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012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3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1.01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3d4c03781f68ee19750a6af1bf52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高一化学中期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2N14O16Na23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

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品腐败B.冰雪消融C.活性炭净水D.钟乳石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A.食物的腐败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B.冰雪消融是冰雪融化成水的过程,是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D.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的转化

,无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酸碱盐混合物AH2SO4KOHNaCl漂白粉BH3PO4CaONa2CO3消毒液CHNO

3Ba(OH)2CO2洁净的空气DHClNaOHNH4Cl冰水混合物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硫酸属于酸;KOH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KOH属于碱;NaCl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NaCl属于盐;漂白粉的主要

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漂白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CaO是氧化物,不是碱,故B错误;C.C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盐,故C错误;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分子,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D错误;选A。3.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碱式碳酸铜——()232CuOHCOB.胆矾——4

2CuSO5HOC.生石灰——()2CaOHD.烧碱——NaOH【答案】C【解析】【详解】A.()232CuOHCO的俗名是碱式碳酸铜或铜绿,A正确;B.42CuSO5HO的俗名是胆矾,B正确;C.()2CaOH的俗名是熟石灰,生石灰是CaO,C错误;D.NaOH的俗名是烧碱或

苛性钠,D正确;答案选C。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3KClOKCl3O+−−=++B.()2244442NHSONHSO+−=+C.()2333FeNOFe3NO+−=+D.33FeClF

e3Cl+−=+【答案】D【解析】.【详解】A.氯酸钾属于含氧酸盐,即33KClOKClO+−=+,A错误;B.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即()+2-44442NHSO=2NH+SO,B错误;C.硝酸铁中铁元素+3价,即()3333FeNO

Fe+3NO+−=,C错误;D.33FeClFe3Cl+−=+,D正确;故选D。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分类B.物质的分类C.空气的成分D.酸的分类【答案】D【解析】【详解】A.部分置换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这个反应就是一

个典型的置换反应,也可以写为离子反应方程式,即+2+2Zn+2H=Zn+H;但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但并非是离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二者是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氮气、氧气和其他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8%、21%和1%,故

C不符合题意;D.盐酸主要成分为HCl,并非是含氧酸,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6.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23KCO)作化肥K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将新切土豆丝浸没在水里防止变色土豆中的还原性物质被空气还

原C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熟石灰具有碱性D用金属镁制造信号弹金属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23KCO)作化肥,是因为K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A正确;B.把去皮的土豆立即浸在水中,使之与空气隔绝,以防

止植物细胞中还原性的酚类物质被氧化,防止变色,B错误;C.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氢氧化钙)处理酸性废水是因为熟石灰具有碱性,C正确;D.用金属镁制造信号弹是因为金属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正确;答案选B。7.当光束

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有色玻璃B.饱和食盐水C.稀盐酸D.食用油【答案】A【解析】【详解】饱和食盐水、稀盐酸属于溶液,食用油成分为有机物,也属于溶液;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有色玻

璃属于固溶胶,故选A。8.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氯元素由0价降为-1价,同时由0价升高+1价,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数为2,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子得失总

数均正确,故A正确;B.铜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失电子被氧化,N元素由+5价降低为+2价得电子被还原,最小公倍数为6,转移电子数为6,但转移方向错误,故B错误;C.I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Mn元素由+7价降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10,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子得失总数均正确,故C

正确;D.锌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铜元素由+2价降为0价,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数为2,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子得失总数均正确,故D正确;答案选B。9.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l−、2Ba+、23CO−、K+B.Na+、H

+、23SO−、Cl−C.K+、2Fe+、Cl−、24SO−D.K+、Na+、3HCO−、OH−【答案】C【解析】【详解】A.2Ba+和23CO−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H+和23SO−发生反应

生成S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K+、2Fe+、Cl−、24SO−离子间不反应且满足题意透明溶液,C符合题意;D.3HCO−和OH−会发生反应生成23CO−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

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②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答案

】D【解析】【详解】A.①Na在空气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不是过氧化钠,A错误;B.④中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和水,溶液失去水,变为碳酸钠,因此发生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错误;C.③是氢氧化钠吸水潮解,NaOH吸收空

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NaOH溶液,C错误;D.②变白色主要是因为Na2O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NaOH,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1.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实验A2ZnCl溶液(2CuCl)加入过量的镁

粉,过滤B2MnO(KCl)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3NaHCO溶液(23NaCO)通入过量的2CODCaO(3CaCO)高温灼烧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镁的活泼性大于锌和铜,所以混有2CuCl的2ZnCl溶液,加入过量的镁粉

过滤后溶液溶质为氯化镁,A错误;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可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正确;C.过量的2CO可将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能达到除杂的目的,C正确;D.3CaCO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高温

灼烧,D正确;故选A。12.常温下,下列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与所示图像不相符的是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3KNO溶液中不断加入3KNO固体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2NaOC.向一定体积的

