④【解析】【小问1详解】①从表中数据分析,当醋酸浓度为0.1mol/L时,pH为3,则氢离子浓度为10-3,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3351010=100.1−−−;②当醋酸浓度为0.1mol·

L-1时,则电离度为310100%=1%0.1−;【小问2详解】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O②NaHCO3③Na2CO3④CH3COONa等溶液,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说明酸越弱,则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大,pH越大,则pH值由大到小的顺

序③>①>②>④。2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K0.60.91.01.7回答下列

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正(H2)=逆(H2O)d.c(CO2)=c(CO)(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

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答案】(1)()()()()222cCOcHOcCOcH(2)bc(3)830℃【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结合反

应方程式CO2(g)+H2(g)CO(g)+H2O(g)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22cCOcHOcCOcH,故答案为:()()()()222cCOcHOcCOcH;【小问2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的气体的物

质的量保持不变,故反应过程中容器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不合题意;b.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为反应体系的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H2

和H2O的系数相等,故有正(H2)=正(H2O)=逆(H2O),即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符合题意;d.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为反应体系的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而不是相等或成比例,故c(CO2)=c(CO)不能说明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d不合题意;【小问3详解】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即()()()()222cCOcHOcCOcH=1,K=1,根据题干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的温度为83

0℃,故答案为:830。30.I.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1)图C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amL,仰视时读数为bmL,若b>a,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

___(填字母标号)。(2)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________A.大于40.00mlB.为40.00mlC.小于40.00mlD.为10.00

mlII.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酚酞指示剂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

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mL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mL请完成下列问题:(3)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4)锥形瓶中

的溶液从________,停止滴定。(5)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硫酸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6)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_________(需化简)。【答案】(1)①.21.20②.C(2)A(3)

CABE(4)从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5)偏高(6)()2180cV-V%W【解析】【小问1详解】图C下面的刻度大,精确度为0.01mL,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21.20mL;仰视时读的数实际是真实值下方的刻

度数值,故这种仪器应该是大刻度在下,则为滴定管,故选:C;【小问2详解】滴定管的0刻度在下方,而从0刻度一直到滴定管口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导管,所以液面恰好在10.00mL刻度处时实际溶液大于40.00mL,故选

:A;【小问3详解】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操作步骤为:C→A→B→D→E;【小问4详解】锥形瓶中装有NaOH,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用硫酸滴定时消耗碱直至变酸性,溶液变无色,则锥形瓶中的溶液从从红色变

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终点,停止滴定;【小问5详解】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硫酸润洗,即稀释了硫酸浓度,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小问6详解】硫酸的物质的量为c(V2-V1)×10-3mol,则n(NaOH)

=2c(V2-V1)×10-3mol,m(NaOH)=nM=80c(V2-V1)×10-3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10×80c(V2-V1)×10-3g,所以烧碱的纯度为()3211080cV-V1100%=

w0−()2180cV-V%W。31.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

H3OH(g)ΔH=-90.8kJ·mol-1K1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ol-1K2③CO(g)+H2O(g)⇌CO2(g)+H2(g)ΔH=-41.

3kJ·mol-1K3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K=________(用包含K1、K2、K3的式子表示),一定条件下的等容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A.高压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D.增加H2的浓度(2)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2.211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②若加入

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_。【答案】(1)①.2123KKK②.AD(2)①.>②.0.2mol/L③.0.4mol∙L-1∙min-1【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

盖斯定律①×2+②+③得到3H2(g)+3CO(g)⇌CH3OCH3(g)+CO2(g),K=2123KKK;因为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高压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后降低自身的转化率;增大氢气浓度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因此

答案是AD;【小问2详解】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2223c(CHOCH)?c(HO)11K=0.21100c(CH.H2O2)==,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②2CH3OH(g)⇌

CH3OCH3(g)+H2O(g)()()()33322CHOHgCHOCHg+HOg2.2112xxx2.2-2x1+x1+x起始转化平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3322231x1xc(CHOCH)?c(HO)K=1

00c(CH2.22OH)x++==−,解得x=0.8此时c(CH3OH)=0.2mol/L,初始CH3OH为4.2mol/L,平衡时为0.2mol/L,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4mol/L÷10min=0.4mo

l∙L-1∙min-1。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