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共(7)页,483.74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58cf0caf60d7018383cc7b0ff1cd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高一化学中期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2N14O16Na23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品腐败B.冰雪消融C.活性炭净水D.钟乳石的形成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关于物质分类
的组合正确的是()酸碱盐混合物A24HSOKOHNaCl漂白粉B34HPOCaO23NaCO消毒液C3HNO()2BaOH2CO洁净的空气DHClNaOH4NHCl冰水混合物3.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碱式碳酸铜——()232CuOHCOB
.胆矾——42CuSO5HOC.生石灰——()2CaOHD.烧碱——NaOH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3KClOKCl3O+−−=++B.()2244442NHSONHSO+−=+C.()2333FeNOFe3NO+−=+D.33FeClFe3Cl+−=+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方法。下列模型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分类B.物质的分类C.空气的成分D.酸的分类6.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23KCO)作化肥K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
将新切土豆丝浸没在水里防止变色土豆中的还原性物质被空气还原C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熟石灰具有碱性D用金属镁制造信号弹金属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7.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有色玻璃B.饱和食盐水C.稀盐酸D.食用油8.下列化学反应
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B.C.D.9.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l−、2Ba+、23CO−、K+B.Na+、H+,23SO−、Cl−C.K+、2Fe+、Cl−、24SO−D.K+、Na+、3HCO−、OH−10.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
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①②③④银白色固体变灰暗变为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②变为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11.下列除去物
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实验A2ZnCl溶液(2CuCl)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B2MnO(KCl)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3NaHCO溶液(23NaCO)通入过量的2CODCaO(3CaCO)
高温灼烧12.常温下,下列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与所示图像不相符的是()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3KNO溶液中不断加入3KNO固体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2NaOC.向一定体积的()2B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向3BaCO和4BaSO的混合固体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
搅拌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2BaOH溶液:224422HSOBa2OHBaSO2HO+−+−+++=+B.向()243FeSO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323Fe2Mg3Fe2Mg+++=+C.向
2CaCl溶液中通入少量2CO:2223CaCOHOCaCO2H++++=+D.向3AlCl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33AlCl3OHAlOH3Cl−−+=+14.15g由2NaO、22NaO、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
,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8gB.15.5gC.11.7gD.23.4g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金属钠和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过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_。(2)通常情况
下自然界中______(填“有”或“没有”)游离态的钠,若将单质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______。图中钠在水和煤油的分界线处上下跳动,说明______。(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
过氧化钠样品的质量分数,称取了ag样品,并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C中22NaO完全反应)。实验过程记录如下:a.检查装置气密性;b.往硬质玻璃管中放入ag样品,其他仪器中均加入足量的相应试剂,用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入过量盐酸,立即发生反应,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入量筒中;c.实验结
束后,测量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进行计算。①写出装置A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A______;装置B______。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16.(15分)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实验室、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1)饮用水中的
3NO−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3NO−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3NO−还原为2N,其化学方程式为3210Al6NaNO4NaOH18HO+++=()2410NaAlOH3N+。①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填元素
符号),被还原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②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2)过氧化氢(22HO)的俗名为双氧水,医疗上可作外科消毒剂。①双氧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KI)试纸变蓝(已知碘单质遇淀粉变为蓝色),此时双氧水表现出______性。②将
双氧水加入2HS溶液中,溶液出现黄色沉淀(生成了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反应2NO+222CON2CO+催化剂,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填元素符号)。(4)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
有金属“维生素”之称。①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25VO)与稀硫酸、亚硫酸钾(23KSO)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2VO+等离子(溶液中仅含有一种阴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25VO能与盐酸反应产生2VO+计和2C
l(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23NaSO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23SO−、Cl−、2VO+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17.(14分)明矾[()422KAlSO12HO]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工业上以废易拉罐
(主要成分为Al和Fe)为原料制备明矾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划线部分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2)“酸溶”中废易拉罐中的金属铝可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3)“转化”中2Fe
+转化为3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填化学式)。(4)“沉铝”中加入3NaHCO的目的是将3Al+转化为()3AlOH,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323AlH
COAlOHCO+−+=+(5)写出3NaHCO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18.(15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地有甲、乙两个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污水不含相同离子):Ag+、2Ba+、3Fe
+、K+、Cl−、24SO−、3NO−、OH−,经测定甲厂污水呈强碱性。据此判断甲厂污水中除了OH−外还含有的离子为______。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过滤沉淀后污水就变为无色澄清且只含3KNO的溶液,写出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a、b、c、d分别为3NaCO、
2BaCl、HCl、3AgNO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出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反应物a+bc+da+da+cb+d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①则a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c是______溶液。②若将少量的b滴加到d中,写出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2Ba+、2Mg+、Ag+、Na+、OH−、24SO−、23CO−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__
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______,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重庆高一化学中期考试参考答案1.A2.A3.C4.D5.D6.B7.A8.B9.C10.D11.A12.D13.A14.D15.(1)用作供氧剂(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2)没有(2分);23NaCO
(2分);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2分)(3)①3222CaCO2HClCaClHOCO+=++(2分);322NaHCOHClNaClHOCO+=++(2分)②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2分)16.(1)①Al(2分
);3NaNO(2分)②(2分)(2)①氧化(1分)②2222HOHS2HOS+=+(2分)(3)C(2分)(4)①2523244242VOKSO2HSO2VOSOKSO2HO++=++(2分)②223SOClVO−−+(2分)17.(1)2CO(2分);
24KSO,3NaHCO(2分)(2)322Al6H2Al3H+++=+(2分)(3)232222FeHO2H2Fe2HO+++++=+(2分);22HO(2分)(4)()33231Al3HCO1AlOH3CO+−+=+(2分)(5)33NaHCONaHCO+−=+(2
分)18.(1)K+、Cl−、24SO−(错写不得分,漏写得1分,3分);AgClAgCl+−+=(2分)(2)①3AgNO(1分);2BaCl(1分)②233COHHCO−+−+=(2分)(3)2Mg+、24SO−(错写不得分,漏写得1分,2分
);2Ba+、Ag+、OH−、23CO−(错写不得分,漏写得1分,2分);()22Mg2OHMgOH+−+=(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