()2B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向3BaCO和4BaSO的混合固体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搅拌【答案】D【解析】【详解】A.一定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后,不能继续溶

解,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A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2O,溶液的pH从小于7逐渐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继续加Na2O,pH大于7,故选项图像正确,B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体积的()2Ba

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先生成BaSO4和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至几近为0,等()2BaOH反应完全后再加入稀硫酸导电能力又增强,故选项图像正确,C不符合题意;D、向3BaCO和4BaSO的混合固体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其中的3BaCO可转化为4BaS

O,沉淀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图像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2BaOH溶液:224422HSOBa2OHBaSO2HO+−+−+++=+B.向()243FeSO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323Fe2Mg3Fe2Mg+++=+C.向2

CaCl溶液中通入少量2CO:2223CaCOHOCaCO2H++++=+D.向3AlCl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33AlCl3OHAlOH3Cl−−+=+【答案】A【解析】【详解】A.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Ba(OH)2

中Ba2+和OH-的物质的量比为1:2,硫酸中H+和24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2H22HOSOBaOHBaSO+−+−+++=+,故A正确;B.铁离子先被镁还原为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再被过量的镁还原

为铁单质,题中的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Mg=2Fe+3Mg2+,故B错误;C.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CO2和CaCl2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D.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lCl3为可溶性盐,应该拆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3OH−=Al(OH)3↓,故D错误;故答案选A。14.15g由Na2O、Na2O2、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8gB.15.5gC.11.7gD

.23.4g【答案】D【解析】【详解】Na2O与H2O反应产生NaOH,Na2O2与H2O反应产生NaOH、O2。15g由Na2O、Na2O2、NaOH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与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反应,产生溶质为NaCl,200g

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n(HCl)=200g7.3%=0.4mol36.5g/mol,则最后反应产生NaCl的物质的量也是0.4mol,其质量是m(NaCl)=0.4mol×58.5g/mol=23.4g,故合理选项是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金属钠和过氧化钠保存不当空气中容易变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过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2)通常情况下自然界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游离态的钠,若将单质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_______。图中钠在水和煤油的分界线处上

下跳动,说明_______。(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质量分数,称取了ag样品,并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C中22NaO完全反应)。实验过程记录如下:a.检查装置气密性;b.往硬质玻璃管中放入ag样品,其他仪器中均加入足量的相应试剂,用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入

过量盐酸,在立即发生反应,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入量筒中;c.实验结束后,测量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进行计算。①写出装置A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A_______;装置B_______。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答案】(1)用作供氧剂(2

)①.没有②.23NaCO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3)①.3222CaCO2HClCaClHOCO+=++②.322NaHCOHClNaClHOCO+=++③.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解析】【分析】(3)A中生成二

氧化碳,通过B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杂质氯化氢气体,C中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生成氧气,通过D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生成的氧气通过E收集,F测定排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生成氧气体积,依据生成氧气的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小问1详解

】过氧化钠可以做供氧剂;【小问2详解】钠是活泼金属,能与氧气、水等反应,通常情况下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单质)的钠,若将单质钠长期置于空气中,室温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结晶产生十水合碳酸钠晶体,该

晶体风化得到碳酸钠,故最后形成的物质是Na2CO3。由图可知,钠比煤油的密度大,比水的密度小,故钠位于煤油与水的界面处,与水反应生气气体,由于生成气体,导致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则图中钠在水和煤油的分界线处上下跳动,

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小问3详解】①据分析,装置A中碳酸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中盐酸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A中:3222CaCO2HClCaClHOCO+=++;装置B中

:322NaHCOHClNaClHOCO=+++。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防止产生实验误差。16.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实验室、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1)饮用水中3NO−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

饮用水中3NO−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3NO−还原为2N,其化学方程式为3210Al6NaNO4NaOH18HO+++=的()2410NaAlOH3N+。①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被还原的

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②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2)过氧化氢(22HO)的俗名为双氧水,医疗上可作外科消毒剂。①双氧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KI)试纸变蓝(已知碘单质遇淀粉变为蓝色),此时双氧水表现出_______性。②将双氧水加入2HS溶

液中,溶液出现黄色沉淀(生成了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反应2NO+222CON2CO+催化剂,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4)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

金属“维生素”之称。①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25VO)与稀硫酸、亚硫酸钾(23KSO)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2VO+等离子(溶液中仅含有一种阴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25VO能与盐酸反应产生2VO+计和2Cl(黄绿色气体),

该气体能与23NaSO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23SO−、Cl−、2VO+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答案】(1)①.Al②.3NaNO③.(2)①.氧化②.2222HOHS2HOS+=+(3)C(4)①.2523244242VOKSO2HSO2VOSOKSO2HO++=++②.22

3SOClVO−−+【解析】【小问1详解】①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被氧化的元素为Al,被还原的物质为NaNO3;②则若有1

0个铝原子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0,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小问2详解】①双氧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KI)试纸变蓝(已知碘单质遇淀粉变为蓝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双氧水表现出氧化性。②将双氧水加入H2S溶液中,溶液出现黄色沉淀(生成了S单质),H

2S被氧化为S,双氧水被还原为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S=2H2O+S↓。【小问3详解】222NO2CON2CO=++催化剂,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O是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CO是还原剂,被氧化的

元素为C;【小问4详解】①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K2S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VO2+等离子(溶液中仅含有一种阴离子),即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反应生成VOSO4和K2S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V

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②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Cl2(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Na2SO3溶液反应而被吸

收,则V2O5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VO2+,该实验条件下还原性Cl->VO2+,氯气可以将亚硫酸根氧化生成硫酸根、自身被还原为Cl-,可以说明还原性2-3SO>Cl-,则2-3SO、Cl-、VO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223

SOClVO−−−。17.明矾[()422KAlSO12HO]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工业上以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和Fe)为原料制备明矾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划线部分的物质

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2)“酸溶”中废易拉罐中的金属铝可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转化”中2Fe+转化为3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4)“沉铝”中加入3NaHCO的目的是将3Al+转化为()3AlOH,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323AlHCOAlOHCO+−+=+(5)写出3NaHCO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答案】(1)①.2

CO②.24KSO,3NaHCO(2)322Al6H2Al3H+++=+(3)①.232222FeHO2H2Fe2HO+++++=+②.22HO(4)()33231Al3HCO1AlOH3CO+−+=+(5)33NaHCONaHCO+−=+【解析】【分析】废易拉罐中的Al和Fe溶于

过量的稀硫酸,生成硫酸铝、硫酸亚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调节溶液pH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除去;过滤后滤液溶质为硫酸铝,再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氢氧化铝与稀H2SO4

、K2SO4反应,反应后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明矾晶体,据此回答。【小问1详解】氧化物定义为只有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碳;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稀硫酸、3%H2O2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电离,综上属于电解质的是24KSO,3NaHCO;【小问2详解】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即322Al6H2Al3H+++=+;【小问3详解】由分析知双氧水和亚铁离子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即232222FeHO2H2Fe2HO+++++=+;H2O2中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即作氧化剂;【小问4详解】由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33231Al3HCO1AlOH3CO+−+=+;【小问5详解】碳酸氢钠属于碳酸的酸式盐,即电离方程式为

:33NaHCONaHCO+−=+。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地有甲、乙两个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污水不含相同离子):Ag+、2Ba+、3Fe+、K+、Cl−、24SO−、3NO−、OH−,经测定甲厂污水呈强碱性。据此判断甲厂污水中除

了OH−外还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过滤沉淀后污水就变为无色澄清且只含3KNO的溶液,写出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a、b、c、d分别为3NaCO、2Ba

Cl、HCl、3AgNO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出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反应物a+bc+da+da+cb+d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①则a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c是_____

__溶液。②若将少量的b滴加到d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2Ba+、2Mg+、Ag+、Na+、OH−、24SO−、23CO−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浓Na

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①.K+、Cl−、24S

O−②.AgClAgCl+−+=(2)①.3AgNO②.2BaCl③.233COHHCO−+−+=(3)①.2Mg+、24SO−②.2Ba+、Ag+、OH−、23CO−③.()22Mg2OHMgOH+−+

=【解析】【小问1详解】甲厂污水呈强碱性,含有OH−,OH−与Ag+、3Fe+不能共存,Ag+、3Fe+存在乙厂废水中,Ag+与24SO−、Cl−不共存,24SO−、Cl−存在甲厂废水中;24SO−与2Ba+不共存,2Ba+存在乙厂废水中,根据电荷守恒,甲厂废水中一定含有K+、乙厂废水中一

定含有3NO−;据此判断甲厂污水中除了OH−外还含有的离子为K+、Cl−、24SO−。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Ag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小问2详解】①23NaCO与其余3种溶液混合,2种有沉淀、一种有气体;2BaC

l与其余3种溶液混合,2种有沉淀;HCl与其余3种溶液混合,一种有沉淀、一种有气体;3AgNO与其余3种溶液混合,3种都有沉淀;则a是3AgNO、b是HCl、c是2BaCl、d是23NaCO;②若将少量的HCl滴加到23NaCO中生成碳酸氢

钠、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COHHCO−+−+=。【小问3详解】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Ag+、23CO−;②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镁,说明一定含有2Mg+;2Mg+与OH−不能共存,说明一定不含OH−根据

电荷守恒,一定含有24SO−,24SO−与2Ba+不共存,所以一定不含2Ba+。由此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2Mg+、24SO−,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2Ba+、Ag+、OH−、23CO−,②中反应镁离子与

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Mg2OHMgOH+−+=。【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